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柱:中文系與寫作(上)

中國大學中文系幾十年一貫的教學模式終於有人提出了質疑,而且那人就是位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陳平原的《「文學」如何「教育」》(《文匯報》2002年2 月23日)使人看到了改革的希望,不過在我看來,他的改革主張還可以更大膽些。陳文指出,中文系的教學本可以有知識、趣味、技能三大選擇,而近百年來我們的中文系一直是以單純傳授知識的文學通史為核心。他提議壓縮通史課程,讓學生有選擇地深入閱讀、咀嚼作品,以培養趣味,增強鑒賞能力。這個倡議十分重要,但我卻還不夠滿足。為什麼寫作的技能就一定不能進入大學課程呢?

陳文引用了前北大中文系主任楊晦那句「廣泛流傳的名言」:「中文系不培養作家,」其理由是:「古往今來的大作家,很少是在大學里刻意培養出來的。」此話固然不錯,然而問題是,這個結論指的只是二十世紀中期以前的情況,那時候全世界總共只有多少大學?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大學教育的擴大,特別是西方通識文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普及,事實上已經越來越難找到沒有上過大學的重要作家了。中國被文革耽誤的那一代自然是個例外,但即便是那一代里也有許多人上了大學。如果因為過去的作家沒在中文系學過寫作就斷言作家不用教,那就好像在說,辦那麼多軍事院校幹嗎?當年南征北戰的將軍有幾個是院校教出來的?

陳平原對中文系這一模式之起因的分析其實頗有見地:上世紀初中國新建的大學中文系將重心從傳統國學中偏重技能訓練的「詞章之學」轉為知識積累的文學史,乃受到講究科學方法的西學的影響。但此一時,彼一時,當今的「西學」早已不再局限於歷史研究了,文科的「科學方法」固然要體現在知識積累當中,但也少不了實踐。人類學、社會學、教育學、語言學都有各自的實驗基地,而文學的實踐可以就是寫作。西方大學文學系開設創作課程早已是普遍現象。

1989年到1999年我在美國和加拿大四所大學任教十年,教過普及型的公立大學,也教過研究型的公立、私立大學,還有所謂貴族式的私立大學,所見情況莫不如此。雖然我教的是戲劇系而不是英文系,但這兩個系都教文學藝術,課程常有交叉,如「莎士比亞」和「現代戲劇」等課是兩系都要開的,我常教的「戲劇創作」課中總會有英文系的學生。有的大學英文系自己也有教授教劇作,當然更多的是其它門類的創作課程,如詩歌、小說,有的甚至還有傳記、科幻寫作等等。各種寫作課的教材出了無數。學術地位再高的大學也都有文學創作課,執教者中還有索爾·貝婁(小說家,芝加哥大學)、通妮·莫瑞森(小說家,普林斯頓大學)、戴瑞克•沃考克(劇作家,波士頓大學)和約瑟夫·布洛斯基(詩人,布蘭戴斯大學,已故)這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終身教授。這些「技能」課並非只是知識課的補充,讓學生嘗嘗創作的味道而已,學生完全可以選擇文學創作為本科專業,甚至畢業後還可以繼續深造,再讀三年,得一個創作藝術碩士(MFA----Master of Fine Arts,這是比只需讀一年或兩年的一般碩士MA更高的所謂「終極學位」,和博士一樣可應聘大學教職)。

Views: 4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