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6章·長征有始有終,喪權沒完沒了
——兼論小刀會起義上海及英人竊據我海關始末
鄧小平先生的小女兒毛毛,最近出版了一本暢銷書《我的父親鄧小平》,頗可一讀。我忍痛花了重價(美金二十七塊五毛),買了一本,讀了一遍。這本書不論在文學上或史學上,都可稱得上第一流,雖然她還是站在高幹子女的立場寫的,看不出一點極權政黨的陰暗面。
這本書的另一特點是,毛毛是我的同行,書中口述史料的成分很重。可惜的是毛毛的爸是個沈默寡言的人,對他這位掌上明珠不願多講。有許多極嚴肅的史實,往往只三言兩語帶過;有時甚至只有幾個字。…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30, 2016 at 10:45pm — No Comments
第4章·“四不像”的洪楊割據
筆者於四〇年代之末,抵美留學時,曾在紐約市動物園看過一些來自中國的珍禽異獸,真不勝感嘆。其一便是“熊貓”。標簽上寫著中國特產,是否為蔣宋美齡夫人所贈者,已不復記憶矣。它灰溜溜的,看來像是一頭花豬,橫臥墻角,亦引不起訪客的重視。哪像三十年後,專機來美那一對嬌嬌滴滴的毛主席兒女,在華盛頓那樣風光!愚夫婦好奇,亦曾馳車去華府恭謁。驕陽之下,排隊半裏。乍睹芳顏,真疼愛無比。它二位香巢之華麗固無待言矣。而貴伉儷一舉手一投足,檻外同謁者,無不鼓掌歡笑,聲震樹木。然這對貴族夫婦,與三十年前鄙所見之“花豬”,究有何不同呢?豬猶一也,而貴賤窮通,懸殊若是!蘇秦先生若在此,可能也要感嘆而言曰:“豬生富貴,豈可忽略哉?!”…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30, 2016 at 10:43pm — No Comments
第5章·兩次“長征”,兩番“寸磔”
發生在一八五六年九月的長毛“王殺王”的“天京事變”——北王殺東王、天王殺北王;天王又要殺翼王,翼王縋城逃走,太平天國分裂——是殺得夠慘了,但在三千年國史上,並不算什麽例外。君不見劉邦殺韓信、彭越?李世民殺哥哥弟弟?朱元璋殺盡功臣?康熙爺平三藩?乃至我們及身而見的毛主席殺高(崗)、饒(漱石),迫林彪,囚彭德懷、賀龍乃至劉少奇、陶鑄等無數功臣(他們死得比殺頭還慘呢)。…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30, 2016 at 10:30pm — No Comments
第3章·預言書中的蔣毛與洪楊…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30, 2016 at 8:0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29, 2016 at 7:54am — No Comments
第1章·論晚清周期性內亂與洪楊悲劇
從中國傳統史學(包括《二十五史》和《通鑒》的觀點來看,滿清二百六十八年實在是中國史上最值得稱頌的一個朝代。
論武功,它開疆拓土、四向擴張,幅員之廣闊在中華民族史上是沒有前例的。乾隆時代東南亞“香料群島”一帶(今印度尼西亞東端)有些小國如蘇祿(Sulu)等等,被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等海盜嚇慘了,乃向北京上表“求內附”作藩屬,乾隆爺還下詔以“險遠不許”呢!這與西方和日本的帝國主義作風,如何能比?…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27, 2016 at 8:11pm — No Comments
袁同禮(守和)先生是二次大戰後僑居美國的諸多華裔學人中,對筆者有深遠影響的前輩之一。他生於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乙未。生肖屬羊。這年齡正在我父母之間——先父屬猴(一八九六),先母屬馬(一八九四)。袁公屬羊,正是馬猴之間,所以我一直把他看成父執輩。中國的傳統習俗,也使我對他老人家“執禮甚恭”。
袁氏是位謙謙君子。雖然在任何一面,他都是我的長輩,但他向不以長輩自居;對我們這些晚輩(尤其是同行),他一視同仁,以朋友相處,所以也可說是“忘年之交”。但是從我的立場看他,則永遠是“亦師亦友”的。——在早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上,袁氏手著的許多目錄學著作,都是我長置案頭、隨手翻查的重要參考書,至今未廢。而袁公不懈的研究工作,有時也找上我作研究助理。例如在查對胡適之先生在哥大得博士的年份,袁公最後用“一九一七(一九二七)”,就是根據我的口述報告。…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23, 2016 at 6:43pm — No Comments
10.1~教我做research的啟蒙師
在海內外大中學裏教授文史學科,簡直就教了一輩子。行有余力則以撰文;以中英兩文著書寫稿,至今也在千萬言以上。不知老之已至,還在不斷塗鴉。引句時髦話,說我自己是個“職業史學工作者”(professionalhistorian),大致也不算過分。畢竟搞了一輩子嘛。
俗話說:“家有黃金萬兩,不如一技隨身。”我這個“職業”史學工作者,如果啖飯維生,也有“一技隨身”的話,想來想去,這個“一技”,就應該是英語裏的research了。…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23, 2016 at 12:11pm — No Comments
任何思想家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的出現是有其時間和空間的背景的。胡適當然不能例外。所以我們要研究胡適,首先就是檢討他在“中國”(空間)這個特殊的“歷史”(時間)長河裏的位置;然後才能討論他在這段歷史河流中所發生的作用。
9.1 李鴻章的驚嘆,湯恩比的茫然…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21, 2016 at 9:48am — No Comments
人類是動物之一種。
按“社會行為”來分類,則動物又可分為群居動物和非群居動物兩大類。
像黃蜂、螞蟻、鴻雁、企鵝、鴿子、海狗,乃至馬牛羊和狼犬等等皆為群居。它們必須生活在一起。個體是不願離群獨居的,除非是被迫被誘而失去了自由意誌。
至於其他動物如獅虎、豹子、熊貓,乃至鷂鷹和龜鰲等等,則是非群居動物。它們多半是單幹戶,除交配之外,是各不相顧的。這是現代動物學上,研究“動物社會行為”所發現的很有趣而不易理解的現象。
人類則是屬於前一類的群居動物。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沒有任何個人是可以真正地離群索居的。…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18, 2016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在上篇談“帝國與民國之蛻變”的拙著裏,筆者曾不揣淺薄、斗膽地說過,從社會經濟史的角度來看,我們鴉片戰爭以前的中國史,幾乎是千年未變;而鴉片戰後,則幾乎十年一變。何以在社會經濟方面,我們的傳統歷史是“靜如處女”,現代又“動如脫兔”呢?恕我要言不繁,這個兩千年未有之變局,實是西方東來的“帝國主義”推動的結果。
“帝國主義”(Imperialism)又是個什麼東西呢?這一問題對我們這一輩二十世紀上半紀出生的華裔男女,還需要解釋嗎?那一部血淋淋的“帝國主義侵華史”,便是我們一輩子實際生活經驗的主要部分,別提也罷,提起來,我們會怒脈賁張、咬牙切齒的。…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16, 2016 at 3:00pm — No Comments
我們治“當代民國史”的史學工作者,落筆的先決條件應該是對“傳統帝國史”(尤其是晚清這一段)有個本質上的了解。因為“民國”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從“帝國”慢慢地轉變過來的。帝國是父,民國是子。不知其父,焉知其子呢?
再者,帝國和民國的關系還不是生理學上雞和蛋的突變關系;不是一只帝制的雞,忽然生下一個民治的蛋來。它二者的關系,卻是蠶之與蛾的關系——在本質上,在制度上是一種抽絲剝繭的蛻變關系。兩朝嬗遞、藕斷絲連,是不可以一刀兩斷的。
就以九〇年代大陸和臺灣的現狀來說吧:時至今日,大陸上的政治制度,可以說還是蛹在繭中、去古未遠。毛澤東說:“千載猶行秦法政。”大陸上的問題,正是這個“秦制度”無法擺脫的問題。這也是一種蘇聯式的“革命後”(post-revolution)方向失落而回歸專制的問題。…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14, 2016 at 9:26am — No Comments
斯文曾由顧師頡剛函囑送交《文史雜誌》發表。嗣以離渝匆匆,遂辱所命。茲檢行篋,復得舊稿,烽煙無定恐復失之,用付刊末,亦自珍其帚雲爾。
我國地方政治的郡縣實二級制。自秦代實行以來,以至今日的地方政治制度仍不脫其範疇。至於郡縣制之創立也,後人鹹謂秦始皇廢封建置郡縣,或有推源到戰國以前,謂即已見其端倪者,是皆史有可征,前賢論之審矣。然於郡縣之何以形成則鮮有論及者。吾人敢斷言郡縣制度之成立也,斷非由於一二先知先覺的政治理論家事先立說創制於前,然後始有郡縣者。換言之,則郡縣之起源勢必由於人類社會生活逐漸演變之結果,今試就其演變之程序一申論之。
5.1 農業社會初期的人與地…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12, 2016 at 11:19am — No Comments
時隔六年,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昨天下午在北京,以「傾聽一個人的記憶」為題演講。她強調,面對集體記憶可能「被塑造、被遺忘」,每個人心中應有把「自覺之劍」,並透過探索歷史真相來淬煉劍鋒。
龍應台先以自己當年回大陸探親故事為例,指出外婆就埋在親戚家旁的竹林裡,然此事卻是在一個十分不經意的聊天被提及;她也以宜昌興建鐵路挖到抗戰遺骨說,三千名將士白骨就在當地,但這段歷史卻被遺忘了。
(Featured Photo: Green Rusty Iron Padlock by…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9, 2016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我個人是學歷史的。自一九三九年考入大學到現在已搞了半個世紀,所以也可說是個不折不扣的史學職業工作者。但是半個世紀中,我個人返回祖國大陸參加史學會議,連這一次才是第三次。我回來的目的,第一當然是學習。第二則是作點學術報告。可是我自己不免要問問自己:這大把年紀了,還要學習些什麼?學無專長,又能報告些什麼,我自己的回答則是,我不應該來此學習一兩個專題,我所要學習的,應該是詳細了解祖國大陸史學界整個的學風和情況。第二點,那我又能報告些什麼呢?萬裏歸來不容易,向濟濟群賢獻醜,報告一點個人研究的牛角尖,滄海一粟,我想也有點辜負大會主持學長們邀請我的美意。所以我想講點大問題、大題目。大題目是不會有結論的。胡適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可是求證是無止境的,今天我只想提出點“大膽假設”,以就教於祖國史學同文。
4.1 中國史學的三大主流…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6, 2016 at 12:51pm — No Comments
我們對中國近現代目錄學有興趣的朋友們,大致都不會否認一個現象,那就是國人以漢文治國史最弱的一環,便是近代中國外交史。筆者本人甚至不知輕重大放厥辭的說過。若論在外交史上的成就,中文著作中,簡直沒一部可讀之書。這雖是個人不學而又長個右派大嘴巴的胡言亂語,例如數十年老友王爾敏教授這本新著《晚清商約外交》便是一本極為可讀之書,但在下這句信口之言,也是出自多少年在海內外教書的經驗,有感而發。因為我們在外國大學裏教授中國外交史(尤其是中英、中美外交史),或東亞國際關系史一類課目的參考書目(syllabus)中,有時為文化自尊心所驅使,實在想列入若幹“中文著作”以光門楣,但是有時除一些史料書之外,勉強列入的中文著作,實在有違心願。其原因就是,你把勉強選入的書目,和同一類的西文書目並列,二者之間的功力與火候,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就談晚清外交史吧,有哪一本“中文著作”和摩爾斯那三大本的《大清帝國國際關系史》相比,不是個娃娃呢?…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4, 2016 at 6:55pm — No Comments
在海外教授文史數十年。單在大學本科所授的史學課程便有“世界通史”、“世界文化史”、“亞洲史”、“中國通史”、“中國近代現代當代史”等十余種之多。在教學期中,個人對美日各時期所用各種教科書,總嫌其不合己意。有時竟隨教隨評之——縱是近年所用最權威的著作《劍橋中國史》,亦無例外。這種既教之、復批之的論學方式,在科舉考試中,可能就構成“罵題”之謬說。伹為學若有主見,不願人雲亦雲,實自覺亦無可厚非也。加以學生以及知友,亦每多好之者,這往往就是鼓勵了。以致樂此不疲者數十年。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縱是全校必修科如“世界通史”、“世界文化史”,校中當權派雖強力幹擾,務期統一教學,余亦每以補註方式,增抒己見。雖每犯眾怒,而終不盲從也。至於自授各課,講義則多自編:“教科書”就是附庸了。如此數十年,初不意講義及所編之參考史料,裝於紙箱中竟意高與身齊也。…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2, 2016 at 10:39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