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Schurr C. 2013. Towards an Emotional Electoral Geography: The Performativity of Emotions in Electoral Campaigning in Ecuador. Geoforum, 49(1): 114-126.
施生旭,童佩珊. 2018. 基於CiteSpace的城市群生態安全研究發展態勢分析 . 生態學報,38 (22):8234-8246. [Shi Shengxu and Tong Peishan. 2018. An Analysis of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Trend Based on CiteSpace Econometric Analysis. Acta Ecologica Sinica, 38(22): 8234-8246. ]
托馬斯·霍布斯 . 2011. 利維坦 . 北京:商務印書館 . [Hobbes Thomas. 2011.…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16,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6) 居民方面的意義。探索居民與居住地的情感聯系,即居民地方感,揭示居民地方感形成的機理和影響因素,保持地方的原真性,塑造和維護地方良好形象,建設地方文化特色鄉鎮,提升居民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情懷,喚起居民的鄉親、鄉情、鄉景、鄉音,增強居民對家鄉的眷戀與自豪感,助力留住鄉愁。強化居民環境保護、特色文化保護的意識和行為,熱愛家鄉保護家鄉,創造美麗家園。
深入研究人真實的情感需求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的必然之路,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為宗旨,建設具有人性關懷和情感關懷的現代社會。
5 結論…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16,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4 研究意義
情感是社會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情感的世界是一個完全冰冷、物理化的、毫無生機的地理空間,人類沒有情感就無法生存 (楊薇,2014)。情感具有時間性、空間性和社會性,在改變人-人關係、人-地互動關係中具有突出作用,將情感融入空間或地域,從而將原本屬於地理的詞匯變成了一個帶有溫度的人文詞匯,這是情感地理研究的精髓。情感地理突出情感的空間性和時間性研究,彌補了人文地理對情感研究的不足,是對傳統地理學的挑戰(朱竑 等,2015)。
1) 教育方面的意義。教育是影響人的認知與行為方式的情感實踐活動,而教育的情感地理本質是研究教育主體和客體在時空中情感傳遞的路徑,揭示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的規律 (Quintana et…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15,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2.3.4 多元社會群體地方感研究 近年來,相關研究涉及到本地和外地經營者 (陸敏,2018)、大學生 (熊幗 等,2013)、老年人 (吳悅芳 等,2019)、主題餐廳員工 (蔡曉梅 等,2012)、長城攀登者(趙宏傑 等,2012)、高爾夫球手(駱勇,2017)等人群的地方感。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人們物質需求已得到基本滿足,追尋精神世界的豐度成為關注熱點,研究多元社會群體的地方感,揭示豐富多樣的個性化心理需求,充分體現對不同社會群體的關注、關愛、尊重和呵護、享受公平和平等待遇成為關注點,能為建立和健全相關社會保障制度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同時,在城市建設和空間擴張的背景下,多元社會群體的地方感不可避免地被重構、覆蓋、甚至毀滅,且難以修復,因此在城市規劃設計時應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重視保護人的利益和需要,推動社會的良性運行和精神文明構建,以增強多元群體的地方感。
3…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14,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2.3 國內研究熱點
自西方人文社科領域出現「文化轉向」以來,國內學者對情感地理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如林群(2011) 將情感因素納入媒介地理中,構建了情感與地理環境相互作用的矩陣模型。
梁璐等 (2018)揭示了參觀紀念性恐懼景觀地——汶川大地震紀念館遊客情感體驗的社會性、空間性和時間性特征;鄒飛鵬 (2019) 從文化地理視角分析了空間建構社會、社會空間再生產情感的過程;林元城…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13,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社會性別是社會建構的,而生理性別是基於人類男性、女性生物特征的生理差異。社會性別並非二元性,除男性、女性外,還有跨性別,即第三類性別。盡管男女在生理上有差異,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地位等方面,應享有同等的權利。
然而因社會性別所引起的不平等、歧視以及暴力仍然存在,特別是那些不接受或憎恨跨性別的人群會產生暴力行為,使得跨性別者身心受到傷害,甚至產生抑郁癥和自殺傾向。在逐漸文明的社會裏,為緩解、消滅性別不平等而產生的諸多社會問題,深化研究社會性別的情感地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2.4 兒童的情感地理研究
約占世界人口1/4的兒童群體被看作是「等待長大的成人」(Qvortrup, 1994),始終被作為邊緣人群進行附屬性研究,長期以來未引起地理學界的關注。20 世紀 70…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12,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Pain(2009) 致力於研究充滿恐懼的情感地緣政治,將其作為理解、重新定位和回應「全球化恐懼」的一種工具。Schurr (2013) 基於 Pain的研究,呼籲建立情感選舉地理以剖析選舉 (競選) 活動的情感時空背景,包括候選人如何與選民建立情感關係,進而形成政治團體。Jones(2020)同樣關注情緒的社會空間性,從地理學角度尋覓具體化情感與特定地點和空間的聯系,創新性地提出外交的情感地理。
在普世主義的理念中,人們的情感是直接的、內在的和虛擬的。…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11,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2.2 國外研究熱點
2.2.1 教育的情感地理研究 國外教育的情感地理是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等學科共同關注和研究的重要主題,研究熱點集中在3個方面。
第一,教師的積極和消極情感對教學活動的作用與影響。上世紀90年代中期「情緒革命」的影響下,加拿大教育學家 Hargreaves (2001) 致力於教師情感的研究,發現師生間的情感互動依賴於空間距離的親近和/或疏遠,並提出了 5 個層面的「情感地理」理論框架,即政治距離、專業距離、道德距離、物理距離和社會文化距離。基於該理論框架,…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10,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從國內外來源期刊分布看,國外情感地理研究刊文量居首位的期刊是 Emotion Space and Society(39篇),其次是 Social Cultural Geography (23篇)和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15 篇);國內刊文量最多的期刊為《人文地理》(32篇),其次是《旅遊學刊》(16篇)。對比發現,國外來源期刊相較國內類型更加豐富,涉及文化、政治和社會等方面的研究;國內則以地理和旅遊類期刊為主,對情感地理與旅遊的結合研究較多。可見國外學者在研究中更注重情感地理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
從研究方法看,國內外情感地理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從以定性描述分析為主到逐漸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最後到定量方法的創新與多元化且以定性和定量方法結合研究為主…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9,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摘 要:隨著西方地理學的情感轉向,以人為本的「情地關係」研究逐漸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基於文獻計量法與可視化對1992—2020年主題為「情感地理」的265篇外文文獻與248篇中文文獻進行全面梳理、歸納,凝練出情感地理的研究熱點、內涵和意義。
結果發現,國內外情感地理經過近30年的研究,主題與內容不斷拓展:國外側重教育、政治、社會性別、兒童的情感地理成為研究熱點,國內則側重旅遊和居民的地方感研究;研究內涵方面,國外學者不同學術領域專家對情感地理有不同的詮釋,教育地理學家側重教學互動關係,人類地理學家注重情感空間特征,文化地理學者強調情感與文化的聯系。…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8,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繼「瞇瞇眼」事件後,國際時尚品牌迪奧(Dior)再次遭遇文化爭議。
近日,有漢服愛好者發現,迪奧新上市的一件標價2.9萬元(人民幣,下同,6006新元)的裙子,與中國傳統服飾「馬面裙」的設計非常相似,但並未說明靈感來源。7月16日,據新聞晨報報道,迪奧官網介紹裏稱「這條半裙采用標誌性的Dior廓形,是一款全新的優雅時尚的單品」。這樣的表述引發諸多網友不滿,紛紛指責該品牌「抄襲」「文化挪用」「文化剽竊」。
目前,迪奧並未對此事作出回應,但迪奧中國官網目前已無法搜索到這條裙子。迪奧海外地區官網上,這款半身裙仍在售。…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December 24, 2022 at 8:27pm — No Comments
在卡塔爾舉行的本屆世界杯上,不少男性觀眾在現場都戴起了阿拉伯傳統頭巾,周邊商鋪也熱銷這一商品。這到底是觀眾們刻意入鄉隨俗,還是象徵著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
(德國之聲中文網)熙熙攘攘的Souq Waqif市集吸引了眾多球迷以及遊客,這裏有仿造的夯土古建築以及狹窄的巷道。集市出售一切你能想象的物品:首飾、地毯、拖鞋、酋長畫像、金色鳥籠裏的鸚鵡。而在世界杯期間,有一件商品特別受歡迎:卡塔爾的傳統頭巾Ghutra。
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December 17,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中國的文學教育的現狀是,有志於寫作的絕大多數年輕人只能全靠自己摸索寫作的門道。中學里倒是要求學生不斷地練筆,但那是以語文高考為唯一的目標。考上大學以後,多數進了非中文系科的學生都會有個「鬆綁」的感覺;而對那些迷戀創作的文學青年來說,進入只許研究不許創作的中文系「絕對是當頭一棒」(陳平原語)。
他們要麼從此放棄創作,日後回首時心間永遠有一絲莫名遺憾;要麼立刻轉入地下,偷偷地繼續自己的追求,全靠直覺瞎貓碰死老鼠。長期以來,有志於寫作的高中畢業生只有戲劇學院可以考慮——上海戲劇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的戲劇文學系是中國僅有的兩個五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培養大學生(劇)作家的地方,從那里出來的作家如散文家余秋雨、報告文學家陳祖芬、小說家陳世旭、陸星兒、朱曉平等等,成就絕不低於他們的劇作家同行。…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December 11, 2022 at 12:30am — No Comments
聶華苓夫婦主持的那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講習班在中國甚為知名,其基地就是一個常年開設的的創作藝術碩士課程部(MFA Program in Creative Writing)。…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December 9, 2022 at 2:00am — No Comments
中國大學中文系幾十年一貫的教學模式終於有人提出了質疑,而且那人就是位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陳平原的《「文學」如何「教育」》(《文匯報》2002年2 月23日)使人看到了改革的希望,不過在我看來,他的改革主張還可以更大膽些。陳文指出,中文系的教學本可以有知識、趣味、技能三大選擇,而近百年來我們的中文系一直是以單純傳授知識的文學通史為核心。他提議壓縮通史課程,讓學生有選擇地深入閱讀、咀嚼作品,以培養趣味,增強鑒賞能力。這個倡議十分重要,但我卻還不夠滿足。為什麼寫作的技能就一定不能進入大學課程呢?
陳文引用了前北大中文系主任楊晦那句「廣泛流傳的名言」:「中文系不培養作家,」其理由是:「古往今來的大作家,很少是在大學里刻意培養出來的。」此話固然不錯,然而問題是,這個結論指的只是二十世紀中期以前的情況,那時候全世界總共只有多少大學?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大學教育的擴大,特別是西方通識文理教育…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December 7, 2022 at 2:00am — No Comments
誠然,好作家幾乎全都是好讀者,而比拜雅特更好的讀者,恐怕寥寥無幾!拜雅特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對天地萬物的好奇心,使她的文學評論充滿了令人驚喜的新鮮感,例如她在《歷史與故事》當中,以描寫女人的冰和玻璃意象為主題,巧妙地將莎士比亞的戲劇《冬季故事》(The Winter‘s Tale)、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的詩作《淺攤淑女》(The Lady of Shalott ),以及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白雪公主》(Snow White)和《白雪皇后》…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November 28, 2022 at 3:30am — No Comments
本文已收錄於蔡明燁著《 英倫蛀書蟲》,臺北:生智,2004 年,以及A.S.拜雅特著,王娟娟譯《 冰火同融》,臺北:布波出版社,2005年
最近朋友送我一本很好看的書–美國女作家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所寫的《艾克曼的花園》(Cultivating Delight)。這本書的英文版曾獲《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1 年度好書大獎,朋友送我的則是中譯本,不過譯筆相當優美流暢,因此從來不特別愛好園藝的我,竟在不知不覺中,被書中所描繪的四季遞嬗與生活情境勾引得悠然神往,從而自忖應該也要多付出一些心力,好好兒照顧自家後院的小花園。…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November 26,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比較大的動作一是推動「政治正確」的現實主義題材創作,如先後推出了2016年的第一次大規模現實主義征文大賽、今年3月的以「中國自信」為核心,「寫一種精神」為主題的第二屆現實主義征文大賽等。
另一個更了不起的舉措是「網文出海」,商業考量與政策風險規避並舉。
今年5月15日,起點國際正式上線,按計劃,至今年底,起點國際預計翻譯作品量將超300部,累計章節超7萬章,吸引百萬級用戶。雖然閱文CEO吳文輝之前曾表示 「目前海外這幾個網站加起來,收入只占我們的1%」,但在全球範圍內開掘、衍生優質IP才是王道。…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24, 2022 at 8:10am — No Comments
很明顯,網文碩士不是要培養卡夫卡,而是要培養內容產業的實用性人才。
先別急著思辨文學的「無用之用」「藝術家與工匠的區別」等問題,事實上,國內大部分開設創意寫作碩士點的院校在其招生簡章上的措辭都是謹慎的:
北大是「培養應用型寫作人才;復旦是「勝任各類文學體裁的專業創作工作」;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開設的創意寫作為本科,目的為:「更多著力於為所有文化產業提供具有原創力的創造性寫作從業人員。」
上海大學關於創意寫作碩士的招生簡章…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22, 2022 at 7:28pm — No Comments
網文也變成了文學考研的選擇了!
你早出晚歸,圖書館四樓那個恬淡清秀的妹子或者眉峰如劍的男同學是起床最大動力。面對不朽的文學事業,你驚訝的發現每個期末考試前徹夜自學的知識儲備,好像稍嫌不足。
懷著「來者猶可追」的精神勝利法,你開始重新認識到杜甫和達爾杜甫的區別、語言和言語的區別以及腦子和腦子的區別。
你吭哧吭哧地背完了傳說中的建安風骨,想到學長說最好把它和盛唐氣象做一個對比,不禁悲從中來,意識到那些我殺不死的終將變得更強大......
這種畫風最近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改變——網文也變成了文學考研的選擇了!…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14,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