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砂礁群's Blog (240)

《传播研究方法》

(原載:搜狐 2020-11-25



如我們所知,傳播學的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定量研究方法,一類是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又稱為定量分析、量化研究、實證方法,通常為傳播學的經驗學派所采用;定性研究又稱為定性分析、質化研究、思辨方法,通常為傳播學的批判學派所采用。()…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y 29,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用研掌握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导语:人类学强调的,是“我非用户”——我们不能替代真正的用户,要始终怀有空杯心态,把用户视为“他者”,亲自走到用户身边,收集“用户之声”。人类学所说的“我看人看我”,同样适用于用户研究,我们研究用户的过程,也是把已有的人生经验、同新接触的人或事相比较的过程,在看用户和看自己的过程中,…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y 28,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琦君·看戲(8)

來台灣初期,因為這位長輩喜歡看戲,我陪她看了不少次越劇。坐在狹窄嘈雜的戲院裡,儘管耳中充滿絲竹之音,劇情與戲詞也都熟悉,卻總引不起興致。呆呆地坐著只為陪長輩。她嘆氣我跟著嘆,她笑我也跟著笑。心情閒閒的,想的都是些陳年舊事。尤其想起在杭州時一位專照顧我的金媽就是嵊縣人,她會唱很好的越劇。夏天的夜晚,她陪我在西湖邊乘涼,坐在長凳上她就唱。唱到《方玉娘祭塔》中「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幾句時,便眼淚滾滾而下。她唱的聲音好美好淒涼。母親告訴我她原本是唱越劇的,因不容於婆婆才出來做工,丈夫也不理他了。她平時總是淚眼婆娑的時候居多,父親說她有沙眼,不久她就負氣走了。走以前,她一句句教我唱梁祝的「樓台會」,好讓我一直記得她。如今我每次一哼,就會想起與金媽在西湖邊乘涼的情景,我已非青鬢年少,金媽想早已不在人間了。

 …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October 23, 2020 at 12:14am — No Comments

琦君·看戲(7)

抗戰期中,我一個人在上海求學。寄住在一位要好同學家中,同學的母親是位平劇行家。她幾次三番要帶我去聽戲(她總是說「聽戲」不說「看戲」。我卻對任何名票都毫無興趣。勉勉強強去看了一次全本《四郎探母》,坐在熱鬧的戲院裡,一顆心卻是飄飄蕩蕩、淒淒冷冷的,只是懷念著家鄉的廟戲,杭州的機關佈景戲。那分溫暖,那分歡樂,不會再有。故鄉因戰事音書阻絕。在故鄉的母親白髮日增、卻離我好遠好遠,想起外公和阿榮伯敲著旱煙筒給我講孟麗君、唱戲詞兒,真正成了一場夢。…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October 14, 2020 at 10:58am — No Comments

琦君·故鄉的農曆新年

天寒歲暮,在異國風雪漫天的夜晚,既無圍爐之樂,復少話舊之趣。扭開電視機,唱的都是些不入耳的洋腔洋調。真是老來情味減,只落得屈指數流年了。倒是想起在台北時,每年大除夕,各電視台都有精心製作的特別節目,影歌星濟濟一堂,團圓拜拜,恭喜新年,與嘩嘩啪啪的鞭炮聲,烘托出一片喜氣洋洋。

我最最懷念的,還是兒時在故鄉過新年的歡樂情景。那時我才七八歲,家庭教師總要在臘月廿三夜祭送灶神、新年序幕開始以後,才放我的年假。從臘月廿四到正月初五,五天年滿就要照常上課了。所以這十天是我一年裡的黃金時刻。天天在母親或老長工阿榮伯後跟來跟去,學說吉利話。數數目數到「四」,一定要說「兩雙」,吃橘子時一定大聲地唱「大吉大利(故鄉話「橘」、「吉」同音),買田買地,跨門檻一不小心跌一跤,趕緊爬起來連聲地唸「元寶元寶滾進來」,阿榮伯聽得呵呵笑。母親高興起來,會送給我一塊香噴噴熱烘烘的甜年糕,我就邊吃邊說:「年糕年糕,年年高。」…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y 27, 2020 at 3:16pm — No Comments

琦君·鞋不如故(下)

賣鞋的小販說,四枚銀角子,只能買最簡單的式樣。我只好揀了雙小小鴨舌頭,水綠色閃光花緞的平底鞋。可是套在腳上很不舒服,原來兩隻鞋底全是朝右邊的。小販說,批出來時弄錯了。才便宜點賣,不然要六七毛錢呢,我只好忍痛買了穿上。第二天正好有廟戲,我穿了亮晶晶閃花緞新鞋,神氣地走在小鎮的街上。紅橋頭阿菊卻笑我兩隻鞋朝著一個方向,走路越走越彎,氣得我只想哭。阿榮伯卻笑嘻嘻地說:「右邊是順手,統統順手,一生都順順當當,怎麼不好。」頑皮的四叔卻說:「你就對阿菊說,我一口氣買兩雙,今天穿的全是向右的順腳,何必回家換呢,換了也一樣,因為家裡那雙是全部左腳的呀。」他邊說邊大笑,我半天才懂,也露出缺牙笑了。

 …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y 20, 2020 at 4:21pm — No Comments

琦君·鞋不如故(上)

走在衡陽街或西門町,連排的鞋店門前,堆得滿坑滿谷,各式各樣的廉價皮鞋,會看得你眼花繚亂。你只要有興趣,伸出腳來隨便套著試試,很可能就會隨便買一雙回來。可是穿不上多久,就會感到極不舒服,皮鞋也變得七彎八翹的走了樣,只好嘆口氣擱在一邊。扔掉吧,有點捨不得;穿吧,腳太受罪。好在才一兩百元,也就不太心疼。下次再經過這種鞋店,又會駐足而視,又會再買一雙。於是這種上當皮鞋就愈堆愈多,如果清理一下,發現四季皮鞋,可以開個小型鞋店,這就是想儉省所造成的浪費了。

 …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y 20, 2020 at 4:21pm — No Comments

琦君·桂花鹵.桂花茶(下)

搖下來好多簟的桂花,先裝在簍裡。然後由母親和我,還有我的小朋友們,一同把細葉子、細枝、花梗等揀去,揀淨後看去一片金黃,然後在太陽下曬去水分。待半乾時就用瓦缽裝起來,一層糖(或蜂蜜)、一層桂花,用木瓢壓緊裝滿封好,放在陰涼處;一個月後,就是可取食的桂花鹵了。過年做糕餅是絕對少不了它的,平常煮湯圓、糯米粥等,挑一點加入也清香提神。桂花鹵是越陳越香的。

母親又把最嫩的明前或雨前茶焙熱,把去了水氣半乾的桂花和入,裝在罐中封緊,茶葉的熱氣就把桂花烤乾,香味完全吸收在茶葉中。這是母親加工的做法,一般人家從我們家討了桂花,就只將它拌入乾的茶葉中,桂花香就不能被吸收,有的甚至爛了。可見什麼東西都得花心思,有竅門的。剩下的,母親就用作枕頭心子,那真合了詩人說的「香枕」了。

 …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y 3, 2020 at 2:35pm — No Comments

琦君·桂花鹵、桂花茶(上)

家鄉老屋的前後大院落裡,最多的是桂花樹。一到八九月桂花盛開的季節,那豈只是香聞十里,簡直是全個村莊都香噴噴的呢。古人說:「金風送爽,玉露生香。」小時候老師問我怎麼解釋,我就信口地說,「桂花是黃色的,秋天裡,桂花把風都染成黃色了,所以叫做金風。滴在桂花上的露珠,當然是香的,所以叫玉露生香。」老師點頭認為我胡謅得頗有道理哩。

母親卻能把這種桂花香保存起來,慢慢兒地享受,那就是她做的桂花鹵、桂花茶。

 …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y 3, 2020 at 2:34pm — No Comments

琦君·水是故鄉甜(下)

父親旅居杭州日久,非常喜歡喝虎跑水烹龍井茶,但喝著喝著,卻又念念不忘故鄉的明前、雨前茶和清冽的山泉。他也思念鄰縣雁蕩山的茶、龍湫的水,真是「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父親晚年避亂返故鄉,又得飲自己屋子後山直接引來的源頭活水,原該是心滿意足的,但他居魏闕而思江河,倒又懷念起杭州的龍井茶與虎跑水來。實在是因為當時第二故鄉的杭州,正陷於日寇之故吧。

 …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April 27, 2020 at 9:07pm — No Comments

琦君·水是故鄉甜(上)

此次經歐洲來美,一路上喝得最多的是礦泉水。因為其他各種五顏六色的飲料,價錢既貴又不解渴,只有礦泉水,喝起來清清淡淡中略帶苦澀,倒似乎別有滋味。歐洲人都喜歡喝礦泉水,據說對健康有益。尤其是義大利的礦泉水是出名的。看他們一個個紅光滿面,體魄壯健,是否礦泉水之功呢?

旅館臥房小冰箱裡,也擺有礦泉水,以便旅客隨時取飲,價錢就不便宜了。我靈機一動,從行囊中取出鋼精杯、錫蘭紅茶,和一把電匙,插上電,將礦泉水傾入杯中煮開,沖一杯錫蘭紅茶來喝,香香熱熱的,可說是旅途中最悠閒舒適的享受了。

 …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April 27, 2020 at 9:06pm — No Comments

琦君·媽媽炒的酸鹹菜

小時候,每頓吃飯時,我一爬上凳子就夾一筷子的酸鹹菜,放在嘴裡嚼,胃口馬上大開啦。

媽媽炒的酸鹹菜,味道和別家的就是不一樣。因為她加了豆瓣、小蝦、糖、醋,再澆上麻油。我最愛吃裡面的小蝦。

 

外公說海蜇沒有眼睛,全靠成千上萬的小蝦,密密麻麻趴在它身上,替它指路認方向,互相合作,多麼難得呀!媽媽聽了就不忍心吃小蝦,只給自己拌一碟素鹹菜。貪心的我,吃了她特地給我做的蝦炒鹹菜,還要搶她的素鹹菜吃。

外公總怨媽媽把我寵壞了,媽媽卻笑嘻嘻地說:「我小時候,您不也這樣寵我的嗎?」…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April 15, 2020 at 10:33pm — No Comments

琦君·頭髮與麥芽糖

每回梳頭髮梳得不順心,梳到右邊偏偏翹向左邊時,就只想拿把大剪子,咔嚓一下,把一綹不聽話的頭髮剪下,也馬上想起滿口甜甜軟軟的麥芽糖來。

麥芽糖跟頭髮有什麼關係呢?是我貪吃麥芽糖,把它黏在頭髮上了嗎?不是的,是因為小時候,我常常剪下頭髮換麥芽糖吃的。

 …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rch 19, 2020 at 10:28pm — No Comments

琦君·團圓餅

寄居異國,幾乎年節不分。每到中秋,既無心舉頭望明月,也無興趣買象徵明月的月餅來應景,一心思念的卻是當年母親一雙巧手做的「團圓餅」。

其實,母親經常都做各種香噴噴的餅。到了中秋節,她就說自己手裡捏的是「團圓餅」,她並不稱它為「月餅」。她說月亮是高高在天上,放光明照亮世間的「月光菩薩」,怎麼可以摘下來吃呢?說得外公和老長工阿榮伯都呵呵地笑了。

 

母親做團圓餅時,先炒好餡兒,甜的是豬油豆沙,鹹的是雪裡紅炒肉末。由阿榮伯揉好麵,切成平均的一團團,她再來包。我當然少不了在邊上幫倒忙,為的是想快快有得吃。但母親總要我先拜了拜月亮菩薩,供了祖先,才准我吃。…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February 28, 2020 at 12:27am — No Comments

《琦君散文選》中個女狀元

記得小時候,母親總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叫我走開別纏她。還生氣地說:「我真要去跳潭了。」嚇得我連忙躲到姑婆懷裡,慈愛的姑婆摟著我,捏起我的小胖手,低聲唱:「十指兒尖尖會繡花,雙腳兒尖尖會當家。」母親卻馬上說:「我要她一雙大腳跑天下,十指尖尖寫文章,寫的文章長又長,將來中個狀元郎。」姑婆說:「聽見沒有?把書唸好,字寫端正,長大了要考個狀元郎喲!」我看母親一會兒生氣,一會兒笑,就噘起嘴說:「媽媽還說要去跳潭呢,一直也不跳。」姑婆輕輕拍了下我巴掌說:「你這個笨丫頭,你媽媽跳了潭,你還活得了呀?」母親聽見了,走過來摸摸我的頭說:「你還沒長大,我怎麼能跳潭,我還等著你中女狀元呢。」

我知道女狀元就像戲台上穿大紅袍、帽子上插了兩枝花的大官,好神氣喲。就在心裡想,一定要多認識幾個方塊字,把作文作好,考個女狀元,讓媽媽和姑婆高興。…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February 16, 2020 at 10:12pm — No Comments

琦君·看戲(6)

看戲之樂,還不止是聽鑼鼓喧嘩,看穿紅著綠走進走出的熱鬧,更開心的是沒完沒了的吃。采芝齋的芝麻片、核挑糖,到嘴就化的雪梨、剛出水的嫩紅菱、藕片,隨你吃多少。熱騰騰噴香雪白的毛巾,不時從堂棺手中飛來。收票時兩邊過道兩個人各伸手指對一下票數。我最怕收票,一到收票時就知道快要落幕回家,我心中總有一股酒闌人散的空茫之感。

 …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February 6, 2020 at 3:37pm — No Comments

琦君·看戲(5)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February 6, 2020 at 3:36pm — No Comments

琦君·看戲(4)

一到廟裡,就看見正殿偏右搭了高高的一座采台,台上一字兒排著靠背藤椅,原來是楊鄉長特地為父親搭的。殿柱上還貼了一張紅紙字條,寫著「潘宅大老爺貴座」幾個大字,外公看了只是抿著嘴笑,我問:「我是不是可以坐上去呢?」阿榮伯說:「當然可以,你是潘宅大小姐,本來就比別人高一個頭。」我又問:「是不是比楊鄉長的女兒還高?」阿榮伯說:「可不是。」外公說:「我看你就別跟人比高低,還是和外公坐在台下平地上,要什麼時候走就走,自在多了,高高地供在上面,有什麼好的」。可是我一想起楊大姑娘每回坐在高台上的神氣樣子,就非要坐一次不可。況且父親給我從外路帶來了胸前有閃亮牡丹花的水綠旗袍,我為什麼不穿起來亮一亮相呢?我一定要叫楊大姑娘大吃一驚。

 …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February 6, 2020 at 3:35pm — No Comments

琦君·看戲(3)

每回戲班子來,都是演兩天,每天兩場。包銀看戲班子性質決定。京班、崑班比較貴,高腔班、亂彈班比較便宜。錢都由鄰里長挨家挨戶的來收,大戶人家為了表現氣派,也有多給點的。在我記憶中,正月初七、二月初一的戲班最好,因為是閒月,看的人多。其他清明、端午是請瞎子先生唱詞的多。唱全本《白蛇傳》時也很熱鬧。戲台柱子上盤著黑白兩條紙糊的蛇。瞎子先生衣冠楚楚,斯斯文文,很有學問的樣子,台下聽的人都是年紀比較大的,鴉雀無聲。外公每回去聽,我都跟去兜一圈,吃飽了糖果就回來了。母親喜歡聽唱詞,聽二度梅裡陳杏元和番,聽得淚眼婆娑的。這時候,我問她要銅板買桂花糖吃,她數也不數就給我一大把說:「去去去。」戲班子呢,母親喜歡看亂彈班,唱的好像就是我們家鄉調,嗓門兒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尾音拉得好長,老像在哭哭啼啼。有一次是難得請到的紹興班,演全本《珍珠塔》、《借紅燈》,母親和五叔婆,把長工的飯菜快速地趕做好,就雙雙邁著小腳去看戲了。看完回來,母親把故事講了又講,五叔婆就咿咿呀呀的唱,兩個人要高興好多天。…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February 6, 2020 at 3:34pm — No Comments

琦君·看戲(2)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February 6, 2020 at 3:33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