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博士·低成長年代的人生提案:推動內容營銷,打造2020後榮景

內容工作者新提案

你還記得這個故事吧,夫妻騎驢?

兩公婆趕路,牽著一頭驢。路人見之大笑:蠢公婆啊蠢公婆,有驢不會騎,走路累不累?

兩公婆於是騎上了驢子,路人這下不笑了,開始罵人:殘忍啊你們殘忍,你們有人性沒有,兩人騎一驢,不是虐待動物是什麼?

老公聞聲,趕快下來,讓老婆騎在驢子上,自己拉繩子。

有的路人開始批評做老婆的:你這女人真不要的;人家的老婆都疼老公,你卻貪自己舒服,讓老公走路?妳怎麼那麼不懂道德倫理?

做老婆的趕緊下來讓老公騎驢子,自己拉繩子。

又有些人馬上盯上做老公的:你這還算男人嗎?人家的老公都疼老婆,你卻貪自己舒服,讓老婆走路?你信不信女權分子揍你?

老公也只好下來,兩人牽著驢子走,路人又大笑:蠢公婆啊蠢公婆,有驢不會騎,走路累不累?

兩公婆最後怎麼了?說故事的人沒交代,我想很可能是發瘋了。

(Feature Photo: Caught Out by Owen G,www.facebook.com/pages/Owengfoto/573569785997485


在生活艱苦的年歲,很多人都會問:我們怎麼會落得這般田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想不發瘋,唯有把自己的主權拿回來;像一個卓越的拳擊手,站在那裡就從那裡使力、出招,想法設法主動把生活提升。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自己的生活當然是自己過,也不是不想使力、出招;不是沒有想法設法,只是弄不清楚,自身的力道在那裡,良方善法在那裡。

事實是,我們並不無助。

誠如“蛻轉2.1”網友說的:

“2014 年,全球經濟的步伐繼續放慢?失業、裁員、減薪、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繼續衝擊我們?苦生活中,我們是否還有機會?我們每日上網遊走在社群媒體,進出無數內容,可曾看見新的空間?可曾看見自己和周遭人群、事物的關聯,並將之轉化成新的可能,以減低甚至超越逼人的負面影響,好好過生 活?

“生活周遭的資源和記憶感情太豐富了, 網路內容工作者為何不深入去了解? 不去呈獻出來?” (見: http://iconada.tv/video/arcasamani001

借助網路工藝,我們提升生活可能的力道、善方之一,就在於“內容營銷”。(最後更新:1.1.2019)

馬来西亞文創

Dasar Industri Kreatif Negara

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in Malaysia

愛墾文創 地方創生: 達人交流 最新動態

跨界·絲路:文創青年關懷濱雪一帶一路

低成長年代的人生提案:推動內容營銷,打造2020後榮景

愛墾慕課·文創篇

愛墾慕課·在地篇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生活&旅遊札記

愛墾慕課·影像篇

延續閱讀 》》》

胡昕颐:华流兴回中国~中国影视热播掀旅游潮
當品牌變成好故事
微電影研究
說故事的力量
Host Studio's Photos
《說好的俳句》
《卡萊爾的書包》

《文創技能系列 1 》:布秧谷密碼
《文創技能系列 2 》:一切生意都是演出事業
《文創技能系列 3 》:雙子塔:兩條玉蜀黍而已?
《文創技能系列 4 》:跟著達文西密碼走
《文創技能系列 14》:你看見李英愛嗎?
《文創技能系列 26》: 守候大王花
《文創技能系列 27》: 到泗里街看螞蟻
《文創技能系列 28》: 開椰子的藝術
《文創技能系列 30》:山魔、樹妖與女鬼
《文創技能系列 33》: 捧金碗討飯
《文創技能系列 32》: 感受、體悟與表達
《文創技能系列 34》: 婆羅洲最偏遠的部落
《文創技能系列 59》: 文化遺產或口腹活動?
《文創技能系列 56》: 我的一九九七

Views: 54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CERI on January 20, 2014 at 3:04pm

大多數傳統加盟型企業面對營銷體系時有追潮流、不放棄線下加盟店鋪設等幾點認識。品途網特約作者黃志勤通過與業內人士交流,結合自身實踐經驗,總結出傳統加盟行企業走向O2O模式的新思維。

大多數傳統加盟型企業面對營銷體系時有追潮流、不放棄線下加盟店鋪設等幾點認識。品途網特約作者黃誌勤通過與業內人士交流,結合自身實踐經驗,總結出傳統加盟行企業走向O2O模式的新思維。

最近接連與幾家傳統企業老板談其公司營銷體系建設問題,跟他們交流的時候,我發現這些老板對於營銷體系的思路有幾個共同點:

1,不能放棄線下渠道和加盟店的鋪設,他們認為目前中國電子商務以價格戰為主,利潤太薄,並且他們自身也不熟悉;另外線下如果有百千家加盟店,企業實實在在有規模感和存在感,這點跟銀行的想法一樣。互聯網太燒錢,燒完了如果沒成功什麼也留不下。

2,線上也得做,但不清楚線上做的價值,主要因為互聯網是潮流,大家都在做所以也得跟上。

3,產品價格不能低,都是要走中高端路線。

4,近期內不希望融資稀釋股份,VC進入的事情做大後再說。

(Feature Photo: Untitled by Geraldo Rodrigues, http://500px.com/geraphoto)

綜合起來就是要走線上線下O2O模式,且產品要有高利潤,並只能依靠自有百千萬資金。

看到這裏各位肯定在想上述要求如何實現。我談下我的看法,供各位交流討論。

本質這是一個O2O模式問題,目前O2O模式很多企業在探索,並未形成固定的套路。

O2O模式目前主流的思路有三類:

1、第一類是線上為線下引流,類似OTA、大眾點評、團購以及一些垂直性O2O網站,通過線上的流量,給線下合作商家帶客戶,線上平臺從中賺取傭金,這類模式約在2010年左右興起,實際上旅遊行業比如攜程更早就開始“鼠標+水泥”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互聯網人創業為主;

2、第二類是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並行,線下有很多門店,線上有官網或天貓淘寶店,這個模式目前大量傳統企業在用,其中會有線上線下價格沖突、總部與加盟商沖突的問題,畢竟中國電子商務有這種價格戰特點,國外可以做到線上線下同價,線上快遞還要按照服務質量要求單獨算費用,因為很多傳統企業想辦法讓線上線下銷售的產品規格或品類不一樣,線上與線下品牌形成呼應,這個辦法對於企業的SKU管理(編者註:單品項管理)和供應鏈造成較大的壓力。

3、第三類是線下為線上導流,即充分利用線下門店的體驗優勢,和線上的購物支付快遞等服務優勢,實現“線下體驗+線上銷售”模式。現在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買服裝、鞋和箱包類產品,經常是到商場試穿某品牌款式,然後記下款式,回到家到線上購買。所以這種模式還需要推敲,因為線下給線上導流的成本太高,一方面線上價格低,利潤變薄,另一方面線下失去了很多沖動性消費機會。

縱觀上述幾種O2O模式,第二種和第三種主要針對已有線下基礎的傳統企業,兩種模式各有利弊,很多時候是被動無奈的選擇,畢竟線下基礎存在已久,要全新改造很難;對於一個完成產品研發,準備建設營銷體系的企業,正因為是一張白紙,反而有機會塑造更優秀的模式。

在此我介紹下我們正在運行的“線上營銷+線下本地配送和服務”模式:采用招商加盟方式,快速在全國各地鋪設加盟門店,回籠資金,招商加盟過程中總部用互聯網社會化營銷配合其在主流招商媒體上的投放;總部構建和經營電子商務平臺或天貓店,各加盟店作為各地分倉負責配送發貨及售後服務,此部分由總部和各加盟店分成;產品規格和價格線上線下統一。

這個模式解決如下問題:

1,加盟商不僅僅覆蓋本地線下市場,還能享受到線上消費者的購物分成,加盟商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本地和鄰近營銷上面,而不需要個個都成為電子商務專家,或者擔心線下生意受互聯網沖擊。因此原先招商加盟模式通常需要給到加盟商3折左右供貨價格,現可適當提高,並把產品總體價格降低,降低線下渠道成本,有利於實現線上線下同價,用戶也享受更高性價比的產品,並縮短快遞送達時間。

2,對於總部來說,如果純做線上渠道,做電子商務,需要倉儲物流和庫存,風險較大;采用總部線上營銷+本地配送和服務的方式,將庫存和倉儲分攤到各個加盟商,實際減少總部的投入和風險。總部即變成專註研發和營銷的輕公司。最關鍵優點是總部掌握極好的現金流:所有從總部網站或天貓店下單的消費者,都是預付現金,而這個現金流掌握在總部,按照一定的周期和加盟商進行結算。

要實現此模式,有兩點是核心內容:

1,總部網站及信息化系統構建:一個模式先進的公司,其信息化系統一定是先進的,才能支撐低成本、高產出的運營模式。家聯網的網站前臺是與消費者直接交互,實現展示、下單、支付等功能;後臺一方面是與加盟商進行交互,實現下單信息、本區域的財務結算信息、本區域庫存信息等,另一方面是總部的看板,可以清楚的看到每天每個區域下單量,總收入,以及結算後收入等。

2,互聯網營銷:互聯網營銷主要采用社會化營銷模式,基於社交媒體如微信、QQ空間、微博等,低成本快速影響消費者,並且與易迅、京東等合作,定期做預售或秒殺搶購的活動,尤其是在每年的各個節慶,每一次會銷售出一大批量;互聯網營銷同時配合公司品牌營銷投放,公司在投放高檔次媒體招加盟商的時候,互聯網營銷配合做話題炒作,讓加盟商不僅僅在高檔次媒體上感知到,更要讓他身邊每處都能感受到這種話題。

運營此模式需要註意的問題是:

1, 如何保障總部線上接收到訂單後,加盟商能及時將配送和服務做好。加盟商本質上是企業的深度合作方,意味著其雖然歸屬於總部的管理來體系,但也具有自主靈活的經營權限,比如營業時間等,因此在企業管理系統上需要具有及時溝通工具和訂單提醒工具,總部還需要配置相應的客服人員,進行及時的配送服務調配。

2, 此模式目標之一是要實現線上線下同價,以往很多加盟商在經營加盟店的同時,也會在淘寶等平臺上開設網上店鋪,部分擅長網絡營銷的加盟商為了拉銷量賺返點,會在網上大幅打低價格沖銷量。因此在此模式運營過程中必須嚴查網上低價,並相應配置懲罰機制。

上述思路也只適合某些品類或行業,比如需要部分線下服務作為支撐的產品。從上述兩點核心內容來看,在這個年代要實現優秀的商業模式,最關鍵還是信息化系統和互聯網思維,這本身也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這也是互聯網人所具備的核心優勢。

目前在餐飲行業國外巨頭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已經實現總部電子商務+本地門店供貨配送的模式,相信諸位也已經享受到在網上預定麥當勞,30分鐘配送到家的服務。國內目前已有家用凈水企業和智能家居企業在運營和探索此模式,招商加盟也獲得較大成功。

上述“線上營銷+線下本地配送和服務”模式實際是前述第一類O2O模式”線上為線下引流”的演變,不同的是原先線下合作商家變為企業自己的加盟商,企業與加盟商這種更深入緊密的合作關系更利於運營管理。

企業走招商加盟,是為了更快速的鋪開市場,占據領先,畢竟有實力全部開設線下直營門店的企業還是極少,因此,企業在研究消費者心理和需求的同時,也需要研究加盟商的述求,尤其是在互聯網電子商務時代,二三線城市的加盟商很大部分反應是恐慌或者迷茫,如何讓他們不需要成為專業電子商務人才,又能分享電子商務的成果,是此模式的根本;另外也有部分加盟商在互聯網環境的熏陶下很擅長電子商務,因此也需要對其在線上銷售價格進行管控。

我曾與“鉆石小鳥”的徐總探討過其O2O模式運營體會,詢問鉆石小鳥如何走過從線上導流到線下體驗店,再通過整體品牌和口碑的提升,實現線上銷售這樣的過程,徐總提到的核心是團隊的融合,線上團隊和線下團隊是兩種思維方式,如何塑造文化和機制實現融合,是企業巨大的挑戰。對於傳統企業轉型之路,線上線下O2O模式的實現,最關鍵的是傳統企業人擁抱互聯網,互聯網人深入傳統企業,相互融合,會玩出更多精彩的O2O!

原文鏈接 cyzone

Comment by CERI on January 19, 2014 at 10:58am

什麼是O2O營銷模式

O2O營銷模式又稱離線商務模式,是指線上營銷線上購買帶動線下經營和線下消費。O2O通過打折、提供信息、服務預訂等方式,把線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給互聯網用戶,從而將他們轉換為自己的線下客戶,這就特別適合必須到店消費的商品和服務,比如餐飲、健身、看電影和演出、美容美發等。2013年O2P營銷模式出現,即本地化的O2O營銷模式,正式將O2O營銷模式帶入了本地化進程當中。

O2O營銷模式的特點

O2O對用戶而言:

① 獲取更豐富、全面的商家及其服務的內容信息。

② 更加便捷的向商家在線咨詢並進行預售。

③ 獲得相比線下直接消費較為便宜的價格。

O2O對商家而言:

① 能夠獲得更多的宣傳、展示機會吸引更多新客戶到店消費。

② 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

③ 掌握用戶數據,大大提升對老客戶的維護與營銷效果。

④ 通過用戶的溝通、釋疑更好了解用戶心理。

⑤ 通過在線有效預訂等方式、合理安排經營節約成本。

⑥ 對拉動新品、新店的消費更加快捷。

⑦ 降低線下實體對黃金地段旺鋪的依賴,大大減少租金支出。

(Feature Photo: Communication Skills by Michaël Fournier, www.facebook.com/fournierphotographe


對O2O平臺本身而言:

① 與用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能給用戶帶來便捷、優惠、消費保障等作用,能吸引大量高粘性用戶。

② 對商家有強大的推廣作用及其可衡量的推廣效果,可吸引大量線下生活服務商家加入。

③ 數倍於C2C、B2C的現金流。

④ 巨大的廣告收入空間及形成規模後更多的盈利模式。



O2O營銷模式的益處

O2O模式的益處在於,訂單在線上產生,每筆交易可追蹤,展開推廣效果透明度高。讓消費者在線上選擇心儀的服務再到線下享受服務。

O2O營銷模式的核心

O2O營銷模式的核心是在線預付。

數據顯示,即使在電子商務最發達的美國,線下消費的比例依舊高達92%。 TrialPay創始人兼CEO Alex Rampell在描述龐大的線下消費規模時舉例說,

“普通的網絡購物者每年花費約1000美元,假使普通美國人每年收入為4萬美元,那麼剩下的39000 美元到哪裏了?答案是,大部分都在本地消費了,人們會把錢花在咖啡店、酒吧、健身房、餐廳、加油站、水電工、幹洗店和發廊。”


這不僅僅是因為線下的服務不能裝箱運送,更重要的是快遞本身無法傳遞社交體驗所帶來的快樂。但如果能通過O2O模式,將線下商品及服務進行展示,並提供在線支付“預約消費”,這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僅拓寬了選擇的余地,還可以通過線上對比擇選最令人期待的服務,以及依照消費者的區域性享受商家提供的更適合的服務。但如果沒有線上展示,也許消費者會很難知曉商家信息,更不用提消費二字了。另外,目前正在運用O2O摸索前行的商家們,也常會使用比線下支付要更為優惠的手段吸引客戶進行在線支付,這也為對消費者節約了不少的支出。

對於本地商家而言,原本線上廣告的成效可以直接被轉換成實際的購買行為,由於每筆完成的訂單在確認頁面都有“追蹤碼”,商家在更為輕松的獲知在線營銷的投資回報率的同時,還能一並持續深入進行“客情維護”。其次,O2O是一個增量的市場,由於服務行業的企業數量龐大,而且地域性特別強,很難在互聯網平臺做廣告,就如同百度上很少出現酒吧、KTV、餐館的關鍵詞,但O2O模式的出現,會讓這些服務行業的商家們一躍線上展開推廣。

從表面上看,O2O的關鍵似乎是網絡上的信息發布,因為只有互聯網才能把商家信息傳播得更快,更遠,更廣,可以瞬間聚集強大的消費能力。但實際上,O2O的核心在於在線支付,一旦沒有在線支付功能,O2O中的online不過是替他人做嫁衣罷了。就拿團購而言,如果沒有能力提供在線支付,僅憑網購後的自家統計結果去和商家要錢,結果雙方無法就實際購買的人數達成精確的統一而陷入糾紛。

在線支付不僅是支付本身的完成,是某次消費得以最終形成的唯一標誌,更是消費數據唯一可靠的考核標準。尤其是對提供online服務的互聯網專業公司而言,只有用戶在線上完成支付,自身才可能從中獲得效益,從而把準確的消費需求信息傳遞給offline的商業夥伴。無論B2C,還是C2C,均是在實現消費者能夠在線支付後,才形成了完整的商業形態。而在以提供服務性消費為主,且不以廣告收入為盈利模式的O2O中,在線支付更是舉足輕重。

O2O模式的多元化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在提及O2O模式時指出,“你如果不知道O2O至少知道團購,但團購只是冰山一角,只是第一步。” 眼下仍舊風靡的團購,便是讓消費者在線支付購買線下的商品和服務,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然而,團購其實只是O2O模式中的初級商業方法,二者區別在於,O2O是網上商城,而團購是低折扣的臨時性促銷,對於商家來說,團購這種營銷方法沒有可持續性,很難變成長期的經營方法。不過,也正是團購的如火如荼,方才拉開了O2O商業模式的序幕。

據易觀國際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10四季度,中國網上零售市場銷售規模達到1728億元,但其占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份額僅為4.5%。因此,實現線上虛擬經濟與線下實體經濟的融合,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020模式的發展也正在逐步展現其多元化的一面來。

廣州有家名為摩卡巴卡的公司,通過自建網絡展示平臺,將家電與家居產品直接從生產廠家供給家庭,據CEO楊建斌介紹,作為國內首家F2F(Factory to Family)家電及家居品牌,降低了代理商和家電賣場等渠道費用的摩卡巴卡,能讓消費者以平價購買到高檔家電和家居產品。與其他家電家居賣家有所不同的是,消費者需要在官網上下單訂購,而後享受到線下的上門定制服務,當然,消費者也可以先到設在天河的體驗店,接受導購提供的“量身”建議與設計後,再行在線支付。成功的在線商店驅動了離線的商務,從某種程度而言,這對商家衡量產能降低庫存亦有一定的幫助。

O2O與B2C、C2C的關系

雖然O2O模式與B2C、C2C一樣,均是在線支付,但不同的是,通過B2C、C2C購買的商品是被裝箱快遞至消費者手中,而O2O則是消費者在線上購買商品與服務後,需去線下享受服務。這是支付模式和為店主創造客流量的一種結合,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新的“發現”機制。

O2O的風險誤區

O2O模式作為線下商務與互聯網結合的新模式,解決了傳統行業的電子商務化問題。但是,O2O模式並非簡單的互聯網模式,此模式的實施對企業的線下能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可以說,線下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模式能否成功。而線下能力的高低又是因為線上的用戶黏度決定的,擁有大量優勢用戶資源、本地化程度較高的垂直網站將借助O2O模式,成為角逐未來電子商務市場的主力軍。

O2O模式的關鍵點就在於,平臺通過在線的方式吸引消費者,但真正消費的服務或者產品必須由消費者去線下體驗,這就對線下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這些線上迅速崛起的創業型公司能否掌控穩定的服務體系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比如美國發展迅速的短期租房網站Airbnb就因為線下的問題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曾有一名房客“洗劫”了房東的房間。

Airbnb團隊對線下風險把控的不足的同時也顯示了這種模式的短板。大多數O2O模式的企業並不能掌握線下服務的質量,只相當於一個第三方中介,在中間起到協調作用。

此外,在線支付、線下體驗,很容易造成“付款前是上帝,付款後什麼都不是”的窘境。比如定制類實體商品與消費者預定不符,一旦質量低於預期,甚至極為低劣,消費者會處於非常被動的境地。而體驗式服務沒有好的口碑和信譽也很難獲得規模化的發展。對於O2O模式而言,線下的主體多半是服務類型的企業,而國內服務存在各種不規範的運營,雖然團購已經進行了先期教育,但是距離穩定完善的服務仍相去甚遠,因此如何保障線上信息與線下商家服務對稱,將會成為挑戰O2O模式能否真正發展起來的一個關鍵節點。

O2O模式若以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此處僅以團購的模式看問題,商家如何權衡線上價格和線下價格的差異,不打破自身原有的市場體系,同時保證兩方消費者的利益,或更重視哪方的消費者,才能吸引到最大客流量也是個難題。

這些難題同時決定了對O2O模式的商業運用需要高起點的局限性,其商業運用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網絡平臺的形成,具有本地化性質的商業運營網點的覆蓋勢必成為O2O模式的重要支撐,而此這些本地化運維中心出現,也同時解決了一個大規模的商業平臺如何做到線上線下商家服務推廣問題,因為在大規模本地化運維網點已經將一個大問題分解成了多個小問題,將商家合作、商業推廣等等問題細化,保證審核關口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各種服務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

而且借助於各種智能終端的應用,在最大限度積累消費用戶和大規模的運營網點覆蓋的前提下,保證用戶可以走到哪、玩到哪、享受到哪,最大限度的提升用戶體驗,在無形中進行商業服務的再推廣,用戶的再積累,形成商業服務的良性循環鏈。

應用誤區

O2O為了閉環而閉環
O2O平臺越多越好
O2O可以托管代運營
O2O平臺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收藏自 MBA智庫百科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17, 2014 at 3:35pm

霧裏看花15年:一位餐飲人的O2O營銷大反思

從大眾點評網到團購,再到會員卡、儲值卡營銷,餐飲人王家和成了一位互聯網潮人。他經歷了許多創業的那些慘痛的經驗與經歷,一路摸爬滾打, 感受經驗都頗多,以下是他十五年的達反思以下是餐飲人王家和的口述:

我是一個餐飲人,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已15年有余,從服務員,店長,運營,策劃,營銷,直到自己創業,目前也算小有成就。印象最深刻的是互聯網圈,感覺紛紛擾擾,很容易讓人霧裏看花。下面我把自己這些年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有限的營銷:優惠券的天花板

我正式接觸互聯網大約在2006年。那個時候,大眾點評出現了優惠券業務,這也許就是最初期的餐飲互聯網營銷。

當時我在一家連鎖店做運營,點評的業務員找到了我。我覺得這個比較新穎,於是很快簽了合同開始嘗試。頭兩年確實,通過下載優惠券為我們帶來了不少客人。

(Feature Photo: A Chinese Restaurant in London China Town by John ly, www.johnlyphotography.co.uk/

從 2009年開始,效果不斷減退,看上去瀏覽量很大,實際到店使用率低得可憐。大眾點評優惠券其實就是一個廣告平臺,只在意點擊量,不為效果負責。最後算起來帶來一個客人,平均廣告成本,再加上我為了拉客人付出的優惠成本,平均每人200元左右。我們這個店正常吃一頓飯是人均五六十,這拉一個新客人付出 200元的成本顯然是不值的。而且,我們在外地的分店,點評的效果更小,因為點評在很多二三線地區幾乎不怎麽經營分站。

同時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顧客來這吃飯,先是問“服務員,你們這裏有什麽優惠嗎?”“噢,先生,我們有,您可以去大眾點評上去下載優惠券,當餐可以減30。”服了,這到手的 30元錢就這麽丟了。不過服務員要是緘口不言,等到顧客發現後,定會說這個餐廳不地道。這次當餐減了30,顧客獲得了優惠,下次用餐你要是不減少30,人家說不定都不來。顧客就是這樣被“慣壞”的!

丁丁優惠也找我聊過,這廠商更狠,讓每個商家在門店擺放他們的終端驗證,他說,這樣可以按效果付費。好吧,服務員基本上沒有這個意識拿這個工具去玩。你今天給我放個終端,明天點評再來給我放一個,這前臺就成了廠商設備展示臺。我覺得這個想法不靠譜,就沒有繼續往下談。

那段時間,優惠券也特別多,地鐵、商場裏到處可見維絡城,一群年輕人圍在那裏下券。其實當時我與維絡城也有過一段時間的合作,不過當智能手機大幅度普及時,這種紙制優惠券漸漸銷聲匿跡,當時跟我聯系的那維絡城的業務員現在也已換了新工作,他說這業務部現在已經快解散了。

當 時好多創業團隊覺得優惠券這個門檻低,架個網站,拉幾個商戶集合一下就成了,殊不知,根本找不到利潤點。其實優惠券一般情況下力度並不大,也不能很好的激發出消費者強大的消費欲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費者的到店率,提高餐廳的營收。欲想做更大程度的營銷必須考慮新的方式。

餐飲團購的常態營銷不現實

互聯網的時代變遷可真是飛速啊。大約在09年底10年初,出現了“團購”這個新名詞,10年夏天開始慢慢的火起來了。這東西據說可以帶來大量到店客人,對短期提升收入沖個業績還是有作用的。再加上同行的餐飲企業有在進行團購業務,說“能提高每日流水”,我們也欲嘗試。

開始,我們選擇了某國內規模最大的團購平臺合作。我當時非常重視這次合作,把他當成我們集團一個重要的營銷活動來做,因此,我安排了全國的店長,廚師長,包括部分高管集中參加“團購”業務培訓。令我哭笑不得的是,這個號稱國內最大的團購網站沒看上我們,好歹我們也在全國有幾十家連鎖!這網站派了三個小業務員來對我們進行培訓,行業經驗一竅不通,一直在說“可能吧”“也許吧”“我們也不確定”“我們回公司問領導”,這種臨時工般的態度和水平讓我在眾人面前沒了面子,我勃然大怒,讓他們立即走人,然後當場終止了合同,並狠狠投訴了他們,發誓永遠不會再跟他們合作。

但是這培訓還得向下進行。於是我找 了一家稍遜色的團購網,談了一下合作思路,他們立即派了大區總經理帶隊,技術,業務全齊,完成了整個培訓,很專業。那一次我明白了,不要只看公司規模,二流的公司派一流的人為你提供服務,遠遠比一流的公司派三流的人提供服務效果要好得多。有些團購網每天都在號稱 “當月交易突破多少多少億”,這些口號似的宣傳和洗腦式的教育我不認為會對整個產業鏈有多大貢獻,不會創造社會價值的公司終不是一個合格的公司。

團購開始了,大量人群湧進來了,讓我們始料未及。開始確實一團紅火啊,來的顧客都說,這有了團購,真是物美價廉啊。這年頭人越來越精,找餐廳上網查哪個有團購上哪家,或者坐在餐廳裏看有沒有團購,便宜不占白不占。價格越來越便宜,期望值卻越來越高,團購來的顧客都虎視眈眈的,唯恐我們對他們的服務有別。而且 隨著新店的不斷湧現,團購現在也越來越不靈了,過去五折團購賣個2000份,現在也就幾百份,而且大部分是團購過的。互聯網經濟,就是比便宜,比狠,顧客 巴不得你一折兩折來玩,不要錢免費吃才好。

團購讓餐廳在短期內湧進大批價格敏感型顧客,老顧客往往享受不到團購的優惠,讓這些追隨在商家身後的老顧客深受刺激,甚至會轉投其他餐廳,或者,也從一個忠誠顧客變成了價格敏感者,並且對品牌的本身價值有了質疑。

我平時也經常看媒體報道,曾經的千團大戰,現在剩下的寥寥無幾。倒閉的倒閉,合並的合並。團購這個東西太傷利潤了,本來現在做餐飲利潤就薄,一個個的團購網站還為了拉流量盡可能的讓你給更低的折扣,說“不低折扣就拉不來顧客”——有本事你九折能拉來這麽多顧客你才真牛!

說句實話,團購對餐飲來說,就是賠本賺吆喝而已,根本不賺錢。它就是個短期促銷,作為常態營銷活動根本不現實,傷不起。顧客多了,但是顧客越多越賠錢。我們做著做著發現扛不住了,就停了。

理性選擇“會員營銷”

我了解“會員”這個概念是從儲值卡開始的。在我巡店時,發現各個店總會有一些熟悉的面孔,有些顧客貌似都和店長打成一片,看樣子經常來。這些人既然經常來消費,說明認可我們。我靈機一動,不如讓他們像給銀行卡存錢一樣給餐飲店預存款,還能幫助企業沈澱一些資金,對於餐飲企業來說積累些資金可以做很多事。

我最早用的是收銀軟件中的儲值系統,開始效果很好,後來發現只能充單店,不能連鎖店之間通用,跨店使用需要反復電話溝通,極其繁瑣。而且它管理的是卡,只認卡不認人。對於一個餐廳來說,更在乎的是誰來用餐,所以這個系統顯然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後來一直尋找,但連續好幾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

我的要求很簡單:第一,要有銀行級別的安全性能,一旦收銀系統出問題,資料外泄後果將不堪設想;第二,儲值卡針對的是“人”,我們需要記錄顧客的詳細資料,對他們進行跟蹤服務,有“人”才能有“錢”,我們才可以慢慢培養用戶的忠誠度。

後來終於發現有一家公司能夠提供我所需要的儲值卡,他們同時還有著相當不錯的金融背景,不僅提供儲值工具,還提供後期營銷服務支持。通過業內打聽得知,與它合作的夥伴有金百萬,且評價良好。很快我們建立了儲值卡業務合作。

再後來,我漸漸又發現儲值卡也存有弊端。比如丟了、損壞了、消磁了,便無法享受應有的權益,這讓顧客很容易引起誤會。盡管我們可以實現交費即補卡,但多少還 是令顧客對我們產生了不太好的印象。時代在更新,我們當然也會與時俱進,給顧客提供更滿意更便捷的服務。其實卡只是一個形式,顧客更在乎的是獲得的權益。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電子會員卡漸漸流行起來。

我選擇電子會員卡有著自己的想法:一定要第三方平臺,即非直接合作平臺。舉個例子,我們在窩窩團做團購了,想向我們各個店點評會員群發一次短信通知,告訴這些會員“我們在窩窩上團購了,歡迎大家踴躍購買”,點評會支持群發嗎?當然不會。而第三方平臺卻不存在這個障礙,通過平臺我們可以將不同渠道進來的顧客數據進行有效管理,並及時告知門店的活動營銷。而且我很介意這個產品是否可以實現和收銀後 臺的完整對接,因為不對接,出現“作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當下更新速度太快,幾年就是一個新時代。前幾年還火的博客和飛信,現已銷聲匿跡;現在,微博與微信成了社交媒體的主流。不過,微博現在越來越靠向公眾媒體,微信出了5.0也會大幅削弱營銷平臺的性質,服務性質將會大大增強。

前段時間宣傳火爆的“朝陽大悅城” 微信營銷,現在也淡出視野,顧客只有在店才會掃二維碼,而人家都已經在店內了,還需要掃嗎?重要的是,微博也好,微信也好,都只是提供一個加入會員的通道而已。坦白的講,我們不能在一個獨立的互聯網平臺“吊死”,一是這個平臺會把我們牢牢控制住讓我們陷入被動,二是萬一這平臺倒下或沒落了,我們的服務還會持續嗎?我贊成的是多渠道加入會員,在後臺進行數據分析,營銷活動策劃等。現在我們的會員系統就是可以短信、微博、微信等各種渠道加入,和實體儲值卡所獲得的會員權益相同。將來如果有其他通道可以收集會員,一樣打通為我們服務。

其實對於會員的理解,我覺得其實最重要的是:會員數據營銷,是屬於商家自己的,我們可以控制它。最近微生活的會員卡和大眾點評會員卡一直在找我談,他們告訴我說,大部分的顧客都喜歡吃飯結帳出示打折卡,告訴我,與他們合作會帶來多少多少顧客。我直接對他們說,你們這進店9折,所有的人進店都9 折,那會員就成了普通人員,折扣變成正價,你還掛著虛幌子幹什麽呢?幹脆就所有的菜價格都打9折好了,直接。而且這些加入會員沒有任何門檻,不給折扣這些會員也是會來吃,你一折扣把利潤活生生的讓出去了,已經到手的錢丟了。

低門檻加入,顧客不但不領情,還會非常開心的說,哇,微生活卡,點評卡,真好,可以給我在各個店打折。我們讓出了折扣,付費給點評和微生活,最後的結果是給這兩個平臺增加了大量用戶,我們啥都撈不到,簡直在給別人做嫁衣。 但是商家自己的會員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顧客覺得我是會員,商家時不時的有菜品贈送,代金券贈送,積個分,儲值還送禮品,這商家真棒,我要經常來。更重要的是點評會員卡、微生活會員卡很難實現儲值,更不用說和收銀打通了。做會員不是為了隨波逐流,而要為自己公司的收益考慮。咱做會員,一定要考慮清楚“我們 要給誰優惠”,要看不同顧客的消費行為、金額、次數等等。都是會員就都不是會員了。我看現在越來越多的商家都不再“刷銀行卡打五折”了,其實仔細想想,一個道理。

這幾年一直有不少公司看我們這餐飲企業有一定的影響力,點評和微生活更是不厭其煩的天天追著我,要免費給我們提供服務。我拒絕了。免費的東西吧,我的利益將得不到任何保障,萬一有一天先上船後買票,這種殺傷力更大,咱玩不起。

尤其是打折卡,門檻低,伸手指就能加入,萬一嘩嘩啦啦的給我收集了一大堆會員,然後按照發展會員數量每個會員數據交多少多少錢,這種綁架行為太可怕了。按照我這脾氣絕對不會交的,不過人家用戶多,用戶是屬於人家平臺方的,他們萬一一生氣,往我們會員用戶發競爭對手的菜品信息和優惠信息,我這說理都沒處說去。我聽說有個別的商家在這兩平臺已經發展了好幾十萬的“會員”了,如果他們真的為此買單,那可真是雷鋒轉世了。

以上都是我的肺腑之言,大部分 都是我從血淋淋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其實經歷了這麽多,我覺得與互聯網廠商合作,你只要看該廠商提供的服務是否能給你帶來持續營收和企業品牌曝光,同時再 衡量一下我要付出什麽:經費?優惠?餐品?禮品?估算一下,選擇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合作方式。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切記要選擇一個能為你提供持 續服務的團隊。互聯網這個行業已經不再只是提供一個工具讓你自己玩,而是需要包括咨詢、策劃、服務的系統工程,只有完整結合才能達成共贏。我們在做互聯網 營銷的同時,不要忘記了,餐飲企業的菜品和服務是內功、是根本,要先把基礎打好再來玩營銷。最後希望和我一樣在餐飲行業中打拼奮鬥的經理人們,能夠在“互 聯網營銷”這個龐大的圈子中走出迷局。

(收藏自 《21世紀網》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15, 2014 at 6:31pm

自媒體 (We Media)

什麼是自媒體

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也叫“個人媒體”。包括BBS(電子佈告欄系統),Blog(博客),Podcasting(播客),GroupMessage(手機群發)等。

美國新聞學會的媒體中心於2003年7月出版了由謝因波曼與克裡斯威理斯兩位聯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裡面對“We Media(自媒體)”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

(Feature Photo: Kyoto 1 by Justin Tsang,http://adventuresinphoto.com/

自媒體具有幾個特點

1. 平民化、個性化

2006年年終,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封面上沒有擺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現了一個大大的“You”和一臺PC。《時代》周刊對此解釋說,社會正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正在成為“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2006年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聯網上內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創造者。

美國著名矽谷IT專欄作家丹.吉爾默給自己的專著《自媒體》起的副標題是“草根新聞,源於大眾,為了大眾(《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這便道出了自媒體最根本的特點――平民化。從“旁觀者”轉變成為“當事人”,每個平民都可以擁有一份自己的“網路報紙”(博客)、 “網路廣播”或“網路電視”(播客),“媒體”仿佛一夜之間“飛入尋常百姓家”,變成了個人的東西。人們自主地在自己的“媒體”上“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每個“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傳遞他們生活的陰晴圓缺,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我國著名新聞傳播學者喻國明形象地將此描述為“全民DIY”:“簡單來說,DIY就是自己動手製作,沒有專業的限制,想做就做,每個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達自我的‘產品’來。”

自媒體成為了平民大眾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最佳場所。

2. 門檻低、運作簡單

對電視、報紙等這樣的傳統媒體而言,媒體的運作無疑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它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維繫。並且,一個媒介的成立,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層層核實和檢驗,其測評嚴格,門檻極高,讓人望而生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在這個互聯網文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各個地方的美麗風景、就可以欣賞到最新的流行視聽、就可以品味到各大名家的激揚文字… …互聯網似乎讓“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眾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媒體”也成為可能。

在像新浪博客、優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體的網站上,用戶只需要通過簡單的註冊申請,根據服務商提供的網路空間和可選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網路上發佈文字、音樂、圖片、視頻等信息,創建屬於自己的“媒體”。擁有自媒體,不需要你投入任何成本,也不要求你有任何的專業技術知識。其進入門檻低,操作運作簡單,讓自媒體大受歡迎,發展迅速。

3.交互性強、傳播迅速

沒有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得益於數字科技的發展,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都可以經營自己的“媒體”,信息能夠迅速地傳播,時效性大大的增強。作品從製作到發表,其迅速、高效,是傳統的電視、報紙媒介所無法企及的。自媒體能夠迅速地將信息傳播到受眾中,受眾也可以迅速地對信息傳播的效果進行反饋。自媒體與受眾的距離是為零的。李亞鵬於2006年8月12日10:08在其博客上發表承認李嫣兔唇的博文《感謝》,發表僅六小時後,就有近1600條回覆,瀏覽量達到近112000。其交互性的強大是任何傳統媒介望塵莫及的。

4. 良莠不齊

個人有千姿百態,代表著個人的自媒體也有良莠不齊。人們可以自主成立“媒體”,當媒介的主人,發佈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隨心所欲地編輯。這些信息有的是對生活瑣事的流水帳式的記錄,有的是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的集錦,有的是對時事政治的觀察評論,有的是對專業學問的探索與思考… …著名作家王朔曾說:“也許我有些發不出去的雜文,會放到網上。”這就表明瞭在自媒體上發表信息的隨意,自媒體取消了傳統媒體編輯決定發表的權力,讓各種信息“肆意”傳播。

優秀的自媒體可以讓受眾得到生活的啟發或者有助於事業的成功,讓人們發現生活的意義與價值。但大部分的自媒體只是一些簡單的“網路移植”,記錄一些不痛不癢的雞毛蒜皮的內容,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李某是博客“夜色朦朧”的博主,因為在自己博客上轉貼了數十篇色情小說而被北京警方刑拘,他也是國內首個因為在博客上傳播色情內容而被刑拘的博主。這些內容雖然給他的博客帶來了很大的點擊率,但其影響卻是負面的。

(Feature Photo: Checking the Cell Phone by Erik Pronske,
http://500px.com/erikpronske

5. 可信度低

網路自媒體的數量龐大,其擁有者也大多為“草根”平民,網路的隱匿性給了網民“隨心所欲”的空間。在平民話語權得到伸張的今天,“有話要說”的人越來越多。有的自媒體過分追求新聞發佈速度或者說為了追求點擊率而忽略了新聞的真實性,導致的部分民間寫手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線。這就導致了自媒體所傳播的信息的可信度低。

6. 相關法律不規範

讓個體聲音得到充分釋放的同時,勢必也會讓一些與憲法、社會道德規範相悖的聲音得以散播。2005年10月,南京大學陳堂發副教授一紙訴狀將中國博客網告上法庭。原告在中國博客網(www.blogcn.com)上發現一個名為“長套襪”的博客網頁上有一篇《爛人爛教材》的文章,指名道姓地對他進行“辱罵和攻擊”。該案被稱為“中國博客第一案”。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媒體從憲法上來看是個人言論自由權的延伸,從一誕生就受到了諸多法律的限制。作為一種權利,自媒體當然有很多的界限是不能突破的。雖然我國目前有很多法令管制網上活動,但是還只是停留在對網站的管理上,這些法令就顯得不夠全面。如何在法律上對自媒體進行規範與引導,迫切需要全社會來共謀良策。

從以上對自媒體特點的淺析中,我們知道,相對於西方“自媒體”的迅猛發展,中國的 “自媒體”顯然處於起步階段。網民應該學習在這個言論最自由的地方如何作負責任的表述,行使權利的同時不忘義務,使我國自媒體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自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挑戰

以播客為新興形式的自媒體使得原來處於新聞製造邊緣的受眾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中堅力量,傳統媒體受到自媒體的挑戰。

1.“共用媒體”挑戰“一對多”的傳播模式

傳統的新聞媒體將傳播者與受眾分得很清,它們是“自上而下”、“點對面”的傳播方式。而播客式的自媒體打破了這種不公平的格局,新媒體不再有傳者和受者的界限,每個人都是傳者,每個人都能做新聞,“人人即媒體”。因此,在播客網站上,我們不再提及“受眾”一詞,而更習慣說“用戶”。

2.挑戰傳統媒體“把關人”作用

在Web2.0時代,網路傳播成為“零門檻”的傳播方式,任何網路用戶都可以成為傳播者。在技術層面,播客具有非線性傳播、零門檻、低成本等優勢,正是這種互聯網的特性決定了用戶發佈的信息內容不完全受網站的控制,傳統媒體對信息的篩選、以及議程設置的特權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3.打破時間地理局限,受眾成為新聞源

傳統媒體的專業新聞工作者利用集團優勢以及技術支持,方便他們在世界各地收集信息進行報道。然而,播客式自媒體的出現打破了時間、地域的局限,用戶也能成為新聞的採集者和傳播者。以2009年2月9日發生的“央視配樓失火”事件為例,央視大火發生半小時後,“草根媒體”先於主流媒體透露消息。一位叫 “加鹽的手磨咖啡”的網民,在事發時恰好路過現場,隨即用帶照相功能的手機拍下火場照片,這些照片於2月9日21時04分上傳到網上。之後12小時內,這批照片的訪問量超過37萬次,跟帖1700多個。而另一位叫“msun msun msun”的網民於2月9日22時左右將一段現場視頻上傳到Youtube上。約6分鐘後,新華社才在主流媒體中第一個發出了有關火災的快訊。這類突發性事件的視頻材料是主流媒體無法企及的,而傳統意義上的“受眾”成為了“新聞源”。

4.微內容對傳統新聞理念的挑戰

微內容是相對於巨內容而言的。巨內容就是傳統媒體的主體內容,是體現新聞的重要性、接近性、時效性、顯著性和趣味性等新聞價值的內容。對於微內容,該辭彙的創造者Jakob Nielse描繪到,這是用來描述一個網頁上所顯示的“超小文欄位”(Microcontent),比如頁頭與標題。然而面對複雜的互聯網,微內容的範疇註定不會是簡單的“導引文字”。實際上,互聯網用戶在網上的所有獨立數據,比如博客中的每一則網誌,BBS中的每一個評論,甚至用戶的每一次點擊,都構成互聯網的微內容。

目前,Youtube網站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微內容市場,微內容的影響和效果不遜於傳統的大眾傳媒的巨內容。而且,用戶對視頻音頻的每一次點擊、評論、收藏,都是一種微內容的體現,在進行音頻視頻查詢的時候,受點擊、收藏、評論多的音頻視頻,會最先出現在首頁上。因此在Youtube首頁上可以看到 “觀看最多的視頻”、“最熱門的視頻”以及“精選視頻”的鏈接。這種選擇不是來自於Google搜索的機器智能,而是來源於用戶自身的判斷,可信度更強。

參考文獻

張瑩.淺析“自媒體”的特點

(收藏自 MBA 智庫百科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15, 2014 at 10:16am

Abnormal Returns:On the future of blogging

Eight years into blogging at Abnormal Returns we have seen bloggers, blog platforms and the like come and go. Last year we asked out loud “Where did all the finance bloggers go?” There were any number of responses, many of which focused on the atomization of the social graph. In short, there are a lot more different ways to get your viewpoints across these days.

In the past week two of the more eminent long-time bloggers, Om Malik and Jason Kottke, have weighed in on the issue of the “death of blogs.” Not surprisingly they both note has the DNA of the blog has helped launch any number of services like Twitter and Facebook which we lump together as ‘social media.’ Om Malik at GigaOM writes:

Blogging used to have blogrolls, link blogs, photo sharing, videos and even status updates. Status updates and link sharing are two behaviors crucial to Twitter, and photo sharing is as commonplace today as Starbucks cafes. We formed relationships, we followed people on blogs, now we do that on Instagram, Twitter, Foursquare, Facebook and every other service.

Jason Kottke writing at Nieman Journalism Lab* is on the same wavelength:

So, R.I.P. The Blog, 1997-2013. But this isn’t cause for lament. The Stream might be on the wane but still it dominates. All media on the web and in mobile apps has blog DNA in it and will continue to for a long while. Over the past 16 years, the blog format has evolved, had social grafted onto it, and mutated into Facebook, Twitter, and Pinterest and those new species have now taken over. No biggie, that’s how technology and culture work.

Both Malik and Kottke acknowledge that blogs aren’t dead. They are changing and evolving like everything else on the Internet. However if you want to make an argument and need more than 140 characters, which is often the case in finance and investments, there is still no substitute for the blog.

* Kottke has some additional insights in an introductory piece worth reading, where else, at his blog.

About Abnormal Returns:He has over its seven-year life become a fixture in the financial blogosphere. Over thousands of posts we have striven to bring the best of the financial blogosphere to readers. In that time the idea of a “forecast-free investment blog” remains as useful as it did six years ago.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11, 2014 at 10:06am

陳明發博士:海嘯年代:中國式鋼管是金箍棒?

金融大海嘯全球狂飈,各國都在試探新的平衡點。此刻,中華民族應該探討,那些觀念能有力的影響全球,再透過文化創意的軟實力,將這些觀念遠播全球,贏得認同。

環球化的遊戲規則,不是總由西方來劃定的。但是,首先不妨看一看,普天下的人樂於接受那些觀念;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就會心甘情願來配合。

共同市場 共同命運

頭號觀念:人類共同的命運。

美國人繼續穿著舊寒衣度過嚴冬,沒打算買新的,中國人或波蘭人不能取笑他們:“你們也有沒錢的一天!”因為很快的,中國和波蘭的紡織廠與大衣廠工人就要失業。

中國和波蘭工人失業,德國人也不好笑出聲,因為很快的,他們的紡織與成衣機械廠也要關閉。

(Feature Photo: A Rainy Day by MAPs Mrinmoy,http://500px.com/MAPs_Mrinmoy

全球化讓我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彼此就算不是直接,也是間接的商貿關系,使到某個國家害傷寒了,其他國家也會打噴嚏、甚至流鼻水。

高瞻遠矚的領導人,可以從這個簡單的事實領悟到,他們要在這全球大海嘯中突圍,必須回到“地球人有共同的命運”這個主旋律。

例如,美國拯救它的三大汽車廠,必然要重新考量他們的生產方針,符不符合全人類可持續的未來。既然給市場註進一大把一大把金錢,事情總不能還是老樣子。

最近,聯合國發展計劃署執行主席凱末爾德爾維什,和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胡安索馬維亞,兩人聯手執筆發表了一篇聲明,建議美國把握機會,協助汽車業的復蘇方向,導往新一代節能、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汽車,還有綠色職業上。

這也不是新鮮事,美國其實在這坎兒上吃過虧。

1970年代前,美國原是汽車工業霸主,生產出大型、外觀氣派的車子,曾是走在時尚前端、領袖群倫的文化符號。可是,石油危機一來,油價狂飆,絕大部分顧客需要的,已不是排場、奢華,而是實用可靠的交通工具。

日本人於是從顧客的角度思考,研發出機能齊全、經久耐用,而價格又大眾化的汽車,取代了美國汽車。至此,汽車業發生了結構性的巨變。再後來,回應消費者的節能需求,日本又進一步研發氣電共生的汽車。美國汽車還沒來得及跟上去,日本汽車已經占據了大部分市場。

中華創意人,也要從“地球人有共同的命運”這個觀念,為中華文化贏得掌聲。回歸歷史傳統,我們可富裕得很;“大同世界”、“和諧生態”的事事物物,在歷史文化資源裏,我們何曾匱乏過?

私房創意 舞臺創意

再談一個觀念:文化資源的再創造,或創意善用。

拿鋼管舞為例。它原來不是我們的文化資源,是從外借來的新事物;並不能讓我們看見自己民族的根。

我們的女性同胞要減肥、健身、充氧;找尋自我性感、美好的一面,在家兜著鋼管轉呀轉,只要音樂不幹擾鄰居;振幅不叫人心慌,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可是,劇場大舞臺,既不是操場,也不是淑女閨房,上演鋼管舞,使人不能不聯想到,它在國外出現在大眾面前時,是在什麼地方;所表現的,是什麼意識、態度?

另一方面,中華姑娘不跳鋼管舞,大有藍眼睛、金頭發的姑娘在跳。

可是,我們自身的的傳統文化,自己不珍惜,不挖掘、再創造,外人不會自動跑來守護它、發揚它,不會奔走疾呼:“海嘯過後,有著共同命運的世界,很需要這些東西,它能引爆我們對和諧大地的激動;敞開我們對大同世界的欣賞!”

前衛的文化人此時不妨鬥膽耍耍創意說:“向中華民族的經典《西遊記》致敬,把那鋼管變成孫悟空的金箍棒,讓姑娘們去跳跳舞、亮亮雜技吧!”

那明年的廣西電視臺或任何其他一個省市的《春晚》舞臺,就不是韻律操場、辣妹私房,或男性俱樂部的吧臺,而應該設計成盤絲洞,演一幕孫大聖大戰蜘蛛精的鋼管舞劇。

這樣,中西和璧就完成了。我們善用《西遊記》的文化資源,再創造《西遊鋼管舞劇》;從外輸入的新舞蹈元素,也創意的融進了我們傳統的長河大川。

一小撮男性同胞也不必耿耿於懷:“廣西電視臺《2009春晚》跳鋼管舞的姑娘們,穿那麼多衣服幹嗎?”羅蘭老師大可回答他們說:“對不起,這是采納鋼管舞形式的《西遊記》舞劇;不是跳韻律操,更不是表演艷舞!”

有了成熟的文化創意觀念,我們才可能有成熟的文化創意產業。(收藏自2009-02-24新浪博客網)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10, 2014 at 9:36am

陳明發博士:環球化輪到中華民族講話

真快。發上一篇博文,居然是四十天以前的事了。

四十天來,全球金融海嘯只有鬧得更叫人心慌。

寫上篇文章時,國際貨幣基金預測,面對這個風雪酷冬,2009年的世界經濟成長,沒得看了,將跌到淒淒慘慘的0.5%。

不過是一個多月吧,昨天,國際貨幣基金又站出來說,對不起,修正一下,2009年的世界經濟成長,連那半個百分比也不見了;預測是“零成長”。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糟糕的情況。

我們不妨樂觀的安慰自己:“這還是好的;零成長,總比負成長強。”

(Hard Rain III by Roby Bon, http://500px.com/robertobon

金融海嘯的暴風眼美國,面對的就是負成長。早在去年十月,他們就預測,今年的經濟將萎縮0.2%。聯儲局昨天也開口鄭重更正了:“美國2009年的經濟將萎縮1.3%!”

倒叫我們感到驚嘆的是,在放眼全球哀鴻遍野之際,又傳來中華民族的一大消息:中國所持的美國國債,已躍升至7000億美元,是境外投資者持有美國國債的25%。

偏偏有人多愁善感的說,美國恐怕會步上日本的後塵,掉進“失去的十年”之泥沼。指的是,因為銀行負荷過重的債務,導致日本整個1990年代的經濟動蕩不得,可說完全沒有成長。

手頭那麼多美鈔怎麼辦?

手頭持有那麼多的美鈔,我們怎麼辦?

樂天派說,美國人會賣兒賣女、賣田賣地,克勤克儉的,將我們枕頭下的美鈔兌換回去。

比較實際的人則說,稍安毋躁,美國人會加班趕印新鈔,掏來購買我們價廉物美的制成品。這樣,我們的制造業、外貿又將蓬勃起來,像西班牙鬥牛看見血紅的布。

工廠的機器哢嚓哢喳響起,我們又有工作做了。車八億件成衣,就能換回一部波音飛機。

問題是,我們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我肯定,你的想法和我一樣:我知道啊,八億件衣服,一件賣一塊錢人民幣,血汗錢,賺得太辛苦了。

可是,就因為便宜,人家才願意找我們做生意。

再說,這苦活不幹,幹什麼?

這又回到上篇博文結束時的話題:趁著世界秩序在重組,靠制造業起家的國家,都應該把以前賺到的錢掏出來,透過培訓教育去提升他們的人民。

有了必要的觀念、技術和資訊,我們就不能再埋怨:“這苦活不幹,幹什麼?”

中華民族不是天生就得幹苦活的;美國人也不是天生就有特權亂亂印鈔票,鬧得大家團團轉。他們奢華無度造成今天的淒涼境地,我們也不敢拋售美金,因為口袋裏裝著的美金還真不少。

優先秩序排好隊

培訓或教育的目標,優先秩序倒不能掉亂;應該鎖緊在:觀念、技術與資訊。

這回的全球金融海嘯過去後,會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們首先需要一個不一樣的觀念;從而開發出不一樣的技術;掌握不一樣的資訊。

西方國家向來強烈主張,“管得越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自由市場是一只無形的手,它自然會決定企業興亡的規律”。1997年東亞金融風暴時,美國便強烈譴責東亞國家幹預市場。

十年不是太久,言猶在耳。今天,因為金融海嘯的震央就在自家院子裏,美國政府趕緊伸手去救市,卻成了他們金融機構的大股東。

金融海嘯將現有市場推向失衡,而新的平衡又未出現,風水輪流轉,他們也就忘掉了“自由市場原則”。

為了達到新的、更可靠的平衡,許多固有的原則會被忘掉。誰知道,美國有一天急轉彎,往保護主義走回頭路?那時,我們的制成品再“價廉物美”,出口恐怕也很有限了。

中華民族要為一個不一樣的“後海嘯年代”,做好觀念上的裝備。

最好的策略就是,在各國都在試探新的平衡點的當兒,為我族找到能有力影響全球的觀念,再透過文化創意的軟實力,將這些觀念遠播全球,贏得認同。

環球化的遊戲規則,不是總由西方來劃定的。但是,首先不妨看一看,普天下的人樂於接受那些觀念;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就會心甘情願來配合。(收藏自2009-02-21 新浪博客網)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9, 2014 at 11:44am

陳明發博士:裁神到:內需救國?

過年:失業的開始

2009年的農歷新年來得特別早,陽歷正月二十五就是除夕了。

剛踏進2009年,春節的跫音漸漸清晰,賀歲聲隨即在身旁響起。

然而,往年人人愛聽的一些祝願,今年聽上來卻很不是味道。例如,

“財神到。”

“財源廣進。”

“財源滾滾來。”

只因為全球金融大海嘯鋪天蓋地卷來,這些話聽起來其實就是:

“裁神到。”

“裁員廣進。”

“裁員滾滾來。”

多少人吃了公司尾牙收工宴,領了薪水回家去過年,就是開始失業了。

不管羅蘭舞團的中國鋼管舞,在廣西電視臺今年的《2009春節晚會》上,跳得多熱鬧、多有勁,恐怕也拂不去他們的愁緒。更沒法讓他們看見,文化應該帶給他們的感動、激勵。

(Feature Photo: 酷哥哥的氣象預報 by kilo yankee,www.facebook.com/khoo.yu.7

待業、就業:工作在那裏?

幸而,中國各相關單位已經聯手啟動“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協助的對象包括:返鄉婦女、零就業家庭、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人員、4050失業人員、連續失業一年以上的人員、具有就業願望的城鎮低保人員……,當然,還有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尚未落實工作崗位的應屆高校畢業生。

肯定的,還有許多適當的工作,正等待著適當的人。可是,在金融危機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非常時刻,有一點卻也是很肯定的:將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不管這工作適不適合他。

以前賺美元、歐元的多少國家,現在因為歐美經濟不景,出口貿易也就陰霾密布。一場暴風雨下來,經濟陷入衰退。領導人於是呼籲人民:“消費救國!”“內需救國!”

“消費救國?”有的人民急了反彈說:“沒錢怎麼消費?”“老子有錢也不敢亂消費!”

“內需救國”倒是一條沒多大爭議的生路。由政府拿錢去建築道路、橋梁、學校、醫院等等硬體建設,或是辦培訓教育、研究開發,讓錢在市場上滾動,既制造就業機會、市面景氣,也提升人民的就職、創業觀念、技能與資訊,給新階段的發展作準備。

長遠來說,瞄準海嘯後新興產業的巨大潛能,提高就職、創業的能力,收入更穩定、舒適,也就更有能力去實現較高層次的需求,例如房子、車子、消費電器等耐久資產。從而推動國內的內需市場,往更健全的方向發展。

中短期來說,給待業人員辦短期的培訓,或長期的教育,政府除了給他們付學費,還負擔他們上課期間的生活費用,兼顧“消費救國”與“內需救國”,多好。(2009-01-17 新浪博客網)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8, 2014 at 9:01am

陳明發博士全球金融海嘯中華民族的機遇

在新事物面前,創意人是敏感的。當第一只候鳥拍起翅膀,他就意識到,氣候在轉換中,氣味也開始不同。當大家感覺得,眼前的一切熟悉又舒服,創意人心中早已準備好的舞臺,卻已經奏響另一個時代的序曲。

2008年,中國慶祝改革開放三十年,點算著數不完的成績,世界各國不幸在鬧金融海嘯。雖然中國的經濟成長,相對還很穩定,可是,因為美國的消費力弛緩,訂單銳減,許多賺美元的工廠,都不得不裁員、減薪、停產;倒閉的更不在少數。

有人說,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我要說,這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Feature Photo: Loreburn,Saskatchewan,Canada Tornado by Robert Edmonds,http://stormchaseguide.com/

廉價加工的夜幕淡褪,也就是文化創意的黎明。新舊交替,世界秩序正好在重組。

在廉價加工的夜幕下,勞力密集的低檔制造業,附加價值不高,必須付出的社會成本卻往往不小,例如環境汙染,資源消耗,工作單調、重復,人性物化、異化,人際關系疏離,社區意識淡薄等。它帶給我們小康局面,卻無法讓我們引領世界的發展。

在國際社會上,我們只是謙卑的工人,以及盲目的消費者。別人對我們感到興趣,是因為我們可以拿很少的薪水,很長時間的勞動。有了收入,就有龐大的市場,消費別人的潮流與文化。例如,為情人節、父親節、母親節等外來的節日忙碌;本身民族的傳統節慶,反而漸行漸遠。

我們很開心地看見,多少外國人在努力學普通話。可是,十之八九,他們只是為了方便和我們談生意。順道,就向我們推銷“慢活”、“樂活”、“小就是美”、“以人為貴”……之類的生活哲學,沒興趣知道我們的老子、莊子,早在二千年前,不僅僅這麼說過,且曾有血有肉的這麼生活著、示範著。

在文化創意的黎明中,我們不放棄制造業,大家不必害怕失去就業機會。然而,我們從事的是高附加價值的高檔制造業。寶馬汽車緊黏人心,不是因為它價廉物美,而是因為它標誌著德國民族的精粹工藝和高雅設計。

所以,它不只是一堆鐵皮和機械的物理組合而已,它真正引人入勝處,是德國文化創意所彰顯的出來的意識、態度、風格與哲學。

這麼一項任務,單靠汽車制造廠及其工程師、技術人員或裝配工人,永遠無法完事。它還需要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民族學和文化學等方面的學者,還有工業設計、營銷、攝影、媒體、時尚、節慶、體育等方面的創意人。

因此,它不僅僅是制造業的事而已。在文化創意的串連下,它跟整個民族的軟實力有關。當人們買一部寶馬汽車時,人們也同時認同了它的文化內涵。汽車不再是交通工具那麼簡單,它是一個國家民族在全球的代言人。

在文化創意年代,最核心的資源是我們的文化。

文化資源可以從制造業走入創意產業,如德國的福士偉根甲蟲車,成為了好萊塢電影的主角。它也可以從文化產業躍進制造業,如韓國的《大長今》電視劇,不僅帶動韓國人的旅遊與餐飲、蜜月與個人專輯攝影等服務,也帶動了他們的食品業、保健產品業;甚至是女主角李英愛代言的LG電器業。

華南工廠生產的一件低價襯衫,穿上一陣子,洗多幾回,它便可能褪色、鈕扣松掉。反正沒花幾個錢,丟掉就算了。一般物質意義上的商品,作用似乎都是這樣,我們不會對之產生感情,更談不上黏質的眷念。

反之,我祖父留下的一只飯罐子,我不會因為缺錢用,便將它賣給收爛鐵的或古董商,也不會因為它陳舊了便把它扔掉。因為這個飯罐子,曾跟隨我祖父赤手墾伐山林多年。

莽荒裏,有一株沒人敢去砍參天大樹,老爺子偏是不信邪,沒說什麼就單獨一人到山裏去。那天傍晚,我父親在倒下的亂枝雜幹中,找到血肉模糊、冰冷已久的他,還有一個飯罐子。

那時節,日本軍投降後沒幾年,英國人回到了馬來亞半島,白色恐怖正籠罩著鄉土。還只是一個少年的父親,在方圓十幾公裏內沒有其他人家的山地裏,天色就快完全暗下來,戰栗的手捧著飯罐子。

那飯罐子,已經不是一個器皿,而是我家歷史的載體。既有不信邪的驕傲,也有不信邪的悲涼,常使人不得不靜下心來,多想想往後的路子應該怎麼走。這樣,飯罐子變成深切的叮嚀。

文化產品,就是立足在民族的集體回憶,或是民族傳統的變奏上。它既要求民族的技藝含量,更要民族的意義含量。

廉價生產年代的結束,就是意義創造的開始。(收藏自2009-01-05 中國《新浪博客》)

Comment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5, 2014 at 11:21am

陳明發博士:中華創意人的歷史機遇

中國離全球經濟暴風眼,也許很遠;中華創意人離世界秩序的改組中心,卻應該很近。

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

財富是相對的,粗茶淡飯是一餐,山珍海味也是一餐。

有些人曾經長時間享受著山珍海味,忽然有一天被迫接受粗茶淡飯,肯定是發生了事情。例如,健康出了狀況,不允許再大吃大喝。

在這生命轉彎的時刻,他的人生觀、生活形態,肯定也就跟著蛻換。

(Feature Photo: Take Five by Dan Oxley,http://500px.com/danox82

好比說,起居作息開始有規律,飲食活動有節制;上班時,調整工作節奏,減少壓力;下了班準時回家,避免應酬;多陪家人聊聊心境,讓身子在溫馨的關愛下康復。

最重要的,他開始領悟到,生命珍貴、親情無價。整個生活風格與理念,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

同樣的,習慣了吃好用奢,兀然省吃儉用,不用說了,是經濟出了狀況。

生活意識與態度,肯定受到沖擊。久了,原來的生活風格與理念,也將有所轉變。

真正的二十一世紀

中華創意人要從這角度,來把握眼下的全球金融大海嘯。並且理解到,中國離全球經濟暴風眼,也許很遠;中華創意人離世界秩序的改組核心,卻應該很近。

有了這樣的前提,中華創意人遂能理解,為什麼歐盟主席、法國總統薩科齊說:

“這場危機把我們帶進真正的二十一世紀。必須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全球化面貌:新的政治、經濟、社會秩序、原則與規範。”

薩科齊鏗鏘有聲的宣言,為他贏得2008年10月出版的《經濟學人》的肯定:“今天,薩科齊把法國、歐洲重新放上世界外交的版圖上。”

毫無疑問的,資本主義集團的龍頭大哥美國,這回泥足深陷一百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只要經濟元氣未耗盡的強國,都想在這場人為的災難中,找到一個有力發出聲音的議題,增強本身的領導地位;也從國際上為國家民族贏得影響力、話語權。

所謂的國際新秩序,可能的細節是什麼?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方式蛻轉,會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人的生活方式牽涉到意識、態度、風格和哲學理念。

人們現有的意識、態度、風格和哲學理念,已經受到這場海嘯的沖擊,甚至動搖,已不在話下。

這不難想像。2008年,美國房市泡沫拖垮金融機構,股市應聲崩盤,銀行跟著緊縮信用,野火就一直燒到產業界。

企業沒法子調動資金,於是開始縮減開支,裁員減薪,或幹脆倒閉拍賣。最後,總體消費力下降,整個市場唯有悲鴻遍地了。

別以為這只是美國自家的事。地球是圓的,全球化以後就更圓了,什麼事都轉得特別順暢特別快。我們常說,美國打一個噴嚏,許多國家就感冒了。何況,這回美國發高熱、吐白沫,未知病成何等程度;病到何時。

環環相扣的全球經濟,這一回讓金融 “自由開放”的國家叫苦連天。冰島從人均GDP六萬三千美元的幸福邦,一夜間宣告破產。2001年破產過一次的阿根廷,又要破產了。南韓、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小國、匈牙利、杜拜……,日子都不好過。

俄羅斯的股市市值,相對於2008年5月,已經不見了三分之二。

別高興太早啊

英國2008年第三季的經濟,也出現16年來頭一遭的負成長。

我大兒子在英國上大學,高興的對我說:“爸爸,馬來西亞貨幣兌換英鎊,升值啦;以前是七塊錢馬幣換一英鎊,現在才五塊三!”

我憂苦的對他說:“兒子,別高興太早啊。接下來幾年,英國的經濟要是都不怎麼樣,你想留下來找工作、吸取專業經驗,豈是易事?”

我這輩子,碰過好幾回經濟危機。1970、1987、1997年。1997那年的亞太金融危機,海外的中文用詞是“金融風暴”。那是一次過的大災難;一場風暴浩劫過後,大家忙著收拾殘局就是。

2008年的金融危機稱為“海嘯”,因為沒人曉得,這一波的房貸、證券、股票沖擊過了,緊接下來又會是什麼沖擊,信用卡、車貸、公司假賬……?何時再來?有多嚴重?就像海嘯高掀時,滔天大浪一波接一波重上陸地。

最令人不可終日的是,許多經濟學家說,沒人真正知道,現在是金融海嘯的初期、中期或後期。

美國大型房屋拍賣行總裁古德,在本月五日吞槍自殺。與此同時,德國的億萬富翁默克勒,也因受財困影響而撞火車自殺。

美國候任總統奧巴馬說:“金融海嘯遠比我們想像得嚴重。”

曾經,美國人普遍的認為,美國不會倒的,美國人可以無止境的消費下去;甚至無節度的奢華下去。

當雷曼兄弟倒閉,其他的金融機構也漏子百出,多少美國人一覺睡醒,南柯一夢似的發現到,他們畢生努力工作的財富,居然不見了大半。

他們面對生活的既有意識、態度、風格和哲學理念,能完全沒一回子事嗎?

普世的敬重與欣賞

中國的情況還好。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日前透露,金融大海嘯並沒直接沖擊中國。可是,隨著歐美的經濟衰退,中國過去十年的出口榮景已不再,2009年預測中的經濟成長,也就不如前幾年那麼牛了,而下調到7%至8%。

期待繼續大賺美元的城鎮,當領導的,真的要好好想想了,怎樣回到地方上的本土文化創意,開拓新的創富渠道。造福社群,確保民生和諧。

我此刻想的,是借助中華文化創意社群,共同彰顯中華民族的軟力量。在世界經濟重組、新的秩序出現後,我們不再是打著“價廉物美”招牌求存的族群,而真正有能力把七千年的文化資源,提煉、加工成創意資產,贏得環球的敬重、欣賞。

將來,再有不負責任的商人搞出毒奶,或是其他令人蒙羞的商品時,全球華族能贏得世人的諒解,並願意衷心的替我們辯護:“這只是很小很小部分沒水準的人幹的事;

“中華民族和他們的商品、服務,普遍上是很有文化底蘊的;在世界嘗試找尋替代的生活方式時,他們繼承自古早祖先的智慧,曾深深感動了我們。”

正當全球熱烘烘在的臆測,全球經濟會變得怎麼樣,我在那兒完成碩士與博士研究課業的澳大利亞,已經靜悄悄在鼓勵他們的人民,努力學好漢語,努力把握中華文化。

臨危創機運,把握應有的觀念、資訊和技術,在世界秩序重組的過程中,中華創意人大有機會走向環球。在1929年10月爆發,為時十二年的大蕭條時期,文化創意產業例如電影與廣播,就乘勢而上,成為美國人的主要娛樂。

你的城鎮,有何文化創意產業?(收藏自 2009-01-10 新浪博客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