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東:信息社會的發生與鄉土中國的文化轉型(9)

文化轉型的五種表達

文化轉型的問題在今天日益成爲中國社會科學在整體上以及各個分支學科都會共同去關注的一個問題,它根本又是一種新技術疊加到一種舊文化意義上的文化再造過程。因爲互聯網在人類所居地球上的全覆蓋,使得“互聯網+”這個看似奇怪的新名詞,成爲各個研究領域所必須去予以關注的,也是所謂文化轉型之中最爲有趣和最爲前沿的一個問題。在這一點上,真正是需要人類學家放開眼界去觀察和思考。需要把自己的這個學科所看到的那些現象,不論是網絡本身,還是微信、快手之類的自媒體,藉由一種人類學所獨具的文化省思,使之轉變成爲一種可以引領這個時代去做出一種前瞻性思考的一個概念。對於此一點,首先要有的就是一種在中國文化場域下的結構性重釋,我們不妨嘗試着從下面五個方面入手,去結構性地理解這種中國文化轉型的發生及其社會、人生與文化意義之所在。

在這方面,最爲首先的便是一種基於價值追求的意義重塑的發生。比如,曾經古埃及文明是以金字塔建築爲其標誌性的時代文化遺存,此一建築物所被賦予的價值意義也是非常明確和清晰的,它是作爲如何去抗拒人之肉體生命的死亡而去獲緻一種永恆價值的生命意義的文化表達。因此,一種文化基本符號的象徵性意義,它是會非常強勁地在發揮着作用的,因爲它跟神聖性信仰之間是相互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而伴隨着後來世界的發展,人們在一種價值追求以及意義重塑方面的重心日益轉向到了大衆化生活空間那里去,人們在那里尋找到了所謂新時代人的真實存在。顯然,就人類建築本身而言,最初進行房間裝飾,在四壁掛上精美畫作的,或者每日有着如《韓熙載夜宴圖》那般歌舞昇平景緻的,其行動的主體原本都屬於社會中的精英人物階層所有的,而現在卻已經成爲一種大衆的需要、大衆的欲望以及大衆化的裝修樣式,甚至還有像宜家家具那樣的大衆化的室內陳設和裝置,並且一個共同性特徵便是它們都變得方便易得,近乎隨時可以取用。所以,在一種最終走向大衆的文化意義再塑的過程中,總也不可避免地因爲一種大衆觀念的參差混雜、交互作用之後,免不了出現一些新的變化或改觀,至少從方便性的意義上而言,大衆的欲望可謂是無限的,如何滿足而不是如何各守其位成爲意義重塑的關鍵和指向所在。

但同時也要清楚,文化的新與舊之間,核心的便是在時間維度上是相互斷裂開來的,或者説前後不會是連貫在一起的。因此,在如今的村落改造之中,這種新舊之間反差性斷裂的情況會時時發生。一個舊的村落,它在傳統時代的建築,顯然都是有明確意義可以去指涉的,比如太行山地區由河北井陘通往山西古道上的那些村落,在進村的廟宇牌樓閣樓里,傳統上都會供奉着玉皇大帝的神位,而出村的牌樓上供奉的則是財神爺的神像了。從傳統的文化和價值意義上而言,這樣的空間設計也是有着清晰的意義象徵的,這一方面是保佑着路途之中的行旅之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則是在祝福大家生計財富上的不斷增長,因此,進出村落都屬於是一種傳統舊文化表達所要去予以照護的範圍。

與此同時,分散在村落四處的碑刻,顯然也不是一種隨意的設置,或像今天村口那麼隨便地擺放一塊從泰山或者其他什麼地方運來的巨石,除了會有人告訴你它值很多錢之外,毫無真正的意義可言,而是真正藉助於石碑上的文字記載,或者爲村廟事務而立,或者爲特殊重大事件而立,顯然都屬於因事紀年的,言外之意,都有着一種體現村落歷史的時空意義和文化內涵。另外,鄉村也並沒有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是沒有一種文字的使用,當然這並不是現代文字下鄉意義的那種文字,而是用以體現他們真正傳統價值認同的那些文字表達,因此而體現在祖先牌位上,體現在廟宇匾額上,也體現在美好寓意的各種招貼畫或壁畫上,甚至還可以説,這些下到鄉村的文字,更多的是要被放置在鄉村以及家戶之中最爲神聖的某個空間里的,而這和我們今天隨隨便便去冩字,去打印,然後又隨意丟棄掉的對於書冩以及印刷文字的價值意義塑造是不一樣的。

Views: 3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