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當然,與之相反的趨勢,即一種重歸於相互融合而不使分離發生的趨勢,它的成長也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強度同樣是極爲的劇烈。而作爲一種對於分離技術的強大的反作用力,或者一種帶有報複性的反向作用,人們似乎在通過各種途徑去制造出一種彼此可以共在的以及相互可以融合地“在一起”的各種機會以及可能的彼此融洽的生存狀態。而在城市的流行文化之中,一種曾經牢固地握於精英手中的孤芳自賞的文化,也正轉變成爲一種更爲大衆性的自娛自樂式的創造,人們日益抗拒一種陽春白雪、自我標榜爲精英或者學院派式的自我孤傲力量的那種來自民間的“躺平”的文化,也在通過一種網絡的賦權而讓持續攀昇的網民群體藉由一種無須界定,甚至也無須繁瑣思考的網絡之中的衆聲喧嘩的狂歡、吐槽以及快閃的方式,而實現着一種現代社會本身難得發生的一種合而不分彼此共榮共在的生存狀態。
餘論…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25,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文化轉型的第四點便是所謂的記憶中地方性的地方表述。在一個注重各自文化價值的時代里,真正地方性的文化價值也在日益地得到提昇,地方性也因此跟更大範圍的世界之間相互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而在此處,我們真正要去關注的則是作爲他者存在的異文化的一種自我覺知和覺醒。在這方面,基於地方性的地方表述使得人們日益湧現出了一種對於自己主體性文化存在的自我覺知,而與此同時,因爲更加在意於自己文化的地方性表述,也使得一種富有原生態意義的地方性生活具有了一種認同上的自主選擇性。…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25,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總之,在一層層的文化表達的背後,所顯示出來的是一種權力、資源以及新價值意涵的混雜,只是人們在各自不同的研究領域之中,因爲興趣點的不同,所關注的問題以及解釋的取向各有所不同而已。但很顯然,某種形式的意義塑造,恐怕是文化表達的最爲核心的要素。不斷在尋求文化的人,也便是不斷地在尋求意義的人。與此同時,意義的獲得,也便是意義重塑的過程,不存在某一種意義從來不變的對刻闆教條的持守,而一切新的意義的生成,其本身又都是一個不斷要去塑造和重塑的過程,這些很顯然都只能是歸諸人類的所謂現代性的追求之上。…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5,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文化轉型的五種表達
文化轉型的問題在今天日益成爲中國社會科學在整體上以及各個分支學科都會共同去關注的一個問題,它根本又是一種新技術疊加到一種舊文化意義上的文化再造過程。因爲互聯網在人類所居地球上的全覆蓋,使得“互聯網+”這個看似奇怪的新名詞,成爲各個研究領域所必須去予以關注的,也是所謂文化轉型之中最爲有趣和最爲前沿的一個問題。在這一點上,真正是需要人類學家放開眼界去觀察和思考。需要把自己的這個學科所看到的那些現象,不論是網絡本身,還是微信、快手之類的自媒體,藉由一種人類學所獨具的文化省思,使之轉變成爲一種可以引領這個時代去做出一種前瞻性思考的一個概念。對於此一點,首先要有的就是一種在中國文化場域下的結構性重釋,我們不妨嘗試着從下面五個方面入手,去結構性地理解這種中國文化轉型的發生及其社會、人生與文化意義之所在。…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4,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之後,由於經濟和人們生活的直接關聯性的存在,接下來才可能會有由經濟轉型所直接帶動的第二步的制度轉型。正是因爲在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發生了,或者出現了各種形式的貪污腐敗、制度混亂、貧富不均的政治以及社會的問題,那也就使國家層面必須要去進行一種制度上的重新安排以及制度設計上的新轉型。簡而言之,也就是要以一種制度轉型甚或政治轉型來解決由大範圍經濟轉型所帶來的各種形式的社會失序的問題,諸如基本資源的合理分配,消除掉腐敗,減少極端化的貧富差異之類。這到了最後,又會由一種政治制度改革所遺留下的問題而順勢轉化成爲一種社會制度安排的問題,也即是一種社會治理和社會團結問題。顯然,社會的轉型是承繼着制度轉型的餘波而發生,這也恰是在21世紀之初中國社會所真正要去面對的,是人們心中呼之欲出的改變欲求,同時還是適應一種市場經濟的轉型而有的不可避免的社會重構。…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3,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顯然,這一中國文化里所獨有的陰陽八卦圖的表象,它自身是極爲直白明了的,猶如白晝和黑夜一般的清楚明白。所以,圖形能夠成爲一種很重要的,同時也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去行動的文化符號。老莊影響下的陰陽家的哲學,實際上是影響到了中國人對於“變”或“易”的看法的,它不是帶來對世間無常變異的一種恐懼,而是使之成爲一種可以獲得理解或體會的經典,使之成爲生活中自然存在的有規律以及有原則可循的東西。所以在這方面要知道,中國人對於“變化”的理解,很早便有了一套成熟的認識了,這不僅有理論,比如《易經》中的那些文字以及不同時代的人對其所做的各種版本的注解和闡釋;而且,同時還有各種民間的基於陰陽五行觀念的實踐,比如算卦、看相、佔卜等的那些迷信。所以,即便是社會中有人高估了“變”的存在,或者社會本身真的變化無常,那也是無所謂的,因爲對於一種變化、變異以及各種形式的改變,顯然從芸芸大衆的內心之中早已經都見怪不怪了。…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2, 2023 at 2:30am — No Comments
而在這一點上,表象存在的本質顯然就是能夠藉此而可以讓大家不用再去有一種面對面的交流,人們也因此而省去了很多的直接情感交流的煩瑣和麻煩,一封書信顯然總要比一次約會省事得多。人們因此而可以直接去交流的內容更多的則是客觀的信息、理性的思維以及標準化的解答。而在未來的由更多精緻算法所支配的時代里,它更可謂是一種智能化的時代,它可能是根基性的,或者是彌漫性的,就是這樣的無以計數的虛擬表象的相互簇擁在一起的或者一個雜糅拼接的現實卻又是一種虛擬的存在。
基於世界性意義的文化轉型…
Continue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1,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0
2019
2018
2017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