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ásná duše's Blog (334)

苗雨時:詩歌符號學構想 下

說起來,就哲學意蘊而言,白天看星星,也可以勉強算作是海德格爾一個哲學命題的隱喻。在海德格爾看來,思想的基本原則的源泉、確立這個原則的思想場所、這個場所和它的場所性的本質,所有這些都還裹藏在黑暗之中。這種黑暗不同於昏暗。昏暗是一種赤裸裸的和完全的光明缺失。此黑暗卻是光明的隱藏之處,它保存住了這光明。海德格爾認為人這種存在者是始終面向可能性境域籌劃自身的自由存在,他稱之為「此在」。此在的所作所為不但沒有使存在顯現,反而以凝固化自身的方式使存在隱而不顯。海德格爾認為,真理與存在一樣,都具有這樣的特性,因此海德格爾把真理還原為「無蔽」。

苗雨時先生的《雨時詩話》當然不能算作是什麼「真理」,但全書5輯42篇文章中卻處處凸示著一種「無蔽」狀態。如果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抽象的話,這種「無蔽」狀態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有非常突出的表現:…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y 16,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苗雨時:詩歌符號學構想 中

4

意象是詩歌整體藝術符號中的符號。一個詩歌的文本是一個藝術符號,但這個符號不是單一的,而是複合的。它由一系列藝術中的符號所組成。這種藝術中的符號,就是意象。一首詩是由若干意象按照一定方式組接、運動、轉換而成的有機系統。這一點不難理解,只要我們真正深入到詩歌內部中去,就會發現,詩從意象開始,並以意象為核心來展開。意象是詩歌構成的實體因素,也是詩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y 11, 2024 at 9:00pm — No Comments

苗雨時:詩歌符號學構想 上

1 詩是創造性的,詩人是創造者。



那麼,詩人究竟創造了什麼呢?它創造的是感情嗎?似乎不是,因為情感是詩激發起來的,也是自在的;它創造了真實生活嗎?似乎也不是,因為詩僅僅談到生活,而不是創造了生活,生活在被詩談到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詩歌所能創造的,只能是構成詩歌幻象的結構、技法和語言組合,也就是獨特的藝術形式。生活提供的是真,情感提供的是善,但它們還都不是美,要想把真和善升華為美,統一為美,就必須有表現形式的創造。…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y 7, 2024 at 9:00am — No Comments

孟強·技術創造人:斯蒂格勒的「後種系發生」研究 6

每個物種都進化出防御措施以免自己被吃掉,同時進化出捕食本領以攻克獵物的防御。在自然進化中,這場攻防之間的軍備競賽以遺傳為基礎,並在特定的進化階段達到平衡,並相對穩定。但是,人有所不同。托比和德沃主張,「在這一共同進化關係中,人做出了獨一無二的重要創新——這個創新是我們與眾不同的特征。

植物和動物獵物物種的防御可以被『意外』攻擊(surprise attack)所攻克,這樣的攻擊由許多新的離散的操作(manipulations)構成,它們是進化上史無前例的行動,獵物的防御措施對此無力抵抗。目標導向的人類行動因地制宜,構成了意外攻擊。」([9],p.209)…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pril 1, 2024 at 10:04pm — No Comments

孟強·技術創造人:斯蒂格勒的「後種系發生」研究 5

同時,工具也指向未來,蘊含海德格爾所說的,時間性的「先行」或「預期」(anticipation)之維度。如果沒有未來,沒有對未來之可能性的預期,一切工具都是不可設想的。例如,如果不預期將來會下雨,就不可能制造雨傘。如果不預期會生病,就不可能制造藥物。而且,工具的制造與使用也改變著預期本身。例如,藥物改變了對未來生活的籌劃,飛機改變了對旅行的規劃。



可見,工具的進化導致了預期的改變,它不斷重塑著未來的可能性空間。這最終導致發揮預期和籌劃功能的大腦皮層的進化,如前額葉皮層的出現。這是技術促進大腦皮層分化的重要途徑。總之,技術不是可有可無的工具,它承載著後種系發生記憶。大腦借助工具而進化,這超出了純粹生物學遺傳過程,是生命在生命之外進化,並最終產生智人。這就是技術助產術。…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rch 14,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石圓圓:鄉土書寫的「詩性」之辯:從宮本常一的田野調查談開去 下

通過高木誠一的背景和支撐體系,可以看到宮本常一民俗研究的社會時代背景,這是十分重要的切口。高木的鄉村體驗和研究是十分全面的,涉及政治、經濟、生活方式的變遷。宮本常一的工作其實也是如此。但宮本強大的視覺感官系統,以及敏感的心性,使他的書寫不再拘泥那一種風格,而是趨向和講述者立場融合的視角。若非有真正的共感和同情,是無法做到的。《我的祖父》一文通過對祖父宮本市五郎的人生追憶,實則揭示了宮本常一的成長背景和民俗啟蒙,為我們從根本上理解他的民俗書寫立場提供了注釋。作者並沒有寫祖父是如何教他說唱民間口頭文學,只是平靜地敘述了和祖父一起生活的時間里所聽到看到的瑣碎片段。其中非常詳盡地描述了和祖父一起試圖救助一隻烏龜的故事。我認為這個故事是宮本常一鄉土啟蒙的縮影,也體現了他鄉土觀的核心。…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rch 10,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孟強·技術創造人:斯蒂格勒的「後種系發生」研究 4

四、技術助產術

在此基礎上,斯蒂格勒進一步提出「技術助產術」:人是技術的產兒,或者說技術創造了人,「人通過發明工具而在技術中發明自身」。([3],p.141)「人創造技術」是陳詞濫調,婦孺皆知。但是,「技術創造人」似乎有違常理。

讓我們從工具與大腦的協同進化談起。從南方古猿到尼安德特人,工具在不斷進化,而且呈現模型化趨勢,即在特定時間內具有相對統一的形態。在奧杜威峽谷,利基在發現東非人之前已發掘出了大量石器工具和手斧——被稱為「奧杜威技術」。250-30萬年前,古人類(能人或南方古猿)搜集卵石或礫石,然後用石塊敲擊。敲擊後得到卵石切面或碎薄片被用作刀具。…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rch 5,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石圓圓:鄉土書寫的「詩性」之辯:從宮本常一的田野調查談開去 中

在日本,浮萍般的流浪者很少。大部分是以流浪為生活手段的人,也就是說,流浪是伴隨經濟活動而進行的。但中間也有不同的層次,有因個人際遇而流浪的人,也有因工作(生產)方式而流動的人。在《譜系》一文中,作了海上漂泊者、山間漂泊者、山中行者、落伍者群體等的區分,他們中包含了漁民、獵人、行商、手工藝人、流亡乞丐等,作者分析了他們旅行的動力,除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還涉及「流浪信仰」。



值得一提的是,在另一篇並不是流浪主題的文章《女人的社會》中,講述了鄉村年輕女性的移動。姑娘們流行在婚前結伴旅行,拿著很少的盤纏,有的純粹是游玩,有的去異地工作,有些人和途中結識的旅伴情投意合嫁到了他鄉,當然也有離家出走的少女,大部分的人都會回來。…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rch 4, 2024 at 8:30am — No Comments

石圓圓:鄉土書寫的「詩性」之辯:從宮本常一的田野調查談開去 上

宮本常一作為一位民俗學者,在20世紀的日本文化史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他被人熟知的行者一般的田野記錄生涯,他對日本民俗學中民具學的開掘之功,以及堪稱專業水准的攝影作品,這一切都為宮本展示了強烈的個性色彩。在當代日本,不論是精英階層還是民眾社會,宮本仍然獲得廣泛的認同。他對日本,尤其是對戰前日本鄉村的基礎而切近的描述,幾乎接近一種帶有浪漫主義性質的日本人論,將他和其他學院派的民俗學家區分開來。

20世紀是民俗學在日本得到迅速繁榮的時期。從上半葉柳田國男的民俗學嶄露頭角並確立其學說系統,到後半葉民俗學流派的多元發展,民俗學對日本人的自我認知和文化發展的類型,都起到了穩定和推進的作用。在日本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在城鄉變革和遷徙的浪潮中,民俗學所展開的廣泛的討論視域,對日本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也是在經歷了政治經濟幾次急劇動蕩期的日本,傳統文化得以較好保持的重要原因。…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February 20, 2024 at 8:30am — No Comments

孟強·技術創造人:斯蒂格勒的「後種系發生」研究 3

這就是後種系發生。

三、「一切從腳開始」

後種系發生在人類進化中如何發揮作用?一切後遺傳記憶的保存、積累與傳遞都是人為的,屬於技術范疇。因此,後種系發生本質上是技術的,追問後種系發生的作用就是追問技術的作用。為此,斯蒂格勒在勒儒瓦-古漢的 《姿勢與言語》(Le geste et la parole)的基礎上討論了「東非人」到「新人」的進化過程。①這是人的形成(hominization)或「人的起源」。…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February 12,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孟強·技術創造人:斯蒂格勒的「後種系發生」研究 2

從辭源上說,epi的意思是在……之上(upon)或在……之後 (after)phylo的意思是種(race)、 枝 ( branch)、 族 ( tribe)genesis 的意思是發生、起源。斯蒂格勒為phylogenesis…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February 3, 2024 at 9:00am — No Comments

孟強·技術創造人:斯蒂格勒的「後種系發生」研究 1

摘要:斯蒂格勒哲學的中心命題之一是「技術創造人」。基於勒儒瓦-古漢的工作,他為此提供了古人類學論證。首先,斯蒂格勒提出「後種系發生」概念,用以刻畫人的非生物學遺傳過程,其載體是技術。

其次,通過回顧人類進化史,他指出直立行走和工具的使用促進了人的進化。再次,技術的進化與人的進化是耦合關係。工具既反映大腦皮層的分化,也推動著後者。最後,「技術生態位」概念進一步為「後種系發生」提供了支持。總之,人是技術的產兒,這就是技術助產術。

現代人作為智人(Homo sapiens)是自然選擇(natural…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29,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阿波里奈爾 (Guillaume Apollinaire) ·地帶 下

現在你在巴黎在人群中獨自走

成群的汽車嘯叫著從你身邊駛過

愛的痛苦緊緊扼住你的脖子

仿佛你永遠也不會再被愛上一次

如果你生活在往昔你會進修道院

現在當你發現你在祈禱你會感到羞慚

你嘲笑自己你的笑聲像地獄之火一樣發出響聲

你笑聲的火花裝飾著你生命的底蘊…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November 20,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阿波里奈爾 (Guillaume Apollinaire) ·地帶 上

你終於對這衰老的世界感到厭倦

今天早晨艾菲爾鐵塔啊牧羊姑娘你的撟之群咩咩叫喚

你和希臘羅馬的古董在一起生活得夠久了

這裏似乎連汽車都是那樣古老

只有宗教保持著完全新鮮

只有宗教保持著單純像機場的飛機庫一般

 

基督教啊在歐洲只有你不屬於往昔…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November 13,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阿波里奈爾 (Guillaume Apollinaire) ·鴿子

鴿子呀,生了基督的愛呀,

聖靈呀,

我也像你一樣地愛著一個瑪麗亞。

啊啊!願意和她結婚!

 

紀弦 譯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November 12,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阿波里奈爾 (Guillaume Apollinaire) ·萊茵之夜

我的杯子盈溢著灑仿佛一團顫動的火焰 

請諦聽諦聽那船夫悠揚的歌聲

敘說著曾看見月光下七個女人

梳弄她們的紫色長髮披垂腳邊

 

站起圍成圓圈邊舞邊高聲歌唱

於是我不再聽見那船夫的音響…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November 12, 2023 at 2:30pm — No Comments

利奧塔 vs. 阿多諾丨聲音的解放 下

聲音的節奏並不是內在於身體“自然的” 或者“文化的” 節奏能力。身體通過運動對“它的” 空間的掌控(或者相反)處於不協調的狀態中。節奏僅僅被引向靜止的傾聽,那麼我們可以説這種傾聽是內在的。如同日珥在色球層上的出現或者消失,或者如果你們更願意説,如同杜尚的終止計量器(stoppage-étalon),這個沒有測量的節奏需要等待:會發生什麼呢?

這里舉一個例子,即我們是如何理解相較於節拍器的限制而言的聲音節拍之“解放” 的。我們擴大了節奏音區。埃德加·瓦雷茲[4]算是“聲音解放” 運動的創立者和第一活躍分子,尤其是他對新興技術的運用。他解釋説:

節奏,在我的作品里,來自獨立元素之間相互而又同時的效果,這些元素在被預設卻又不規律的時間段里出現。(《文集》[Écrits] , p. 158)…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October 4,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利奧塔 vs. 阿多諾丨聲音的解放 中

這里我要説明的所有事情都非常簡單:首先,我們所稱的音樂不斷成爲或者重新成爲一種聲音藝術,一種屬於聲音的技能(compétence au sonore)(因爲kunst 曾經確實並不是美-術[Beaux-Arts]這個官方意義上的藝術),音樂不斷地成爲或者重新成爲聲音的技藝(adressedu son),被發出來的靈巧聲音(le son adressé et adroit),正是在這個方面,它與技術科學的通婚(因爲不是一種同居)必須被好好研究,尤其是由此産生的各種“可能”;其次,在聲音的技術-科學對音樂進行匹配而使其成爲/ 重新成爲這種聲音技能和聲音技藝的同時,音樂揭示出一種目的(destination)(我用“destination” 是爲了重拾這個覆蓋從康德到海德格爾所有所謂美學反思的領域的術語),從聽到聽的目的,一種“聽從”,也許應該説是一種絶對的聽從,一隻側耳傾聽的耳朵:一種目的,它無論如何都超出從技術上考量的科技研究的範圍,但是得益於這些科技研究,這種聽從得以展現。…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September 25,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利奧塔 vs. 阿多諾丨聲音的解放 上

聽從[1]

讓-弗朗索瓦·利奧塔 / 文

夏小燕 / 譯

當阿多諾在《新音樂的哲學》(Philosophie de la nouvelle musique)里冩到,“隨着質料(matériau)的解放,掌控它的可能性增大了”,我們知道這種解放增大了與音樂質料相關的更大能力的偶然性。是否這種增大的能力是被允許的而且/或者是合乎期盼的,阿多諾的話里沒有説明這一點。這是一個我們要提出的問題。問題是關於新興技術的發展在音樂上産生的可能性,這個問題也規定了對新興技術可以在聲音世界宣告的權利和願景(欲望)的思考和研究。…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September 23,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朗西埃︱利奧塔與崇高美學:反讀康德(8)

這些不可調和之物就是利奧塔所讀到的東西,對不可調和的確証,就是美學的最高成就,它完全顛覆了美學的元政治。當然,這種顛覆不能在“後現代主義”的範疇下來理解。在利奧塔的作品中,後現代不能作爲一種藝術或理論的旗幟,它頂多只能作爲一個描述性的範疇和一種診斷。



這個診斷具有一個根本作用:從政治解放中將藝術現代主義解脫出來,釋放出藝術是爲了讓藝術與另一種歷史敘事相關聯。利奧塔著名的對“宏大敘事”和“絶對的犧牲品”的駁斥,絶不意味着是他對細微敘事的諸多空間讓步,去親近多元文化的靈魂。它僅僅是“宏大敘事”和“絶對的犧牲品”的純粹而簡單的改變,按照這種改變,西方現代史不再被等同於無産階級解放的歷史,而是等同於猶太人被有計劃的滅絶的歷史。…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September 4,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