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6)

非遺的美學化就如同環法旅行的蛻變——從學徒遊學的傳統習俗到「將土地納為己有」,在當代大地上尋找重建法國記憶的審美「十字軍東征」。

過去的習俗、記憶和生活技藝在今天的重構也是一種將過去納為己有的歷程。四 「技進於道」:從日用升華為詩意非遺保護涉及的文化形態多而雜,大體上包括了文學藝術、儀式節慶、知識技藝這幾個主要方面。隨著當代文化多樣性觀念的傳播發展,傳統的文學藝術和公共儀式節慶活動程度不等地受到重視而活化發展起來。但關於傳統生活習俗、實踐技藝、地方性知識的保護中往往存在較複雜的狀況:

隨著物質生活和社會實踐的演變,許多生活技藝失去了實用功能,傳統知識被更新的科學知識取代;保護變成了保存,活態只剩下了表演。這類與古老的實際生活經驗相關的遺產不同於具有審美特征的文化形態,非遺的活化保護在面對這類遺產時似乎遇到了普遍的困境。

傳統的實用生存知識技能在失去了實用性之後是否也就失去了活態存在的生命力和價值?這是個值得探索的問題。多年前電影導演張藝謀拍過一部生活片《我的父親母親》。影片主角是個農村女孩,她戀上了下放到村裏的一個年輕人。當她聽說他突然被帶回城裏時急忙端了一大碗餃子追去。結果是人沒追上,餃子撒了,碗也碎了。接下來的情節是女孩的母親請了個鋸瓷器的匠人來補碗。匠人說這樣鋸碗很貴,不如買個新的。母親淡淡地說「給孩子留個念想……」,在這個故事細節中,一種傳統的生活技藝——鋸碗,具有了超出日常生活的心靈性價值——「念想」。這個電影橋段可以看成一個隱喻:過去的文化遺產在實用價值消失時可能在當下生活中孕育生長出更具情感意味的心靈價值。

事實上即使在古代,實用技能的價值也不僅僅在於實用層面。先秦諸子之道多從日用中悟出,而以莊子為最。《莊子·庖丁解牛》中講到文惠君很欣賞庖丁的宰牛技藝,庖丁卻告訴他:「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這就是說,在實用技藝中可以蘊涵著更高的精神內涵——道。文惠君最終體會到這是養生之道:「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技」系於生活需要和經驗,而「道」指向天人合一的「養生」,如《素問》中所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21]

在傳統技藝行業中對實用技藝價值的高估往往表現為對技藝之「道」神秘性的崇拜和職業認同,通常稱為「祖師爺」崇拜,即通過「祖師爺」崇拜體現行業的傳承性與神聖性。實用技藝深層的「道」的顯現通常是通過一句老話 「祖師爺賞飯」。這句俗話的意思是說,要獲得實用技藝深層的「道」不僅在於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一種神秘的天授靈感,如柏拉圖在《伊安篇》中所說的「神靈憑附」和《莊子·天道》中輪扁所說的「有數存乎其間」的那個「數」。在後代關於技藝的民間敘事中,「祖師爺」及其所授之道逐漸巫化和神化,出現了無數關於實用技藝的不傳之秘敘事,技進於道也漸成為一種意象化的境界。在以金庸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敘述中,傳統的武術技藝被塑造成一種從體質能力向心靈—宇宙一體的超越性境界上升的過程,即從「功」到「藝」到「學」,再上升至「道」和「氣」的境界。這個技進於道的進程從技藝之學習開始,到高人秘籍的出現,最終由心靈之悟達到至上之境。這種技藝敘事的意涵指向是從物到心的內化與神化,也是從現實經驗到審美體驗的境界。

[21]王冰編:《黃帝內經素問》,第 1 頁,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 年版。


(《文學評論》2021年第2期) [本文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美學研究」(項目編號18JZD01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Views: 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