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心靈素質(6)福柯 + 德里達

想進視覺傳達這一行?聽聽頻頻贏得國際設計大獎的臺灣設計師陳永基的體驗:“我認為風格不是重點,重點是要以國際性水準來檢視自己的設計,用國際觀和地球村的格局要求自己。” (Close by Dongyup Shim)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49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8 hours ago

愛墾APP:在情動與情緒視框中叙事

情動(affect)、情緒(emotion)和敘事(narrative)三者之間存在複雜而動態的關係,尤其是在文化研究、心理學和敘事學等領域中,它們可以彼此影響、相互塑造。它們的互動關係不僅關乎個體情感體驗的表達,還涉及集體文化、社會情感模式和意義的生產。下面是對三者關係的詳細探討:

情動、情緒與敘事的基本定義

情動(Affect):一種未被認知或語言化的、潛意識層面的情感能量,通常是身體性的、直接的、即時的反應。它先於具體情緒,處在體驗與認知之間的狀態。

情緒(Emotion):情動經過認知和解釋後所形成的有意識、可識別的情感狀態,具有明確的對象、因果和文化背景,可以通過語言和行為表達出來。

敘事(Narrative):指有序的事件、經歷或情節的講述或描述,通過語言、圖像或符號系統構建,賦予人類經驗以意義。敘事不僅僅是文字上的講述,還包括視覺、聽覺和行動上的表達。

情動、情緒如何與敘事相連

情動作為敘事的基礎與動力:
情動往往是故事情節的驅動因素,甚至是敘事生成的初始動力。在許多敘事中,人物的行為和情節的發展是由他們難以言表的情動推動的。例如,角色可能因為一種模糊的焦慮感、興奮感或吸引力而采取行動,而這種情動可能並未被角色意識到,但卻成為推動敘事的關鍵要素。情動帶來一種不可預期性和能量,影響著敘事中的事件和情節。

情緒塑造敘事內容和人物發展:情動經過認知和社會文化加工後轉化為情緒,而情緒為敘事賦予了具體的形態。例如,小說或電影中的角色通常會在遭遇事件時產生特定的情緒反應,如悲傷、憤怒或喜悅,這些情緒決定了角色的行動和故事的進展。情緒使得敘事的內容更加具體化,並讓敘事中的人物更具人性,觀眾或讀者也可以通過情緒與敘事產生共鳴。

情動、情緒如何影響敘事結構

情動的非線性與敘事的可能性:情動的瞬間性和非線性性質往往打破傳統敘事的線性結構。在電影、文學或戲劇中,情動可以通過鏡頭、節奏、音效、文字的節奏等元素體現出一種非線性的情感流動,使觀眾或讀者體驗到突如其來的情感震動。例如,法國電影中的「情動片段」(affective moments)往往不是為了講述情節,而是為了讓觀眾體驗一種無法用語言解釋的身體和情感反應,這種時刻通常是非線性敘事的核心。

情緒的線性敘事發展:情緒往往與傳統的因果敘事結構密切相關。情緒通常是隨著敘事的發展而演變的,比如悲劇或喜劇的情節起伏會通過人物情感的轉變表現出來。情緒提供了敘事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是敘事的邏輯構建工具。人物的情緒變化可以使故事情節變得更加可預期或有條理,幫助觀眾或讀者理解故事的發展軌跡。

情動與情緒在敘事中的表現方式

情動的隱喻與象征:在敘事中,情動往往難以直接表現,它更多通過象征、隱喻和氛圍來體現。例如,文學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寫或電影中的色彩和光影設計,常常表達的是人物尚未覺察到的情動。一個即將發生沖突的場景,可能通過灰暗的天空、刺耳的音效或略顯僵硬的對話來表現情動的潛在影響。

情緒的語言與行為表現:相比之下,情緒更容易在敘事中通過語言、行動和表情來表現。例如,人物的對話、獨白、哭泣或微笑都直接反映出他們的情緒狀態。在小說中,作者可以通過內心獨白揭示人物的情緒,而在電影中,角色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則常常是情緒的直接體現。

敘事反過來如何影響情動與情緒
敘事重構情動與情緒體驗:敘事不僅傳遞情動和情緒,它還能夠重新塑造這些情感體驗。通過講述或重構某個事件,人們的情動和情緒體驗可能發生變化。例如,經歷過創傷的個體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可能會重新理解和感受過去的情動和情緒。這在治療敘事學(narrative therapy)中尤為顯著,通過講述和再敘述,情感體驗被重新框定和解讀。

集體敘事影響集體情動與情緒:在更廣泛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下,敘事對集體情動和情緒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國家敘事、歷史敘事和民族敘事往往塑造集體的情感氛圍。一場運動或革命的敘事,可以激發集體情動(如希望、憤怒或團結),並最終轉化為集體的情緒反應和社會行動。

情動、情緒與敘事在文化創意中的應用

情動與情緒作為敘事驅動:在文化創意產品中,尤其是電影、廣告和互動藝術,情動和情緒是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一則廣告可能通過視覺和音樂傳達強烈的情動,迅速引發觀眾的情感反應,而這些情感隨後會被轉化為具體的情緒,如懷舊、幸福或渴望,從而推動觀眾與產品建立情感聯系。

多感官敘事:隨著技術的發展,敘事不僅僅依賴於語言和視覺表達,而是通過多感官的方式(如聲音、觸覺和氣味)來觸發情動。這種通過觸發情動來構建情緒和敘事的方式,在虛擬現實、互動展覽和沉浸式藝術體驗中越來越常見。


情動是敘事的潛在能量與動力,它通過非語言、非線性的方式影響著敘事的發展。
情緒為敘事提供了明確的情感框架,幫助結構化敘事的內容,使讀者或觀眾能更清晰地理解人物與情節。敘事不僅是情動和情緒的表達工具,它還能通過故事的講述與重構,影響和改變個體或集體的情動與情緒體驗。通過情動、情緒與敘事的動態互動,敘事不僅僅是對事件的描述,更是情感體驗的複雜過程,能夠深刻影響個體與集體的感知、行為和文化意義的建構。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October 1, 2024 at 8:23pm

愛墾APP:情動叙事學

「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是近年來跨學科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理論趨勢,強調情感(affect)在理解文化、社會和個人體驗中的核心作用。在敘事學的研究中,情動轉折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來探討敘事結構、人物構建和受眾體驗,尤其是在情感體驗如何塑造敘事意義方面。以下是一些在「情動轉折」視角下值得關注的敘事學研究題目

敘事情感體驗的構建與傳播
題目示例:敘事情感體驗的跨文化傳播研究


研究方向:探討敘事如何通過文本、影像或其他媒介來激發情感,並研究這種情感體驗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傳播和變異,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敘事情感體驗差異性。

敘事中的情感交互與受眾參與
題目示例:互動敘事中的情感交互機制


研究方向: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敘事變得更加互動化。研究如何通過互動形式,調動受眾的情感參與,如在游戲、虛擬現實、社交媒體敘事中,受眾的決策如何與情感體驗相結合,影響故事的發展。

情感敘事中的創傷與恢復
題目示例:創傷敘事與情感恢復:從個體到集體的敘事實踐


研究方向:研究創傷敘事如何激發或撫慰情感,尤其是在個體和集體創傷(如戰爭、災難、社會沖突)背景下,敘事如何成為情感恢復的載體。結合心理學和精神分析,探討敘事的情感功能如何幫助個人或群體處理和重新構建創傷經驗。

虛構敘事中的情感操控與意識形態
題目示例:情感操控與意識形態:影視敘事中的情感結構分析


研究方向:研究虛構敘事,特別是在影視、廣告等大眾媒介中,如何通過情感操控來影響觀眾的情感體驗和意識形態認同。重點分析情感在敘事中的潛在意識形態功能,以及情感體驗如何成為文化生產中的控制手段。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October 1, 2024 at 8:23pm

敘事中的情感風景與空間建構
題目示例:情感空間與敘事風景情感地理學視角下的空間敘事


研究方向:結合情感地理學的概念,研究敘事中的情感如何與空間(如家庭、城市、鄉村等)相互作用,如何通過情感對空間進行重新定義。探索敘事中的情感風景如何通過細節描寫、象征和符號,塑造角色的情感體驗和讀者的情感聯想。

人工智能與情感生成敘事
題目示例:人工智能生成敘事中的情感操控與用戶體驗


研究方向:隨著AI敘事技術的進步,探討如何在生成敘事中融入情感維度,以及這些AI生成的情感敘事對用戶體驗和參與感的影響。這涉及到算法如何「理解」或模擬情感,以及這種情感模擬的局限性和倫理問題。

游戲敘事中的情感動態與玩家沉浸
題目示例:游戲敘事中的情感動態與沉浸體驗


研究方向:游戲作為一種高度互動的敘事形式,其情感動態在敘事中尤為重要。研究游戲中的情感機制,如何通過挑戰、挫敗、勝利等情感體驗引導玩家的沉浸感,進而影響游戲敘事的解讀和體驗。

跨文化情感敘事與全球化語境
題目示例:跨文化情感敘事:全球化時代的情感再生產


研究方向: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情感敘事如何被構建、傳播和接受,尤其是不同文化中的情感規范如何通過敘事相互作用。探討全球媒體如何使用通用的情感符號講述故事,進而影響全球觀眾的情感認同與價值觀念。

情感敘事中的性別與身份構建
題目示例:性別化的情感敘事:從傳統文學到當代影視的性別身份建構


研究方向:研究敘事中的性別如何通過情感體驗進行構建和表達,探討在性別化敘事中,男性與女性情感表現的差異,以及性別角色如何在情感敘事中被規范化和再現。

災難敘事中的情感修復與社會回應
題目示例:災難敘事中的情感修復:從個體情感到集體共鳴

研究方向:探討災難敘事(如疫情、氣候變化、地震等)中的情感表達與社會回應,研究敘事如何在災難背景下喚起集體情感,並通過情感表達幫助社會修復創傷,建立新的情感紐帶。

「情動轉折」下的敘事學研究強調情感在敘事中的中心性作用,探討如何通過情感激發讀者、觀眾或用戶的反應,從而深入理解敘事的複雜性和影響力。這些題目既涉及理論探討,也兼具實用性,尤其在當前的多媒體和數字化環境下,情感敘事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研究熱點。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4:59pm

愛墾APP: 流散羣體的“情動狀態”

德勒茲和瓜塔里的「無器官身體」(BwO)概念與華人社團、社會運動的「流散」(diaspora)研究之間,可以通過「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理論找到聯系。情動轉折關注的是情感、欲望、身體的流動與生成,超越了傳統上理性為主的社會和政治分析方法。華人社團與社會運動作為離散群體,可以被視為一種複雜的情感與力量場域,其生成、去疆域化過程與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有著深刻的聯系。——

去疆域化與情動的流動性

德勒茲和瓜塔里的「無器官身體」概念強調的是一種去疆域化的力量場,超越了個體的固定身份與疆界。華人離散群體從原生地遷移到異鄉的過程中,經歷了一種去疆域化的社會、文化和情感流動。他們的身份、文化與認同不再局限於原有的國家或地方,而是通過在新環境中的適應和再創造,形成了一種不斷生成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離散華人社團在異鄉環境中形成新的情感共同體,這種情感不僅僅是對「故鄉」的懷舊或認同,而是在新的社會結構中逐漸塑造的新情感秩序,體現了情動的流動與生成。無器官身體作為開放性的平面,可以看作是這種情感流動的場域,打破了既有的文化和社會秩序,創造出新的文化情感網絡。

情動與身份生成

情動轉折強調情感作為一種生成力量,它不僅塑造個體的內在情感,還影響群體身份的生成。在離散華人群體中,社團組織和社會運動往往是情感生成的重要場域。這些社團通過集體活動、文化交流、社交網絡等,形成了具有集體情感的身份認同。這種認同並非固定,而是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成的。

在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概念中,這種生成的過程與欲望和力量的不斷重新排列相關。離散社群在新環境中的社會運動往往推動了新的身份認同,而這種身份認同並不是線性的或單一的,而是通過情感、歷史記憶、文化符號等多重力量的交織生成的。因此,離散社團中的身份生成可以被視為一種情感的無器官身體,它通過情感、歷史和文化的交互生成新的主體性。

情動與社會運動的生成力量

社會運動往往是離散華人社群情感表達和集體行動的重要途徑。社會運動通過情感動員、訴求表達和政治行動來生成新的社會力量。這種生成的過程與無器官身體中的生成密切相關,因為社會運動本質上是在解構現有的權力結構、社會秩序,並通過新的欲望和情感的流動來生成新的秩序。

例如,華人離散社群中的一些社會運動不僅涉及到對原籍國政治的參與,還包括了對所在國社會不公的抗議。這些運動在情動轉折中展現了強烈的集體情感:憤怒、希望、團結等情感成為動員力量,推動社群生成新的社會和政治訴求。這種情感生成的動力符合無器官身體的邏輯:打破既有結構,在新的平面上形成新的秩序和主體性。

文化再生產與去疆域化的情動層面

在離散研究中,華人社群經常通過文化再生產的方式保持與「故鄉」的聯系,同時在新環境中不斷創造新的文化形式。文化再生產不僅僅是符號的重復和復制,而是一種通過情感和文化記憶生成的新過程。在情動轉折的視野下,文化再生產是情感與身份的不斷重塑。

無器官身體作為一個開放的生成平面,允許這種文化情感在沒有固定秩序的前提下流動、轉化。華人社群通過節慶、語言、宗教活動等文化形式,生成新的情感空間,同時打破傳統的文化疆界。這種文化再生產不僅是社會層面的現象,更是情感和情動的再生。

情動轉折中的流動性與無器官身體的解構性

無器官身體的一個核心特質是解構性,它通過去除既有的功能性結構來釋放新的生成力量。情動轉折同樣強調情感流動的非穩定性和生成性。對於華人離散社群而言,身份的流動性和文化的多樣性構成了一個復雜的情感場域,他們的情感和文化認同不斷在不同環境中解構與重建。

這種情感的流動和生成與無器官身體中的解構性有著共通之處。離散群體在新的社會結構中需要適應、抵抗、再生,這一過程中形成的情感能量釋放了新的社會關系和文化認同。因此,華人社群的離散經驗和情感生成可以看作是無器官身體在文化和社會領域的體現。

 

華人離散社團和社會運動可以通過「情動轉折」理論與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概念建立聯系。情動作為生成的力量,在離散華人群體的身份認同、文化再生產、社會運動等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種生成過程體現了無器官身體的去疆域化、非中心化和不斷生成的特性,使得離散社群中的情感流動與文化重塑成為一種開放的、去中心化的情感生成平面。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25, 2024 at 5:18pm

愛墾APP: 薩丕爾的語言漂移/沿流理论vs柏格森的““綿延””

薩丕爾(Edward Sapir)在《語言論》(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第七章)中提出的“漂移/沿流”(Drift)現象與柏格森的“綿延”(德文:Duree,英文Duration)有相似之處,但它們屬於不同的概念範疇和理論背景。


薩丕爾的“漂移/沿流”理论


Drift的概念:薩丕爾在《語言論》中提出的“漂移/沿流”指的,是語言隨著時間逐漸發生的系統性變化。這些變化通常是自發的、無意識的,是語言社群在日常使用中逐漸累積的結果。漂移/沿流反映了語言內部的趨勢和方向,這些趨勢可能涉及音韻、語法、詞彙等層面的變化。薩丕爾強調,漂移/沿流是語言演變過程中的自然現象,無法被外部力量直接操控。


語言變化的自發性:漂移/沿流表現出語言隨著時間的自然演變過程,這個過程是緩慢的、漸進的,並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這些變化往往是微妙的,逐漸積累,並最終導致語言結構的深刻變化。


柏格森的“Duree”


Duree的概念:柏格森 的“綿延”指的是人類主觀時間的連續性經驗,這是一種質的時間體驗,與物理學中量化的時間(如鐘錶時間)形成對比。柏格森認為,綿延是持續的、不可分割的,是個體內在意識中感受到的時間流動。它強調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連續性,這種連續性是無法被切割成具體時間單位的。


時間的質性:柏格森的綿延是一種質的時間體驗,它注重的是內在心理的時間流動,這種流動是連續的、整體的,無法被分析或分解成各個片段。這種時間觀強調的是生命經驗中的持續性,而不是外部世界中的量化時間。


Drift 與 Duree 的比較


相似性


持續性與漸進性:
薩丕爾的漂移/沿流和 柏格森的綿延都強調了一種持續的過程。Drift 是語言隨著時間逐漸演變的過程,而 Duree 是內在時間的連續流動。兩者都表現出一種連續的、非間斷的現象,並且都強調過程中的質變而非量變。

自然性與無意識性:漂移/沿流是語言變化的自發過程,無需外部力量驅動;綿延是個體的內在時間經驗,超越了物理時間的量化特徵。這種自發性和無意識性是兩者的一個共同點。

差異性:


理論背景:漂移/沿流屬於語言學領域,是對語言隨時間自然演變現象的描述,而 綿延是哲學概念,旨在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主觀經驗。漂移/沿流聚焦於語言結構的變化,而綿延聚焦於意識和時間的質性體驗。


範疇與應用:漂移/沿流是語言學中描述語言變化的概念,用於解釋語言如何在不同歷史階段中演變;而綿延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時間觀,旨在解釋人類如何體驗和理解時間流動。這使得兩者在應用範疇上有所不同。


薩丕爾的漂移/沿流和柏格森的綿延,雖然在持續性和自發性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它們分屬不同的理論背景和研究領域。Drift 是語言學中的概念,描述語言隨時間的系統性變化,而 Duree 是哲學中的概念,強調主觀時間的連續性經驗。兩者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概念,但在處理過程性和連續性方面有一定的共同點。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25, 2024 at 5:18pm

柏格森的Duree vs 海德格爾的Dasein

柏格森 的 "Duree" 和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Dasein" 是兩個在時間和存在上有著深刻探討的哲學概念。雖然這兩者都涉及到對時間和存在的理解,但它們在哲學背景、目的和具體內涵上有著顯著的差異。以下是兩者的異同之處:


背景與目的


柏格森 的 Duree


背景:
柏格森的綿延是在反對機械論和實證主義的背景下提出的。他試圖區分數量化的、外在的時間(如物理學中的鐘錶時間)與人類內在主觀的時間經驗。


目的:
綿延的目的是闡述時間的質性體驗,強調時間的連續性和不可分割性。柏格森認為,我們的意識經歷時間不是一系列獨立的瞬間,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流動,這個流動是生命經驗的本質。


海德格爾的“此在”


背景: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中提出了此在,作為他對存在問題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類存在的方式,特別是人類作為存在者的獨特性質。


目的:此在的目的是探討人類存在的本質,特別是人類如何在世界中理解和體驗自己的存在。海德格爾強調,此在是“向死而在”的存在,意味著人類在意識到自己終將死亡的前提下,理解自己的存在和時間性。


時間觀


綿延的時間觀


質的時間:柏格森的綿延強調時間的質性特徵,它不是可以量化的時間點的集合,而是持續的、流動的經驗。這種時間是無法被分割的,它是一種內在的、直觀的感受。


非線性時間:綿延是非線性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我們的意識中連續交織,並不斷影響著我們的感知和行動。


此在的時間觀


時間性(Temporality)
海德格爾的此在關注時間性,這種時間性是存在的基本特徵之一。海德格爾認為,人類的存在是“向未來開放”的,我們的存在方式是被時間性所結構的,並且這種時間性使得我們能夠理解自己的生命和死亡。


生存時間:此在的時間性體現為未來、現在和過去的統一體,人類通過對未來的預期、對過去的回顧以及在當下的行動來構建自己的存在。


存在的意義


綿延的存在意義


生命流動:
柏格森認為生命的本質體現在綿延之中。生命經驗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無法被完全量化或理性化。綿延是這種持續流動的生命力的表現,它與創造性和變化性密切相關。


反對機械論:
柏格森用綿延來反駁機械論的世界觀,強調存在的不可預測性和創造性。


Dasein 的存在意義


存在的敞開性:
海德格爾認為 Dasein 是“敞開於存在”的存在者,這意味著人類通過理解時間性來認識和把握自身的存在。Dasein 的存在總是與世界相關聯的,是在世界中的一種“在世存在”。


向死而在:Dasein 的根本特徵之一是對死亡的意識。這種意識賦予了生命特殊的緊迫感和意義,使得人類的存在具有獨特的深度和豐富性。


相似性


時間與存在的交互作用:
儘管來自不同的哲學傳統,柏格森的綿延和海德格爾的此在都強調了時間和存在之間的深刻聯繫。兩者都認為時間不是外在於人的,而是與人的內在經驗或存在狀態密不可分的。

對機械論時間的反思:柏格森和海德格爾都對傳統的機械論時間觀提出了批判。柏格森反對將時間視為一個可以切割的線性序列,而海德格爾則反對將存在簡化為無時間的、固定的本質。

差異性


主觀經驗 vs. 存在論分析:柏格森的綿延更加注重主觀的時間經驗和質的流動,而海德格爾的此在則是對人類存在的存在論分析,更關注的是人如何理解和構建自己的存在,尤其是面對死亡時的存在意識。


生命力 vs. 向死而在:柏格森強調此在作為生命流動的象徵,代表著一種創造性的生命力;而海德格爾的此在強調的是人類在死亡意識中的存在狀態,這種存在狀態具有深刻的存在論意義。

柏格森的綿延和海德格爾的此在,都關注時間與存在的問題,但它們代表了不同的哲學視角和關注重點。綿延是一種質的、流動的時間經驗,強調生命的持續性和創造性,而此在是對人類存在的分析,特別強調時間性和對死亡的意識。儘管兩者在處理時間和存在的方式上有共同點,但它們的核心關懷和理論基礎有著顯著的差異。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18, 2024 at 8:41am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雅各布森 vs 量子叙事事

好些现代诗人和实验性作家都在创作中尝试过类似“量子叙事诗”的表现方式,尽管他们未必直接以量子物理为创作基础,但他们的作品反映出非线性、碎片化、多重现实等特征。以下几位诗人的创作风格与“量子叙事诗”的概念相符,且在不同程度上符合罗曼·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和“文学性”理论。

约翰·阿什贝里 (John Ashbery): 这位美国后现代诗人,作品经常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他的诗歌通过跳跃性的语言和情感表达,呈现了类似于量子物理中多重现实并存的效果。阿什贝里的诗歌难以通过传统的逻辑或因果关系来解释,而更像是同时存在的情感和思维的“叠加态”。他的作品,如《自画像于凸透镜中》(Self Portrait in a Convex Mirror),在语言和结构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符合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强调语言自身的作用和效果,而非单纯的信息传递。

阿兰·金斯堡 (Allen Ginsberg):他的作品,特别是《嚎叫》(Howl),以其非线性、断裂的叙述风格以及意识流式的表达,体现了时间、空间和情感的交错和碎片化。这种诗歌创作方式有时像量子物理中的波粒二象性,诗中的语言既是具象的,又具有象征意义,创造出一种复杂的多重感知。他的诗歌在文学性上高度重视情感和思想的直接表达,同时遵循雅各布森“诗性功能”,通过复杂的音律、语音和句式的创新来强调语言的自主性。

海德尔·帕拉斯基 (Heidegger Palascu) :作为实验诗人,帕拉斯基在作品中探索了多维叙事和非线性时间。他的诗以碎片化的语言和破碎的结构表现思想和情感的交织,与量子理论中的不确定性原理和时间的多维状态相呼应。他的诗歌有时表现出一种即兴的、不确定的语言风格,语言本身成为了诗歌的核心构建材料,而不是为现实中的某个特定事件或情节服务。

格特鲁德·斯坦 (Gertrude Stein):斯坦的作品以其实验性的语言和非传统的叙事方式著称,特别是在《三条生活》(Three Lives)中,她通过重复、语言的拆解和重构,创造了类似量子诗的效果。她对时间和语言的重新定义打破了传统叙事的边界,使得事件、角色和时间都可以多重存在。她的诗歌也符合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因为她着重强调语言的形式和音韵,而非简单的信息传递或叙事逻辑。

卡洛·伊薇塔(Carlo Ivetta):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一些更具实验性的当代诗人如伊薇塔也探讨了量子理论的美学维度。他的作品通过大量的交叉叙述、随机性和模糊的情节,呈现了时间和空间的错乱感。这种处理方式让人感受到量子态的多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符合雅各布森“诗性功能”和“文学性”的探讨

罗曼·雅各布森提出的“诗性功能”强调了语言的自我指涉和形式特质,即诗歌中的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而是语言自身的结构、形式、音律、节奏都成为诗歌意义的建构因素。与此相关的“文学性”概念,则强调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超越日常功能的独特特质,它使得文学成为一种美学的、符号性的系统。

在量子叙事诗的背景下,这些诗人及其作品显然体现了雅各布森所描述的“诗性功能”和“文学性”:

非线性叙事:诗歌结构本身不再是信息传递的线性工具,而是通过跳跃、反复、断裂等手法让语言发挥独特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功能。

语言的自我指涉:这些诗人常常在诗中打破日常语言的规则,重新定义语言的用途和意义,语言本身成为了作品的核心,而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描述。

多重意义与模糊性:诗歌中的多重可能性、模糊表达以及情感和时间的多维展现,都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使其超越了日常的叙述功能。


这些诗人的作品展示了量子叙事诗的一些基本特征,并符合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和“文学性”的理论。他们的创作强调语言的形式和多重含义,通过非线性叙述和复杂的结构探索多重现实和情感层次。这些尝试揭示了诗歌在现代语境下如何以量子思维的方式重新思考语言和现实的关系。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15, 2024 at 9:58a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 2:“情动转向”与维柯

“情动转向”(Affective Turn)学者不常参考维柯,主要因为维柯集中在历史和文化的建构上。但他的诗性智慧(poetic wisdom)中对感性、情感、文化创造的强调,与“情动转折”关注的主题有共通之处,为理解“情动转向”提供了某些早期的哲学基础。

“情动转折”的主要背景:“情动转折”更多是基于20世纪后半期的后结构主义、情感地理学、现象学、以及精神分析学,主要学者包括米歇尔·德塞尔托、布莱恩·马松、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奇维克等,他们探讨情感、感性和身体性在社会、文化和权力中的作用。这一领域的学者更频繁地引用现代的理论家,如德勒兹福柯克里斯蒂瓦等。

维柯的历史与文化哲学取向:维柯强调历史的诗性建构,认为人类通过神话、隐喻等感性方式构建历史和文化。这虽然与“情动转折”中的某些关注点(如情感与文化创造的关系)相契合,但维柯更多关注的是历史和语言如何通过感性智慧发展起来,而非个体或群体的情感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相较于“情动转折”中的对情感社会性的探索,维柯的思想更集中于文化起源与知识生产,因此不被“情动转折”学者直接视为主要理论资源。

维柯的思想与“情动转折”的潜在联系

情感与文化建构:维柯为“情动转折”的一些主题提供了早期的支持,他认为早期人类通过感性智慧和象征性表达建构世界,这为理解情感在文化中的建构性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的“情动转折”强调情感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探讨情感如何形塑集体经验和权力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维柯思想的一种延续。

象征与隐喻:维柯关于象征、隐喻和神话在文化创造中的作用,与“情动转折”学者对情感符号和文化象征的讨论有所呼应。现代情感理论家往往探讨象征性情感表达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与权力话语,这在维柯的诗性智慧中也有相似的框架。


以“情动转折”研究維柯

维柯的诗性智慧与感性在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为“情动转折”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虽然“情动转折”更多聚焦于现代社会中的情感、感性与权力关系,维柯的思想可以为这种研究提供一种更深远的历史性和文化根基。

感性与文化建构的早期理论基础:维柯在《新科学》中提出,人类文化是通过原初的感性智慧和象征性表达建构起来的。早期的人类通过情感的体验、神话的创造和象征系统,逐渐形成了集体认知和文化框架。这种对感性和情感在文化创造中的根本作用的理解,与“情动转折”关注情感在社会与文化中的力量非常契合。因此,维柯可以被视为现代感性理论的早期奠基者之一。

诗性智慧与象征性思维:维柯认为,感性与象征性思维是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根本方式,尤其是在早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这与“情动转折”对情感象征性表达以及文化、艺术与情感体验的关注相吻合。通过研究维柯,可以深入探讨象征、隐喻与感性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形塑集体情感和文化认知。

感性智慧与现代情感研究的对话:“情动转折”中的许多研究集中于现代社会中情感的政治性、身体经验的影响,以及感性如何与权力和知识系统交织在一起。维柯的诗性智慧为理解情感在文化和历史中的深层次作用提供了理论框架。通过将维柯的理论与现代的情动转折学者对话,研究者可以探索从原始到现代社会中感性力量的延续与演变。

情感历史与文化生成:维柯提供了关于人类历史作为一种情感与文化生成过程的独特视角。与许多“情动转折”研究只关注现代情感不同,维柯的理论能够揭示情感如何从历史维度影响文化的生成与变迁。这种跨时代的情感文化研究能够为“情动转折”提供一种历史性的深度分析框架,扩展当代研究的视野。

可能的研究方向

情动转折中的象征与隐喻:探讨如何通过维柯的象征性思维与现代“情动转折”的情感象征理论相结合,研究感性在文化与符号系统中的生成机制。

历史与感性智慧的对话:结合维柯的历史文化观,探讨感性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情动转折”中对现代社会情感机制的讨论形成对照,揭示感性如何从历史中被延续、转变为现代情感文化的一部分。

跨学科情动转折与维柯的比较:将维柯的诗性智慧与现代“情动转折”中的哲学、社会学、叙事学、艺术研究等领域结合起来,探讨感性与情感如何在这些领域中交织。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10, 2024 at 7:45pm

延續閱讀 》陳明發談布爾迪厄

                                                                    Georges Braque, Violin and Pitcher, 1910


https://iconada.tv/photo/4 文化中介 / 文化生產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07
福柯美學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08
後現代主義 / 符号消費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42
舞蹈旅遊 / 體驗

https://iconada.tv/photo/2-13
柏格森主義 / 10大哲學

https://iconada.tv/photo/6-1 超越性


https://iconada.tv/photo/7-1
自我關懷/自我技術

https://iconada.tv/photo/8-1 文化傳承


https://iconada.tv/photo/12 學習


https://iconada.tv/photo/13-1
文化資本

https://iconada.tv/photo/14-1 非物質文化


https://iconada.tv/photo/4-4
  符号 / 詮釋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1
漢字文創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 文化資本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4 敘事藝術


https://iconada.tv/photo/hart-l-shkina-5 文化


https://iconada.tv/photo/lois-greenfield-40-years-of-dancing-1 網絡學習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4, 2024 at 9:45p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 2:“神经语言学”
(Neuro-Lingusitic Programming NLP)2

神经语言学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与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及直观创造力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在意识、直觉和创造力方面。

1. 神经语言学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是一种沟通、个人发展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基于神经学(Neuro)、语言(Linguistic)和行为模式(Programming)三者之间的交融关系,神经语言学强调通过改变语言和思维模式来影响个人行为和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个人和职业表现。


神经语言学通过使用特定的技术(如模型化和锚定)帮助个体进入更高效的心理状态,这些状态往往与直觉和创造力密切相关。例如,神经语言学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解除心理阻碍,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潜能。

2. 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

心智科学专注于意识的研究,探索意识如何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它涉及直觉、超感知、集体意识等领域,试图通过科学手段理解这些超越传统科学的现象。


它与意念科学与神经语言学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因为它们都关注意识和心智的潜力。虽然意念科学更关注意识的本质和它的超常现象(如心灵感应、直觉等),但两者都认同意识在个人成长和潜能开发中的重要性。



文化創意人的出路(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