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內容工作者新提案
你還記得這個故事吧,夫妻騎驢?
兩公婆趕路,牽著一頭驢。路人見之大笑:蠢公婆啊蠢公婆,有驢不會騎,走路累不累?
兩公婆於是騎上了驢子,路人這下不笑了,開始罵人:殘忍啊你們殘忍,你們有人性沒有,兩人騎一驢,不是虐待動物是什麼?
老公聞聲,趕快下來,讓老婆騎在驢子上,自己拉繩子。
有的路人開始批評做老婆的:你這女人真不要的;人家的老婆都疼老公,你卻貪自己舒服,讓老公走路?妳怎麼那麼不懂道德倫理?
做老婆的趕緊下來讓老公騎驢子,自己拉繩子。
又有些人馬上盯上做老公的:你這還算男人嗎?人家的老公都疼老婆,你卻貪自己舒服,讓老婆走路?你信不信女權分子揍你?
老公也只好下來,兩人牽著驢子走,路人又大笑:蠢公婆啊蠢公婆,有驢不會騎,走路累不累?
兩公婆最後怎麼了?說故事的人沒交代,我想很可能是發瘋了。
(Feature Photo: Caught Out by Owen G,www.facebook.com/pages/Owengfoto/573569785997485)
在生活艱苦的年歲,很多人都會問:我們怎麼會落得這般田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想不發瘋,唯有把自己的主權拿回來;像一個卓越的拳擊手,站在那裡就從那裡使力、出招,想法設法主動把生活提升。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自己的生活當然是自己過,也不是不想使力、出招;不是沒有想法設法,只是弄不清楚,自身的力道在那裡,良方善法在那裡。
事實是,我們並不無助。
誠如“蛻轉2.1”網友說的:
“2014 年,全球經濟的步伐繼續放慢?失業、裁員、減薪、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繼續衝擊我們?苦生活中,我們是否還有機會?我們每日上網遊走在社群媒體,進出無數內容,可曾看見新的空間?可曾看見自己和周遭人群、事物的關聯,並將之轉化成新的可能,以減低甚至超越逼人的負面影響,好好過生 活?
“生活周遭的資源和記憶感情太豐富了, 網路內容工作者為何不深入去了解? 不去呈獻出來?” (見: http://iconada.tv/video/arcasamani001)
借助網路工藝,我們提升生活可能的力道、善方之一,就在於“內容營銷”。(最後更新:1.1.2019)
馬来西亞文創
Dasar Industri Kreatif Negara
延續閱讀 》》》
胡昕颐:华流兴回中国~中国影视热播掀旅游潮
當品牌變成好故事
微電影研究
說故事的力量
Host Studio's Photos
《說好的俳句》
《卡萊爾的書包》
《文創技能系列 1 》:布秧谷密碼
《文創技能系列 2 》:一切生意都是演出事業
《文創技能系列 3 》:雙子塔:兩條玉蜀黍而已?
《文創技能系列 4 》:跟著達文西密碼走
《文創技能系列 14》:你看見李英愛嗎?
《文創技能系列 26》: 守候大王花
《文創技能系列 27》: 到泗里街看螞蟻
《文創技能系列 28》: 開椰子的藝術
《文創技能系列 30》:山魔、樹妖與女鬼
《文創技能系列 33》: 捧金碗討飯
《文創技能系列 32》: 感受、體悟與表達
《文創技能系列 34》: 婆羅洲最偏遠的部落
《文創技能系列 59》: 文化遺產或口腹活動?
《文創技能系列 56》: 我的一九九七
Comment
小米砸3千多萬‧入股優酷土豆網
(中國‧北京13日訊)小米宣佈1千萬美元(約3千335萬令吉)投資中國視頻網站優酷土豆,未來優酷土豆的自製內容將可在小米盒子、電視、甚至手機上面播放。據瞭解,小米下週將再斥資3億美元入股另一家視頻網站愛奇藝。展現小米積極佈局視頻內容產業的企圖心。
小米將從公開市場購入優酷土豆股票,雙方共同出資研發網路應用技術,在優酷土豆的自製內容、聯合出品、發行和影視類節目製作上,雙方昨天在發佈會上,宣佈首批合作內容為優酷自製真人秀“男神女神”、土豆大型品牌活動“土豆映射節”、“青春的選擇”等。
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與優酷土豆的合作,是負責內容投資與營運的副總裁陳彤上任後,展開的首個重要項目。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小米將在下週宣佈3億美元投資愛奇藝,並將有一名高管進入愛奇藝董事部,同時百度也會對愛奇藝追加相同金額的投資,不過雙方對此消息均未予回應。(收藏自 14.11.2014 星洲日報/財經)
多在網路分享有關鄉鎮的旅遊、美食、生活亮點,其實也可以振作地方經濟。
就因為生活不完滿,需要到處散心,可是上哪兒去呢?聽聞馬來西亞各鄉鎮自有精彩處,卻往往因為缺乏資料而提不起勁。
大學之道~~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很喜歡這四個字:知所先後,就是管理學所謂的優先秩序、價值取向。
我們愛墾網希望在2014年和馬來西亞文創玩家一起度過低成長、高膨脹的年頭,看可能怎樣透過內容傳播幫助鄉鎮的在地經濟,提倡本地旅遊、親子樂等活動。
或許台灣友好可以為我們提供怎樣傳播在地旅遊、美食信息的經驗。謝謝。
全球經濟都在放緩中,而我們《愛墾網》又是服務文創玩家的,很多創意人收入都受影響,所以我們今年一部分的心力,會放在提倡在地創業、在地遊玩等進程。若兄台能幫忙,可否也來一些這方面的內容,例如鄉鎮、民宿美食經營的文字,打開我們文創人的視野。謝謝。
關於旅遊創作方面建議搜尋瀏覽「跟著董事長遊台灣」有不錯的風景圖文介紹。
(Feature Photo: Loreburn,Saskatchewan,Canada Tornado by Robert Edmonds,http://stormchaseguide.com/)
張育寧·專訪老貓:電子書時代,出版社要有成為新媒體的自覺
老貓本名陳穎青(見圖), 20 多年紙本出版經驗,面對數位出版衝擊,他的態度是開放以待之。
2011 年出版《老貓學出版》一書,號稱是「全國第一本歡迎盜版的電子書」,完全 DRM-Free 格式,目的就是要讓任何人在任何平台上都可以獲取和讀到這本書。老貓自述:「因為我想知道電子書就只能鎖在 DRM 系統裡面販賣嗎?就沒有哪種方法可以讓書自由流通,並且仍然能夠讓作者獲得回報嗎?徹底放棄紙張書的商業模式,我們能為電子書的作者和讀者,建立新的可能性嗎?」
《老貓學出版》的獲利模式是贊助,讀者讀過書以最低 $100 的金額自由贊助給作者,換句話說,這不是商品的消費關係,而是對作者的貨幣化支持與回饋,老貓沒有說他因此獲利多少,只是很確定的說,讀者對作者回饋的意願比外界想像的高。在這本書之後,老貓持續經營部落格「內容推進實驗室」,分享自己在尋求出版創新路途上的每一個省思。
去年,老貓從貓頭鷹出版社社長一職退休,笑稱自己現在是閒人,除了在大學講課外,在媒體開設專欄,觀察全球數位出版相關產業發展。2011 年老貓接受《TechOrange》專訪時說:出版社一定要成為軟體公司、科技公司。2014 年老貓再度和《TO》聊天,這次他說,出版社要有成為新媒體的自覺。
傳統出版社存在的目的,就是要運用組織的資源來負擔昂貴的「印刷」複製成本,但是,老貓認為數位出版的出現,並不是來取代出版社的,而是當複製成本幾乎等於零時,出版社要怎麼釋放其他創新能量,而且是能實現商業回報的創新。作為一個出版社總編輯,老貓在電子書發行與銷售的概念上,作了一個看似反叛前衛的選擇,但仔細究其背後原因,其實更像是務實的面對。因為,數位出版的演化不會因為出版社不加入就無法發展。
贊助當然不是電子出版唯一的商業模式,Amazon 在美國的經驗已經證明,建立在銷售關係上的電子書出版一樣能獲利,而且主要獲利者還是作者。Amazon 整合軟、硬體技術對出版業帶來破壞式創新的衝擊,但台灣出版市場中,70% 的暢銷榜由翻譯書拿下,台灣發展電子書市場,缺的反而不是技術,而是書。老貓認為,華文電子書版市場的蓬勃只是時間問題,對出版業來說,真正的挑戰在於,隨著產業演變,出版社要怎麼找到新的定位與角色。
《TechOrange》總編輯張育寧(以下簡稱張):《Wired.tw》曾在 2012 年時就當時的台灣出版現況專訪過您,那時候你們就出版品內容、電子書、著作權,以及出版社工作者角色的轉變聊過很多,當時你談到電子書出版的困境;時間過了兩年,就你觀察,台灣的出版業又有什麼改變?
陳穎青(以下簡稱「陳」):兩年前大家一直都是吵硬體、講平板,但台灣最不缺的就是硬體產值。市場上平板很多,出版社、讀者、作者也都不缺,但是讀者就是沒有讀電子書,因為沒有「書」。過了兩年,有點無奈的是,狀況幾乎一樣,就是沒有書。
張:這聽起來很奇怪,出版社生產書,手上最多的資源照道理來說就是書,為什麼在發展數位出版時,最稀缺的資源不是技術、不是讀者,反而是書?
陳:出版業是這樣的:出版社是促使書誕生的操盤人,但出版社自己並不生產著作--台灣現在的麻煩是,「著作端」這個最原始的主控權不在台灣,因為都是翻譯書。
台灣一年出版四萬書,其中只有 25% 是翻譯書籍,但是實體書店、網路書店的銷售排行榜上,這 25% 翻譯書卻佔到 70% 的銷售額,這是一個很大的反差;翻譯佔比很少,但最暢銷的卻是翻譯書,每一本引進的都是人人稱讚的、攻榜很強,台灣自己出版的卻不行。
美國書市中翻譯書只佔 3%,書市排行榜都是美國本土作者;日本的排行榜裡,你可以發現 100 本暢銷書裡面只有 5 本是翻譯書。香港沒有特別強的網路書店,以實體書店為主,排行榜通常只有前十名,卻幾乎都是香港自己出版的書。和美國或日本不同,香港是兩岸三地最小的市場,所以他們對外爭取翻譯書的力量比較小;香港拿到翻譯書版權的機會不多,很多都是從台灣或中國引進,量相對少,本地出版社就多做本地作者,所以本土作者也能上榜。
台灣每年出版的四萬種書裡面,有 70% 是本土作者出的,不能說沒有本土書,但問題是這些本土書籍攻不上排行榜。我目前只分析到這個現象,原因是什麼,可能需要更多業界的人來分析。
不過,這個市場結果間接導致台灣電子書發展陷入停滯瓶頸。大部分排行榜的書是翻譯作品,翻譯作品要做成電子版有一個商業模式的轉換問題:版稅率、首刷多少、售價多少,這些問題都是訂定已久,除非《哈利波特》這種又出新書了才有不一樣的談判規格,不然就是 3,000 本這樣的定量來算。
張:不過,以美國的經驗來看,電子出版也不是靠出版社推動起來的,是由新的技術創新者 Amazon 加入後攪亂一池春水才促成這個新的出版形式逐步成熟的。Amazon 怎麼改變美國的出版業?
陳:2007 年 Amazon 開始發展電子書市場,一開始就做了一件事,盡量降低出版社銷售電子書的心理門檻。出版社一開始的態度是:「我紙本賣得好好的,為什麼你說要電子書我就要給你賣?」Amazon 以經銷批發價的模式向出版社保證,「你放心,不管紙本還是電子書,你的收入都跟賣紙本書一樣」,所以出版社覺得不只沒差,甚至覺得賣電子書比較划算,因為印刷、運輸的費用全部都省下來了。
Amazon 確保出版社把電子版的書願意給他們賣後,同時提高消費者買電子書的意願。美國一般精裝書要 20 幾塊美元,但是電子書開張,不管出版社批發價是多少,所有的書都賣 9.99 美元,用不計成本的方式經營,早期 Amazon 賣一本賠一本。幾年下來,當電子墨水的技術愈來愈成熟,Amazon 手上的書單完備,消費者購買電子書的習慣已經養成,他就開始要求改變和出版社之間的合作關係,要求從經銷模式改成代銷模式,不再保證出版社的收入,但這時候出版社拒賣的談判能量已經被削弱了。
Amazon 上有一些暢銷榜的書,如果遇到出版社不推電子版,暢銷榜的那些紙本書就會被負評;Amazon 已經培養出一群習慣電子書購買行為的人,他們不想花錢買精裝書了,這讓出版社很頭痛,因此被迫做電子書。這是從消費端回頭影響供應端的影響力,也給了 Amazon 更好的談判籌碼。
從經銷轉成代銷之後,出版社的收入不再是紙本和電子版都一樣固定,就必須重新思考怎麼跟作者拆潤。在交易模式都還不穩定的狀況下,這些美國出版對海外市場的態度就更趨於保守,只要作者和出版社之間沒有達成協議的,幾乎就先不釋出海外電子版權以避免不必要的爭端。
台灣電子書市場蓬勃,至少還要等兩年
張:台灣出版社的位置等於在供應鏈的最下游,而且不具市場規模優勢。你的意思是,必須等美國等規模較大市場的數位出版生態大勢底定後,台灣的電子書才有機會蓬勃?
陳:對,美國出版社不知道要怎麼算權利金,10% 、 20% 還是 25%?那就用最保守的方式來算,每一種出版形式我都要收一次權利金,紙本要、精裝要、平裝要、電子版要,這樣做的結果,讓買版權的人變得非常困擾。畢竟同一本書,紙本版跟電子版怎麼會有不一樣的市場?現在卻為了多一個電子版而必須多付出一次權利金,而且版稅算法還這麼難以捉摸,這也是為什麼翻譯書的電子授權在台灣的數量會這麼少。
美國現在賣出的書本中,10 本裡有 3 本數位版,7 本實體版,這很可怕。印一本書,量愈少,印刷成本就愈高。本來首刷印 3,000 本,現在只能印 2,100 本,平均單位成本拉高,出版社的經營壓力變大。去年下半年,美國電子書佔總銷售量的 30%,但今年電子書的市佔會再往上升。終有一天會到臨界點的,當出版社發現印書的成本已經高倒不如不要印,那時候才會是數位出版為主,而電子書的市佔率可能會到 70、80%。
美國出版業現在和 Amazon 之間的關係很微妙, Amazon 太強勢,而且慢慢的有愈來愈多作者發現,直接在 Amazon 上銷售定價較低的電子書,利潤還比授權給出版社出售價較高的紙本要高。以版稅率來看--紙本約 10%,電子書都是 25% 起跳,電子書定價即使打到 4 折,作者的收入也不會比較少,而現實狀況是,電子書折扣並不會打到這麼低,所以開始有些作者會要求經紀人跟出版社談定推行電子版。
有些比較靈活的出版社在推海外版權的時候,會把紙本跟電子書的合約綁在一起。我退休前談過一些合約就是這樣,但條件很嚴格,出紙本就一定要在六個月內出電子版,否則違約,以台灣現在的電子出版環境來看,這對出版社而言有執行上的難度。
整體來說,美國出版業的成熟還需要一點時間,加上日本、英國的市場又不像美國這麼靈活,這些變化要再反應到台灣的市場,至少都還需要一、兩年。
張:電子書是出版業的數位化創新的一環,以美國的經驗來看,創新能量並不在出版社身上,而在新的軟、硬體技術掌握者身上。不過,掌握技術不等於掌握商業優勢,Amazon 一開始和出版社之間合作多於競爭,而且更像是 Amazon 有求於出版社,如今卻是出版社必須提防 Amazon 整碗捧去,這樣的勢力轉折,是在哪一個環節開始發生變化的?
陳:Amazon 在 2003 年時,在紙本市場上推出一個新功能,叫做 Search Inside,你可以查詢任何一本書內文中出現關鍵字的頁面,讀者也不能因此就看到全書內容,存取還是有限。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小小的升級,但是後面的成本非常大,是苦工,要做到這個功能,資料庫裡面就要有所有書的全文內容,Amazon 做的就是把倉庫裡的書全部掃描一次,直接變成全文檢索的電子檔,不能是圖片檔喔,不然不能檢索。
Amazon 幹嘛要耗費鉅額成本這樣作?後來發生的事情是,因為讀者可以查到內文,增加了購買意願,銷售增長,Amazon 就藉此要求出版社開通電子書的服務,隨著銷售增長數據的支持,也愈來愈多出版社加入。
到了 2007 年,Amazon 發現所有書的文字都已經在手上,距離電子書只差一步了,他們就告訴出版社,你們只要把書給我賣就好了,規格、裝置、供應生態都交給我,而且拆成固定,出版社也就順勢而為。2003 年時,誰知道 Bezos 做 Search Inside 幹嘛?這是經營層面的問題,Bezos 是華爾街出身,很會玩財務,但是出版社還有各種產業,沒有哪個企業願意投入這麼高的資本看這麼長遠。
大部分出版社對電子書的態度是被動的--如果作者不提就不做,犯不著給自己找麻煩。但是我認為出版社應該用長期的觀點來處理這件事,不要計較現在、三年、五年的虧損,要看十年計畫。從美國出版業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在跟 Amazon 的戰爭中,出版社就是因為太計較短期利益,反而讓 Amazon 一步一步蠶食市場主導權。
我們看產業的趨勢,在紙本時代,作者、編輯、出版社、紙廠、印刷廠、物流、倉儲、零售、讀者,出版供應鏈中間有這麼多關,都是在增加擴散效率;到了電子時代,這些關卡一路被抽掉,以後只會剩下作者跟讀者。Amazon 和讀者中間頂多有隱形的電纜、電信商,除了 Amazon 之外,根本沒有出版社察覺這個態勢。
張:其他地區市場的狀況呢?與台灣的差異?
陳:現在電子書的市場結構是依循紙本市場而分割下來的,每一個地區都有各自的授權範圍,簡體字、繁體、日文都有自己的市場,但是電子書好像不應該有這種地理限制。現在的狀況是各國都還在發展,市場狀況跟。
以日本來看,Amazon 進入日本後,電子書的量就起來了,市佔率也跟美國一樣一路往上爬。但日本 Amazon 沒有像美國那樣破壞性銷售策略,因為日本的本地作者就能夠攻佔 90% 的排行榜,不需要被翻譯小說牽制,Amazon 在海外市場的優勢沒這麼明顯。
台灣的狀況,並不是資本問題,而是我們與全球市場的連動性太深。 Google Book 在台灣上市時,一看書單就讓人失望,書單甚至比中華電信的 Hami 還少。Apple 從前年、去年、今年都說要說設台灣館,但是也沒開。大家的困境是一樣的。不是有大通路就能改變產業,大通路還受限產業的大環境,這個大環境是世界性的,是世界性的氣候決定了台灣的氣候。
張:雖然書量比較少,但台灣這兩年還是陸續出現優秀的電子書平台,其實都是著力在優化中文電子閱讀體驗上,你怎麼看這些新興服務?台灣要發展電子書產業,你認為在技術和使用體驗上,這些服務要如何持續進步?
陳:這是下一個階段的問題。消費者還沒看到想要的東西,根本連經歷購買困難或是體驗困難的機會都沒有。
排行榜的定義是這樣的,那是一定時間內最多人買的書,是整個社會在某一段時間裡想要看的書。如果這些書都沒有電子版,那這個市場上的消費者基本上是沒有機會體驗電子閱讀經驗的。
我自己制定了一個「暢銷書同步率」講的就是電子書起伏的指標。用博客來排行榜來查,如果 100 本裡面只有 11 本已經有電子版,暢銷書同步率就是只有 11%。基本上,在紙本市場上受歡迎的書,10 本裡面至少 8 本沒有電子版;從去年到今年,同步率都只有 10~13%,從來沒有超過 20%。電子書產業沒辦法只靠 10 幾個百分比這樣的的同步率而健康的成長。
以這個前提來看你談到的問題,台灣根本不到技術門檻的階段,有志想做電子書的團隊,因為供貨沒有發生,所以即便想優化服務都很難。我常常跟正在做電子書的同行說,其實現況是非戰之罪;不是你們不用功,現況是你很積極、努力,都很難找到可以著力的點。優化是很重要的,每個產業在起伏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先行者出來嘗試,如果在這個時機趕上使用體驗,當市場起來了,你就是最讓人滿意的服務了。
數位比較容易盜版?會盜版的人,本來就不是會付費的人
張:2011 年你出老貓學數位時,就說你歡迎盜版,要求的是最高的擴散效率。盜版一直是出版社多年來在談電子書發行時,最常提到的問題,有些人認為,華文市場消費者盜版的比例很高,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陳:我覺得這是不必要的害怕和畏懼。美國出版社也有很多人擔心電子版的盜版問題,所以做電子書的平台都需要做 DRM 防止盜版,可是那在網路上一下就能破解了。但,即使有人破解了,也沒有讓市場消失呀,還是有人規矩地付錢買書,會盜版的就還是會盜版。(按: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中文譯做「數位著作權管理」,此技術通常被硬體廠商、出版商、著作權持有人以及個人使用,他們希望控制數位內容和裝置在被銷售之後的使用過程。)
所以,美國現在形成一個共識:盜版就讓他去吧。反正怎麼保護都沒有用,即使技術上真的可以做到無懈可擊的保護,那些會去盜版的人,也不會因此就花錢去買。會用盜版的人,本來就不是出版社可以接觸到的人。
事實上愈來愈多作者覺得 CRM 沒有用。在 Amazon 上架的作品,還提供作者選擇要或不要 DRM 保護。在台灣的電子出版平台上是沒有這種選項的,台灣沒有人在討論要需不需要 DRM,而是一勁地覺得保護不夠。從美國市場的經驗來看,這些擔心根本毫無意義。
張:作者選擇不要 DRM 的動機是什麼?
陳:如果被保護就表示其他地方看不到,消費者在 Kindle 上買,就只有在 Kindle 上看得到,不能在其他的電子平台上閱讀。一旦在一家店買,就只能那家店看,你的購買記錄、書籤、閱讀都被限制住。但總會有一些作者不在 Kindle 上架吧,有些只在 Apple 上架的,那消費者要記得幾個系統?當你有 2,000 本書的時候,你哪會記得哪一本是在金石堂買的、誠品買的?你是不是要再去管理要看哪一本書的時候要去哪個平台上找?
所以,選擇不要 DRM 的目的是要更 User-Friendly,任何機器都可以看。這也是對用戶的信任,作者可能也不在乎被盜版。不要 DRM 除了造福讀者之外,有些作者其實是更關切讀者數量,那程度比關切收入更高,尤其是新手作者,他們希望被看到。美國很多新手作者甚至會 0 元上架。
張:你剛談的,其實已經牽涉到獨立出版的範疇。Amazon 的獨立出版平台上,也開始出現有能力作全球市場的暢銷書作者,例如羊毛記的休豪伊。出版數位化之後,我們好像不那麼需要出版社了?或者,更精確的說,出版社的角色會怎麼轉變?
陳:過去,對於新人作者,出版社扮演很重要的輔助角色;新人要靠自己跟讀者接觸,得花很大的力氣,不容易。新作品的擴散需要經紀人、行銷、出版社,要懂印刷、要懂發行、要懂配書、要懂物流、要懂再版
可是電子書時代,只剩下「讓作者的訊息讓更多人看到」這件事。這跟新媒體的發展高度相關。訊息都正在透過新的通路傳遞。
出版社會從印書賣書的人,變成經營讀書社群的新媒體
張:我認為這是出版業的角色演化上,一個重要但卻被嚴重忽略的創新價值。出版社過去的角色是讓讀者可以看到作者的作品,這個角色在定義上沒有不同,但工作方法已經完全不同了。過去是編輯、印刷、鋪通路,現在可能更適合的方式是經營讀者社群。這是你說的,跟新媒體的發展高度相關。本地書的銷售狀況不佳,跟社群經營的深度不足會不會有關?
陳:這可以分兩個層次來看,一個是讀者社群本身就不如我們想像的大。其實很多出版社也針對本地書做了很多行銷上的投入和嘗試,但是效果的確不不如預期。從整個市場來看,即使台灣現在號稱一年四萬本書,但事實上,書本還是弱勢內容,有閱讀習慣的人口還是不大。
這從一個現象就可以觀察出來:不管在什麼平台上,討論「書」這件事,很難獲得回應。這有一個可能性,買書的人可能不少,但真的讀書的人不見得這麼多。在我自己的網路社群中,看起來就有很多看書的人,可是真的能聊書卻很少。
從這個角度再看台灣讀書社群沒有做起來,比較不會偏頗。博客來以前做過有類似功能的松鼠窩 ,讓讀者上去分享書單討論書等等,但是他們把松鼠窩和博客來分開經營,在策略上有些可惜。你看, Amazon 做社群是不會另外架站的,所有社群資訊、推薦都是跟主站綁在一起,因為主站已經匯集所有的消費者。
張:這個問題再談得更深一點。在新媒體的社群操作上,不管是出版社或是傳統媒體,都還在摸索。但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網路上的讀者分眾很明顯,但產業內的工作方法,還無法用「面對不同讀者就得給予不同包裝方式」的思維來分工和創新。
陳:同一個新聞用灑狗血、正經八百的標題,的確不一樣,效果有好有壞。運用灑狗血而拉進來的,通常都是容易激動的人,但是這種人你一觸怒他,也會很麻煩。可是我後來覺得,對不同的讀者,給他不同的包裝、議題,這是好事。差別在於,不能把它經營成兩個不同的媒體,應該在一個首頁上;這個首頁上,有完全符合鄉民獵奇心態的版本,另外還有一個清楚標出編輯觀點的首頁版本,然後我們用 Cookie 記錄他的喜好,這樣經營媒體就不會有又要滿足鄉民、又要滿足正經人的煩惱。
如果一直想著點閱率,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東森新聞」,還打敗蘋果,可是沒有人認同他的品牌和高度。如果親身實戰看到一個標題就可以挑起讀者的感覺,你很難拒絕這樣的作法,但是也要記得,網站的品牌能不能在這個流量數字基礎上往上提升呢?
我的 FB 有一群很學院派的人,我都看不懂他們在寫什麼。台灣最缺的就是中間的內容撰寫者,把很嚴肅的東西用很輕鬆、簡單的方式講出來--雞排好吃但是對健康不利,不應該餐餐吃吧,必須要有健康的食物做平衡,但是怎麼讓這些健康食物讓人吞下來,需要想。
我之前有一篇講簡體、繁體的文章叫做〈台灣必須在國際教學市場上打敗簡體字,沒有藉口〉,那篇文章我寫了一天半,但是標題想了三天。這是一個包裝的過程。本來的標題方向是「簡體字其實是更難學的字」,可是我覺得這標題沒有把我文章的威力表達出來,最後的標題是「台灣必須在國際市場上打敗中國的簡體字,沒有藉口」,就紅了。
我在 Readmoo 上寫的文章,平均一篇 100 多讚,但只要碰到這種跨產業相關、再加上跟跨兩岸的議題,再給一個有趣的標題就會很刺激。
我寫過一篇,討論中文的縱橫對齊,這也是 Readmo 上按讚數排名前三名的,標題是〈它在的時候無人理解,走的時候也無人悼念:記一個漢字排版傳統的衰亡〉。我覺得文章標題,必須讓讀者覺得「跟我有關」,即使談的是簡體字、繁體字比較這種冷門題目,但是當標題把相關性拉出來,讀者不介意你講的硬還是冷僻。
張:所以編輯者的角色應該會在這情況下更重要。
陳:對,他在第一線看所有數據,但如果他每天要過手幾十篇文章,也有現實的問題。我是在退休以後才有那個自由度和餘裕,能依照我自己的節奏,花三天想一個標題的。
另外一件事情是,以前我寫部落格跟現在在網站上寫比起來,以前可以累積讀者,但是網站上累積基本讀者比較難。以前的雜誌是垂直經營一個社群,部落格也是,不用特別想很狗血的標題。但是單一網站的基本讀者群太弱,大部分的流量從社群網站來;只要沒有激起社群反應,就剩下很弱的基本讀者,可是如果你的基本讀者量很弱,你還是有機會激起社群反應。讀者已經不會固定訂閱 RSS、固定拜訪,他們整天守在 FB 上等他的追蹤者分享。
張:你怎麼看兩岸的合作?中國的電子書市場發展速度也很快,他們會回過頭影響台灣出版市場嗎?
陳:很多人擔心中國的電子化會吃掉台灣的繁體市場,我比較不擔心。這兩種語文本來就是兩種生態,不只是簡繁轉換、名詞術語差異,還有一個最大的差別是民情喜好不一樣,因為兩邊有各自的文化脈絡。
即便是紙本書時代,香港與台灣共用繁體,但是排行榜上的書單 70% 是不一樣的。電子書雖然沒有地理限制,但是閱讀市場有文化上的根本隔閡,不會因為沒有紙就改變這件事情。
現在大家會說吃掉,很大的原因其實是翻譯書。在紙本時代,要發包書給中國人翻譯就沒有困難,不會因為服貿通過就改變這件事。很重要的原因是,兩邊簽授權的時間差不多,但是等中國譯本要等一年,因為他們的審批制度太麻煩;你可以等,但是對台灣市場來說,這個品質好嗎?讓中國出版社負責譯書進度,你只能等到譯本出來了,才能知道內容能不能用。一個聰明的出版社不可能這樣操作。
這是為什麼即便中國翻譯便宜,這麼多年來,台灣出版也很難直接用中國翻譯內容的原因。台灣簽翻譯書授權的速度不輸給中國,二方面,做自己的譯本,掌控權卻不在自己身上,不保險,寧可多花一些錢放在自己身上。這不是服貿簽不簽就可以改變的產業現況。
我如果是美國出版社,紙本時代就已經把中文市場簽成兩個,而且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簡體、繁體都有人經營,效益最大。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書為什麼到英國去要授權英國出版社出版、行銷、跟讀者對話,都講英文但風情文化、市場結構還是不一樣。
收藏自 聯合電子報)
周怡伶·數位出版趨勢現場︰社交網絡的閱讀時代來臨
台灣,數位出版正風潮,所有出版社與平台都在嘗試,試圖跟隨時代趨勢前進;美國,由於載具的成熟以及市場的反應,乃全球數位出版最前線;紐約,是號稱全球最大的英文書籍展覽——圖書博覽會(BookExpo America, BEA) 的主要舉辦地,更是許多出版業者交流、研討的場所。
今(2014)年6月, 春水堂科技娛樂資深副總經理李文宏飛往紐約,他在參加BEA國際書展的同時,亦參與了國際數位出版論壇(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 IDPF)在紐約當地所辦理以電子書(Digital Book)為題的研討會,並將最新數位閱讀趨勢與觀點帶回台灣,並藉由「紐約X台北數位閱讀新潮流」座談會與關切數位閱讀時代發展的台灣出版業者分享。本刊特別整理關鍵議題與讀者分享。
數位VS.紙本 出版現象剖析
針對數位出版與紙本出版的未來關係,李文宏於座談會中指出,普遍預測最理想的狀態是,在2016年至2017年間,電子書的販售量會超越紙本書,但實際的狀況為何?李文宏說明,全美各地的所有出版品(包含紙本與數位)交易額,在2012年為150億美元,2013年則為146億美元。若細看電子書的交易額,從2010年至2012年,電子書(eBooks)的販售呈現高度成長,光從2011年至2012年,電子書的營收便從21億上升為30億美元,增加9億美元;但是來到2013年,電子書的販售卻開始停滯不前,營收持平為30億美元。不過,電子書若發展包月無限制(unlimited)下載,能否突破現在的僵局?值得期待。尤其隨著今(2014)年7月亞馬遜推出Kindle unlimited,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業者加入吃到飽戰場。
接著,李文宏先從針對美國用戶行為的調查講起,「其調查顯示,每年閱讀2本紙本書以下的用戶提高、閱讀3~20本紙本書的用戶明顯下降、閱讀21本以上的用戶則持平。顯而易見地,不只是台灣,美國人的紙本閱讀數量也越來越少。」反過頭回來看電子書的銷售,根據現象推測,2012年數位閱讀載具熱銷,例如蘋果電腦的iPad mini、Amazon 的Kindle paperwhite,促使電子書的發展;此外,2012年還有一件出版大事,亦即《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這兩部暢銷小說推出後造成轟動,其中《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電子書熱銷1千萬本。
綜觀以上,人們閱讀紙本書的數量下降,似乎與電子書興起的時機點相當;電子書突然高度成長,卻又開始停滯不前。於是,一個數位閱讀的熱門話題再度浮現:電子書是否將取代紙本書?
業界觀點:電子書不會取代紙本書
李文宏特別引於紐約IDPF 的研討會中,《網路讓我們變笨》作者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 所言:「電子書在未來的市場中,將具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但不會有取代紙本書的可能。」說明未來的書會有很多種,未來消費者買書可以挑選電子書、有聲書、多媒體書,這些都只是眾多格式裡面的一種,並沒有取代的問題。
此外,李文宏亦說明,除了卡爾之外,其他美國業者諸如HarperCollins Publishers、Hachette Livre、Scholastic,以及MCT Consulting and Training 也表達看法如下:
1.不論紙本書或是電子書都有偏好族群;
2.人們希望在擁擠地鐵上閱讀電子書,但在家裡希望閱讀紙本書,數位閱讀已經不是以世代劃分,而是以情境劃分;
3.根據調查顯示,紙本書讀者的平均年齡為41歲,電子書讀者的平均年齡為42歲,75%的學生偏好紙本印刷的教科書。
4.數位時代的孩童所閱讀的紙書本也許比較少,但他們的整體閱讀量不一定少,只是偏向微型輕量的內容。
5.新的閱讀形式提供出版商一個轉型的機會,出版商的未來是在網路上,新一代出版商的行銷方式包括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社群操作。
作家觀點:印刷仍是出版產業的堡壘
不過,雖然多數業者認為電子書不會取代紙本書,但在數位時代中,個人出版的風潮正開始改變出版業界的生態,作者已經可以跳過出版社,透過網路直接與讀者溝通,如美國作者休豪伊(Hugh Howey)自費出版電子書《羊毛記》(WOOL),毫無行銷資源卻靠口耳相傳,成為2012年全亞馬遜書店評價最高的電子書。不過,即便身為個人出版傳奇,休豪伊卻依舊認為,「個人出版的趨勢,最終還是會回歸到印刷出版,印刷出版仍然還是出版產業的堡壘。POD(Print on demand)將會是一個具有潛力,正要打開的市場。」
其他作家如貝拉.安德烈(Bella Andre)、芭芭拉.費琪(Barbara Freethy)等人,則提出作家觀點如下:
1.個人出版將對印刷市場產生影響,許多讀者仍然希望購買紙本書來收藏自己喜歡的電子書籍;
2.獨立出版的平台讓讀者與作家以社交的方式得到即時的互動,作家能直接了解讀者的意見,這是獨立出版與傳統出版最主要的差異點;
3.數位出版與網絡提供個人出版作家發揮的舞台,讓素人作家更有機會被世界看到,但同時作家們也將會面臨國際版權與翻譯的重要議題;
4.獨立作家應以更低的價格創造更多的銷售提高市場占有率。
(珍藏自聯合電子報)
Why TouTube Is Effective As a Content Marketing Tool?
Two years ago, a YouTube member named MadV—who silently performs magic tricks while wearing a Guy Fawkes mask—put up a short, cryptic video. He held his hand up to the camera, showing what he'd written on his palm: "One World." Then he urged viewers to respond.
The video was just 41 seconds long, but it caught people's imagination. Within a few days, hundreds of YouTube users had posted videos—shot on webcams, usually in their bedrooms—displaying their own scrawled messages: "Don't quit!" "Tread gently." "Think." "Carpe diem." "Open your eyes." And my favorite, "They could be gone tomorrow!"
Soon, MadV had inspired 2,000 replies, making it the most-responded-to video in YouTube's history. MadV stitched them all together into a long, voiceless montage, and it's quite powerful. All these people from across the globe convey something incredibly evocative while remaining completely mute.
So here's my question: What exactly is this? What do you call MadV's project? It isn't quite a documentary; it isn't exactly a conversation or a commentary, either. It's some curious mongrel form. And it would have been inconceivable before the Internet and cheap webcams—prohibitively expensive and difficult to pull off.
This is what's so fascinating about online video culture. DIY tools for shooting, editing, and broadcasting video aren't just changing who uses the medium. They're changing how we use it. We're developing a new language of video—forms that let us say different things and maybe even think in different ways.
Here's another example: a new trend on Flickr called the long portraitt. These are short videos in which the subjects simply stare into the camera. The first time you see one, it's unsettlingly intense. The subject's gaze—staring at you—totally discombobulates the normal voyeuristic payload of a photo. It's also a lovely comment on the hyperkinetic style of today's world: Slow down and look at something, will you!
What's happening to video is like what happened to word processing. Back in the '70s and early '80s, publishing was a rarefied, expert job. Then Apple's WYSIWYG interface made it drop-dead easy, enabling an explosion of weird new forms of micropublishing and zines. Laptop audio editing did the same thing, giving birth to the mashup and cut-and-paste subgenres of music. Then there's photo manipulation, once a rarefied propaganda technique. Photoshop made it a folk art.
In a sense, you could argue that even after 100 years of moving pictures, we still don't know what video is for. The sheer cost of creating it meant we used it for a stiflingly narrow set of purposes: news, documentaries, instructional presentations.
Now the lid is blowing off. The Internet has shown us that video is also good for mass-distributed conversation—as with Talmudic response chains on YouTube or Vimeo, or even the super-short Twitter-like blurts of video on Seesmic. I know people who use Skype for virtual closeness, leaving a video channel to their spouses open all day long while they work. They're not even looking at the feed or talking; it's like emotional wallpaper. Who would have thought of doing that with a $10,000 videoconferencing rig?
Marshall McLuhan pointed out that whenever we get our hands on a new medium we tend to use it like older ones. Early TV broadcasts consisted of guys sitting around reading radio scripts because nobody had realized yet that TV could tell stories differently. It's the same with much of today's webcam video; most people still try to emulate TV and film. Only weirdos like MadV are really exploring its potential.
A bigger leap will occur when we get better tools for archiving and searching video. Then we'll start using it the way we use paper or word processing: to take notes or mull over a problem, like Tom Cruise flipping through scenes at the beginning of Minority Report. We think of video as a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but it's becoming a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ourselves. (Author Appreciation: Clive Thompson on How YouTube Changes the Way we Think, posted on 12.22.2008)
游燕燕·追隨會說故事的人
如果你計劃日後在廣告界發展,那就不可不知何謂“段子時代”了!
簡單來說,即如今廣告界需要的人才已不是廣告文編寫人,而是一個會說故事的人。
賣創意與故事 現今與未來趨勢
彭駿成(上圖)與和文蔚(下圖)在中國廣告界打拼多年,從擔任基層設計師一直往上攀爬到如今的創意長和創意總監位置,熱忱必然不能少,但最關鍵的是他們相信:堅持就會成功!
同樣是獨中生,同樣是從The One Academy畢業,同樣是到中國發展,同樣是服務於廣告界,同樣擁有“創意”的職銜……從他們口中都不約而同吐出相同的關鍵詞,如“熱忱”、“堅持”、“段子時代”、“說故事的人”、“品牌與消費者的關系”等等;這一切都不是巧合,而是廣告界現今與未來的趨勢。
故事傳遞信息——彭駿成(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Blue Digital)創意長)
雖從小對繪畫感興趣,但升上高中後卻一心一意想成為一名會計師。不過,在銀行實習6個月後,他改變了主意,發現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轉而報讀美術學院的插畫課程。那一次的轉念,改變了他的一生。
彭駿成表示,具有藝術感是從事藝術領域的必備基礎,繪畫技巧和紀律為其次。當時,院方規定學生每個星期必須呈交6張素描,他把這門功課視為一種自動自發的紀律培訓,繪畫功力自然也熟能生巧。
“我沒有先天的繪畫才能,後天培訓才是真正的關鍵。可是,我畢業後的3個月找不到工作,後來曾從事視覺插畫和Flash動畫設計的工作,薪資卻不太理想。直到接觸數碼多媒體設計,我看到它無限的潛能,決定專註於數碼設計的領域。”
參與營銷作業
在2007年,我國的數碼多媒體設計行業並不盛行,發展空間有限。那時候,他開始考慮要到國外發展,中國、澳洲和日本被列入考慮名單。在一次的機緣巧合下,他得到一個機會,在兩個星期內決定到中國發展其事業。
加入一家國際數碼多媒體設計公司後,他在北京和上海的分公司擔任創意總監,專註於數碼營銷領域。之後,他於3年前成為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Blue Digital)創意長至今。
“從設計工作轉至營銷作業,我認為後者是廣告從業者的部分工作,經營一個創意產業,包括團隊的建立和培訓。如果要創作一個優秀的創意作品,必須更多參與營銷作業,因為顧客是最後的決策者,這就是現實世界。一個人的熱忱再大、點子再多,所構思的項目不受顧客青睞也是徒然。”
網絡媒體發展飛速
為什麽選擇中國?“當時,中國13億人口的網路用戶已占約2.3億人(目前增長至5.3億),網絡媒體飛速發展。移動互聯網大時代的到來,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購物方式,如電子錢包將取代真錢包,無論是購物、車資、發紅包等等都可以使用電子錢包的便利。”
“說到電子商務更火熱到不行!過去幾年來,我很少到購物中心逛街購物,只要上網‘淘寶’就行;有些人甚至到購物中心試穿衣服、鞋子之類的,然後再到網上購買。這導致中國近幾年來有不少購物中心面臨倒閉的危機。你知道嗎?這就是網路和創意的強大之處。”
吸睛關鍵
彭駿成用了約8年的時間在中國“賣”創意故事。在他的團隊裏,會說故事的人已取代了廣告文編寫人。根據一個品牌要傳達的信息重點,創造一個以目標對象為主的感人或深入民心故事。只要有好的點子和故事,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創意媒體的媒介。
他強調,現今廣告界的趨勢是“說故事是王道”,也就是段子時代,從以前、現在到未來亦是如此。以說故事的方式傳達品牌特色吸引消費者的註意力是一種創意解決方案,即針對某消費者群設計合適的故事,通過各種媒體管道傳遞有關訊息,從而刺激銷量。
“你有留意到嗎?一些感人肺腑、有意義的廣告不會讓人察覺那是一個‘廣告’,甚至有人會在各種社交網站上與人分享。”
“在廣告界不可以‘認老’,應該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和變化與時並進,學習不同的新東西。中國廣告業的市場很大,他們需要許多人才,對大馬人才更是愛不釋手,因為我們通曉多種語言和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有能力與國際客戶群進行協商交流。”
保持熱忱的心——和文蔚(雅酷(AKQA)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創意總監)
早在中學時期,活躍於運動、音樂及藝術領域的和文蔚已對未來前景有大致概念,她知道自己日後的職業生涯將離不開與藝術有關的工作。
果然,畢業自廣告與平面設計系後,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上海的某間廣告公司擔任設計師,至今在中國發展已有11年之久。
“學院畢業後,身邊多數的朋友都選擇出國留學,而我比較想踏入社會工作,也希望能夠到國外擴展視野;剛好室友是來自上海,我就透過他的幫忙在上海面試工作。我曾在當地的幾間廣告公司工作,學習適應新環境,與同事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團隊精神。”
從不說“不行”
在還沒嘗試一件新事物以前,她從不說“不行”,低估自己的能力將無法做大事。起初,她坦承在工作方面確實較苦,因本身是廣告與平面設計出身,而該公司則專註於互動數碼多媒體設計,面對如此的全新挑戰,她放膽嘗試和學習,努力的“披荊斬棘”邁步向前。
“回想當時,我一天只睡4、5個小時,使我撐下去的力量是那一顆熱忱的心和忍耐的心。我花了約3年的時間,從不會學到完全掌握為止。離職時,公司提供我升遷為創意副總監的機會,不過我覺得自己的經驗還不足回拒了。職銜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東西,我相信自己還有更大的潛能還沒完全被發掘出來。”後來,她擔任中國奧美廣告公司的資深藝術總監,帶領一個團隊創作了無數的優秀作品,並榮獲不少國際獎項。
團隊精神很重要
和文蔚說,廣告界講究的是團隊精神,論功勞也是歸一個團隊所有,一群人的力量比一個人的力量來得更大。一個人的資歷和經驗可以透過時間累積,而點子是屬於個人資產,不同點子的結合將帶來無限的創造力。
4年前,她加入雅酷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擔任創意總監,開始有了新的想法。“我要做的不只是廣告,一則感動人心的故事比強打品牌特色更深獲人心。”
未來3趨勢
和文蔚認為,未來的廣告界有3個趨勢:
從360度———到365天
與其透過360度全媒體的應用,增加行銷活動中所應用的媒體數量,倒不如增加與消費者互動的延續性及可能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例如菲律賓電信公司將數碼圖書存入舊SIM卡,並發送給需要的學生。這出乎意料的簡單創意,不僅為舊產品創造新價值,也成功打開品牌和消費者365天密切連結的管道。
從品牌故事———到消費者故事
以傳統方式在建立品牌故事時,都需要為品牌塑造一個獨特的好題材。觀察近年品牌經營的共通點,用“消費者的故事”取代品牌故事,更貼近消費者的真實生活。另一個趨勢是有更多目的導向的行銷案例崛起,例如巴西用“Immortal Fans”(“死”忠的 粉絲)以傳達器官捐贈的概念,品牌從中所帶出的意義,更超越報表上的數字。
從媒體干擾———到企業創新
企業往往沒發現核心問題,而借由用外在媒體力量幹擾影響銷售,期待帶動改變;但這只是短暫的隱藏問題,卻非一勞永逸。創意與創新是為了一個明顯的問題找出未知的解決方法,或是將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法應用在一個未知的問題上。企業應該要透過這樣的創新方式,產出新的商業模式為企業解決問題,同時嘉惠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關系。
她奉勸有意進入廣告領域的人才勿失去一顆熱忱的心。每個成功人士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會遇上挫敗和挑戰,但不要輕言放棄,專註追求所設下的目標,堅持到底走到終點。
“最好的學習機會通常都來自於失敗,成功的機會常常就隱藏在你經歷挫敗後的再試一次當中。” (收藏自 28.10.2014 南洋商報 教育版)
《內容營銷個案》公主生病了:從前從前有一位國王,他有一個美麗的女兒,也就是公主啦!
但這公主卻生了一種怪病,任何東西只要被公主摸到都會融化,不管是金屬啦、木頭啦、塑膠啦,只要被她摸到,一定溶化!
也因為如此,男人們都很怕她,也沒有人敢娶她,這個國王真是絕望極了。
「要怎樣才可以幫我女兒呢?」他和巫師商量著該怎麼辦。
而其中一位巫師告訴他:「如果您的女兒摸到一樣東西,而它不會在她的手裡溶化的話,她的病便會不藥而癒了!」
國王聽了真是高興極了。
於是第二天,他便辦了一場比賽,規則是:「任何男人只要能找到不會在他女兒手中溶化的東西,便可以娶她的女兒,並繼承他所有的財富。」
三位年輕的王子前來接受挑戰。
第一位拿來是非常硬的鈦合金,但是....公主才剛碰到它,它就溶化了。這位王子便十分傷心地離開了....
第二位王子拿的一個巨大的鑽石,他想既然鑽石是全世界最硬的東西,一定不會溶化,可是....公主才剛碰到它,它就溶化了。這位王子也十分傷心地離開了.....
第三位王子走向前告訴公主:「請把您的手放進我的褲子口袋裏,並摸摸看是什麼東西在裏面。」
這位公主遵照他的指示,把手放在他的口袋,不過她的臉卻害羞的變紅了....
她摸到硬硬的東西,不過東西卻沒有在她的手裡溶化。
國王十分開心,這個王國裡的每一個人也都高興極了。
而第三位王子也如願地娶了美麗的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問題是.....
在王子褲子裏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當然就是M&M巧克力!不然你在想的是什麼?怎麼那麼的Hard Sales?
TENZ:我看 GigaCircle 與社群內容眾包:讓利是關鍵
(看過七龍珠漫畫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張圖的梗吧 XD)
最近台灣網路界大家都在討論 GigaCircle 這個爆紅網站,它到底有多爆紅?來看一下 Alexa 的截圖。
看到了吧,這根旱地拔蔥的成長曲線。短短幾個月,GigaCircle 就長到 Alexa 台灣排名前十名,讓很多做網站的人跌破眼鏡,直問他們到底怎麼做到的。
GigaCircle 的成長方式其實很簡單:利用「眾包」(CrowdSourcing)原理,讓許多網友自願貢獻內容,還幫忙分享到社群網站上;透過大量的新內容和大量的社群分享,在短時間內讓 GigaCircle 的流量快速爆增,一舉超越許多經營已久的老牌網站。
為什麼會有大批網友自願在 GigaCircle 上產生內容,並且用力分享?這是因為 GigaCircle 的「分潤」機制。網友在 GigaCircle 上貼文,除了有基本的貼文費用外,更可以依文章的點閱來分享利潤。甚至 GigaCircle 還推出類似多層次傳銷的「下線」制度,鼓勵會員拉人進來;下線的貼文分享所得,上線可以抽到一部分比例。無怪乎在搜尋引擎上搜尋「GigaCircle 賺錢」會看到一大排教學順便拉下線的文章。
GigaCircle 用這種方式,在短時間內成立了一支內容大軍。從內容來看,網友分享的內容水準非常差,除了有許多以聳動標題騙人點閱的垃圾內容外,絕大多數內容都是盜文盜圖而來的。這對 GigaCircle 日後的經營是利是弊,還有待觀察,但 GigaCircle 的經營模式,有個關鍵是其他內容網站可以思考的,也就是讓利。
GigaCircle 用這種模式爆紅,想必會讓人也想效法,不過其低劣的內容水準,以及在法律道德邊緣遊走的做法,個人覺得無法長久。倒是 GigaCircle 的讓利精神倒是很值得借鏡。
可能很多人會問:什麼叫讓利?其實讓利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誘因,讓網友有意願來提供內容,或做任何你想要他們做的事。
也許也有人會問:我們經營網站已經不易,要怎麼讓利?我的回答是,讓利不是只有給錢一種方式。GigaCircle 提供直接的金錢回饋,當然是讓利的一種模式(你也看到他們花錢買到的都是垃圾內容),但所謂的利,也可以是很多其他的形式。
除了錢以外,還可以怎麼讓利?來舉個我在社群工作中實際經歷過的例子,也許各位看了就會懂了。
在 Yahoo 還沒有關閉在台灣的兩個部落格服務(無名小站、Yahoo奇摩部落格)時,我在由老查所帶領的Yahoo奇摩社群發展部中,共同參與「Yahoo奇摩摩人」的經營。「Yahoo奇摩摩人」是一群為數約350人左右的重量級部落客,每個人都是在各自領域中擁有大量網友,且在各自的部落格中努力耕耘的優秀部落客。我們用很多方式來維持與這些優秀部落客的密切關係,希望以最貼心的服務和支援,讓他們持續使用我們的平台,在我們的服務上發表優質好文章,吸引更多網友點閱。這是「Yahoo奇摩摩人計畫」的經營初衷。
但吸引這些優質部落客的最關鍵因素,是讓利。
各位不要誤解,「Yahoo奇摩摩人計畫」並不發稿費或分享費給部落客,甚至我們平台還向他們收取 VIP 會費;那我們讓什麼利呢?對部落客來說,我們有一個其他部落格平台無法提供的優勢服務,就是透過Yahoo奇摩首頁的曝光,讓被曝光的部落格文章流量爆增。
對部落客來說,流量是最重要的事。有了流量,表示人氣很旺;人氣旺的部落客就有更多發展機會,不論是接廣告合作專案、出書、上媒體等等,機會愈多,影響力和收入也會提升。Yahoo奇摩摩人計畫藉由分享流量,讓這些部落客和平台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即使到今天,我們的部落格平台服務已經關閉一陣子,很多過去在無名或Yahoo奇摩部落格的部落客也都投靠其他平台,但靠著之前打下的密切關係,還是有很多部落客願意繼續與Yahoo奇摩合作。
讓利並不只是給錢而已,重點是要思考並理解你的合作對象需要什麼資源、你手上有什麼資源可以釋出來,而且對他們真正有所幫助。這可以是各種資源、機會、名聲,不一定非得是現金不可。
GigaCircle 打擦邊球的經營方式並不值得效法,但其讓利的精神值得學習。請和社群分享你所擁有的好康,社群的回饋將會大到你難以想像。(收藏自西瓜的滋味 部落格)
滑世代的影音行銷術
影片不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廣告,更是對影像、聲音、文字的精巧安排,運用多重感官,說一個更打動人心的故事。強烈的感染力、高度的涉入感、更容易造成病毒擴散,這些都是影音廣告受品牌主青睞的原因。
網 路影音究竟有多受歡迎?根據comScore今年3月的調查,美國網友85.9%會觀看網路影音,共有1.87億美國人觀看了超過460億的網路影音,平 均觀看時間為4.3分鐘。網路影音廣告則占美國所有網路影音量的38.1%,瀏覽量高達287億,是去同期的兩倍,觀看時間則占網路影音總觀看時間的 5.1%,覆蓋了54.3%的美國人口。
就連Facebook上的影音內容,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50%。無怪乎Facebook於4月底正式推出影音廣告,在使用者的動態消息牆上,嵌入全長15秒鐘的影音廣告。
這 股影音爆發的趨勢,也從國外吹向台灣。以台灣滲透率最高的影音平台YouTube來說,2013年不僅YouTube的總觀看時數年成長6成,台灣網友透 過手機觀看YouTube的時數更大幅成長3倍,台灣人出門在外會隨身瀏覽YouTube的比例在短短兩年內則成長了4倍。
影 音廣告的飛快成長,也成為網路廣告的成長動力之一。美國互動廣告局(IAB)公布2013年網路廣告的營收報告,去年全美的網路廣告創下428億美元的規 模,首度超越廣播電視廣告的401億美元。從網路廣告的模式來看,雖然搜尋廣告還是第一名,占整體營收43%,但成長最強勁的卻是行動廣告和影音廣告,影 音比前年增加19%,已躍升為網路第4大的廣告模式。在2014年,網路影音廣告還將有兩位數的增長。
推升這股力量的原因,行動化是最大關鍵。隨著行動裝置普及,使用者對行動裝置的黏著度越來越高,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多螢世代中最主要的螢幕之一,不少人低頭著頭、手指輕輕一滑就連上全世界。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TNS在2014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從2012年的32%及2013年的51%,到今年則高達67%,不僅再次創下新高,年成長率也達16%。也就是說,台灣每10個人就有近7個人屬於「滑世代」的一員。
行 動裝置把人們的生活時間切得片段又零碎,影音正是在零碎時間內,能快速滿足內容需求的媒體模式。對消費者來,在通勤時間花個3、5分鐘看一支短片,在有限 的時間和移動狀態下,照樣能接受新資訊。「消費者媒體習慣轉移,用PC或電視看影音地點受限,但行動是中繼站,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收看。」台灣安吉斯媒體 集團數位長邵懿文說。
除了行動裝置普及外,今年更是台灣的4G元年,未來在連網速度更快的情況下,許多人期待,4G環境將出現新的殺手級應用,而這個殺手應用正是網路影音。未來人們對影音的需求,只會多不會少。
若分析這群滑世代的屬性,就會發現他們是和傳統電視觀眾完全不一樣的兩群人。根據Forrester去年底做的調查,廣告主、媒體公司和廣告代理商覺得網路影音未來最大的潛力是,可以接觸電視廣告接觸不到的人。這群人,正是電視產業不斷流失的年輕族群。
台灣安吉斯媒體集團傳播策略總監許文縣表示,電視的收視率逐年下滑,越年輕的族群下滑比例越高,而網路影音的使用則呈現快速上揚。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年齡層,就是電視收視率流失最嚴重的年輕族群。
Google 台灣總經理陳俊廷則以台灣人使用YouTube的情形佐證。以整體來看,2013年每周至少造訪YouTube一次的比例為77%,雖然還是僅次於電視的 88%,但若看16至20歲的族群,每天使用YouTube的頻率卻比電視更加頻繁,16至24歲族群在周間黃金時段觀看YouTube的比例更首次超越 電視。
在網路影音越來越爆發的趨勢下,品牌主又要如何善用影音媒介?首先,品牌要先釐清整體的行銷策略和目的,影片在裡面扮演的角色為何,是打形象、賣產品還是衝銷售,千萬不要只是為了做影片而做。
釐清目的後,再針對核心目標族群設計影片內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品牌主必須先決定看的人是「誰」,把訊息傳遞給特定而明確的目標受眾,影片將更有效果。
雖然網路影音比電視廣告秒數更長,但仍有時間限制,在有限時間內,更要精準溝通訊息。假設品牌主在一支影片中,一下談新產品,一下談員工多優秀,一下又說公司拿了慈善大獎,消費者看完最後會記得什麼?答案是:什麼也記不得!一次只溝通一件事,才能精準傳遞訊息。
有 梗影片總能在網路世界引發廣大迴響,有創意的影片很棒,但有時卻讓人記不得你的品牌名稱。品牌主有時太過沉浸在影片製作裡,反而忘記溝通和行銷目的,因此 試著在影片中加入logo、網址,或是店裡的一塊招牌,都有助增加網友記憶,尤其在影片的一開始,就要清楚讓觀眾知道。
雖然現在網友對網路影片的容忍度能在5分鐘內,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就會全部看完,反而在資訊爆炸的情況下,網友更沒耐心。Visible Measures就指出,如果影片在前10秒沒有足夠吸引人的點,20%的人就會直接關掉。「品牌主要思考前面的衝擊。」邵懿文說。
影 片也只是行銷開端,還必須加入後續的號召行動(call to action)。像是在影片結束後,明確呼應觀眾該採取哪些行動,請他們「到我們網站」、「打電話」、「加入粉絲團」或「上網搜尋」。否則觀眾不僅不確定 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麼,品牌主也失去了一次珍貴的互動機會。
網路影音也不是獨立於其他行銷工具的媒介,「不是把影片拉出來單獨做,而是要結合很多工具,如官網、社群媒體、EC平台等,創造後續的購買或分享。」邵懿文舉例,美國連鎖商場Target就曾拍攝微電影,影片中的道具全都是自家商品,激發消費者購買慾望。
除了廣告主自行設計內容外,李奧貝納品牌策展總監周子元也看好未來群眾外包的潛力,「從網友角度重新思考,讓網友從前端就開始參與,不是在後端才告訴你要去做什麼。」品牌主應思考如何透過活動設計,讓消費者共同參與對話,一起建構品牌價值。
影 片製作完成後,光是放在YouTube上還不夠,還要加上一些擴散技巧。周子元認為,品牌不要被動等待網友口碑分享,如果能找到核心族群當 「Curator」(內容策展人),成為第一批自願幫你傳播的人,影片才容易被看到。或是主動透過社群媒體分享,達到擴散的加乘效果。
最後,品牌主不要過度期待網路影音能有立即效果,很少影片一推出就能造成病毒擴散。能造成病毒擴散的結果,也絕對是綜合許多條件,一個好的影音行銷策略是需要一致性、完整性和耐心。
即使網路影音是未來趨勢,但在台灣,電視仍是強勢媒體,平均來說,在廣告主預算中,仍有60%投放在電視上。但網路確實可以幫助品牌接觸到電視媒介以外的族群,因此品牌主要思考的是,怎麼結合電視和網路,打造整體的影音行銷策略。
陳 俊廷認為,品牌主要重新定義電視策略,「電視已不再僅限於家裡客廳的螢幕,而是讓使用者能隨時隨地觀看電視節目的網路連線裝置。」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 個人電腦全都包含在內,品牌主必須跟上消費者的眼球,打造全電視策略。目前台灣許多品牌主都會讓不同版本的廣告,在電視和網路同步播出。電視主打短秒版 本,先以大眾媒體的優勢吸引觀眾注意,再依網路特性,放送完整的長秒版本,激發觀眾在網路上找尋更多品牌資訊。
只是目前對廣告主來說,投 放網路影音廣告最大的挑戰是,他們無法在事前就預知廣告效果,以及能觸及多少人口規模。周子元解釋,電視廣告以收視率做為計算邏輯,品牌主在買廣告前,就 能知道花多少預算能讓多少人看到廣告,「但網路就不一定了,可能大中,也可能大賠。」正是因為網路影音廣告還沒有一致性的計算機制,所以台灣廣告主對網路 影音的投放也相對保守。
也因此,台灣安吉斯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成立「OTV Practice Team」,試著歸納線上影音(Online Video)和電視(TV)的整體效果該如何計算,藉此事先推估網路廣告的成效。許文縣分享初步觀察結果,當電視廣告到達一定聲量時,若加上網路影音,傳 播效果將更加顯著。若將部分電視聲量轉移到線上影音投放時,則比單純只用電視投放,增加5%以上的接觸人群。
網路影音的蓬勃發展,對所有品牌主都是啟示。未來這不僅是行銷預算的重新分配,更是搶奪消費者眼球的全新戰場。(本文摘自2014年5月號《數位時代》「滑世代的影音行銷術」 / 採訪.撰文/陳怡如)
陳紹安‧無遠弗屆的軟實力
泰國,很賺人熱淚。
每在面書點擊泰國公益廣告,都會熱淚盈眶。
這些廣告,很多時候可讓人感受到泰國式的感性,通常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即已反映泰國的人文價值,以及他們所推崇的,人性最光輝的一面,三言兩語就給道盡了。
這有點像韓國,他們看到多媒體世界足以喚發的軟實力。
韓潮,何只“娛樂”兩字說得清楚。當全世界狂追韓潮,版權收入也只是表面,實際牽動的是整個世界對韓國的印象,爭相湧入韓國觀光、消費,最後就搶購韓貨,帶動的是一整個韓國的經濟。
中國,後來也看到了,也開始倚重多媒體極盡能事輸出綜藝、娛樂產品,為世界打開另一窗口,即使模仿韓式綜藝如《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等,也一一擄獲全球上億人心。
這些軟實力,讓人遺忘政治,遺忘一個國家經濟策略背後的議程,人們是在不自覺中,像被催眠那樣沉醉不醒,而且甘之如飴的支持到底,更甚的是趨漸被感化,最後融入他們形塑的新世界裡頭。
說回泰國公益廣告故事集,有一個說;一個未婚女大學生,上完課就必須趕回家照顧小女兒,人們都以為她被男人拋棄,私下把女兒生下來,注定窮困窘迫一生。
(泰國潘婷洗髮水廣告)
故事講到後來,那個叫她媽媽的女兒,原來是有一次去丟垃圾,在垃圾堆發現的棄嬰,她抱回撫養,視如己出,對人們因誤解而投以的異樣眼光,她不介懷,只要小女孩叫她一聲媽媽,她自己都被感動到滂沱淚下。
另一個故事,說一個天天做好事年輕人,每天走過的路上,都會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小女兒討乞,小女孩持一牌子寫著“我要上學”。他看了心酸,每天走過都會打開錢包,掏出鈔票丟入那個小女孩的錢箱裡。
就這樣,一日復一日,至到有一天,他又經過那個角落,正要打開錢包掏錢時,發現那個小女孩,不見了,只剩下媽媽一人……鏡頭一轉,那個小女孩一身校服,滿臉笑容的走回來了,小女孩對他笑,他愣住,淚珠從他眼角溢出…這類公益廣告,通常有商家贊助,視頻播完,會出現贊助商小通告。這沒關係,公益廣告打動了千萬人心,商家因此得到一點回報,這好過大商家一向不願出資做這種好事的國家如;馬來西亞。
是的,馬來西亞,我們真也看過很溫情、很能打動人心的廣告。但是,放諸全球視野,單是韓、泰公益廣告的創意和誠意,我們都比不上,甚至沾不到邊。
何以如此?原因或者是:我們的社會利益薰心,薰到無知、無視用情、用心、用創意和誠意形塑的軟實力背後無遠弗屆的爆發力和影響力。(收藏自12.6.2014星洲日報/筆下真情‧作者:陳紹安‧《星洲日報》檳吉玻副採訪主任)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