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公元前206年,項羽率領的四十萬大軍宿營新豐鴻門,劉邦迫於形勢,不得不到這裏來見他,於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裏用生動的文筆記敘了這一事件的全過程,現在我們看一下宴會開始後的情況吧。宴會開始,賓主入坐: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範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範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默不應。範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這就是常說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在鴻門宴的故事中,除了項莊舞劍以外,提到劍這種武器處還有以下幾段:…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2:34pm — No Comments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斵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承君清夜之歡娛,列置幃裏明燭前。外發龍鱗之丹彩,內含麝芬之紫煙。如今君心一朝異,對此長嘆終百年。這是一首《擬行路難》,為以氣骨勁健、詞采華美見稱的劉宋詩人鮑照的作品。詩中借博山香鑪(鑪今通作爐)引出閨中哀怨,負心人已去,空余香煙縹緲的博山香爐,說明人心易改,令人長嘆。六朝時人常借博山香爐的香與爐來隱喻男女之間的愛情,也見之於民謠,如謠歌《楊叛兒》中有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沈水香,儂作博山爐。亦可見博山香爐是當時日常的用品。除鮑照詩外,六朝時詠博山香爐的詩賦還有很多,今存有齊劉繪、梁沈約和昭明太子、陳傅等人的作品,但多是描繪香爐的華美,因而不如鮑詩借物隱喻,既富有情趣且寓意深刻。…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5, 2016 at 7:22pm — No Comments
現在,世界各國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普遍使用名片。其實,我國還應算使用名片最早的國家,古時稱它為名刺或謁,到了明清時期又稱名帖,一直沿用到解放前夕,就稱名片了。它像文書的發展一樣,最初也是使用竹、木簡,以後逐漸改用紙。
至遲到了漢代,名刺已很流行,刺上一般要寫明姓名爵裏,故又稱爵裏刺。漢劉熙《釋名》中解釋說爵裏刺就是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裏也。至於下級或晚輩謁見上級或長輩,也可稱謁,如果同時送禮,則還要加書所送錢物的數量。這令人想起《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漢高祖劉邦青年時一段耍無賴的故事。…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4, 2016 at 8:18am — No Comments
時裝的智慧
3月的巴黎,從未有過的春寒幾乎凍死路人;陽光卻像美女,毫不畏懼地展示它的美麗,照得街邊的梧桐和建築金光閃耀。一簇簇時髦纖細的男女,從世界各地趕來,無論季節氣候怎樣異常,巴黎時裝周還是如約開啟了時尚的春天。…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17pm — No Comments
紙上的春天
一夜春雨,一場黃沙,玉蘭就在幹枯的枝上開了花。你站在衣櫃前,開始惆悵:唉,這忽冷忽熱的天,陽光像在大海上一樣明艷刺眼,天空像青藏高原一樣湛藍深遠,氣溫呢?卻像露著長腿的短裙、披掛著的皮草圍巾、裙子下面一會兒發抖一會兒冒汗的身體,忽冷忽熱不顧時節,我們又怕什麽呢?於是,夏天沙灘上的太陽眼鏡,可以配上毛線帽子,印著熱帶花朵的絲綢裙,可以裹在長大衣裏。雖然說,每一個明天都是新的一天,而我們竟不能預料今天的天氣。我又開始快樂地幻想,大氣變暖、氣候無常也許有它好的一面?每個男人和女人,都不能再按照一天來規劃穿衣?我們最終也許一天要換三次衣服?因此催生了時裝的需求,拯救了世界的經濟?…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0:52pm — No Comments
迷戀
不知不覺,沈醉於時尚的世界已經十幾年。拜它所賜,這十幾年中,我從未感到過迷茫和厭倦,即便我們也是經年累月地制作著一期又一期的雜誌,不斷重復著女人世代關心的問題,然而,總是有些話題是你用500頁、500期也永遠談不完的。那到底是什麽呢?
在一次次飛行中,我總在萬米高空思考這個問題。一代代設計師竭盡心力創造它,一代代攝影師努力用鏡頭解讀它,一本本雜誌不斷以發現的角度闡釋它,今天,還有一個個品牌賦予它不同的靈魂—時裝,猶如一個精靈,變化著、藏匿著、瘋狂或羞澀地存在著。
在CHANEL全球首創的移動藝術展上,卡爾·拉格斐試圖用所有的藝術形式探討一款2.55皮包中蘊涵的生命奇跡。在由著名建築師紮哈·哈迪德(Zaha…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4, 2016 at 7:35pm — No Comments
完美的交易
我常常在想,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麽有人會不惜一擲千金地去搞一個晚會,贊助一個電影節、一次世界杯呢?為了讓明星穿上他們的衣服,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尋找各種機會,做做廣告不就好了嗎?人人都知道她們既不會真的只戴你的珠寶,也不會只用你的唇膏,更不會只喝你的飲料,為什麽還要為她們花錢呢?
為了探求其中的秘密,我只身飛到了戛納,在那個滿城電影明星的地方,尋找時尚的答案。…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2, 2016 at 6:09pm — No Comments
時尚江湖之誰是誰的繼承人
春節前最忙的一天,我坐在辦公室,閱讀我們專程為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先生3月來華,而準備了三個多月的稿件。看著看著我叫了起來:“天哪,阿瑪尼要讓湯姆·福特(Tom Ford)接班啦!”對於你,這也許根本算不上什麽大問題,然而,對於整個時尚界,卻是比換總統還要勁爆的消息。
無怪乎國外的雜誌紛紛刊登出有湯姆的封面,有的即使是新聞照也拿來放大做專題。他遠走回故鄉幾年了?離開了危險美麗的舞臺,他又在做些什麽?為一個雅詩蘭黛的香水瓶廢寢忘食嗎?在籌備一部諷刺的電影嗎?這個時代,風口浪尖上的人物太多了,我們無心去知道一個過客復雜的情感。然而,誰敢說這個時尚舞臺上一個替代了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的男人,能夠甘心成為過客呢?…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2, 2016 at 6:08pm — No Comments
法國人的回答
住巴黎的麗茲酒店(Hotel Ritz),去路易·威登家裏吃飯,在旺多姆廣場珠寶店藏有暗道的密室中欣賞18世紀的珠寶,這是奢侈嗎?每天近10小時的深入采訪,看幹了20年的老工人日復一日地一錘錘敲打出價值連城的手工銀器;去地下800米深處,看方圓200公裏的酒窖中,香檳靜悄悄地醞釀,這又是什麽呢?
我曾受法國精品行業聯合會—一個立誌於保護、發揚法蘭西精湛的傳統手工技藝和奢侈生活藝術的組織之邀,專程來到法國,探求這個時尚和奢侈品的國度裏,他們的回答:…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30, 2016 at 10:33pm — No Comments
向瘋狂致敬
每年夏天,我都會去巴黎看高級時裝秀。早先是懷著朝聖一般的心情,揣著每一張得來不易的請柬,擠地鐵趕場,直看得頭發根子發麻,詞匯全不夠用為止。到了後來有了時尚電視臺,有了網絡,不怎麽要自己跑去看了,可我就是舍不得巴黎的夏天,那幾場令人期待的大秀。
那個時候,大陸的記者都要提前半年多,向法國高級時裝工會申請采訪的資格。填表、寄雜誌,還得交幾百法郎。所以經過層層申請,到手的請柬金貴得很。像CHANEL、Dior之類的大牌根本申請不來,我的第一張請柬還是新華社一駐法記者搞到送我的。而且,各法國高級時裝品牌似乎都有著足夠的驕傲和品位,專門尋找巴黎版圖之內,上天入地才將將能找得著、去得到的地方辦秀。而我,則風塵仆仆,抱著每場必到的決心,奔波於深邃復雜充滿危險的巴黎地鐵之中。…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30, 2016 at 10:32pm — No Comments
真實生活
狂風大作的春天早上,穿得像個雜誌女郎,站在高峰期擁堵的三環路旁東張西望,好不容易叫到一輛的士,坐進去司機直朝她望,香水的味道實在好聞,自己的車此刻顯得好臟。好在姑娘並不在意,打開電話還掏出紙筆。一路上聽她講得好玄,明星的名字叫得好隨意,聽上去仿佛還要拍照,幾通電話變了好幾種聲調。終於開到了中糧廣場,下車前司機好奇心切問得小心翼翼:“小姐你做什麽工作?怎麽穿得像模特,長得像明星?”北京的“的哥”就是這麽識趣。“啊,我是時尚雜誌的編輯。”我們莞爾已走到了樓前,回頭再望那藍天一眼,白雲清淡,陽光初現,今天肯定是晴美的一天,然而,肯定無緣再見。…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30, 2016 at 9:22am — No Comments
快樂的時尚俘虜
在時尚王國裏,有這麼一群人,她們包著私人飛機,定期從各國飛往歐洲。她們坐在天空中喝著冒泡的香檳,品評著彼此的衣著行頭,交流著上一次的購物心得,心兒卻已飛向下一件在巴黎名店中等待著自己的閃閃發光的新衫了。想一想那夢想中的新衣,在下一場慈善晚會中,能夠“殺死”多少假想敵,再想一想在國外購買每件名牌能比在本國省下多少真金白銀,真沒有什麼可以比這令女人如此陶醉了。究竟是我們俘虜了時尚,還是為時尚俘虜?“雖然一雙鱷魚皮鞋,一個Birkin(伯金)皮包,或者是一輛奔馳轎車,都意味著一筆不菲的開銷,可是對於我們這類時尚的俘虜們來講,即便是在經濟蕭條的時候,一次瘋狂購物所花掉的每一分錢,都是那麼的物有所值。”…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29, 2016 at 7:58am — No Comments
鄧文迪·蘇芒的堅硬與柔軟
初識蘇芒是在兩年前,當時《時尚芭莎》為我拍攝封面故事。蘇芒是一個有品位的人,一個出色的時尚編輯。也是從那時起,我成為了《時尚芭莎》的忠實讀者,無論是在紐約的家中,還是在周遊世界。…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27, 2016 at 8:22pm — No Comments
吳曉波·值得贊美的物欲
“我此刻正熱得光著腳,跳過堆得像小山高的禮服和藏著整個秋冬豹紋、斑馬紋鞋子的大箱,去看編輯鹿鹿剛剛為10月拍的樣片。另一邊,剛剛排除甲流嫌疑的於戈正像個魔術師一樣,從剛剛寄到的包裹中,綿綿不斷地往外抽著一件仿佛沒有盡頭的紅紗長裙。”
蘇芒這樣描寫她的某個生活片斷。
說到這位京城聞名的時尚雜誌的女主編,很多人的腦海裏頓時會呈現出《穿Prada的惡魔》的鏡頭,呵呵,我也一樣。
《時尚的江湖》,這是蘇芒最新出版的作品,我一邊看,一邊搖頭,一邊笑。
蘇芒說了好多很奇怪的話。…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26, 2016 at 5:48pm — No Comments
馮小剛·中國時尚的花農
因為工作的關系,和蘇芒熟了。因為互相欣賞,所以與蘇芒不僅是熟人還是朋友。朋友有很多種,蘇芒是那種只要她欣賞你,在她的眼中你的優點就會被無限放大,而你的缺點則通通可以忽略不計的人。我曾經為逞一時的口舌之快,刻薄地評價過蘇芒創辦的“BAZAAR明星慈善夜”,事後我心有不安,不知如何面對這個叫我“小剛哥”的丫頭。蘇芒打來電話,有些委屈,卻沒有一句的責備。我認為能夠包容朋友的不厚道,絕不僅僅是天性善良那麼簡單,這往往是源於自信和內心世界的足夠強大,蘇芒是做大事的人。…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23, 2016 at 12:26pm — No Comments
時尚,仿佛是閃著bling bling光芒,名利、美貌、智慧交織的神秘之國,想要一探究竟卻又遙不可及,時尚雜誌自然成為連接時尚圈和普羅大眾的一座橋梁。本書中,作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最早進入時尚媒體行業,仍奮鬥在一線的時尚雜誌主編,蘇芒將帶領讀者們透過她的視角窺視時尚帝國裏的生活種種——要站在時尚之巔,必須澆灌以汗水,消耗以心血,犧牲以精力;作為一名成功女性,蘇芒將教給女人們應有的生活態度,是熱情,是勇敢,是愛。 本書真實地展示了蘇芒十年來的心路歷程和時尚進化,同時也是她寫給女人們的關於時尚、生活、愛的真摯建議。 作者簡介: 蘇芒,現任時尚傳媒集團出版副總裁;《時尚芭莎》雜誌執行出版人兼主編;《芭莎男士》、《芭莎珠寶》、《芭莎藝術》、《時尚健康》、《好管家》雜誌執行出版人。
王石·蘇芒的三次自我更新…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21, 2016 at 9:13am — No Comments
與此同時,基思制訂了另一個秘密計劃,他勸說先驅集團去購買墨爾本的《阿格斯報》,以與集團所有的報紙競爭。當時,《阿格斯報》屬於倫敦的鏡報集團,出現了嚴重虧損。1951年塞西爾·金成為倫敦《每日鏡報》的特權人物,基思發電祝賀,兩人開始合作。他們推出一個計劃,把《阿格斯報》與阿德萊德新聞公司合並成一個公司,鏡報負責投資,基思的責任將是保證對新公司進行良好的管理,目標是打敗先驅集團。也許是基思太老,健康令人擔心,最後塞西爾·金撤銷了這個合同。對基思而言,這個結果可能是一件好事:首先,在墨爾本控制先驅集團的行為不受歡迎,令許多年輕人不高興;而與鏡報的合同被看做是對先驅集團的不忠誠,違背了他忠誠的價值觀。…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9, 2016 at 12:25pm — No Comments
默多克在這所世界著名的大學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盡管一些教師認為這個澳大利亞青年反應遲鈍,遲遲趕不上牛津的水準,但在牛津,默多克遇到了幾個對他一生產生重大影響的人。
第一位是默多克的主要指導教師亞瑟·布裏格斯,布裏格斯1941年畢業於劍橋大學,並獲歷史學和經濟學學士學位。二戰爆發後,他投身軍隊情報部門,從事德軍情報的破譯、分析工作。…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8, 2016 at 11:05am — No Comments
在教育孩子方面,伊麗莎白有自己的一套。為了不讓孩子們被寵壞或過分放任,她為孩子們制定了較高的標準,並要求他們努力達到她的要求。她每次都監督孩子們做禱告,去教堂做禮拜;她經常帶孩子們整修花園,打掃自己的房間,並讓孩子們親自動手照顧屬於他們自己的馬匹;她要培養他們擁有良好的基督徒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她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勞動種類和方式,然後計件從她這兒領取相應的報酬。在這些教育過程中,伊麗莎白很少遷就孩子們,她後來說:“在那些日子裏,他們可能全都認為我是一個舊式的、殘忍的母親,但我認為他們現在能真正體會那樣做的好處。”…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6, 2016 at 3:00pm — No Comments
1888年6月,諾思克利夫創辦了《答案》周刊,以競猜活動來促銷路,談論的話題五花八門,那種典型的標題,如《狗會犯謀殺罪嗎》《為什麽猶太人不騎自行車》《魚會說話嗎》等,使刊物銷量大增,1892年銷數逾百萬份。1894年,他又開始經營報紙,買下倫敦《新聞晚報》。1896年他創辦了英國最重要的廉價報紙《每日郵報》,該報作為大眾報紙,在左右報眼分別刊登“忙人日報”“一便士報只賣半便士”字樣,1900年銷量達98萬多份。它的新聞簡短,
報道面廣,還以聳人聽聞的手法刊登社會新聞。1903年他又創辦《每日鏡報》。
1905年被封為爵士,他還買了《觀察家報》及許多地方報刊。1908年取得了對英國影響最大的報紙《泰晤士報》的控制權,形成了英國最大的報業集團。…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4, 2016 at 8:3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