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過度's Blog (248)

曹文軒·藝術感覺與藝術創造(1)

曹文軒,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主要文學作品集有《憂郁的田園》、《紅葫蘆》、《薔薇谷》、《追隨永恒》、《三角地》等。長篇小說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根鳥》等。主要學術性著作有《中國80年代文學現象研究》、《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小說門》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軒文集》(9卷)。《紅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說分別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獲省部級學術獎、文學獎30余種。其中有宋慶齡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金蝴蝶”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等獎項。



內容簡介:…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ne 29, 2017 at 6:44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藝術感覺與藝術創造(2)

中國人的感覺能力自然十分優良。但後來這個意識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就比較的薄弱。直到今天,我們也很難找到幾部稍微系統一點的對感覺進行深入研究的著作。省察,這是中國傳統。一日三省,可見省察之頻繁。然而與西方有別,它只是反省自己的行動和思想有無越軌行為,有無違背倫理道德的地方,而不大注意省察感覺的。這種玄想,不是對感覺的感覺,而是對自己言行的道德反思。…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ne 29, 2017 at 6:43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藝術感覺與藝術創造(3)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ne 29, 2017 at 6:43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藝術感覺與藝術創造(4)

二、理性思維意義上的感覺與藝術思維意義上的感覺



關於理性思維意義上的感覺與藝術思維意義上的感覺的區別,我們是不太注意的。而我認為,這個區別工作非常重要。我們在許多問題上的觀念混亂和錯誤,都與未能對這兩者加以區別有直接關系。

理性思維意義上的感覺屬於真理範疇,具有科學性,它要求這種感覺有最大的可靠性,要求它反饋給意識的信息符合被感覺物的全部真實。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接近和獲得真理。由於感覺的錯誤,在我們的真理中,有許多偽真理。錯覺經常使人迷途失徑,甚至將人引入歧途。在人類的歷史上,錯覺曾無數次地給人類帶來災難。早在十七世紀,培根就已清楚地看出這一點。他把人的錯覺稱之為“假象的劫持”。…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ne 29, 2017 at 6:42p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20)

第二十章·閱讀的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仔細談過關於就同一個主題閱讀兩三本書的問題。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在討論某個特定的主題時,牽涉到的往往不只是一本書。我們也一再非正式地提醒過,甚至其他領域中相關的作者與書籍,都與這個特定的主題有關。在作主題閱讀時,第一個要求就是知道:對一個特定的問題來說,所牽涉的絕對不是一本書而已。第二個要求則是:要知道就總的來說,應該讀的是哪些書?第二個要求比第一個要求還難做到。



我們在檢驗這個句子:“與同一個主題相關兩本以上的書”時,困難就出現了。我們所說的“同一個主題”是什麼意思?如果這個主題是單一的歷史時期或事件,就很清楚了,但是在其他的領域中,就很難作這樣清楚的區分。《飄》與《戰爭與和平》都是關於偉大戰爭的小說—但是,兩者相似之處也止於此了。司湯達的《帕瑪修道院》(The…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anuary 30, 2017 at 8:03p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19)

第十九·章如何閱讀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的觀念與術語幾乎滲透了所有我們今天在閱讀的作品中。

譬如像現代的新聞記者,不再限定自己只報導事實。只有在報紙頭版出現,簡短的“誰—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發生—何時何地發生”新聞提要,才是以事實為主。一般來說,記者都會將事實加上詮釋、評論、分析,再成為新聞報導。這些詮釋與評論都是來自社會科學的觀念與術語。



這些觀念與術語也影響到當代許多書籍與文章,甚至可以用社會評論來作一個歸類。我們也看到許多文學作品是以這類的主題來寫作的:種族問題、犯罪、執法、貧窮、教育、福利、戰爭與和平、好政府與壞政府。這類文學作品便是向社會科學借用了思想意識與語言。…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anuary 30, 2017 at 8:02pm — No Comments

揚之水:家具史發展史中若干細節的考證——以唐五代兩宋為中心 2

此外一種舁物之具也常稱作床。唐人傳奇《虬髯客傳》曰虬髯客宴李靖、紅拂於中堂,“家人自堂東舁出二十床,各以錦繡帕覆之。既陳,盡去其帕,乃文薄鑰匙耳。”又唐張固《幽閑鼓吹》曰朱崖邀飲楊欽義於中堂,“而陳設寶器圖畫數床,皆殊絕”,“起後皆以贈之。”又《太平廣記》卷一一五引《廣異記·李洽》:山人李洽自都入京,行至灞上,逢吏持帖雲:“追洽。”洽視帖,文字錯亂,不可覆識,謂吏曰:“帖書乃以狼藉。”吏曰:“此是閻羅王帖。”洽聞之悲泣,請吏暫還,與家人別。吏與偕行過市,見諸肆中饋饌,吏視之久,洽問:“君欲食乎?”曰:“然。”乃將錢一千,隨其所欲即買,正得一牀。與吏食畢,甚悅,謂洽曰:“今可速寫《金光明經》,或當得免。”[⑧]這一類舁物之床,或者均為矮足之案。而此中又略略分出食床與茶床。朱慶余《題任處士幽居》:“惜與幽人別,停舟對草堂。湖雲侵臥位,杉露滴茶牀。山月吟詩在,池花覺後香。生涯無一物,誰與讀書糧。”…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anuary 8, 2017 at 8:00am — No Comments

章詒和:何必“跨疆域” 上

——2005 香港國際書展“名作家論壇”發言稿



我是平頭百姓,體制內職員,拿退休金老婦,不是作家。我的專業是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不懂文學和文學理論。我寫的東西很不像樣。我今天站在這裏,不過是講兩句心裏話。…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December 26, 2016 at 9:13a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21)

第二十一章·閱讀與心智的成長

我們已經完成了在本書一開始時就提出的內容大要。我們已經說明清楚,良好的閱讀基礎在於主動的閱讀。閱讀時越主動,就讀得越好。

所謂主動的閱讀,也就是能提出問題來。我們也指出在閱讀任何一本書時該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以及不同種類的書必須怎樣以不同的方式回答這些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November 30, 2016 at 12:48p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18)

第十八章·如何閱讀哲學書

小孩常會問些偉大的問題:“為什麼會有人類?”、“貓為什麼會那樣做?”、“這世界最初名叫什麼?”、“上帝創造世界的理由是什麼?”這些話從孩子的口中冒出來,就算不是智慧,至少也是在尋找智慧。根據亞裏士多德的說法,哲學來自懷疑。那必然是從孩提時代就開始的疑問,只是大多數人的疑惑也就止於孩提時代。



孩子是天生的發問者。並不是因為他提出的問題很多,而是那些問題的特質,使他與成人有所區別。成人並沒有失去好奇心,好奇心似乎是人類的天生特質,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在性質上有了轉化。他們想要知道事情是否如此,而非為什麼如此。但是孩子的問題並不限於百科全書中能解答的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28p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17)

第十七章·如何閱讀科學與數學

這一章的標題可能會讓你誤解。我們並不打算給你有關閱讀任何一種科學與數學的建議。我們只限定自己討論兩種形式的書:一種是在我們傳統中,偉大的科學與數學的經典之作。另一種則是現代科普著作。我們所談的往往也適用於閱讀一些主題深奧又特定的研究論文,但是我們不能幫助你閱讀這類文章。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很簡單,我們沒有資格這麼做。…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November 20, 2016 at 11:05a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16)

第十六章·如何閱讀歷史書



“歷史”就跟“詩”一樣,含有多重意義。為了要讓這一章對你有幫助,我們一定要跟你對這兩個字達成共識—也就是說我們是如何運用這兩個字的。



首先,就事實而言的歷史(history as fact)與就書寫記錄而言的歷史(history as a written record of the…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November 13, 2016 at 7:55a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15)

第十五章·閱讀故事、戲劇與詩的一些建議

在前一章裏,我們已經談過閱讀想像文學的一般規則,同樣也適用於更廣義的各種想像文學—小說、故事,無論是散文或詩的寫法(包括史詩);戲劇,不論是悲劇、喜劇或不悲不喜;抒情詩,無論長短或復雜程度。



這些一般規則運用在不同的想像文學作品時,就要作一些調整。在這一章裏,我們會提供一些調整的建議。我們會特別談到閱讀故事、戲劇、抒情詩的規則,還會包括閱讀史詩及偉大的希臘悲劇時,特殊問題的註意事項。



在開始之前,必須再提一下前面已經提過的閱讀一本書的四個問題。這四個問題是主動又有要求的讀者一定會對一本書提出來的問題,在閱讀想像文學作品時也要提出這些問題來。…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November 6, 2016 at 9:42p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14)

第十四章·如何閱讀想像文學

到目前為止,本書已經討論的只是大部分人閱讀的一半而已。不過,這恐怕也是廣義的估算。或許一般人真正花時間閱讀的只是報紙與雜誌,以及與個人工作有關的讀物。就以書籍來說,我們讀的小說也多於非小說。而在非小說的領域中,像報章雜誌,與當代重大新聞有關的議題最受歡迎。



我們在前面所設定的規則並不是在欺騙你。在討論細節之前,我們說明過,我們必須將範圍限制在嚴肅的非小說類中。如果同時解說想像文學與論說性作品,會造成困擾。但是現在我們不能再忽略這一類型的作品了。



在開始之前,我們要先談一個有點奇怪的矛盾說法。閱讀想像文學的問題比閱讀論說性作品的問題更為困難。然而,比起閱讀科學、哲學、政治、經濟與歷史,一般人卻似乎更廣泛地擁有閱讀文學的技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October 24, 2016 at 9:36p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13)

第十三章·如何閱讀實用型的書



在任何藝術或實務的領域中,有些規則太通用這一點是很令人掃興的。越通用的規則就越少,這算是一個好處。而越通用的規則,也越容易理解—容易學會與使用這些規則。但是,說實在的,當你置身錯綜復雜的實際情況,想要援用一些規則的時候,你也會發現越通用的規則離題越遠。



我們前面談過分析閱讀的規則,一般來說是適用於論說性的作品—也就是說任何一種傳達知識的書。但是你不能只用一般通用的方法來讀任何一本書。你可能讀這本書那本書,或是任何一種特殊主題的書,可能是歷史、數學、政治論文或科學研究,或是哲學及神學理論,因此,在運用以下這些規則時,你一定要有彈性,並能隨時調整。幸運的是,當你開始運用這些規則時,你會慢慢感覺到這些規則是如何在不同的讀物上發揮作用。…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October 21, 2016 at 9:22a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12)

第十二章·輔助閱讀

除了書籍本身之外,任何輔助閱讀我們都可以稱作是外在的閱讀。所謂“內在閱讀”(intrinsic reading),意思是指閱讀書籍的本身,與所有其他的書都是不相關的。而“外在閱讀”(extrinsic reading)指的是我們借助其他一些書籍來閱讀一本書。到目前為止,我們故意避免談到外在的輔助閱讀。我們前面所談的閱讀規則,是有關內在閱讀的規則—並不包括到這本書以外的地方尋找意義。有好幾個理由讓我們堅持到現在,一直將焦點集中在身為讀者的基本工作上—拿起一本書來研究,運用自己的頭腦來努力,不用其他的幫助。但是如果一直這樣做下去,可能就錯了。外在閱讀可以幫上這個忙。有時候還非要借助外在閱讀,才能完全理解一本書呢!…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October 15, 2016 at 10:45p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11)

第十一章·贊同或反對作者

一個讀者所能說的第一件事是他讀懂了,或是他沒讀懂。事實上,他必須先說自己懂了,這樣才能說更多的話。如果他沒懂,就應該心平氣和地回頭重新研究這本書。



在第二種難堪的情況中,有一個例外。“我沒懂”這句話也可能本身就是個評論。但下這個評論之前,讀者必須有理論支持才行。如果問題出在書本,而不是讀者自己,他就必須找出問題點。他可以發現這本書的架構混亂,每個部分都四分五裂,各不相幹,或是作者談到重要的字眼時模棱兩可,造成一連串的混淆困擾。在這樣的狀態中,讀者可以說這本書是沒法理解的,他也沒有義務來作評論。…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October 14, 2016 at 12:14a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10)

第十章·公正地評斷一本書

在上一章的結尾,我們說,我們走了一段長路才來到這裏。我們已經學過如何為一本書列出大綱。我們也學過詮釋書本內容的四個規則。現在我們準備要做的就是分析閱讀的最後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你前面所做的努力都會有回報了。



閱讀一本書,是一種對話。或許你不這麼認為,因為作者一路說個不停,你卻無話可說。如果你這麼想,你就是並不了解作為一個讀者的義務—你也並沒有掌握住自己的機會。…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September 17, 2016 at 4:16p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9)

第九章·判斷作者的主旨



書的世界與生意的世界一樣,不但要懂得達成共識,還要懂得提案。買方或賣方的提案是一種計劃、一種報價或承諾。在誠實的交易中,一個人提案,就是聲明他準備依照某種模式來做事的意圖。成功的談判協商,除了需要誠實外,提案還要清楚,有吸引力。這樣交易的雙方才能夠達成共識。

書裏的提案,也就是主旨,也是一種聲明。那是作者在表達他對某件事的判斷。他斷言某件他認為是真的事,或否定某件他判斷是假的事。他堅持這個或那個是事實。這樣的提案,是一種知識的聲明,而不是意圖的聲明。作者的意圖可能在前言的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了。就一部論說性的作品來說,通常他會承諾要指導我們做某件事。為了確定他有沒有遵守這些承諾,我們就一定要找出他的主旨(propositions)才行。…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10:05pm — No Comments

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8)

第八章·與作者找出共通的詞義



如果你運用了前一章結尾時所談到的前四個規則,你就完成了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這四個規則在告訴你一本書的內容是關於什麼,要如何將架構列成綱要。現在你準備好要進行第二個階段了。這也包括了四個閱讀規則。第一個規則,我們簡稱為“找出共通的詞義”。



在任何一個成功的商業談判中,雙方找出共同的詞義,也就是達成共識(coming to terms),通常是最後一個階段。剩下惟一要做的就是在底線上簽字。但是在用分析閱讀閱讀一本書時,找出共通的詞義卻是第一個步驟。除非讀者與作者能找出共通的詞義,否則想要把知識從一方傳遞到另一方是不可能的事。因為詞義(term)是可供溝通的知識的基本要素。



※…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September 1, 2016 at 11: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