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拿哥's Blog (339)

武靖東·此在者的荒誕處境和對荒誕的拆構(下)

俗世此在主義詩派(China's poetry school of worldly…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13, 2017 at 10:52am — No Comments

武靖東·此在者的荒誕處境和對荒誕的拆構(中)

就在我們“喝茶”的日常舉動中,隱含著多麽大的荒誕!帶著病菌的“彼物”(蒼蠅飛來飛去)已破壞了滿足人自身需要的“此物”,造成了人的內在需求和客觀事物之間的矛盾;外界的壓力(有那麽多人看著我)與人的自主性又形成了另一層矛盾,其結果,由於人自身的弱和小(我不能象蒼蠅一樣飛)和外部環境的惡和劣內外相激,形成了人的荒誕處境:我不能不喝,我又舉起杯子喝了一口。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換一杯水喝,寓有暗示性的詩中的“荒誕者”沒有,他遭到來自外物和他人的外力控制,被動地喝、喝、喝……在這樣荒唐、滑稽可笑的喜劇性情節之中隱含著多少生存之痛!其二,變形類。詩人為了更突出地表現存在的荒誕性,將人、物現象予以誇張、幻化、虛構、變形,形成荒誕不經的戲劇性情景或“故事”,揭露人的在世之在的被扭曲的狀態。如他的《眼傷》、《一天》、《什麽》、《直角四邊形》、《夢境》、《鏡屋中的飛沙》、《出門》、《夜行》、《去電腦市場上找人》、《早安》、《獨眼》。飛沙以遊戲的筆法在《門》裏寫道:…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13, 2017 at 10:52am — No Comments

武靖東·此在者的荒誕處境和對荒誕的拆構(上)

——對當代前衛詩歌荒誕藝術元素的抽樣窺探

人的處境是荒誕的嗎?在當代中國,少數人會回答是,一些人會回答有時候是,大多數會回答不是。

“荒誕”(absurd)一詞由拉丁文“耳聾”(surdus)演變而來,原指音樂中的不協調音。用此詞來命名“人與生活的距離”⑴和人與“本源割斷了聯系”(尤奈斯庫語)⑵等的生存狀態,來揭示社會中人性淪喪、自由被限制剝奪、人被物和他人及一切異化力量支配的現實,是名符其實的。荒誕,是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在生存過程中遭遇的具有非理性的普遍心理體驗,是一種具有本體性的客觀“現象”和事實;此外,含有反常規、反邏輯、反理性向度的“荒誕”,在現代、後現代和當代哲學藝術及影視等領域,也是一種重要的、具有先鋒性的美學觀和方法論。…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13, 2017 at 10:51am — No Comments

馮驥才·生活在別處俄羅斯十九天

第九天(9月16日)

我看過一幀契訶夫在梅裏霍沃故居的老照片,一幢林間的尖頂木板房被風雪包裹著,那種荒寒又深邃的氣息,深深把我吸引。這成為我從莫斯科向南穿過大片森林和草原前往梅裏霍沃的原故。

然而——現在,在我面前呈現的契訶夫的這個莊園,卻如同一幅展開的色彩光鮮的畫。這是一座單層的簡樸的木屋,看上去更像農舍,房間不大也不多,如今通過博物館化,內部豐富又充實,神氣活現地呈現出作家生前日常生活的景象。…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15pm — No Comments

福柯:什麼是啟蒙

今天,如果有家雜志向自己的讀者們提出一個問題,那它這麼做的目的,就只是針對每個人都已經有所見解的某一項主題來征詢意見,所以,想借此得出什麼新東西是不太可能的。而18世紀的編輯們則更喜歡向公眾提些尚無解決辦法的問題。我也不知道這種習慣是否更為有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會更加吸引人。

不管怎麼說,反正與這種風尚相順應的是,1784年的11月,有這麼一家德國期刊,即《柏林月刊》,刊載了對一個問題的答覆。問題是:什麼是啟蒙?答覆者:康德。…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14pm — No Comments

帕慕克·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之宗教

十歲以前,神在我心目中有個清晰圖像:老而憔悴,披著白紗巾,是個外表平凡的可敬婦人。她雖像人類,卻跟我夢裏的幽靈更有共同之處,一點都不像我會在街上碰見的人(土耳其語有個單字“O”的意思指“他”、“她”和“它”)。因為她出現在我眼前時是上下顛倒,稍稍偏向一邊,我幻想世界中的幽靈們在被我發覺時,羞怯地消失在背景中,她也一樣:在以某些影片和電視廣告中出現的搖擺手法拍攝周遭世界後,她的形象銳化,開始上升,達到雲霧中的恰當位置便隱沒而去。她白頭巾上的皺褶,就跟雕像和歷史課本上的插圖一樣,清晰而精細,覆蓋全身,因此我甚至看不見她的手臂或腿。每當這幽靈出現在我眼前,我便感到強大、莊嚴而崇高的神靈降臨,但奇怪的是並不覺得恐懼。我不記得曾請求她的幫助或指引。我非常清楚她對我這般人不感興趣:她只在乎窮人。…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13pm — No Comments

邢志忠·日本的力量

今天早上乘地鐵,從名古屋火車站動身去名古屋大學開會。在本山站轉車排隊的時候,看到了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益川敏英的身影。身材矮小的他步履蹣跚,在人群中特別好認。他提著黑色的文件包,戴著眼鏡,目不斜視,找了一隊排在後面,與我排的隊相距10米左右。

我馬上想起背包裏面的相機,取出來卻發現,電池沒電了。真寸,在這關鍵時刻相機卻不爭氣。地鐵來了,我們從不同的門上車,在人山人海中已經看不到益川教授的身影。但是我確信他會和我在同一站下車,就是名古屋大學站,因為著名的小林-益川研究所就坐落在名古屋大學校園,那是他們二人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名古屋大學為了紀念這兩位自己培養的好學生,專門建立的研究所,益川教授任所長。…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13pm — No Comments

佚名·你的第二身份是什麼?

張君從英國留學回來,我們幾個好友為他設宴洗塵。席間,一個朋友不雅的口頭禪使他很不快,幾次露出厭惡的表情。席散送張君回家的路上,我替那位朋友解釋說,那句口頭禪不過是無所指的語言習慣,聽慣了也就不覺得什麼了,張君沈默了一會說:“我給你講一下我剛到英國的經歷吧!”

和在布裏斯托爾的大多數中國留學生一樣,我也是借住在當地一戶居民家中,這樣既省錢生活的條件又好。

房東姓坎貝爾,是一對老年夫婦。坎貝爾夫婦待人熱情大方,他們只是象征性的收我幾英鎊房租,硬把我從鄰居家“搶”了過來。有一位外國留學生住在家裏,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他們不僅讓整個社區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還打電話告訴了遠在曼徹斯特和倫敦的兒女。…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12pm — No Comments

嬰邁·鄉間之物(上)

1

他現身在餐桌邊時,很像一個紳士,溫情而憂郁,憂傷而從容。有時候他會帶著他的小銀,從窗戶外面走過,我聽不見他的聲音,小銀一直很安靜,即便踏碎了月亮。小銀有踏碎月亮的力量。既不是鐵,也不是水銀。我的屋子外面沒有草地,這幾天的天氣總是不好,雨持續不斷的下著。可能還會延續下去,我想,很可怕的持續的力量。院子里的老太太不能看書了,她坐在門口,望著外面的雨,有時候發呆,累了就打一會兒的盹,希梅內斯和小銀不會打擾她。她安寧的像只失聲的孔雀,雨阻斷了她的想象。我走上樓梯的時候,她會伸長身子來望著我,我懂得她的好奇,但仍然一步一步的走了上去。既不想和她打個招呼,也沒想過留下來陪她一陣子。…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00pm — No Comments

陳雪頻:愛學習的中國人為何比不過猶太人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如何衡量一個孩子是不是天才?如何把一個聰明的孩子培養成領導者?把它簡單歸因於人種和基因肯定是不對的,我認為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決定的。

6月是中國的高考月,僅僅是在上海,就有51000名年輕人參加高考,這兩天的高考將決定他們未來的命運。

到底是上覆旦這樣的名校呢,還是去藍翔這樣的技術學校。大家都很拼,還出現了很多勵志的標語,比如說“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麼?”。

現在看這些標語,你可能會覺得有些too young, Too Simple。有了高考,你就拼得過“富二代”麼?未必!…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1, 2017 at 11:31pm — No Comments

“學習就是重復”——凡是把一本書讀100遍的人,必成大器!

70年前的中學生進入大學的第一天,就能夠用英語上高等數學課。今天,清華大學的學生閱讀美國小學生的數學課本有語言障礙。

無論英語還是漢語,今天的碩士生,不如70年前的中學生。

70年前的教育,是“先念書、後讀書”的教育,是四兩撥千斤的教育——中學生花200小時學英語,一年而能讀林肯傳;今天的教育,是老師辛辛苦苦、滿頭大汗“替學生學習”的教育,是千斤撥四兩的教育——中學生花4000小時學英語,7年而不能讀安徒生。

那時候的老師,幾乎沒有人得咽炎;今天的老師,幾乎沒有人不得咽炎!…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20,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彭德倩·開一扇新窗,講“中國故事”

復旦大學首次探索國內高校在海外建設中國研究中心

不久前,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禮堂舉行了一場特殊的中國問題對話。圍繞中國國家治理與國家建設的新範式,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國際關系與亞太研究院“21世紀中國研究項目”主任謝淑麗,與覆旦大學副校長、覆旦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林尚立教授分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你來我往的對話,時時激起在座聽眾的陣陣掌聲。這場由覆旦發展研究院覆旦—加州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參與舉辦的論壇結束後,台下許多學生意猶未盡,政治系研究生彼得說:“對話帶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遺憾時間太短了。”在美國生活了30多年的老華僑樓先生說:“這是第一次聽到關於中國政治結構的清晰解說,真是太過癮了。”…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18, 2017 at 7:11pm — No Comments

馬爾克斯:我來講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很小的村子,村裏住著個老太太。老太太有兩個孩子,兒子十七,女兒還不到十四。一天,老太太一臉愁容地端來早飯,孩子們見了,問她怎麽了,她說:“我也不知道,一早起來,總覺得村裏會遭大難。”

孩子們笑她,說老太太就這樣,凈瞎想。兒子去打台球,碰到一個球,位置極好,絕對一擊就中。對手說:“我賭一個比索,你中不了。”大家都笑了,這個兒子也笑了,可一桿打出去,還真的沒中,就輸了一個比索。對手問他:“怎麽回事?這麽容易都擊不中?”兒子說:“是容易。可我媽一早說村裏會有大難,我心慌。”大家都笑他。贏錢的人回到家,他媽媽和一個表妹或孫女什麽的女親戚在家。他贏了錢,很高興,說:“達馬索真笨,讓我輕輕巧巧贏了一個比索。”“他怎麽笨了?”“笨蛋都能打中的球他打不中。說是他媽一早起來說村裏會有大難,他心慌。”…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14, 2017 at 7:05pm — No Comments

台灣交通部觀光局·生態旅遊(9)

實例六:賞蝶守則

台灣素有「蝴蝶王國」雅稱,任何時間及地點均可進行賞蝶活動,但以配合蜜源植物開花期,為最佳賞蝶時機。一般以夏秋季時為賞蝶較佳時機,生態環境較完整的樹林或溪流附近為賞蝶較佳景點。

賞蝶時除了認識自然外,更要抱持著關心環境的心態,須以「尊重生命」為出發點,不能存有掠奪資源的海盜心理。

賞蝶須要細心及耐心,並要詳實記錄蝴蝶的生命現象。

賞蝶時,除了攝影及觀察記錄外,別留下任何不利蝴蝶存活的破壞,也不可帶走影響蝴蝶生存的一草一木。…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16, 2017 at 7:51am — No Comments

台灣交通部觀光局·生態旅遊(8)

第六章·生態旅遊一般性規範實例

實例一: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保育守則

(一)防範森林火災:

勿焚燒草木、引火整地

勿丟棄菸蒂、焚燒冥紙、燃放鞭炮

勿引火烤肉、舉行營火晚會



(二)野生動物的保育:

不購買山產,使野生動物遭捕獵…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15, 2017 at 8:16am — No Comments

瑞典電影《遊客》

編劇/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

主演:約翰尼斯·庫克麗薩·洛文·孔斯利



度假勝地阿爾卑斯山,來自瑞典的托馬斯一家入住山腳下的豪華家庭旅館,預備在此度過五天假期。這是一個通常意義上的中產之家,男主人托馬斯英俊高大,有著優質的工作和豐厚收入,妻子艾芭溫柔大方,體貼地照顧著全家,女兒薇拉和兒子哈瑞活潑可愛。在景點攝影師的鏡頭裏,一家四口笑容燦爛,顯得無憂無慮。

第一天,四人滑雪玩得十分盡興,托馬斯也為自己能暫時遠離工作而感到愉快。…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9, 2017 at 9:56pm — No Comments

德國式閱讀

德國是個極度無聊的國家,你看不到10點還有人在飯店裏吃的熱火朝天的,你也很難每天見到人們興高采烈的滿大街狂歡,年輕人也並不經常聚攏在一起玩耍撒歡,整個德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安靜的氛圍,在這裏人們無聊的只能看書了。所以這個無聊的國家出了很多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詩人。也因為讀書才變得民富國強,這一切都與德式閱讀息息有關。



德式閱讀

到底什麼是德式閱讀,可以總結概括為、讀書習慣、讀書氛圍、讀書設施。或是您也可以理解成一種德國特有的讀書文化。當讀書成為一種全民文化的時候,民富國強就不在遙不可及。…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December 29, 2016 at 9:14pm — No Comments

劍橋大學:語言和寫作決定人生發展的潛力

有人問我在劍橋最大的收獲是什麼,我說是人。那些歷史上的名人不必多提,只說在平時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去學院餐廳吃飯,對面坐過來一位長者,英國人,已經90歲,一口流利的漢語,說自己1947年曾在北平工作,後來在劍橋東亞系做了漢學家;酒會上偶遇學院的酒保,這個人在學院貌似只負責管理藏酒,但其本人是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社長,也算是學術界的江湖人物。隨便一頓日常午餐,可以聽到德國戰後的歷史,可以了解意大利中世紀的宗教,可以搞清楚助聽器是怎樣發明的,可以討論法國戲劇、美國電影、埃及政局及日本法律。

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已經不太準確,因為事實上每個人都一定是你的老師。



語言能力決定發展潛力…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December 20, 2016 at 9:33am — No Comments

賈樹新·“慢悠悠”的德國人

2012年父母到德國看我,一下火車就看到站前廣場在重修,我們只好拖著行李箱繞大圈子去廣場對面的公交車站。兩個月後,他們返程再次去火車站時發現,站前廣場還在修。於是父母感嘆,這點地方這麼久還沒整完——德國很多所謂的廣場其實只有兩三個籃球場那麼大。然而,父母第二年再次來到德國時,令他們驚訝的一幕出現了:廣場還沒修完。其實,他們不知道,這個廣場直到2015年才重新使用。這真的是非常慢了。

有時候這是流程和制度的問題。比如在德國要整修一段公路,德國人會先找幾個人把這段路用護欄圍起來,放好標識、警示燈,還要給工人搭建廁所及其他配套設施。這樣一套“熱身”下來,可能就一周過去了。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降雨(德國時常會有陣雨),不利於某些項目施工,工程也會暫停。…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December 4, 2016 at 3:35pm — No Comments

陶東風:故事、小說與文學的反極權本質 3

四、拒絕遺忘與說真話:文學的見證功能

 

一部真正的文學作品的問世是作為其創造者的一種叫喊,是對於籠罩於他本人、同樣也籠罩於他的謙卑和同代人、他的時代、他所說的語言身上的遺忘的抗議。一部文學作品是激怒死亡的某種東西。――克裏瑪

 …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November 24, 2016 at 11:33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