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那時的心境水晶似的幹凈
快樂是金色的
靠在路兩邊的樹,枝椏繁茂
葉子像作業本上密密麻麻的字
那時的街道很寬…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October 20, 2016 at 8:33am — No Comments
微藍軀體散出雅致馨香
在靜播種的光芒裏
清澈扶柔情,呢喃在心空
仿若神跡駕駛春天的舟子
無有祈盼,無有憂傷…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October 20, 2016 at 8:31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October 20, 2016 at 8:31am — No Comments
鄒洪覆,山東省沂水縣人,七十年代初出生,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音樂系。主要創作詩歌、散文、評論、小說等,作品散見於《詩刊》、《詩歌月刊》、《綠風》、《時代文學》、《詩神》、《山東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及美國的《僑報》副刊、《星島日報》副刊、《新象周刊》等二百余家報刊。已出版詩集《初入人世》(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藍天無夢》(作家出版社,1997年12月)、隨筆集《思想的羽毛》(美國輕舟出版社,2004年8月)三部,主編歌曲集一本。作品入選《當代青年詩人十二家詩選》、《中國新詩詩藝品鑒》等數十種選本,作品被兩萬余家報刊或網站轉載、引用。 10余家報刊、電視台做過訪談、專題或報道。
仿佛目空一切,仿佛堆積冷漠
仿佛把一切照亮…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October 20, 2016 at 8:30am — No Comments
我持有了,其中一次秋風嗎?關於流血的心情
在未來的深夜,和一闋頭頂花瓶的詞,萍水相逢
在紙上,在消極的抵抗下,早熟而早謝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October 20, 2016 at 8:25am — No Comments
失而復得的皮箱
曾經獨自停留在
你未曾去過的地方
在你的黃昏 它的早晨
一種使它清醒的濕度
一種對它品頭論足的
陌生的語言
像在黑夜的雲海上航行
從窗口瞥見另一架飛機內一對亮著的眼睛 …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October 20, 2016 at 7:09am — No Comments
Solitary Wayfarer
作者簡介: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享譽世界的印度詩人、小說家、思想家。1878年赴英留學,1880年回國後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912年,自譯英文版《吉檀迦利》出版,轟動全世界。1913年因該詩集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躋身世界文壇,其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廣為流傳。泰戈爾一生共出版50余部詩集,其中著名的有《吉檀迦利》《飛鳥集》《園丁集》《新月集》《采果集》等。另外他還創作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以及大量的文學、哲學、政治論著等,其作品博大精深,充滿了慈善仁愛的胸懷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無數人的景仰。
在七月淫雨的陰郁中,…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2:38pm — No Comments
The White Birds
作者簡介: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愛爾蘭傑出的詩人與劇作家。他深受斯賓塞、雪萊的影響,後來又接受了布萊克以幻景表達詩意的藝術手法。他詩風獨特,“汲取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抒情而不流於鋪張,融合現代派的新穎和奇幻而不艱深晦澀”。葉芝一生創作了大量與愛爾蘭傳統文化相關的詩歌、戲劇和散文,旨在捍衛和弘揚愛爾蘭民族文化。他的抒情詩以洗練的口語和含義豐富的象征手法,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具有深刻的感染力。突出的詩作有《當你老了》《駛向拜占庭》《麗達與天鵝》等。葉芝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我的愛人啊,我願我們是大海泡沫上的一雙白鳥,…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2:26pm — No Comments
Quiet Girl
作者簡介:蘭斯頓?休斯LangstonHughes(1902-1967),20世紀最具獨創力的美國黑人詩人、小說家,也是第一位美國黑人職業作家。1926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疲憊的布魯斯》,他的主要詩集還有《猶太人的好衣服》《夢鄉人》《我漂泊,我仿徨》等。他被稱為“哈萊姆的桂冠詩人”。休斯的詩歌從黑人民間音樂和民歌中得到借鑒,有著爵士樂的韻律和節奏,格調清新,熱情奔放,充分表達了對種族歧視的抗議,歌頌了黑人民族的進步,對美國與非洲黑人詩歌的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倘若不是因為你的眼睛,
我會把你比作…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2:25pm — No Comments
First Time He Kissed Me
作者簡介:伊麗莎白·巴雷特·布朗寧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抒情女詩人。她15歲時騎馬摔傷脊椎,常年不能行走,39歲時違背父命與羅伯特?布朗寧成婚,並在偉大的愛情感召下重新站了起來。1838年,她以詩集《天使及其他詩歌》成名。她的代表作包括社會詩《孩子們的哭聲》、贈給丈夫的真摯感人的愛情詩《葡萄牙十四行詩集》和無韻敘事長詩《奧羅拉?利》(11,000行)等。她的詩集《最後詩抄》在她死後出版。
他第一次吻我,卻僅是啄了一下
我書寫詩篇的這只手;
從此,它越加潔凈白嫩。…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1:40am — No Comments
Home Sweet Home
作者簡介約翰·霍華德·佩恩JohnHowardPayne(1791-1852),演員、作家。他的職業生涯不同尋常。他寫第一個劇本時,年僅15歲,後到協和學院學習一年,18歲第一次登台演出。他在歐洲演出十分成功,但他作為一個劇作家的名聲更大。他寫過六十多部劇本,其中有兩部與華盛頓?歐文合作。他的劇本《布魯圖斯》於1818年在倫敦首演後一直到19世紀末在大西洋兩岸都很流行。他的劇本《米蘭姑娘克拉裏》中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叫《家,甜蜜的家》。雖然劇本很受歡迎,可佩恩卻很少收到版權稅,常常身無分文,有時還被關進債務人監獄。最後,佩恩的名字被公眾遺忘,但《家,甜蜜的家》卻沒有被人遺忘,而且被繡在千百萬的布片上作為裝飾。詩中最著名的一句“天下沒有比家更好的地方”,曾在《綠野仙蹤》這部影片中作為多蘿西的護身符多次出現。…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1:34am — No Comments
Love’s Farewell
作者簡介邁克爾·德雷頓MichaelDrayton(1563-1631),英國文藝覆興時期的詩人。德雷頓出生於沃裏克郡哈特希爾的一個皮匠家庭,沒有受過大學教育。他自幼有志於詩歌的創作,著有《英格蘭英雄詩簡》、《弗吉尼亞航行頌》、長篇敘事詩《阿金谷之役》和詩集《波利奧爾比翁》。他的愛情十四行詩集《愛狄亞的鏡子》表達了對愛狄亞的誠摯感情,代表了詩人的最高藝術成就。
別無他法,讓我們最後一次吻別,
我曾為你所做的一切,從此你再得不到;
我開心,是的,滿心歡喜,…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1:33am — No Comments
Song
作者簡介:克里斯蒂娜·喬治娜·羅塞蒂 Christina Geina Rossetti(1830-1894),英國19世紀女詩人,著名詩人但丁?加布裏埃爾?羅塞蒂之妹。她有過兩次戀愛,但都因宗教信仰上的分歧而失敗,這在她的詩中也留下了悲哀的印記。她是先拉斐爾派詩人,她的詩受其兄的影響,兼有抒情性和神秘性,並帶有悲哀和象征的色彩。但與其兄相比又自有特色:兄的詩濃艷華麗而妹的詩哀婉樸素,兄重感官而妹重虔信。她寫有很多宗教詩,但主要成就還是在她的抒情短詩上。重要作品有《詩選》《新詩》《鬼怪市場》等。
當我死了,親愛的,
不要為我唱哀傷的歌曲;…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1:32am — No Comments
Song
作者簡介:克里斯蒂娜·喬治娜·羅塞蒂 Christina Geina Rossetti(1830-1894),英國19世紀女詩人,著名詩人但丁?加布裏埃爾?羅塞蒂之妹。她有過兩次戀愛,但都因宗教信仰上的分歧而失敗,這在她的詩中也留下了悲哀的印記。她是先拉斐爾派詩人,她的詩受其兄的影響,兼有抒情性和神秘性,並帶有悲哀和象征的色彩。但與其兄相比又自有特色:兄的詩濃艷華麗而妹的詩哀婉樸素,兄重感官而妹重虔信。她寫有很多宗教詩,但主要成就還是在她的抒情短詩上。重要作品有《詩選》《新詩》《鬼怪市場》等。
當我死了,親愛的,
不要為我唱哀傷的歌曲;…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1:32am — No Comments
On Marriage
作者簡介: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1883-1931),黎巴嫩詩人、畫家,也是阿拉伯文學和東方文學的一位傑出代表。他出生於黎巴嫩一個宗教氣氛濃厚的家庭,15歲時就用阿拉伯文寫下《先知》初稿,16歲時發表第一篇散文詩,並開始熱衷於繪畫,大學畢業後遊歷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地。隨後,紀伯倫進行了大量創作。1923年,英文版《先知》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學界的不朽地位。他將詩才與藝才集於一身,其作品堪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西方他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威廉·布萊克”。
大師,能和我們談談有關婚姻的事嗎?…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1:29am — No Comments
我正孤獨通過自己行星上的曠野我正
孤獨通過自己行星上的曠野我正孤獨
通過自己行星上的曠野我正孤獨通過
自己行星上的曠野我正孤獨通過自己
行星上的曠野我正孤獨通過自己行星
上的曠野
正孤獨
我正孤獨通過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16 at 10:59am — No Comments
他們父子總是父子,婁太太覺得孤淒。婁家一家大小,漂亮,要強的,她心愛的人,她丈夫,她孩子,聯了幫時時刻刻想盡辦法試驗她,一次一次重新發現她的不夠。她丈夫從前窮的時候就愛面子,好應酬,把她放在各種為難的情形下,一次又一次發現她的不夠。後來家道興隆,照說應當過兩天順心的日子了,沒想到場面一大,她更發現她的不夠。
然而,叫她去過另一種日子,沒有機會穿戴齊整,拜客,回拜,她又會不快樂,若有所失。繁榮,氣惱,為難,這是生命。婁太太又感到一陣溫柔的牽痛。站在臉盆前面,對著鏡子,她覺得癢癢地有點小東西落到眼鏡的邊緣,以為是淚珠,把手帕裹在指尖,伸進去揩抹,卻原來是個撲燈的小青蟲。婁太太除下眼鏡,看了又看,眼皮翻過來檢視,疑惑小蟲子可曾鉆了進去;湊到鏡子跟前,幾乎把臉貼在鏡子上,一片無垠的團白的腮頰;自己看著自己,沒有表情——她的傷悲是對自己也說不清楚的。兩道眉毛緊緊皺著,永遠皺著,表示的只是“麻煩!麻煩!”而不是傷悲。…
Continue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October 18, 2016 at 8:22pm — No Comments
瓷器
中國首先發明和使用的傳統工藝-日用品。在制陶的基礎上,中國先民於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創造出了原始瓷器。隨後不斷發展,至少在唐代中國瓷器即沿陸路和海路傳播到世界許多地區。中國在世界上博得“瓷之國”的稱號,China一詞也隨著中國瓷器在英國及歐洲大陸廣泛流傳,轉而成為瓷器的代名詞,使得“中國”與“瓷器”成為密不可分的雙關語。
中國功夫 …
Added by Place Link on October 18, 2016 at 8:22pm — No Comments
當焦點放在傳媒的道德操守和言論自由時,我們也要問:傳媒傳遞甚麼內容?這兩組關注並不對立,但不儘相同。關注和參與傳媒的基督徒可以扮演甚麼角色?我認為我們先需要對當下社會文化有所掌握,以致基督徒對傳媒的批判不陷於道德主義和基督教節目製作不淪為樣板。先讓我從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對故事理解回答這問題。
Added by 鮮拿哥 on October 18, 2016 at 8:21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