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剛才我也講了,歌手善不善於即興地編唱歌詞,這一點在即興性中,這也是很突出的。他有的歌手非常善於即興編詞,你隨便用什麼樣的問題來難不倒他,他能馬上給你編出來。
第四點是多樣性,就是少數民族民歌的特點。這一個特點,我就稍微講得多一點。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多樣性,又反映在它表現的內容上,又反映在它本身的形式上,這兩方面都是多樣的。我重點講形式,就是音樂形態,音樂本體方面的,也包括音樂形式其他方面,重點是音樂方面的,除了唱詞內容豐富多樣之外,民歌還具有不同的音樂特征。音樂特征表現在哪些地方?旋律、調式、音階、節拍、節奏、音樂結構、曲式,音樂的結構,唱詞格律,這都屬於跟音樂有關的。雖然,唱詞我們說是文學的,但是它跟音樂緊密地扣在一起,它直接影響著音樂結構,所以我們把它也放在音樂形態的分析方面。另外,還包括什麼呢?唱法的技巧,不同民族它有不同的唱法,它有不同的演唱的技巧。另外,演唱的形式也多樣,有獨唱,有對唱,有合唱,有多聲部的合唱。另外,歌種也是很多樣的,各式各樣的,還有使用的伴奏樂器。今天我們唱的都是清唱了,但是有些民歌是帶伴奏的,是有樂器的,有樂器有伴奏的。例如,新疆的很多民歌,它是有用那個彈撥爾了,熱瓦甫了,好多種彈撥樂器。像哈薩克的它有冬不拉,它有冬不拉彈唱。藏族也有,藏族用紮木年,一種彈撥樂器,六根弦的彈撥樂器,叫紮木年彈唱,就是也有樂器伴奏的。今天我們請來都是清唱的,這幾個民族的民歌多半是清唱,不是說他們有樂器伴奏,我們故意不用,不是這樣。而是說它在民間的形式中間就存在著兩種,有的帶樂器,有的不帶樂器。那麼,現在我們涉及到音樂的多樣性了,現在我就要請幾個同學都上來。為什麼要請他們都上來啊?因為蒙古族的歌里,剛才我們聽她唱的那個歌里邊,你們注意沒有?有很多有喉頭的變化,那種短的頓音,這是有它專門的名稱。蒙古族的唱法,特殊的裝飾唱法,它叫“諾呼拉”。那麼,藏族的它有兩種稱呼:昂迪、真固。例如,才旦卓瑪唱歌時候,你們注意,聽才旦卓瑪唱歌時候,她有時候在長音的地方,她出現短的裝飾音。那種短的聲音,在藏戲里面很突出,那個叫什麼呢?叫真固。
現在,在山歌里面,他剛才唱的山歌里面也包含了裝飾的唱法。例如,納西族的,它就有很明顯的顫音。苗族我剛才已經講過了,長的滑音,上滑、下滑,長的滑音,這些都屬於有特點的演唱的技巧方面。朝鮮族什麼情況?因為朝鮮族有一個專用的術語,在演唱法的術語,叫“搖聲”,“搖聲”實際就是大的顫音,它有大的顫音,帶著長音的時候,它晃動得很厲害,這個它叫“搖聲”。這就是自己某一個民族特有的東西,其他民族不跟它一樣,或者根本沒有。這種有特色的東西,作為研究人員和表演人員,他要特別注意這些東西,因為這是在一個民族特色中間很重要的成分,你要把這東西丟了,那就大家都一樣了,把特色都丟掉了,而這種特色恰恰是要注意要保存的。大家注意她中間短暫的裝飾性的東西。(現場唱歌)
大家注意了吧?注意到中間的裝飾性東西了吧?假如把那個去掉,我們把它可以記出譜來,你就按譜子唱,特色就大大地減弱。
別的民族也還有很多東西,咱們以後欣賞到各個民族的,我們以後有機會欣賞到別的民族的民間的東西,而不一定是經過專業訓練的,最好是原汁原味的民間歌手,你聽他們的唱。
第六個大的問題就是,民歌是音樂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這點就涉及到專業創作了,從我個人的經歷,我也是對這一點是深有感受了,因為我原來是作曲專業的,我是學作曲專業,然後逐漸轉向民族音樂學。從作曲專業來說,它重要的是感性的東西,有表達感情,用音樂來表達感情。那麼,轉向民族音樂學,要理性地分析,理性地歸納、研究。所以,我現在做的,有時候也做兩種。但是,有時候感覺做兩種的那個思想方法和用情的辦法不完全一樣,但是從專業創作的角度來說,民歌、民間音樂的確是最寶貴的源泉。
因為這些民歌本身就是已經過千錘百煉,它的可以說是民族的文化的精華,保存下來了,那麼咱們可以觀察一下,已經比較流傳比較成功的一些歌曲,例如王洛賓改編的許多西部歌曲,你看已經流傳了多少年,而且流傳的範圍多麼廣,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在唱,就是說非常喜愛它。雖然,在前幾年有些人批評,批評王洛賓,說他這個缺點,那個錯誤。但是王洛賓在改編、在推介西部民歌方面,他的貢獻那是不可否認的,可以說是巨大的。所以,從民歌的改編和為群眾所接受來說,王洛賓的確是一個很突出的音樂家。(王洛賓改編的部分歌曲欣賞)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五朵金花》中間的插曲,《蘆笙戀歌》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還有,劉熾寫的《新疆好》。這些歌曲都是從民歌發展過來的,或者就是由民歌加以改編的。從這些地方,從歌曲的歷史可以看到這一點。另外,我們從器樂曲,從舞劇,從歌劇等等方面的這些類型的作品,也同樣看出很多作家吸收了民間音樂的精華。我寫的電影音樂《孔雀公主》,那我就下了很大工夫,去學習傣族的音樂,里面用了很多傣族東西,有的揉進、發展些,有的基本是進入原形的本。比如片頭,片頭的前奏,片頭音樂,那一開始就是他們的一首民歌,就是傣族的一首山歌,用巴烏來吹,用巴烏,傣族的葫蘆絲啊,葫蘆絲跟巴烏是同一類型的樂器。在北京,我們就用了巴烏來演奏這首傣族的山歌,來做這個片頭的音樂,想把聽眾引到傣族古老的年代去,就開始用傣族的音調和傣族的音色,來引導觀眾跟著作者一起去欣賞傣族的故事,他們的民間傳說。所以這一點,民歌是音樂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這個是從我個人切身的體會,這也是絲毫無誤的。(電影《孔雀公主》片頭曲欣賞)(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