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貨珍藏's Blog (530)

陳俊生·葡萄美酒夜光杯—紀念張裕葡萄酒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金獎90周年(2)

張弼士先生出生於廣東梅縣,18歲告別故土只身前往南洋闖天下。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成為當地的億萬富翁。張弼士從小立志"實業興邦",致富之後,這種信念更加與日俱增。由於身居海外,遠離祖國,無人牽線,雖有宏圖大志,但卻報國無門。直到清光緒十六年(1890),借助清駐英欽使龔照璦的引薦,張弼士才受到朝廷重視,遂得加官晉爵,先任馬來檳城首任領事,繼而升任大清國駐新加坡總領事。他曾多次受到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的接見,最後官拜頭品頂戴、補授太仆寺正卿兼商部考察外埠商務大臣之職。做了官商後,張弼士的實業興邦志向才逐步得以實現。



時任登州、萊州、青州道尹兼東海海關監督的盛宣懷,也是一位實業興邦的熱心人,他和張弼士的相識、相知和結合實屬歷史的必然。盛宣懷的官府設在煙臺,張弼士早已情系煙臺,張、盛二人相逢,各自述懷,一拍即合。…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4, 2020 at 2:10pm — No Comments

陳俊生·葡萄美酒夜光杯—紀念張裕葡萄酒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金獎90周年(1)

"有些人不會隨時光流逝,有些事永遠也無法忘記......"這是寫在《張裕往事》扉頁上的"題記"。2004年8月,作為煙臺市周齊市長的客人,在田秘書的安排下,我和同事蔣敏訪問了百年老廠"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我不善飲酒,但喜歡酒文化。那座坐落在海邊的氣勢雄偉的"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內的文化瑰寶使我久久難以忘懷。



這恰好印證了扉頁上"題記"里"無法忘記"的蓄意。博物館的於波館長和張德軍副館長一直陪伴我們講述張裕美酒釀造史上走過的艱辛創業歷程。於館長對工作兢兢業業,熱愛他的酒文化博物館。除此之外,他還忙里偷閑,一面工作一面在北京進修MBA,不日即可學成畢業。張副館長,他是這座現代博物館的監造人,從破土動工到博物館落成,乃至室內裝修,處處無不留下他的汗水和足跡。因此,他說起博物館來,如數家珍,一往情深。…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4, 2020 at 2:09pm — No Comments

吳德廣·神山不了情(上)

馬來西亞沙巴州,在馬來語中是“美麗的國土”的意思,有“風下樂土”或“人間天堂”之雅稱。沙巴前稱北婆羅洲,位於加里曼丹的最北端,面積7.3萬多平方公里,人口近200百萬,首府是哥打基納巴盧。



哥打,馬來語是都市之意,基納巴盧則是神山,神山是沙巴人的驕傲,它是東南亞最高的山峰,高有4101米。神山又名“中國寡婦山”和“望夫山”, 沙巴許多神奇哀艷和壯烈的故事,大多源出神山。…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4, 2020 at 2:04pm — No Comments

吳德廣·神山不了情(下)

華人如何飄洋過海來到神山腳下,1913111日在當時英屬的沙巴查達慕娘公司的招聘下,經當時中國和英國兩國政府的認同,並簽訂了12條合約,中國華北地區108戶家人,從天津港登船,漂洋過海來到神山腳下開地拓荒,安家落戶。他們艱苦創業,繁衍生息,如今華北同鄉會的同胞們,已是第六代人了。他們與當地土著族群,風雨同舟,一道艱苦奮鬥,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11月…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4, 2020 at 2:00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東方天際的神山(下)

金剛橛是佛教密宗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器。如果我的推斷無誤,金剛橛應該是蓮花生大師到雪域之地傳播佛法時開始流傳於藏族地區的。而在嘉絨地區,帶來這樣一個圖案的應該是毗盧遮那大師。

這樣的村莊,就是真正的嘉絨人的村莊了。

但是,穿過這個村莊時,我沒有遇到多少能流利使用嘉絨語的年輕人。當然,他們都還聽得懂本族的母語,只是講起來就有些勉為其難的樣子了。所以,計劃中的尋訪也就無法進行下去。…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30, 2020 at 9:0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東方天際的神山(上)

關於過去的嘉絨,我們要從一座神山說起。

這座山,從我到達丹巴縣城那一天起,就巳經望見。當我的目光越過大渡河,就能從北岸一簇簇山峰間望見她最高的頂峰銀光閃爍。

這座神山叫做嘉木莫爾多。

嘉木莫爾多,在藏族本土宗教苯教中,是著名的東方神山。應該是藏族龐大繁雜的神山系統中,處於東方盡頭的一座神山。一般來說,這些山神都是戰神,人們祈願或崇奉山神,在部落戰爭頻仍的年代裏,都希望著從山神那裏,獲得超人的戰鬥能力。

而莫爾多山神往往也會顯示神跡,滿足人們的願望。…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30, 2020 at 7:0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滯留丹巴的曰子(下)

我坐在新華書店隔壁雜貨鋪門口抽煙,揣摩完腳,便擡頭望天。在這裏,隨便擡一下眼皮,是看不到天空的。看到的只是巨大的灰色山體。在那些山坡的高處很強勁的風驅趕著雲團。陽光漸漸變得強烈起來。

終於坐到書店開門的時間,很低矮的一座房子,采光不是十分充足。正是我熟悉的那種小縣城裏的書店的格局。店面不大,陳列著供銷社那種曲尺形的櫃臺。櫃臺玻璃後面的書,以及櫃臺後面的架子上的書,哪怕是剛出版的,一放在這樣一個空間裏,都會顯出一種年深月久的樣子,顯出和店員臉上一致的懶洋洋的表情。…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9, 2020 at 11:0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滯留丹巴的曰子(上)

再上路的時候,暴烈的陽光變成了無休無止的雨水。

密密的雨腳阻斷了視線,只能看到面前很小一塊地方,雨點使汙泥飛濺。山坡上,匯聚的雨水一股股地沖刷著泥沙,從上而下,漫過公路,流到下面的河道裏去了。雨下了還不到一個小時,本身就混濁的河水就變得更加黏稠了,散發著濃重的土腥味不斷上漲。湍急的河水沖刷著河岸,不時可以聽到河岸崩塌的聲音。山坡上的泥沙被雨水沖刷下來,堆積到路上。現在,在公路上行走,就不得不越過一次又一次塌方了。如果是坐汽車上路,現在又該阻斷在路上了。

中午時分,雨終於停了。…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9, 2020 at 10:3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没有旅客的汽車站(下)

野人受到吸引,丟下手裏的玉米棒子,慢慢向火堆靠攏。 

農人這時已經是一個老謀深算的獵人了。他一邊喝酒長嘯,一邊準備接下來的演出所需要的道具:幾隻中空的粗竹筒,兩把鋒利無比的長刀。 

野人走到火邊上,變成了一個好奇心很重的喜歡模仿的大孩子。 

它學著獵人的樣子端起酒碗。問題是,它是沒有喝過酒的。一碗酒下去,在胸膛裏燃起了一團火。這時,獵人正長晡著拍打胸膛。野人也跟著拍打胸膛,嘴裏發出更粗礦的長嘯。…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9, 2020 at 9:0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没有旅客的汽車站(上)

長途汽車站前,是一個不大的廣場。 

廣場邊上照例堆積著一些直徑很大的杉木。坐在這些木垛上,正面對著大小金川兩水匯聚的河口。兩河相聚時很平靜,並沒有噴雲吐霧、飛珠濺玉的轟鳴。只是兩股水匯聚時,陡然加寬的河面上,轉動著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漩渦。漩渦的力量之大,使那些漂浮在河上的巨大原木豎立起來,旋轉著從漩渦中心直直地扎進河底,直到百米開外,才重新露出頭來。 

好些人站在河邊的巖石上釣魚。 …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9, 2020 at 6:0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穿越在傷心地帶(下)

再回頭看那小飯館時,才注意到柏樹下還有一張臺球桌。兩個穿著想盡量時髦的小青年,正一桿桿地打發著似乎無窮無盡的時間。中午時分,自己投下的影子短到不能再短,就像是影子也睡著了一般。這個鎮子也與大渡河沿岸許多小鎮一樣。低矮的房子擠在權作街道的公路兩邊。公路很安靜。強烈而堅硬地反射著更多的熱量與光線。刺得人有些睜不開眼。兩邊的房子卻蒙滿了灰塵,安靜得如同一場夢魘一般。

這是大渡河流域這個荒涼的傷心地帶的眾多小鎮中的一個,如果不是因了名字的不同,我實在分不開,這些鎮子彼此之間有些什麽不同的地方。…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8, 2020 at 8:3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穿越在傷心地帶(中)

我想對未來樂觀一點,但是,我無法克服掉內心深處這種要命的荒涼感。

因此,我倒寧願人們生下來,就如路上相遇的放羊人一樣,堅韌而又漠然。

在一個小飯館裏坐下來,放下背包,鬆開鞋帶,汗水卻越發地滾滾而下。飯館裏的大嫂遞過來一條油膩的毛巾:“哥哥,你擦下子汗水。”

她頭頂著一條青色間有刺繡的頭帕,腰上一條彩織腰帶,都是典型的嘉絨地區的婦女服飾的一個組成部分。但身上的陰丹藍長衫,已是清末明初的滿漢服裝,腳上一雙軍綠色的解放牌膠鞋,又完全是一個現代中國服飾的標準農村版本。在這個地方,許許多多的中年男子的穿著,都是這種漢藏混合,並同時呈現出不同時代特色的打扮。…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8, 2020 at 8:3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穿越在傷心地帶(上)

第二天我起了一個大早,趁著太陽出來之前的涼爽多趕一些路。上路不久,那些仙人掌終於消失了。但越來越巨大的山體依然破碎而荒涼。當太陽升起來,河風裏那一點濕氣一下就被蒸發了。太陽照亮了那些累累的巖石的時候,我的心中越發悲涼。我感覺到自己是在人類的傷口上行走。塵土,塵土,到處都是塵土。 

塵土中間,反射著陽光發出刺眼光亮的,是許多石英與石棉的亮晶晶的碎片。…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8, 2020 at 8:3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筘一片消失的樺林(下)

我,一個牧羊少年的手,曾經為拿起了那飽蘸油彩的畫筆而顫抖過,因此我很奇怪,為什麽自己沒有最終成為一個畫家,而是操起了文字的生涯。也正因了這文字的因緣,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循著當年運送卡車的忠字木所走的那條路線,第一次來到成都。所要尋找的目標,就是那座在卡爾古村人想像中比土司官寨,比布達拉宮還要巨大的建築。

那建築應該非常巨大,因為砍去了整整一面山坡上所有成材的紅樺。

但我看到的建築並不如我想像得那麽輝煌。我沒有想到當年的萬歲展覽館是那樣一種灰蒙蒙的顏色。在平原上,在一樣灰蒙蒙顏色的樓群裏,它一點也沒有想像中那種聖殿的樣子。我不能想像它會是這麽一副莊重卻遠遠說不上雄偉的樣子,就像要不是親眼看到,我不能想像鴿子敢於在這座建築廣場前的偉人塑像寬大的肩頭拉屎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7, 2020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筘一片消失的樺林(上)

現在,當我的手指在電腦鍵盤上跳動,突然想講講那片樺林的故事。

那片樺樹林曾經存在的村子藏名叫做卡爾古,這個村子是一條古老驛道上一個重要的站點,所以,來往的回漢客商還給了她一個漢名:馬塘。20世紀50年代,新建的人民政權修通了公路以後,這個地方在地圖上便成了成都至國道213線一條叫做刷丹公路的支線上一個最小的圓點。所以,養路的道班既不叫這個村子的漢名,也不叫這個村子的藏名,而把這個地方叫做“十五公里”。

就在栽著“十五公里”的水泥裏程碑那個地方,有一條小溪從山腰的樹林裏流下來。沿著小溪,一條小路爬上公路陡峭的路肩,隱入滿坡的白樺林中間。…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7,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仙人掌河谷(下)

我讀有關西藏的書,選擇的標準與讀別的書大不相同,我知道這也是一種偏頗,但不能改變我在閱讀中本能的取捨。我讀西藏的書,第一就是從字裏行間感受讀者是在融人還是疏離,如果其中有太強大的另一種文化的優越感,那好,對不起,我只有放下。

 

我再從書架裏找出這本書,是想看看,作者在瀘定到康定的道中,在大渡河這段體現了人類最大程度暴力的河谷面前,有什麽樣的思考與記載。

 

可是,我仍然沒有看到。

 …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7, 2020 at 9:3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仙人掌河谷(上)

阻塞在長長路上的車隊終於遠遠地拋在身後了。

陽光落在兩邊光禿禿的破碎不堪的石山上,閃得人雙目發痛發乾。混凝土一樣灰色的山坡上也有綠色,但不是樹木,而是漫山遍野的仙人掌。

我只是在畫報圖片上才看到過這麽多、這麽巨大、這麽千姿百態的仙人掌。圖片裏的情景是在墨西哥荒野上。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在中國會有這樣一個仙人掌叢生的荒涼地帶。…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7, 2020 at 8:3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醉臥瀘定橋(下)

流經康定的折多河是大渡河的一條支流,水量不大,但在海拔急劇降低的山谷裏,顯得特別洶湧澎湃。公路沿著狹窄的折多河谷一路向下幾十公里後,眾山之中的山谷豁然開闊,道路也顯得平緩一些,浩浩蕩蕩的大渡河重又出現在眼前。

寬大的河谷欲晴又雨,一些地方,被自天而降的灰蒙蒙的雨腳所籠罩,一些地方,被雨後的陽光照耀得格外明亮。這些都是我所熟悉的景象。我甚至有一種衝動,想下車行走。也許是上天的特別看顧吧,沒過多少時間,班車就停下來。這次,是因為昨天晚上爆發泥石流,公路被阻斷了。

這是班車第三次停下。

第一次,車開出康定不遠,一個旅客大叫起來,原來是車頂的貨物顛下去了。…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6, 2020 at 9:3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醉臥瀘定橋(上)

大渡河為大多數中國人所熟知,是因為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也是因為這個,很多對歷史並沒有太多興趣的中國人,還從政治教育課程,從各種影視作品中,聽熟了另一個名字:石達開。

大渡河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增添了一系列英雄的名字,和兩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安順場強渡大渡河與十八勇士飛奪瀘定橋。就在前些天,四川成都的報紙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五十周年,還在轟轟烈烈炒作一件事:征集有探險精神的勇土,再次從全部撤掉橋板的瀘定橋鐵索上攀越大渡河天險。我不知道活動組織的本意是什麽,但善於發掘各種意義的記者在報道中說,這樣,在國慶大典即將到來之際,這個活動可以再現當年紅軍飛奪天險的雄姿,借此可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雲雲。

如此一來,一欠很有挑戰性的歷險活動,立即就沒有多大意思了。…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6, 2020 at 8:3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 流放中的光明使者(中)

那時的嘉絨在宗教方面完全是苯教的一統天下。如果說,在西藏,藏族的本土宗教雖然幾經反撲,總的趨勢卻是在節節敗退。但在嘉絨地區、卻正如日中天。可以說,毗盧遮那在這裏處於一種比在西藏宮廷中更為危險的境地。但是,作為一個嘉絨人,我從來沒有聽到過什麽對毗盧遮那大師不利的傳說。…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5, 2020 at 8:0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