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四合的暮雲和煙樹之中,檻外長江依然滾滾奔流。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回望奉節,就是回望文化、回望文化的沈積與凝聚。客居小城的日子,幾乎每個晚上,我都漫無目的地行走於高高低低的小街陋巷。
要回憶走過奉節的每一個細節是困難的。某些遺軼的,與史詩般偉大往事有關的細微而深刻的情節,這是不能忽略的,它一再引起我磨難般思考與追問——如同江濤和雨絲潛入心底。…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18, 2022 at 6:30pm — No Comments
在江濤的湧流中,我全然記起了杜甫在奉節寫下的《秋興八首》,想起了“每依北斗望京華”之句。而杜甫的另一個名句“兩朝開濟老臣心”說的也是正在奉節演出的“托孤”。——“依斗”與“開濟”,這應該是最切近的答案。
我為自己的頓悟高興,這一夜在船上睡得很踏實。我想有朝一日會把這個發現寫進關於奉節的報道中,可惜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可能了。
是的,寫過三峽的系列報道。在全國人大通過長江三峽工程後,我就冒著相當的“風險”,報道了三峽庫區的生態,以及水庫建成後可能加劇的汙染問題、移民問題。我還采訪過注定要走進歷史的絞灘站,航道工,女子信號臺,甚至還深入到大壩的基坑里。——這些好像都是遙遠的過去了。…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18, 2022 at 2:00pm — No Comments
2006年7月1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工作的政策意見》。
兩個月後,新修訂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正式實施。這兩個文件,被稱為水庫移民權益保障“新的里程碑”,是“體現了對水庫移民這一群體權益和發展權為基礎的全方位維護。”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之和,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6倍。今後絕大部分水利工程移民今後都可按照…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17,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雅礱江幹流規劃21級梯級開發,已建成江口的二灘電站。
烏江幹流規劃11級梯級開發,已建成烏江渡和電站。烏江支流—芙蓉江規劃10級開發,已建成朱花村、良坎電站。
北盤江和南盤江(珠江上遊支流),規劃13級梯級開發。
盤龍江(紅河支流)規劃10級梯級開發,已建成東方紅和小河溝電站。
沅江(洞庭湖水系)規劃21級梯級開發,已建和在建的電站有洪江、碗米坡、鳳灘、五強溪和陵津灘。
…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15, 2022 at 10:28am — No Comments
已經遲到了3年。我盡可能詳細地抄錄以下這些數據,為了不讓世人忘卻水庫移民所作出的犧牲——
1水庫移民的補償,分樓房、瓦房、草房三類。
每一種又有若干檔次。其具體標準是:瓦房每間一等125元,二等110元,三等95元;草房每間一等95元,二等85元,三等75元。以後多次進行了登記、調整,到1965年,按當時兌現的發款冊,房屋屬自己處理的,平均每人增補90~110元,已達到標準者不再解決。房屋歸國家處理的平均每人140~155元,已領清者不再解決,不足部分補到規定標準。(請說明數據來源) …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10, 2022 at 8:30pm — No Comments
西南的“圈水熱”
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6位。
目前,中國發電總裝機已達4.4億千瓦以上,水電裝機達到1億千瓦以上,居世界第一。
而據有關部門報告.計劃2020年,中國發電總裝機容量要達到9.8億千瓦左右,才能適應經濟增長的需求,其中水電裝機容量要達到3億千瓦。就是說,全國發電的裝機容量增加一倍,而水電要增加3倍——也許,河流的生命就這樣被限定了?
河流與大地如此深奧。…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9, 2022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幾天後,糧食很快吃完了,食堂幾近斷炊,怎麼辦?
據《淅川移民誌》記載:“各級領導立即組織青年進行學習,教育青年要顧全大局,要靠決心和雙手開荒種地,建設好保衛好邊疆。”
學習、教育。顧全大局,在半饑餓中,移民們堅持出工,上山開荒勞動。靠的是年青的體力和生命。
山大溝深,土地不適合機耕。農具不足,牲畜缺少,開荒用鋤頭,耕種人拉犁、耬。畢竟高原缺氧、空氣稀薄,勞累、勁使大了就喘不氣來。但最要命的是糧食不夠,即使喝稀的也難以維持。播下種子,風調雨順,要幾個月後才有收成。這三個安置地,海拔都在2800米至3600米之間,有些荒灘,海拔太高,只能種點青稞,根本不適合種麥子。…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6, 2022 at 10:30am — No Comments
移民支邊,從丹江口到青海高原
在冬日暗淡的黃昏,窗外飄著鵝毛大雪。
我翻開了深褐色的厚厚的《淅川移民誌》,讀著,淚流了下來——我不知道,中國還有沒有其他縣份,給水庫移民寫一部史書的。
是的,明天會更好。人們已經習慣了沈默。…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5,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不能沒有壯闊的黃河。
那天,我與朋友坐在黃河北岸茶室的一處露臺上,喝著茶。眺望著蘭州市林立的高樓。滾滾的黃水在眼前流過。盈耳都是大河的水聲。我深切地感到,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黃河原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命定。
2000萬,中國移民史上的黃頁
從三門峽到丹江口,偉大成就的背後——
流水崩雲一般的水庫移民走向何方
青海高原的生存極限…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4,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長江源區存在年際降雨不均的變化,如果考慮到長途調水中水資源的消耗與損失,很可能達不到正常的調水量。即使工程運行完全達到設計要求,不計運行管理維修費用,年調水170億噸,每立方米調來長江水到匯入黃河處成本為1.28元。黃河水流到千公里外的寧夏、內蒙河套引黃灌區,加上損耗,每立方水成本達到1.5元。若加上提水等費用,實際噸水成本超過2元。
這樣高的水價,你種小麥用得起嗎?…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3,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從長江調水,能解決西北河西走廊,仍至新疆的缺水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在西北地區水資源問題及其對策高層研討會上,介紹了西北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河西走廊等許多地區缺水的情況後說,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作用巨大,一是緩解西北地區水資源緊缺形勢,為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提供水資源保障,成為西北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二是可遏制西北地區生態與環境惡化趨勢,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出貢獻。(《中國水利》2006年11期)
西北地域廣袤,不同地區缺水和生態問題,都能靠南水北調、靠黃河水來解決?——想像力從來都不缺乏。如何把黃河水調到河西走廊西部,調到新疆幾個缺水地區?是不是還要再進行“東水西調”工程?
…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 2022 at 9:30am — No Comments
降水時空分佈:長江黃河上遊互補性的缺失
被稱為“西北都江堰”的引大(通河)入秦(王川)工程建成後,黃河水穿越祁連山,跨流域調入了甘肅蘭州市以北60公里永登境內的秦王川地區。2006年6月,新華社的《瞭望》發表了《西北調水工程緣何屢成包袱》的文章,披露了這一工程存在問題。其實,這也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無法回避的難題。
在大通河的上遊,海拔近…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1, 2022 at 9:30am — No Comments
“你們可以藐視一切,但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不知道毛主席有沒有說過這句話,我至今沒有查到出處。這句話,更多的是從人文角度著眼的。毛主席生前遺憾不多,但沒有走一走黃河是個遺憾,他說:“人們說,不到黃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黃河也心不死。”(《毛澤東的足跡》)毛主席“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名言,引領著中國人民幾十年不間斷的治黃。
漢語中的一些詞匯有多種含義。比如毛主席喜歡用的“辦”。他對華國鋒也說“你辦事,我放心。”如同比較流行的“搞”。有搞好、搞上去、惡搞等等。 …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ne 21, 2022 at 3:03pm — No Comments
雄偉的巴顏喀拉山,在海拔4千多米的青藏高原並不顯得特別高大。青藏高原也應該是一個思想的高原、科學的高原。
也許,大多數中國人一生中很難有機會走近長江源頭,走近那些的冰川雪山。但這並不意味著冰川雪山與他們無關。事實上,把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源頭,列為同一個生態區,即國家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表明了其地理地貌、氣象環境、降水機理、自然生物等等,都具有相同的特點,具有同一性。
於是,缺少互補性,是從長江上遊往黃河上遊調水最大困惑之一。
…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ne 8,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近年,三江源地區土地沙化趨勢加劇的消息不斷見諸報端,高原濕地破壞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
黃河流域水資源嚴重不足,近十幾年來黃河流域河川徑流量減少。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計劃從長江上遊向黃河補充水源,有人鼓吹這是“解決黃河流域缺水的根本途徑”——當然,也有氣魄更大的,膽子更大的,放話“西藏之水才能救中國”。
走近鎖閉的無盡群山,走近連綿的青藏高原。
我們看一看規劃中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
舉世矚目,在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 …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ne 2,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西線——青藏高原,長江黃河上遊的“惡搞”。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箭在弦上。
需要把目光投向長江、黃河的源頭,投向青藏高原。這是一片什麽樣的神奇高原?
1985年7月,中日聯合黃河水源探查隊宣布:黃河長江水源源頭只相隔200米。長江與黃河發源後又大致並行著,向東奔跑了數百公里,然後分手。
這不是偶然。…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ne 1,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時代的局限。不僅是楚國早期的都城遺址,還有許多漢唐的古跡,同樣被沒入了水底。其中包括規模宏大的香岩寺下寺。這座寺院歷史上高僧輩出,在不少佛教典籍中都有記載。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丹江水庫需要加高大壩。即使如此,丹江與漢水是否有足夠的水量也是值得疑問。按水利部原有的規劃,年可調水量190億立方米。不為什麽,後來又減少到150億立方米,2002年底再縮減為130億立方米,投資為1700億立方米。工程剛剛動工,計劃調水量就不斷減少,僅僅是漢江水量不穩定性的反映?
先節水,後調水的原則,還停留紙上和文件上——事實上調水工程的積極性,大大高於節水。有人提出,為了保證南水北調有水量,需要從長江三峽庫區再往丹江口調水——一個工程剛剛啟動,下一個項目又打算接上來了。總之,有幹不完的活。…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May 31,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冬日的下午,我泛舟在丹江口水庫。漢水與丹江,在這里匯合。青山如黛,水平似鏡,景色優美。
漢水和丹江,是中國古代溝通長江與黃河又一重要水道。特別是當中原戰亂、黃河奪淮造成水運交通中斷以後,這條水道就更顯得重要。歷史上,許多驚心動魄的戰事,都在這條大通道上發生。南宋時期,元兵沿漢水南下,荊襄陷落,時局崩潰。李自城退出北京,回到西安,也是沿這條通路敗退湖北,最後在九宮山被殺。
丹江在湖北與陜西的崇山峻嶺間,倏然掉頭南下——紫荊關就據於這山與河之間。…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May 30,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進入新世紀後,跨流域調水的工程規模越來越大。
南水北調——即把長江幹流或重要支流之水,調到黃河、海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也是我國跨流域調水的“標誌性”工程。(《中國水利》2006年第一期)現在,南水北調的中線與東線工程已相繼動工,西線工程也呼之欲出。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南起蘇北揚州市附近的江都,至山東黃河邊上的東平湖,長663公里。二期工程分兩條輸水線路,一條是北上穿過黃河至天津的北大港水庫,長493公里;另一條輸水線向東,進入膠東半島,至威海的米山水庫,與“引黃濟青”的渠道相交,長701公里。——如果把東線一期與二期的線路相加,不管是把長江水引到山東半島或天津,其長度都大大超過了1000公里。…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April 19, 2022 at 8:41pm — No Comments
我們治理開發過多少條河流?我們修築了眾多大壩的河流,還有多少顯示勃勃的生機?
“與江河奮鬥其樂無窮”。十三陵水庫,曾經是新中國大修水利的樣板。黨和國家領導人到十三陵水庫參加勞動,和成千上萬首都幹部群眾一起,挑土推車,堆築大壩的圖片與報道,定格為一個時代的經典,收入了當時的中學課本。
人們沒有忘記,當時有位文豪曾經發表過轟動一時的《十三陵水庫暢想曲》。他隨心所欲地暢想,信筆寫道:十三陵水庫發的電一直送到天安門廣場,在天安門廣場上,人們在看用十三陵水庫發的電放映的電影。
現在,到世界文化遺產地十三陵去旅遊的人,或許還能找到大壩,能見到亂石灘和沙化了的河灘,水庫並沒有多少水,更不用說發電了。——今天的青年人看來,這恐怕是一種妄語,一個很離譜的“卡通片”中才會出現的畫面。…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April 12, 2022 at 8:3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