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7 Blog Posts (183)

薩奇·底子

郭洛·翻譯

“那女人講起藝術來盡是莫名其妙的行話,我真感到膩味,”克羅維斯對他的記者朋友說,“她老是喜歡講某些畫‘長在人身上’,仿佛這些畫是種真菌似的。”

“這倒使我想起了,”記者說道,“亨利·戴普里斯的故事。我以前給你講過這個故事嗎?”

克羅維斯搖了搖頭。

“亨利·戴普里斯是盧森堡大公國人氏。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當了旅行推銷員。由於職業關系,經常出國。有次在意大利北部一座小城鎮暫住時,從家信里得知,他可以分享一位已故遠房親戚的遺產。…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October 2,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文路無盡誓願行--力求突破的作家王鼎鈞先生 李宜涯(下)

◎《昨天的雲》與《怒目少年》

王鼎鈞繼《左心房漩渦》之後,正式將他前半生的經歷,重新整理,以自傳體寫真的手法,寫出他的回憶錄,他以時間作為分類,共計四本。第一本《昨天的雲》,記錄了他幼時至十四歲的所見所聞所學,二十年代中國的變化,在這本書中處處可見。一九九二年出版此書,王鼎鈞自稱是“為生平所見的情義立傳”。

第二本《怒目少年》,記錄了王鼎鈞在抗戰八年中的流亡學生生活。他以這本書紀念中國對日抗戰五十周年。抗戰時期的種種,均被王鼎鈞具體而微的描錄其中,是一本有血有淚,為歷史作見證的好書。一九九五年出版。…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October 2, 2017 at 3:30pm — No Comments

文路無盡誓願行--力求突破的作家王鼎鈞先生 李宜涯 (上)

在文學創作的路上,王鼎鈞寫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勵志文章,他將寫作視為終身的職志,為文學的神聖做傳承。王鼎鈞,筆名方以直。山東人。一九二五年生。一九四九年來臺,曾任中廣公司編審、《中國時報》副刊主筆、美國西東大學雙語教程中心華文主編。現旅居美國,專事寫作。曾獲臺北新聞局圖書著作金鼎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推廣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品有散文集《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碎琉璃》、《海水天涯中國人》、《左心房漩渦》、《怒目少年》、《隨緣破密》等書。



◎“人生三書”影響深遠…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October 2, 2017 at 1:0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薯仔和蕃薯

薯仔和蕃薯最大的區別,乃是前者一定要煮熟才可以吃,後者卻可以生吃。兩者都是從外國傳入的,並非中國原生的植物,可是在中國久己滋生繁殖得非常普遍,已經漸漸化為中國本土的東西了。像葡萄、胡桃、胡瓜、胡蘿蔔一樣,只是在名字上還殘留著外來的痕跡而已。

香港近年經常有大批從內地運來的薯仔。這是我國西北邊疆的土產,不遠千里橫斷了大陸,運來供應香港民食的。薯仔本是南美洲的土產,十六世紀時始由荷蘭的航海家帶到歐洲,然後逐漸傳播到全世界。香港人至今仍呼薯仔為荷蘭薯,就說明了它的最初來源。北方人呼薯仔為土豆兒,它們在東北和蒙古一帶接壤的地方繁殖得最早也最多。這就說明了為何遼遠的西北能有薯仔運來供應香港的原故。那裡的居民像歐洲人一樣,也以薯仔為日常主要的副食,正如長城以南的人吃麥,黃河以南的人吃米差不多。北方人不像上海人那樣稱薯仔為洋山芋,而稱它們為土豆兒,就因為久已吃慣了這東西。…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豬屎渣

豬屎渣,又名豬屎雀,是一種青黑色的白胸小鳥,尾巴很長,喜歡在垃圾堆、荒地、山溝水邊,以及人家園地裡覓食。行路時尾巴向上一翹一翹的。它們不很怕人,見人來了唧的一聲飛走,人走開了又飛回原地。這是香港最常見的一種小鳥,並且,既名為豬屎渣,顧名思義,可知也是最被人瞧不起的一種小鳥。從前廣東人最喜歡斗鳥,西關少爺和有閒階級喜畜畫眉百靈或是鶴鶉,沒有錢的人只好養一隻豬屎渣過過癮。

其實,講鬥勁或是唱工,豬屎渣決不輸過百靈畫眉,並且它們還有一種長處,就是養起來容易養,一隻鳥可以活到五六年,在鳥雀店裡的價錢很便宜,不似畫眉百靈那麼矜貴難養。至於鶴鴉,好的善鬥的鶴鶴更是以黃金論價的。從前的廣州西關少爺可以為了一隻鶴鶉同人家打官司,請扭計師爺,弄得傾家蕩產。…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啄木鳥

據說全世界的啄木鳥共有二百五十種之多。中國可以見到十八種,有十二種是獨有的,馬來亞可以見到的也有二十五種。但是香港所能見到的啄木鳥僅有一種,是屬於福建區域特產的野鳥,被稱為「福建青灰啄木」。它們只棲息在新界屏山林村谷一帶多樹木的地方,不常飛到香港島上來。這種啄木鳥是青灰色的,雄的頭上有一撮紅毛,雌的沒有。多數的啄木鳥都是頭上或兩頰有紅毛的,有的尾下也是紅的,這是它們的特色之一。

啄木鳥是一種古怪而有趣的小鳥。它的生活方式最特別,喜歡攀在樹幹上用它的鐵嘴將樹身啄得發響,一連串拍拍的響聲。你在樹林中如果聽到這種像是木匠敲木板的響聲,循這聲音去找,很容易就可以在樹幹上見到它。尤其是頭上的那一塊紅色容易惹人註意。它們會全身貼在樹幹上,拍拍的啄一陣,然後向上爬幾步,有時又會向下倒退。…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大樹菠蘿

前幾天游大埔的康樂園,在進門的大路旁發現有菠蘿樹甚多,一共有十餘棵,有幾棵結實已經大如擴果,這才知道在香港可以見到的菠蘿樹,除了植物公園的一棵以外,原來這裡竟有這許多(植物公園的菠蘿樹,長在俗稱花園仔近堅道的山邊)。

菠蘿樹即菠蘿蜜樹,所結的果實即菠蘿蜜,俗稱大樹菠蘿,與我們所常見常吃的菠蘿全然是兩種東西。大樹菠蘿生在高大的菠蘿樹上,每一個大如西瓜,外殼青綠色,生滿了軟刺。菠蘿則是鳳尾梨,南洋人稱為黃梨,雖然也有結實很大的,但總是草本像椰菜番茄一樣成排種在田裡的。俗稱菠蘿田。外江人沒有見過生在田裡的菠蘿,以為菠蘿一定是生在棕櫚一類的樹上,這實在是誤解的。菠蘿葉有刺如鋸齒,一叢一叢如仙人掌似的生在地上,菠蘿就生在正中心,新摘下來的菠蘿頂上,每每殘留著一叢烏羽一樣的嫩葉,此即「鳳尾梨」這名稱的由來。…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菩提樹·菩提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據說這是禪宗六祖惠能所作的明心見性的偈語,用來答覆上座僧所說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的。因為上座僧將自己比作菩提樹,六祖卻能更進一步說:「菩提本無樹」,比他見得更徹底,因此能接受了五祖的衣缽。但我們是俗人,不能領會禪意,所以仍只好在這裡談談身外之物的菩提樹。

菩提樹當然以廣州光孝寺六祖殿前的最有名。但香港也有菩提樹,植物公園裡有,大坑上面的居士林也有一棵。我想香港的其他園林裡一定還有,只是我們不曾有機會見到過。…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芋·芋仔

中國人對於芋的尊重,遠在薯仔蕃薯之上。雖然同是大眾的雜糧,但是芋卻列入山家清供,與筍蕨菰蒲一樣,成為齋食的妙品。中國舊小說裡就時常有深山古寺,老僧擁絮煨芋,向熱中名利的來客談禪的場面。這是真的,將乾爽的小芋頭埋在熱炭灰中煨熟,剝了皮來吃,甘香清淡,這種滋味實在不是熱中名利之徒所能領略的。在香港八月十五要用紅芽芋仔拜月,人們喜歡先期買了芋仔在太陽下曬乾,拜過了月宮就連皮煮了,剝皮點砂糖吃,滋味也不輸於煨芋。

香港街市上出售的芋頭種類很多。北方人所常吃的芋,頗近於本地的紅芽芋仔,通稱芋芳。據說這就是古時所稱青芋。但香港除了紅芽芋仔以外,還有白芽芋仔,此外還有檳榔芋和荔浦芋。後兩種每個都很大,有時一棵有幾斤重。檳榔芋切開來有檳榔花紋,所以稱為檳榔芋,吃起來最粉最香。…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幼細的鐵線蛇

鄉下人在春天翻土掀地,時常會從土中發現一種小蛇,身如蚯蚓,但是行動比蚯蚓靈活得多。這就是本地人所說的鐵線蛇,又名盲蛇。

鐵線蛇很小,至多僅有三四寸長,身體像蚯蚓那麼粗,但是尾巴特別尖細,這是它的掘地工具。鐵線蛇像蚯蚓一樣棲息在地下泥土中的,它的尖尾巴就是一具效果十分優異的掘土機。

棲息在土中的小動物,因為少見日光,不需要目力,因此雖然有視覺,也等於是盲目的,如田鼠等都是,鐵線蛇之所以又名盲蛇,就因為它的細小眼睛,給頭上特別發達的鱗甲遮住,幾乎不能視物,所以稱為盲蛇。

鐵線蛇的身體特別光滑。普通的蛇類,從頭至尾用手摸下去,光潤柔軟,可是從下向上摸來,因有鱗甲關係,便成了披逆鱗了。但是鐵線蛇無論順摸逆摸,都光滑異常,這就是它們被稱為鐵線蛇的原因。…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美人魚

香港人喜歡稱女游泳健將為「美人魚」,夏天到了,就是美人魚活躍的季節。香港是以出產美人魚著名的,曾經發現過兩條。熟悉水國滄桑的人,談起她們的歷史,都能夠如數家珍。

這種美人魚,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美人魚,因為她們將傳說中的東西兌現了。所差者,只是她們是人而魚,不是魚而人而已,至於傳說中的美人魚,則除了雌的以外,還有雄的,實在不便一律稱為美人魚,最好還是稱她們為人魚。《新安縣志》卷三《物產志》云:

 

人魚長六七尺,體發牝牡如人,惟背有短鬣微紅,雄者名海和尚,人首鱉身,無甲。雌者為海女,能媚人,舶行遇者必襄解之。諺雲,毋逢海女,毋見人魚。比蓋魚而妖者。

 …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大南蛇

《楚辭·天問篇》說:「靈蛇吞象,厥大何如?」俗語也有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蛇能吞象,這不過是文學上的一種想像。但非洲和印度的大蟒蛇,能夠吞小牛和豬鹿,卻是事實。

這種大蟒蛇,香港也有,不過沒有非洲出產的那樣粗大。有一年春天,沙田曾發現一條大蟒蛇,香港方面有許多人結伴去捉,沒有捉到,後來給當地的村人捉到了,據說長九英尺,重三十幾磅。

本地人稱呼這種大蟒蛇為大南蛇,因為是南方出產的。又因為蛇的皮可以制樂器,所以又稱琴蛇。京胡、二胡和三弦上所蒙的那一塊蛇皮,便是南蛇皮。現在更有人用它們來製造銀包,女人的手袋和皮鞋。香港、九龍便有好幾家商店專門出售這類蛇皮的製品,並在櫥窗裡掛著整張的蛇皮。這些都是大蟒蛇的皮,不過它們並非本地所產,而是從暹羅等處運來的。在那些地方,豢養大南蛇取皮,已經同養鱷魚一樣,成了一種新興事業。…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第八棵饅頭柳

丈夫是搞地質的,出差是家常便飯,總是背袋一背就走了,她從來不送。丈夫下樓出門也從不回頭張望。

這回丈夫又走了。門在丈夫背後撞上時,她正站在桌邊收拾碗盤,一副若無其事的表情。但門撞上以後,她卻撂下手里的東西,去往陽台。她站在陽台上朝下望。陽台下面是馬路,馬路邊上栽著一排饅頭柳,饅頭柳的樹冠又大又綠,從樓上俯看下去並不像饅頭而像帳篷。她習慣地朝陽台下往東數第八棵饅頭柳那里望去。她等待著,她知道,再過五六分鐘,丈夫的身影將在那棵饅頭柳下出現。他們這幢樓門開在沒有陽台的一面,從樓門出去繞出樓區前往地鐵入口,必從第八棵饅頭柳那兒經過,然後便被一座治安崗亭遮住視線。每次,她總是欣慰地在預計的時間、預計的位置望見丈夫寬厚的背影,特別是那只經丈夫設計,由她改制的帆布旅行背包,她總默默地對著那脊背、那背包送去她的祝福。但她從未向丈夫吐露過這隱秘的一幕,連兒子也全然未曾察覺。…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October 1,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緣木可求的海狗魚

在香港專賣海鮮的大酒家門口,不時可以見到有一種怪魚,養在木盆或特製的噴水魚櫃裡,多數同山瑞等養在一起,它的形狀像大鰻魚和烏魚,週身有滑涎,可是有四隻腳,像是一條小鱷魚或是蛤蚧蛇,酒家稱它們為海狗魚,認為是很美味滋補的東西。

海狗魚是兩棲類,喜歡棲息在淺水濱或山邊的溪水溝裡,頭部大而扁,兩隻眼睛很細小,前腳四趾,後腳五趾,全身烏黑色,有一條尾巴,那樣子與其說是像小鱷魚,不如說是像一條大蝌蚪。海狗魚普通有二三尺長,大的可以長至五尺,形狀實在很醜惡。香港、新界和大嶼山的山澗裡,也偶然可以捉得到海狗魚,不過香港酒家出售的多來自國內,廣東廣西福建的山嶺地帶都出產海狗魚,上海的黃浦灘和蘇州河裡也有。海狗魚在中國的棲息區域分佈很廣,從山西西南部、四川、揚子江流域,以至貴州都曾經發現過,閩廣一帶更不用說了。…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龜與鱉

太平山下的烏龜很多,可以見到的有海龜兩種,水龜六種,泥龜三種,還有一種長尾尖嘴的大水龜,俗稱大頭龜,即所謂「呃倒大頭龜」者是也。

鱉也屬於龜一類。鱉與龜最大的區別,是鱉的頭上有一層光滑的薄皮,龜的頭上則是蒙著鱗甲的。海龜如玳瑁等的腳則成了鰭狀,它們的角質的嘴有時彎而尖,形如鷹嘴。

海龜在七八月間要爬到沙灘上來產卵,它們就是所謂綠頭龜,身體非常龐大,有時一隻可以重至四百磅。母龜總是在夜裡上岸來產卵的,中國向來認為會作怪的千年癩頭黿,可能就是它們的同宗。本港南丫島的沙灘,就經常有海龜在月夜上岸來產卵。香港市上時常陳列著等候「善長仁翁」買去放生的大烏龜,也就是它們。綠龜的卵和肉的滋味都是非常鮮美。英國和美國都有一種罐頭的綠龜湯,價錢很貴,是老饕的珍品。這種大龜在南太平洋的海裡很多,它們不過偶然會出現在香港附近的海中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3: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野蘭

香港的巖石樹根和陰濕的山坡上有很多野蘭花。據已經被人發現了的來說,這些野蘭共有三十九科七十五種之多。一九三七年,曾有人用英文寫過本薄薄的小冊子,將其中的二十種加以介紹。香港的野蘭,都是屬於被保護的野花之列。如果想採集了來作標本或研究,是要先得到園林署的書面許可的。

野蘭花大約可以分成三種。一種是像普通花草一樣,直接生長在泥土上的。另一種則攀附在其他的樹根或巖石上面。再有一種則是寄生在朽木上的。屬於前兩種的野蘭最多,第三種很少見。香港所見的野蘭多是第二種,因為熱帶生長的野蘭花,多數是這樣攀附在巖石或其他植物上的。…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2: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枸杞和枸杞子

枸杞古稱仙人杖,又名西王母杖,據說久服輕身明目,可以長壽。這功效是否可靠,我不知道。香港枸杞上市的時候很便宜,鴨蛋也便宜,買兩隻鴨蛋,一束枸杞,滾一大碗枸杞蛋湯,不要用味精,不必用上湯,吃起來自然清香開胃,又便宜又可口。能夠時常喝這樣的湯,縱然不會長壽,我想大約總不致短命了。

香港出產的枸杞很肥壯,普通摘下來賣的,連枝總有一尺多長。枸杞本是小灌木,若是野生的,可以像九裏香等花木一樣,高至丈餘。但是市上所售充食用的枸杞,都是每年在園地裡栽種出來的,至多只有一二尺高,因為目的是要它的枝葉多,可以摘了一批又長一批。…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大蝸牛

在香港的山邊和花園裡,甚至在路邊上,時常可以見到一種很大的尖殼蝸牛。每逢雨後或是夜晚所見的更多。這種蝸牛是尖長形的,身體很大,每隻起碼有三寸多長,大的有時更可以長至四寸。它們最喜歡在黑夜爬出來,時常在路上給行人或車輛輾踏得粉碎。就是孩子們也喜歡將它們一腳連殼踏碎來玩。可是無論怎樣摧殘,總不能障礙它們的到處活動。

就是一種繁殖力極強的蝸牛,它們的原產地是非洲。本港有這種蝸牛出現,不過是近二十幾年間的事,以前是沒有的。據本港園林署所出版的關於這種大蝸牛的調查紀錄,本港第一次發現這種蝸牛,是一九四一年四月,地點是跑馬地的山上。當時對海新界連一隻都沒有,可是過了不過十餘年,它們的蹤跡已經遍及港九新界,繁殖得已不可勝數。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七年之間,園林署曾發動園丁農人加以捉捕,在短短的期間內,就捉到二十三萬六千餘隻,重量達一萬六千餘磅。…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5:3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穿山甲——香港動物界的冤獄

中古時代的歐洲人,認為蝦蟆能終年不食,形狀醜陋,一定是一個怪物。「怪物」是人的敵人,因此也是神的敵人。於是一個人的家裡有了一隻蝦蟆,或者恰巧有一位喜愛小動物的老太太養了一隻蝦蟆,她便要毫無問題的被宗教裁判法庭當作異端者來活活的燒死,而蝦蟆就是她的最重要的罪證。其實蝦蟆吃蚊蟲,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我們至今仍有人憎惡蝦蟆和青蛙,這實在是動物界的莫大冤獄。

動物界的另一個冤獄的受害者,乃是香港所出產的穿山甲。穿山甲的形狀很古怪,又喜歡生活在地底下,於是香港的人,尤其是新界的農人,他們相信穿山甲在地底下掘地道挖穿墳墓,專門偷吃死人的屍體,因此見了穿山甲就捕殺,連用法令來制止也無效。其實穿山甲根本沒有牙齒,它專以白蟻的幼蛹為食,是用它那特有長舌去舐食的,而白蟻止是香港物業的最大敵人。穿山甲在地底下活動的目的就是搜尋蟻穴,可是香港的人卻說它想吃死人的腦髓,你說這冤枉不冤枉?…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3:3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蜆與(蟲雷)

香港春天多霧,又多南風。南風一起,天氣就「回南」,這時就潮濕得令人渾身不舒服。有時天空又降下濃霧,白茫茫的一片,似煙似雨,不僅模糊了視線,就是呼吸好像也被阻塞了似的。這是沿海一帶春天常有的天氣,海濱漁民稱這種天氣為「落蜆天」,因為他們相信海邊所產的蜆,乃是在霧中從天空降下的。《廣東新語》云:

 

白蜆多生於霧。每年春暖,白霧瀰空,濛濛霈霈之中,土人知為白蜆落也,名落蜆天。白蜆者霧之屑也,霧白者曰南霧,南風之霧也。白蜆以春霧而生,以冬南風而熟,皆宜暄暖,若天盛寒則瘦矣。

 

《廣東通志》也說:…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3: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