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東:信息社會的發生與鄉土中國的文化轉型(7)

顯然,這一中國文化里所獨有的陰陽八卦圖的表象,它自身是極爲直白明了的,猶如白晝和黑夜一般的清楚明白。所以,圖形能夠成爲一種很重要的,同時也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去行動的文化符號。老莊影響下的陰陽家的哲學,實際上是影響到了中國人對於“變”或“易”的看法的,它不是帶來對世間無常變異的一種恐懼,而是使之成爲一種可以獲得理解或體會的經典,使之成爲生活中自然存在的有規律以及有原則可循的東西。所以在這方面要知道,中國人對於“變化”的理解,很早便有了一套成熟的認識了,這不僅有理論,比如《易經》中的那些文字以及不同時代的人對其所做的各種版本的注解和闡釋;而且,同時還有各種民間的基於陰陽五行觀念的實踐,比如算卦、看相、佔卜等的那些迷信。所以,即便是社會中有人高估了“變”的存在,或者社會本身真的變化無常,那也是無所謂的,因爲對於一種變化、變異以及各種形式的改變,顯然從芸芸大衆的內心之中早已經都見怪不怪了。

轉型中國的四個維度

如果能回到當下中國的語境之中,變化乃至於尋求變化,仍舊還是一種發展的主旋律。不斷去改變自身,以此來更好地順應以及適應世界的發展,便是一種中國道路成就的根本所在。因此,如果能夠去細緻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種種變化和轉型,或許對未來發展的方向會有一個總體性的把握。這些變化和轉型會體現在很多的方面,但概括而言,它們最爲突出的是體現在了下面這樣的四次轉型之上,它們分別代表着經濟、政治、社會與文化這樣的核心向度,這些向度在時空坐標軸得以延展開來,並體現在人的日常生活的種種行動之中。而這些,要想理解中國的變化的根本,在我看來顯然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變量。

如果這樣去看,在今天中國和世界的關係中,很突出表現出來的一個特徵便是,一個高速發展中的中國,不僅其體量龐大,而且意誌還極爲堅強,已經不可能隨意地就能把改革開放40多年所打開的大門再行關閉起來了。從一種改變的方式和效應來看,她已經完全是在走向一種現代世界之中,並融入現代世界之中的有着世界性的舉足輕重影響力的發展路徑上去。世界和中國之間,日益成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密接”態勢了。而此一過程的發生,如果從一個時間軸的當代史維度上去看,那是與各種其他向度的轉型之間相互密切關聯在一起的,隨着時間的延展,不同向度的改革或者轉化,也便此起彼伏地跟隨着相繼發生,這顯然不是一種刻意生造的轉型,而是順勢而爲的轉型。

這種有所改變的轉型,最爲首先的是體現在了一種經濟向度上,即所謂經濟轉型。顯然,經濟轉型的發生從其一開始就是朝向於外部世界的,也就是因爲受到了外部世界發生的現代性的影響而有一種窮則思變,努力要去奮起直追的行動的發生。包括像中國的鄉村發展也是如此,比如費孝通的鄉鎮企業研究,就是在這樣一種自身的農業經濟將要破産,不得已農民要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開始思考引入城市的企業剩餘而到鄉村之中去的一種可以真正歸屬到經濟轉型大背景之下所發生的一種轉型。很顯然,這樣的經濟轉型,在中國40多年的改革開放事業中是具有一種相對而言基礎性的以及決定性的價值的。在所有跟改革開放相關的主題之中,經濟的發展,也就是使得中國如何在世界之中強盛起來,成爲一個最爲關鍵性的樞紐,也是衡量其他轉型是否成功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晴雨表。

換言之,中國轉型的合法性基礎在於一種經濟轉型,它也是最先開始的一種轉型。所以,經濟轉型的價值,在此意義上是不可能被真正予以撼動的,因爲整個改革,其最初的動力來源就在於此,是以希望每個人以及每家每戶的生活逐漸變好爲目的的,因此也必然是經濟先行的,也就是因爲首先意識到了固有的經濟制度和經濟發展模式有問題,阻礙了某種生産力的發展,才去尋求一種新的模式化轉型的。因此便是,要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是一種一開始的不得已,轉而又爲之後的充滿了人的自身發展動力性和欲求性或者簡單而言的如何“過上好日子”的積極主動、發自內心的參與和抗爭意識所促動的。在此意義上,現代意識的自覺和彼此生活的比較成爲改革無所阻礙的動力基礎的所在,這是脫離了個體以及個體家庭之上的更大範圍的認同的開始。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