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宋刑統》卷十四《和娶人妻》載:“若夫妻不相安諧而和離者,不坐。”“宋代,休妻的理由和不能休妻的規定在人們的思想上都不十分明確”(19),應該說都歸因於相當程度上掌握了話語權的這些著名學者的論調和法律本身的抵牾。總之,結果便造成了《宋史》中相當多丈夫動輒出妻再娶,而兒子毫無怨言地同等善待出母和繼母的記載。宋末於石《紫巖詩選》卷一《母子別》云:“客遊嚴陵道,中路哭者誰?哀哀母子別,云是夫棄妻。……兒啼哭戀母,母聞轉悲淒。欲語別離苦,孩提爾何知?徒能撫汝頂,相顧空淚垂。”那些有子被棄者,尚可因為孩子的原因引起某些文人士大夫的同情和哀婉,那些無子被棄者,又有誰為之同樣一灑清淚呢?在法律和權威輿論都在有意無意地鼓勵棄妻之舉,難以對可能的“欺妄而娶”者實施真正的撻伐之時,又有誰站出來為那些受害者主持公道?…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une 13, 2022 at 2:32pm — No Comments
第三,在自然科學領域,宋代也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著名的中國科技史專家、英國人李約瑟認為:“中國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技術水平。”他進一步指出:“每當人們在中國文獻中查找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總論》)與偏重人文主義的唐代不同,10到13世紀的兩宋時期對科學技術的重視和取得的相應成就令人驚嘆。中國飲譽全世界的四大發明之中,被馬克思譽為“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都完成於宋代。不僅如此,位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宋代科學技術,其成就遍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農學等自然科學各個領域,以及相關的技術應用方面,如機械制作、建築橋梁、陶瓷制作、航海造船、金屬冶煉、紡織技術等。宋代在幾乎所有中國傳統科技的各個領域都“留下新的記錄”…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une 10, 2022 at 3:00pm — No Comments
鄧廣銘先生復說:“宋代文化發展所達到的高度,在從10世紀後半期到13世紀中葉這一歷史時期內,是居於全世界的領先地位的。”(13)此可謂睥睨世界而稱雄。國際學術界,日本中國史學界的主流觀點並引起歐美漢學界廣泛共鳴的一個看法——來自20世紀初日本著名中國史學家內藤湖南的考察——也以為,宋代乃“中國由中古向近世的一大轉折”,是“中國近世史之開端”。(14)隨著研究的深入,宋代在中國歷史上的突出地位目前正受到國內外學術界越來越多的重視。筆者以為,至少有以下幾點是值得在這篇文章中特別指出的: …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une 9,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宋元明小說、戲劇發跡變泰三大題材類型(文士發跡、武人發跡和工商業者發跡)中,最為大眾藝術家重視的是文士發跡題材,文士發跡題材類型中最重要的、擁有作品最多的模式是“王魁模式”④。該模式故事內容具有三個情節段落:(1)有真才實學的男主人翁,窮愁潦倒之時得到下層社會女子的鼎力相助(愛情、金錢),成立家庭,學業完成。(2)通過科舉(多中狀元),獲得富貴,遂忘恩負義(或拋棄甚至謀害女方)。(3)受到懲罰(或以命抵償;或因權貴介入,受些活罪後與髮妻團圓)。早期南戲作品通過蔡中郎、王魁們的負心形象,暴露出人性殘酷的一面,社會地位的變更是人的真實面目的試金石,人與人之間殘酷的社會關系也因此暴露無遺。
二 “蔡中郎現象”的社會文化根源…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30, 2022 at 1:00am — No Comments
一 文學史上的“蔡中郎現象”
被梁啟超譽為“亙古男兒一放翁”的宋代偉大詩人陸遊,曾於公元1195年寫下一組四首七絕小詩《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其中,第四首云: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
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29, 2022 at 1:00am — No Comments
1979年,莎拉.貝克威爾16歲生日,她買了一本存在主義作家沙特1938年小說《嘔吐》送給自己,看後竟因為思索「存在」而輟學,在英格蘭小鎮過著巴黎文青那種日夜顛倒、醒了就去咖啡館高談闊論的生活,然後在閱讀、寫作之外也把戀愛、分手當咖啡品嚐,把整個世界當作是一座存在主義咖啡館。…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15, 2022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一分鐘閱讀 - 李怡《存在主義思潮的故事》
即使你不太知道存在主義是甚麼,大概也多次看過我說存在主義。我在這裏介紹過存在主義作家卡繆的《反抗者》,也介紹過被稱為存在主義之父的丹麥作家齊克果。我也曾說過,年輕時受存在主義思想影響很深。
事實上,存在主義在二戰後是在歐洲崛起並影響了西方以至世界,尤其在年輕人中廣泛流傳的思潮。50、60年代的法國「新浪潮」、英國的「憤怒青年」、美國「垮掉的一代」,都深受存在主義影響,而爵士樂、表現主義繪畫也都能找到存在主義的思想元素。存在主義提倡的「本真性」,在戰後許多電影中,都有所體現,有人認為,活地阿倫的電影大都受存在主義這種思想影響。存在主義是…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30, 2022 at 4:00pm — No Comments
——“此時陽光從洞外照入,麻雀輕啄我的窗玻璃,大鐘在雲天響起模糊的贊頌樂聲,於是我醒來了。原來我做了一個夢。”
——“魔鬼呢?”
——“它並不存在。”
——“藝術呢?”
——“它是存在的。”
——“可在哪兒呢?”…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October 30, 2021 at 10:07am — No Comments
運河中藍色的流水顫顫悠悠,教堂內金色窗玻璃閃爍生輝,衣物晾曬在石砌的 陽臺,蛇麻草兒綠滿了屋頂。
野鸛繞著城裏的大鐘拍翅翺翔,引頸雲天,嘴上接過幾滴天雨。
悠閑自得的市長用手輕輕撫摸自己的雙下巴;墜入情網的賣花人顏容消瘦,目不轉睛地盯著郁金香花。
波西米亞女人靠著曼陀林發楞,老人彈奏本地樂器,孩子為氣囊鼓風。
酒客在蹩腳的小酒館裏抽煙,客舍的女侍在窗前掛上一隻死去的野雉。(引自 哈勒姆)
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20, 2021 at 8:09pm — No Comments
——“你給一根乾草遮住眼睛了!”我高聲叫道。
——“並非乾草擋住眼睛,也不是棉花塞了耳朵。——是石頭人發出了笑聲——笑得滿臉怪相,可怕,陰森,不過——卻含有諷刺意味,辛辣,生動。”
我暗自感到羞恥,竟然那麼長時間和一個偏狂患者打交道。不過,我還是用微笑來鼓勵這位藝術上的薔薇十字會會員繼續講他的有趣故事。
——“這次奇遇,”他接著說下去,“引起我的思考。——我想:既然上帝和愛情是藝術的首要條件,在藝術中也就是感情,——那麼撒旦可能就是第二個條件,在藝術中便是思想。——是魔鬼創造了科隆大教堂,可不是嗎?
“於是我便尋找魔鬼。我讀科內利烏斯·阿格里帕…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11,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但這支馬隊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公爵外出狩獵行樂。公爵夫人先行,已到了魯浮爾宮堡。——車馬華麗非常,眾多侍從陪伴!——公爵大人騎著一匹灰斑馬,馬在清晨凜冽的寒風中顫抖。跟在公爵後面蹦跳招搖的有:夏龍地區的富豪,維埃納地區的貴族,韋爾吉的勇士,納夫夏泰爾的武士,博弗爾蒙德的好心男爵。——那兩個騎馬跟在隊末的又是什麼人呢?年輕的那個,身穿牛血紅天鵝絨緊身上衣,手持叮噹作響的人頭杖,縱聲歡笑,特別顯眼;上年紀的那位,身披黑呢無袖外套,內中藏一本厚厚的聖詩集,低著頭,神態局促:前者是浪子的頭領,後者是公爵的教士。小丑向智者提問題,智者無法解答。此時民眾高呼:‘聖誕節!’——頓時,馬匹嘶叫,——獵犬狂吠,——號角頻吹,——他們,用韁繩拉著以側對步行進的坐騎,——正無拘無束地閑話著端莊的朱迪特夫人和正直的馬夏貝。…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7,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那麼,藝術呢?”我問道。
——“我的痛苦收獲便是藝術上稱為情感的東西。我愛過,我祈禱過!Gott-Liebe,上帝與愛情!——但是,藝術上稱為思想的東西依然令我的好奇心受騙。我曾認為,我會在自然中找到藝術的補足物,於是我便考察自然。…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4, 2021 at 8:00pm — No Comments
他反對教育背後的進步主義。一個帶著已定目標和一個為要滿足目標的有效方法是遠離兒童,反而教育應是一處可讓學員發展和表達他們的活動和想象。雖是如此,但這不等於教育可以隨意。透過活動,孩子進入一個文化世界,就是一個成人的世界,但成人也從孩子中獲取只有可能從孩子世界而來的秘密。在這互動下,教育是一處成人與孩子有意義相處之空間,而非一處以管治和 Paulo Freire 所描述一種教育對教育銀行概念之空間。18
我們假設公民教育和心靈教育都屬於一個令人成長的故事,但現實又不一定如此。不但因為教育背後存在不同理論,更因為故事可以是傳柯所指的「論述」…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August 10, 2021 at 9:04pm — No Comments
故事的失落,人變得經驗的貧乏。按華特.班雅明理解,經驗的貧乏來自人受現代知識論的二元思維所支配。14
在二元思維下,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文字與神話、客觀與主觀等等變得對立。當理性和科學往往被賦予更高價值時,其它不屬於這範疇的知識就被視為不正常和沒有價值的經驗。這與故事的失落有關,因為故事本身就容許多樣性。相對於故事,小說和新聞就變得狹窄,因為他們將不同經驗排斥。這種對知識二元思維的形成帶來經驗的貧乏(poverty of experience)。15 …
Added by 鮮拿哥 on August 5,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第三,借著故事,聽故事的人找回人性的正常感情和事實的衡量尺度。然而,故事的特色不是一套原則和解釋,而是保留聆聽者自由詮釋的空間。故事的重點不在於細節的描述,以致聆聽者越有可能轉述和豐富這故事。華特.班雅明說,「故事保藏著濃縮的力量,而且即使是在誕生多時之後,仍保藏燦爛開放的能力。」11
第四,說故事者所說的故事,死亡皆是對其有效性之判決。華特.班雅明說,「在那瀕死之人眼前, 一生中的種種形象一一流轉而過,在他的表情姿態和眼神中,也突然展現出不可遺忘者,這使得臨死之人,即使他是個最可憐的惡棍,也對其本人的一生,具有任何生者都不能擁有的權威。這權威便是敘事之源。」12 死亡使故事變得有振撼力,也同時挑戰故事的虛無性,因為死亡讓人看清自己的一生。…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31,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第一,史佩爾被他自己所建構建築的故事所欺騙,甚至甘心被欺騙。他一心一意想成為出色的建築師,以致當機會來到時,他沒有考慮,也不考慮希特勒的目的。他個人的夢想和建築的吸引,使他選擇以看不見的態度來避開受苦者的呼召。欺騙故事的成功不只因其故事動聽,更配合以自我為中心,將自我故事等同社會故事。在終極化下,史佩爾不願意去聆聽其它故事,也不去反省他認同的故事。結果,他被建築的故事所騙,也成為欺騙故事之一。
第二,沒有希特勒的邀請,史佩爾不可能有機會擔起國防部部長一職。希特勒對史佩爾的欣賞與器重,讓他相信希特勒可以讓他夢想成真。在希特勒納粹主義故事下,一個為了支持戰爭的國防部被描繪為了一項偉大設計和一個為殘害猶太人的集中營被描繪為一項偉大的建築。在納粹主義故事下,成功的設計是它提高國防生產和監管嚴密,而不需去問這些設計的目的。欺騙的故事不但使人失去批判能力,盲目地聽從和復述。它更排斥其它故事, 將自己隔絕於人民的故事和日常生活。…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30,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心靈教育可以被理解為透過對個人和社會故事的檢視與聆聽,整合個人生命,建立人的自我身份,不將人完全溶化於政治身份內。至於政治身份,它所關心就是人的社群角色。由社群角色建立的政治身份是多層和多種,而非單一性的。
因此,公民教育需要批判地認識個人在其政治身份的角色與責任,並包容不同政治身份可能有的矛盾。雖然心靈教育與公民教育有其獨特關注, 但卻不分割,因為身份包括個人與政治。故事對身份塑造的重要性不只是其描述性功能,更是故事本身是流動和變化,不是封閉的,以致聆聽者可以有其自由詮釋空間。否則,這正是華特.班雅明對取代故事的小說和新聞之批評,因為人的詮釋空間被窒息了(稍後討論)。…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29,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摘要:公民教育和心靈教育皆關乎身份。前者是政治身份,後者是個人身份。身份的形成跟故事(或敘事)分不開。故事有其超越性層面,這正是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對「故事」的理解。本文主要探討這超越層面的故事,對人身份的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公民教育和心靈教育的貢獻。
公民教育和心靈教育皆關乎身份。前者是政治身份,後者是個人身份。身份的形成跟故事(或敘事)份不開。雖然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對身份的形成有不同理解,但他們對故事的討論走不出政治哲學的範疇,而忽略故事有其超越性層面,並介入日常生活,沖著當下。後者正是與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28, 2021 at 9:3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