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那時,鹽務局還出了個小有名氣的書法家——毛傑。民國31年(1942年),寧夏軍閥馬鴻逵為其庶母過六十大壽,各縣都準備壽禮壽嶂,中衛縣縣長周某某,外號周鞭子,工於心計善逢迎,所備壽禮十分豐厚,卻為壽嶂傷透了腦筋,於是便把中衛有名的書法家、莫家樓鹽局的毛傑招來。毛傑為湖南戶籍,寫得一手好字,當兵流落到中衛,因體弱多病,窮困潦倒,被安置在鹽務局看門打掃衛生。這次為馬母寫壽嶂準備是被當作替罪羊推出,不料毛傑卻一鳴驚人,所書“壽山福海”四個斗大行書龍飛鳳舞、風馳電掣,令馬鴻逵贊不絕口,遂被任了個科長,縣長周鞭子因巴結有功被提升為寧夏省警察總局局長。…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November 11, 2018 at 1:01am — No Comments
抗日戰爭爆發,日寇占領呼和浩特,吉蘭泰鹽池運輸通道中斷,只能由莫家樓轉運。此時,四川、陜西、河南鹽源告急,也與之相求,於是莫家樓鹽業市場非常繁榮,運銷量超過抗戰前的3倍,加之中衛處於抗戰大後方,相對安定,外地商人蜂擁而至,投資置業。每年一入冬,每天便有上千峰駱駝進出,從北沙窩到莫家樓一路綿延數十里的駝隊,蔚為壯觀。這些駝隊返回時,購買米面、布匹、白酒、茶葉等物品。莫家樓的鹽裝船渡河,由馬拉膠車運往固原、平涼、陜西等地,返回時運進紅糖、乾果、布匹、棉花、藥材等貨物。
由此,從內蒙古到陜甘,形成長達千里的商貿之路。鹽務局遷到莫家樓後產生了連鎖反應,地產開發帶動建築,建築帶動木工、瓦工、雜工,從而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莫家樓村民有的被雇傭背鹽、裝鹽,稱作鹽夫子;有的趕車運鹽,謂之車戶;女人縫鹽袋封口,叫繚包子。…
Added by 文創 庫 on November 11, 2018 at 12:58am — No Comments
據考,當時白馬灘田地荒蕪,民戶外逃,數十年無夫可派。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王又居工所督作,開通大渠81里,使水暢流,荒廢之田又有領戶復墾。適逢工程告竣,欣喜之余,賦詩兩首,留作珍貴文化遺產。現錄之,以備資鑒。“萬頃芳田若鏡開,稻孫秧母及時栽。世間霖雨尋常事,此水原從天上來。”此乃其一。“雨後寒潭分外清,秋來山勢更崢嶸。牛羊滿地無人管,一路渠田放水聲。”此乃其二。
十四·中衛有個莫家樓…
Added by 文創 庫 on November 11, 2018 at 12:55am — No Comments
本書藍本系文言體,無標點,用典多,不易懂,加之線裝刻本印數極少,很不便於存查閱覽。整理時把重點放在了修訂標點、新增注釋、校正勘誤,並全面審定。注釋范圍包括主要的人名、地名、官名、典故、疑難詞句等。本著尊重原著,保持原貌的原則,對原本中屬於糟粕的部分未作刪除,只是在注釋中加以說明,更正了一些錯別字,補充了部分遺漏文字,校勘了個別舛錯之處,恢復了所有避諱內容,並適當劃分了段落。標點注釋後,合10卷為一部,加注約1500條2.8萬字,還輯錄了《乾隆中衛縣誌》之卷目、序跋、附錄、再版說明、序言、後記等,著名書法家胡公石題贈了書名。飽覽全誌,其印刷裝幀考究,文字清晰易懂,更具資料性、科學性和可讀性,榮獲寧夏社會科學獎項,遂成為本縣著述文化寶庫中的一枝奇葩,已被國內外多家圖書館及地情研究單位收藏。…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November 11, 2018 at 12:53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文創 庫 on November 9, 2018 at 9:07pm — No Comments
中衛和平解放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很快在群眾中取得信用,流通於全縣市場。人民幣面額為壹佰圓、貳佰圓、伍佰圓、壹仟圓、貳仟圓、伍仟圓、壹萬圓、貳萬圓、伍萬圓、拾萬圓。因面額太大,使用不方便,遂於1955年3月1日發行新人民幣,並以每元新幣兌換舊人民幣1萬元的比價限期全部收兌。新紙幣面額有壹圓、貳圓、叁圓、伍圓、拾圓、壹角、貳角、伍角和壹分、貳分、伍分,共計11種。1957年末,招合金質金屬輔幣開始流通本縣,有壹分、貳分、伍分3種,與紙幣等值。1964年初,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指示,又限期收兌了1953年版蘇聯代印的黑色“工農”圖案的拾圓券、深赭色“各民族大團結”圖案的伍圓券和深綠色“井岡山”圖案的叁圓券。往後本縣市場流通的人民幣共有13種,其中全套紙幣面額計18元8角8分,全套硬幣面額8分。其信譽昭著,在中衛市場長期平穩流通,發揮著應有作用。
九…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9pm — No Comments
沙毛皮將產後30天左右、毛股長7~8厘米時的羔羊宰殺所剝之皮,經鞣質加工而成,俗稱沙毛裘皮、山羊羔皮。其特點是皮板致密,毛股緊實,花穗美觀,色澤光潤,輕暖柔軟。毛股具有波狀彎曲,一般在4個以上,最多可達6個,排列錯落有致,構成素雅清麗花案。沙毛皮系制作各式裘裝、皮褥的上好原料,堪與灘羊二毛皮相媲美,同為寧夏兩大“輕裘”品系。
猾子皮系早產或產後不足30天、毛股短於7厘米時所獲羔羊之皮,精心鞣制而成,外觀與灘羊二毛皮極為相似。具有皮板輕薄,質地柔軟,被毛纖細,毛股緊實的特點。毛股彎曲多為2~3個,花穗清晰美觀。大多為制作童衣、童帽之理想原料。…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6pm — No Comments
七 中衛山羊央話
中衛山羊屬於國家名、優、特、稀家畜良種,系裘皮用羊種,曾有狙貍、沙羊、山羊、羔皮山羊、沙毛山羊等稱謂。其品種形成歷史久遠,種群分布地域廣闊,品種性能穩定,產品品質優良,與寧夏灘羊共同享有“塞上明珠”之譽並蜚聲中外。
品種形成中衛山羊出產於寧夏、甘肅和內蒙古的部分地區,香山為優良品種中心產區。香山地區群峰嵯峨,溝壑縱橫,地域遼闊,海拔1300-2356.8米,四季分明,大部屬荒漠草原類型,自古以來即為優良牧場。中衛山羊在這里孕育並經過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培育方形成。關於它的形成歷史,史志經傳均可略窺一斑。…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5pm — No Comments
婚姻乃人生大事,然而回漢青年男女在進入婚齡後是否及時婚配,受到當時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制約。舊時,中衛人口的婚配,一方面普遍早婚,男子納妾現象屢見不鮮;另一方面,不少窮家子弟因貧困成不了家,甚至光棍一生。隨著國家“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得到遵守,早婚習俗也隨著提倡“晚婚”而得到根本轉變,因貧困而打光棍的現象不復存在,社會平等在婚姻領域得到充分體現。回族由於在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上的特殊性,與周圍漢民哪怕是同村漢民一般不發生聯姻關系,特別是女子嫁給漢民更不為家庭和社會輿論所接受。至於漢族女子嫁給回族男子,歷來都有,但必須履行“入教”儀式,並且必須適從回族生活習慣,本村人稱之為“嘎角”媳婦。如今情況完全不同,由於民族交往機會的增多,致使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隔閡心理減弱,打破民族界限而自由戀愛這一新的婚姻觀念,正得到愈來愈多的人的贊同。…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4pm — No Comments
相親。即男方得到佳音後,父母和媒人一道領著兒子、帶上禮物到女方家“驗女婿”。女方家長愉快接“色倆目”,則表明正式同意兩家聯姻,女兒不得再許與他人。從此,雙方當事人可以經常見面。此屬小夥子跟姑娘的正式見面,通常贈送見面禮。…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3pm — No Comments
四 裹腳·女人·天足
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原本用來比喻文章內容空洞貧乏,篇幅太長,或譏諷啰唆高調的談吐,卻又著實道明了里三層外三層纏裹著的整天與腳為伍的這一什物的性征。無獨有偶,小腳女人走路——裹足不前,同樣是歇後語,說的卻是因纏足而腳小,走起路來悠悠然,循規蹈矩,邁不開大步的樣子。凡此種種,皆與女人的腳相連相系。在今天看來,裹腳因纏足而成就,女人深受這一習俗的摧殘,不能不說是受害者。
誠然,裹腳是舊時代女性艱辛和血淚的“傑作”,而成就它的卻是封建禮教。正如“買牛看角(方言讀作ge),娶婆看腳”的中衛世俗那樣,作為民族時風,姑娘在出嫁之前若能修得一雙“秀腳”,的確引以為榮,抑或視作資本,而作為男人若能娶到長有被時尚推崇為“三寸金蓮”的媳婦,則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06pm — No Comments
二 牌坊·女人·志乘
歷史上的中衛女人,同男子一道推進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一般表現為恭順賢良、勤勉持家、吃苦耐勞,具備華夏民族的傳統素養和美德良風。但是,作為女人卻時常更多地受制於民族宗教的同化、封建禮教的桎梏、地方風俗的洗禮,毫不吝嗇地付出並吞咽了各自的無奈,鄭重地給了她們各自人生一個血性的交代。揭開歷史的封塵,時光雖已卷走了歲月滄桑,卻珍藏了諸如以“貞節牌坊”為載體的許多關於中衛女人的史話。…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04pm — No Comments
一 中衛建置考辨
寧夏現擁有5個直轄市,中衛市屬於其中之一。它於2003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是在原中衛縣基礎上,並人中寧、海原二縣和同心縣的喊叫水,原州區的李旺、黑城等鄉鎮而重新組建的地級市。2004年4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現轄中寧縣、海原縣和沙坡頭區,共40個鄉鎮446個行政村,版圖面積1.74萬平方公里,人口121.46萬人。然而,原中衛縣與中寧縣實為一體,於民國22年(1933年)分置。其後,又於民國30年(1941年)4月,在中衛縣境黃河南岸之山區分設了香山設置局,治所設在香巖寺山下的官莊村,為準縣級單位,任務是籌備成立一個新縣,後因時局動蕩而無果。…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02pm — No Comments
張秀英女,漢族,1942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從藝30年,藝術行當為青衣。1957年至1987年在中衛縣劇團工作,從事演藝和編導工作,培養了許多戲劇人才。
任新民男,漢族,1941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從藝36年,藝術行當為武生。編導、主演過《盜扇》《三岔口》《三滴血》等多部劇目,培養出胡玉德、王英、李瑛等優秀文藝人才。
田秀蘭女,漢族,1945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從藝30年,藝術行當為武旦。13歲開始學藝,主演過《且救兄》《三滴血》《火焰駒》等劇目,20世紀80年代主要從事文藝教練和輔導工作。…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01pm — No Comments
張保和中衛市沙坡頭區人,1971年人伍,因藝術才華橫溢,後被調人蘭州軍區文工團任演員,所創作演出的曲藝節目深受觀眾喜愛,被譽為“西部笑星”。嗣後,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總隊文工團副團長,現定居北京。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2000年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2009年被中國文聯樹為“送歡樂下基層”先進典型,同年10月又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新中國60年優秀中青年曲藝藝術家”稱號。2004年4月28日,適逢中衛市成立慶典,應邀回到家鄉,把方言快板劇《中衛頌》奉獻給父老鄉親。多年來,潛心創作,擅長方言劇目,出版發行了系列音像影視專集。…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9pm — No Comments
拓兆農男,漢族,1963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1984年寧夏大學中文系畢業。系中衛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寧夏作家協會會員。多年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歷任中衛市電視臺副臺長、中衛市圖書館館長。現任中衛日報社副總編輯。發表散文、詩歌等作品數十篇,總量達到60余萬字。出版發行長篇小說《猛虎連》(與張曉磊合著)、《黃河風云》。…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7pm — No Comments
伏兆娥女,漢族,1960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興仁鎮人。著名民間剪紙藝術家,被譽為“西北第一剪”。系中華剪紙促進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剪紙研究會會員、寧夏美術家協會理事、寧夏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剪紙協會副會長、東西方藝術家協會(紐約)剪紙協會常務理事。被評為寧夏首屆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特聘為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民間剪紙藝術家。因在文化保護傳承和創作方面成績卓著,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7pm — No Comments
馬克利男,回族,1958年8月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主任編輯職稱。創辦了《蘭州晨報》,現任甘肅日報社總編輯,中國都市報研究會顧問。系名將馬福祿、馬鴻賓的後人,自小接受良好教育,長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擅長油畫,尤善楷書,德藝倶佳。曾榮獲“韜奮新聞獎”。2010年被評為全國新聞出版系統“三個一百”優秀人物。出版發行《克利風景》著作。…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6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