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現在,世界各國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普遍使用名片。其實,我國還應算使用名片最早的國家,古時稱它為名刺或謁,到了明清時期又稱名帖,一直沿用到解放前夕,就稱名片了。它像文書的發展一樣,最初也是使用竹、木簡,以後逐漸改用紙。
至遲到了漢代,名刺已很流行,刺上一般要寫明姓名爵裏,故又稱爵裏刺。漢劉熙《釋名》中解釋說爵裏刺就是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裏也。至於下級或晚輩謁見上級或長輩,也可稱謁,如果同時送禮,則還要加書所送錢物的數量。這令人想起《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漢高祖劉邦青年時一段耍無賴的故事。
一位有名望的呂公,初遷到沛縣時,縣令為之請客,並規定送禮不滿一千的客人,坐在堂下。當時劉邦是個小亭長,哪裏拿得出那麽多的禮錢?他故意在謁上寫賀萬錢,實際一個錢也沒送。謁送進之後,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史記高祖本紀》)。劉邦原為詐酒食,不料反受呂公賞識,並因此得到了一位妻子,即被後人斥為篡權的那位呂後。對於《高祖本紀》中乃紿為謁句,唐司馬貞索隱曰:謂高祖素狎易諸吏,乃詐為謁。謁謂以劄書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載錢谷也。
關於爵裏刺,在《三國誌魏書夏侯淵傳》註中,還有一則記述其第五子夏侯榮聰慧而記憶極強的故事,說他七歲能作文章,每天讀上千言的文章,都能記下來。魏文帝曹丕聽到以後,想試一試。一次大會賓客時,百余名客人都按習慣送上奏刺,刺上各寫明其鄉邑、名氏。夏侯榮看過這一百多枚爵裏刺後,魏文帝讓他遍談各人的爵裏姓名,竟然不謬一人,使魏文帝也非常驚訝。
在刺上除姓名爵裏外,還常要寫有表示客氣和問候的話。據《釋名》記載:畫姓名於奏上曰畫刺,作再拜起居字,皆達其體,使書盡邊,徐引筆書之如畫也。
從文獻中可知,漢魏時奏刺是流行的習俗,因此,在當時的墓葬裏我們也常可找到它們的蹤跡。建國以來的考古發掘中,第一次獲得的名刺木簡,是1955年4月底在湖北武昌任家灣一座東吳時期的磚墓中獲得的,在墓中還發現有黃武六年(227年)鉛質買地券一方,墓內出土三枚字簡,長18.8至21.5厘米,寬約3.5厘米,可惜字跡已漶漫,僅在一枚上可以看出道士鄭醜再拜字樣。由於字跡不清,當時難以確定它即系爵裏刺,未受重視。此後,又在江西南昌的東吳、西晉墓中發現了字跡清晰的名刺簡多枚,使我們對此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
1974年3月,江西省博物館在南昌市東湖區永外正街發掘了一座西晉磚墓,內葬二棺,為夫妻合葬。在左側的男棺中發現木簡五枚,形制相同,均長25.3厘米,寬3厘米,厚6毫米,墨書。這五枚木簡有三種格式,一種是弟子吳應再拜問起居南昌字子遠,計有三枚;一種是豫章吳應再拜問起居南昌字子遠,僅一枚;另一種是中郎豫章南昌都鄉吉陽裏吳應年七十三字子遠,也僅一枚。
1979年6月,江西省歷史博物館又在南昌市內陽明路中段南側清理了一座東吳墓。墓內葬三人,在其中一棺內出有二十一枚木簡,大小相同,長24.5厘米,寬3.5厘米,厚1厘米。上有隸體墨書,文字全相同,為弟子高榮再拜問起居沛國相字萬綬。
從以上三處考古發現,我們可以對當時的名刺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可以知道一般的爵裏刺是在簡的開始處寫明郡名、姓名並書再拜。其間稍空後,再書問起居。然後在簡的下部偏左側,以小字註明鄉裏和本人的字。這就是吳應墓出的第一種名刺和高榮墓出的名刺,也是發現數量最多的一種,大約是平日常用的格式。至於吳應墓所出的第三種名刺木簡,加書官職和年歲,且一行直書而下,似是《釋名》中所謂的下官刺:下官刺曰長刺,長書中央一行而下也,則與一般爵裏刺稍有不同。
比上述三項更令人感興趣的發現,是1984年發掘安徽馬鞍山東吳右軍師、左大司馬朱然墓出土的刺和謁(如圖)。朱然墓出土的木刺共十四枚,正面直行墨書,刺文有三種,一種為丹楊朱然再拜問起居故鄣字義封,一種為故鄣朱然再拜問起居字義封,另一種為弟子朱然再拜問起居字義封。木刺長24.8厘米,正與同墓出土的漆尺的長度24.8厘米相同,說明當時刺長為一尺。與上述其余幾座吳晉墓不同,在朱然墓中除名刺外還出有木謁三枚,其長度與刺一樣是24.8厘米,為當時一尺長,但寬度約是刺的三倍,為9.5厘米,系木牘。這也正與《急就篇》顏註牘可以持之以見尊者之義相合。木謁居中書一謁字,在右側直書□節右軍師左大司馬當陽侯丹楊朱然再拜等十八字,表明當時謁的一般書寫格式,即中央頂端書謁字,官職、籍貫、姓名及再拜等皆偏書於右側。據《釋名》:謁,詣也,詣告也。書其姓名於上,以告所至詣者也。系下屬進謁上級之用。《後漢書孔融傳》:河南尹何進當遷為大將軍,楊賜遣融奉謁賀進,不時通,融即奪謁還府,投劾而去。正說明謁的使用情況。
除東吳、西晉的刺、謁以外,漢代的謁也有出土。在江蘇連雲港錦屏鎮西漢墓出土的謁,應是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標本之一,謁上書文字三行,為東海太守寶再拜謁西郭子筆。
但是還應註意一點,即墓中所放的刺是與迷信有關的,應與當時道教信仰聯系在一起。東吳黃武六年墓刺簡稱道士鄭醜再拜,高榮、吳應多稱弟子,是供墓主人在陰間使用的。雖然如此,因為它還是模擬著生前的實用物,其形制、書寫格式還是與實際應用的並無差別,仍不失為古代名刺的實物證據。古人為了介紹自己而投送爵裏刺的習俗,以後因造紙術的進步而改用紙書,但仍保留著投刺一詞。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