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14 意義治療是一種技術
符合現實的畏懼(比如對死亡的畏懼),不能以精神動力學的解釋予以免除;反過來說,神經官能性的害怕,如懼曠癥,也不能用哲學的了解來治愈。但是意義治療法卻發展出一種特殊的技術來處理這些病例。為了解使用這種技術的出發點為何,我們選擇了一種在神經官能癥者身上常常會碰到的情況,所謂預期的焦慮。其特征為如果病人預期會害怕什麽東西,到時就真的害怕了。例如一個人進入一間大廳面對許多人時,他害怕自己會臉紅,結果真的臉紅了。因此我們可把願望乃思想之父(The wish is father to the thought) 這句格言改成害怕為事故之母 (The fear is mother of the event)。…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0, 2017 at 10:41pm — No Comments
13 生命的短暫性
使得人生看起來沒有意義的事,除痛苦之外還有瀕死;除疾病之外,還有死亡。但是我願意強調,生命中唯一真正短暫無常的部分是它的潛在力,這些潛力一旦成為事實,立刻就變成過去。然而,凡存在過的,會永恒地存在,因此它們就從短暫性中被解救及被保存起來。
如此說來,我們存在的短暫性決不會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構成了我們的責任感。因為每樣事物的關鍵點就在於我們知道它是短暫的,所以人必須不斷地抉擇,哪些要做,哪些不要做,何種抉擇可成為一種不朽的生命痕跡?在任何時刻,人都要決定(不管是因而變得更好或是更壞)什麽樣的事物,將成為他存在的裏程碑。…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18,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12 超越的意義 (The Supra-meaning)
這個終極的意義,必超越並淩駕於人類有限的智能之上!在意義治療學中,我們就稱之為超越的意義。人所要求的並非如同某些存在主義哲學家所言,是去忍受生命的無意義;而是要忍受自身無能力以理性抓住生命的絕對意義。意義比邏輯更加幽深。
一個沒有超越的意義概念的神經科醫師,遲早會被他病人的問題所困擾,就如同我被我六歲小女兒的問題所困倒一樣。她問我:爸爸,為什麽我們要稱天主是好天主呢?我說:幾星期以前你生麻疹,是好天主賞賜你完全康復了呀!但是這小女孩卻不滿意而反駁道:嘿!爸爸不要忘了,首先也是他讓我出麻疹的。…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14, 2017 at 7:01pm — No Comments
10 形而上的臨床問題 (Meta-Clinical Problems)
一位醫師愈來愈會面臨這個問題:生命是什麽?痛苦到底是什麽?今天,精神醫學家不斷遭遇到的人類問題比精神官能癥的癥狀要多得多。昔日人們去見神父,牧師或大師(佛教或猶太宗教中的大師),當時所問的問題,有些人現在轉而去問精神科醫師了。因此醫師現今要面對哲學上的問題而非僅僅情緒的沖突罷了。
11 演劇意義治療
我很喜歡舉下面的例子:有個十一歲的小男孩死了,他的母親因自殺未遂而住進我的診所。同事柯葛裏醫師 (Dr.Kocourek)…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12, 2017 at 10:20pm — No Comments
6 生命的意義
我懷疑一個醫師是否能用概括性的措辭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生命的意義因人而異,因日而異,甚至因時而異。因此,我們不是問生命的一般意義為何,而是問在一個人存在的某一時刻中的特殊的生命意義為何。用概括性的措辭來回答這問題,正如我們去問一位下棋聖手說:"大師,請告訴我在這世界上最好的一步棋如何下法?"根本沒有所謂最好的一步棋,甚至也沒有不錯的一步棋,而要看弈局中某一特殊局勢,以及對手的人格型態而定。人類的存在也是如此,一個人不能去尋找抽象的生命意義,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職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體地去實現的。他的生命無法重覆,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機遇去完成其獨特的天賦使命。…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7, 2017 at 10:17am — No Comments
4 心靈動力學 (Noo-dynamics)
我應該肯定,人的尋求意義與價值可能會引起內在的緊張而非內在的平衡,然而這種緊張為心理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我要大膽地說,這世界上並沒有什麽東西能幫助人在最壞的情況中還能活下去.除非人體認到他的生命有一意義。正如尼采充滿智慧的名言:"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Hewhohasa"why"toliveforcanbearalmostany"how")我認為對任何心理治療,這句
話都可作為座右銘。在納粹集中營內,我們可以親眼看到,那些知道還有一件任務等待他去完成的人,最容易活下去。後來美國的精神醫學家在日本與朝鮮的集中營內也證實了此點。…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7, 2017 at 10:15am — No Comments
8 愛的意義
愛是進入另一個人最深人格核心之內的唯一方法。沒有一個人能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本質精髓,除非愛他。借著心靈的愛情,我們才能看到所愛者的真髓特性。更甚者,我們還能看出所愛者潛藏著什麽,這些潛力是應該實現卻還未實現的。而且由於愛情,還可以使所愛者真的去實現那些潛能。憑借使他理會到自己能夠成為什麽,應該成為什麽,面使他原有的潛能發掘出來。
意義治療學並沒有將愛情解釋作性沖動及性本能的升華的"次級現象"(由原始現象所產生之結果)。愛與性一樣是屬於原始現象。正常言之,性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性是無罪的,甚至是神聖的--當它作為傳達愛的媒介時。如果只將愛情作為性的副作用,那麽我們不會了解它便是兩心永相契的體驗,也是表達此體驗的一種方式。…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7, 2017 at 10:02am — No Comments
2 存在的挫折
一個人求意義的意志也能遭受挫折即意義治療學所稱謂的"存在的挫折"。"存在"(Existential)一詞有三種用法:(1)表達"存有"本身,例如獨特的人類存在型式。(2)表達存在的意義。(3)在個人的存在中努力去尋找具體的意義,這就是上面所說的"求意義的意志"。…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5, 2017 at 11:50am — No Comments
第二部·意義治療法的基本概念
閱讀我的短篇自傳式故事的讀者們,時常請求我更充分及更直接地說明意義治療的學說。因此我在本書第一版中,增加簡短的篇幅來說明意義治療學。但這不夠.許多要求圍困住我,希望能作更詳盡的解釋。因此在這一版中,我重新並較充分地說明。…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 2017 at 4:10pm — No Comments
37 精神失調的危機
要由營中最後數日的劇烈精神緊張歸於內心的平靜,當然不是輕而易舉。如果你以為獲釋的俘虜不再需要任何精神上的幫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一個人承受如此巨大的精神壓力達如此長久的時間,獲釋之後(尤其釋放得相當突然)自然會遭遇危險。這種危險,由心理衛生的觀點來看,便是指心理平衡的問題。潛水員一旦突然離開海底,巨大的水壓頓告消失,他的身體健康勢必受到威脅。同樣地,一個人一旦突然解除其精神壓力,精神健康也一定會面臨考驗。…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21, 2017 at 12:14am — No Comments
35 宣泄
身體所受的壓抑,遠較心理的為少;因此,打從獲釋的第一刻開始,身體就懂得善加運用。大夥兒開始狼吞虎咽,一連吃喝了好幾個小時和好幾天甚至還吃到半夜。每個人的食量都大得驚人。有個俘虜就曾被附近的農家請去作客,當時,他吃了又吃,然後又喝了咖啡,打開了話匣子,從此便喋喋不休個沒完。多年來積壓在他心裏的一切,終於得到了宣泄的良機。聽他說話,他會有一種感覺:他"非講不可"!他說話的欲望是無可抗拒的。大凡曾在重大壓力之下度過一段時間--即使只是短短數天,譬如被蓋世太保反覆盤問--的人,都會有相同反應(這種人我就認識了幾個)。一直要等到許多天以後,當事人不光是舌頭喋夠了,連心頭的重荷也宣泄夠了,才會突然意識到自己已沖破了重重羈絆,真正感到輕松起來。
36 重獲新生…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20pm — No Comments
33 獲釋後的營俘心理
現在,該正式來談談最後一個階段的集中營心理--也就是俘虜獲釋後的心理了。要描述這種個人色彩必然特別濃厚的獲釋經驗,我們自當循著故事部分的線索,回到營門掛起白旗的那天早上。
經過多日來高度的緊張,營區當局終於宣告投降;營中俘虜的心境隨即由極度的緊張轉為全然的松懈。不過,如果你以為我們一定都樂得發狂,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18, 2017 at 9:08am — No Comments
32 天使和惡魔
現在,我們要談的是俘虜心理反應的第三階段:重獲自由之後的心理。在此之前,我們且先考慮心理學家(尤其是曾在集中營裏呆過的心理學家)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集中營警衛的心理結構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同樣是有血有肉的人,怎麽可能像許多俘虜所說的那樣,用盡各種殘酷手段來淩虐別人?任何人一旦聽到這樣的指控,且一旦相信這種事的確發生,就不能不問,這一切由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怎麽可能發生的。如果要給這個問題一個簡單明了的答覆,就不能不先指出幾個事實:
第一、警衛中有幾名是虐待狂,而且是醫學臨床上純粹的虐待狂。
第二、一旦有必要組成一支真正嚴格的警衛隊,這些虐待狂一定入選。…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14, 2017 at 8:16am — No Comments
30 尋出生命的意義
心理治療或心理衛生法,在集中營內十分不易進行。一旦有此機會,則進行之初,不是采取個人方式就是采取集體方式。個人心理治療通常是一種"救生步驟",以防止自殺為主。營中若有人企圖自殺,按營規是嚴禁施救的。比如有名俘虜企圖上吊,任何人都不可割斷繩索將他救下。因而,在自殺企圖萌生之前即防患未然,最為重要。…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6, 2017 at 6:38pm — No Comments
29 參透"為何",迎接"任何"
心境(包括有無勇氣與希望)的良窳,與身體的免疫能力息息相關。懂得這個道理的人,自然會了解人如果突然失去希望和勇氣,很可能因而致死。我的朋友傅先生之死,就是因為預期中的獲釋未曾實現,致令他陷入絕望使然。突如其來的絕望,減低了他身體上抵抗傳染病的能力。由於對未來的信心及活下去的意志皆告癱瘓,身體對病毒便毫無招架之力。結果,他只好一死了之。他夢中那個聲音畢竟沒錯。…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3, 2017 at 3:46pm — No Comments
27 超越當前的困境
任何人若想以心理治療或心理衛生方法來抗拒集中營對某俘虜身心上的不良影響,就必須為他指出一個可堪期待的未來目標,借以增長他內在的力量。有些俘虜出於本能,也曾設法自行尋找這樣的目標。人就這麽奇特,他必須瞻望永恒(subspeciee ternitatis),才能夠活下去。這也正是人在處境極其困厄時的一線生機,即使有時候必須勉強自己,也一樣。…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December 24, 2016 at 11:06am — No Comments
26 抉擇與自由
我以這種心理學的精神病理學的角度,試著解析集中營俘虜的典型特征,很可能使讀者錯以為人乃是完全且無可避免地受制於環境。(以集中營俘虜為例,所謂環境,即是指集中營生活的獨特結構,該結構迫使俘虜遷就某一固定模式。)然而人的自由呢?在面對任何既定環境時.人的行為反應當中,難道毫無精神自由可言?有個理論說,人不過是許多生物學、心理學、或社會學條件與環境的因素支配下的產物)這種說法,難道是真的嗎?人真只是這些因素湊合下偶然的產兒嗎? 更重要的是,以俘虜在集中營那種社會裏的反應和表現,能夠證實人逃不開環境的影響嗎? 人在面臨這種處境時,難道別無選擇的余地?…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December 21, 2016 at 7:55pm — No Comments
24 吃癟與吃香
俘虜的冷漠,有其自衛的功能,但冷漠本身,也是由其他因素所促成的。除冷漠以外,俘虜的精神狀態另有一個特征,那就是躁急易怒。這兩種精神狀態,都肇因於饑餓和睡眠不足(在正常生活中,也有此可能)。睡眠不足,部分是因為跳蚤太多,不勝其擾。擠得水泄不通的房舍,如果再不講究衛生,就容易滋生蚊蚋。另方面,缺少尼古丁和咖啡因的刺激,也會使人容易冷漠和躁怒。…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December 18, 2016 at 6:34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