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 Zola's Blog (556)

周寧:東南亞華語戲劇研究:問題與領域(4)

印尼是世界上華僑華人人數最多的一個國家之一,約有600多萬人,他們在印尼的國民經濟以及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遺憾的是,相對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華語戲劇創作,印尼華語戲劇的發展明顯不足,受到較多的政治種族因素的幹擾,在政治動蕩、種族間隔、文化多元的現實環境中,戲劇往往比文學更脆弱,因為它牽涉的社會因素更覆雜,對社會現實的影響更大,因此在政治上也更敏感,更易受到政治運動的沖擊。印尼華語戲劇演劇與劇作傳統由來已久,一度蔚為大觀,卻因純粹的政治原因,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幾近滅絕,值得我們反思的,不是這種浩劫曾經發生,而是這種災難是否還有可能再來。…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14,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周寧:東南亞華語戲劇研究:問題與領域(3)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13, 2017 at 8:40pm — No Comments

周寧:東南亞華語戲劇研究:問題與領域(2)

東南亞華語戲劇歷史悠久,而且至今演出頻繁,受眾廣,是東南亞華人中最普及的藝術形式。從國別藝術看,東南亞華語戲劇屬於外國藝術,從民族藝術看,它又是本民族藝術,是在中國本土之外華語戲劇中規模最大、成就最高、歷史最長的一支。泰國華僑華人主要來自廣東海南福建,根據他們的祖籍構成,泰國流行的華語戲曲劇種主要是潮劇、粵劇、瓊劇和福建戲。潮劇是泰華戲曲的強勢劇種,自身經歷了發生發展、高潮衰落、轉機振興的過程;瓊劇藝術發展近一個世紀,有順境有逆境,有努力有革新,卻並無大起大落;粵劇萌芽在抗戰烽火中,戰後不斷發展,中國劇團的影響,本地戲班與華人社會的支持,使泰國華語戲曲舞台一直生機不斷。泰語潮劇的出現,標志著華語戲曲本地化的決定性的一步,它對華語戲曲觀念與形式都提出大膽的挑戰,動搖了華語戲曲的“華語”基礎,盡管它可能還保留了潮劇的唱腔、表演程式、傳統劇目,但畢竟已經不是華語的戲曲,也不一定是華人演、華人看。…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11, 2017 at 10:41am — No Comments

周寧:東南亞華語戲劇研究:問題與領域 (1)

內容提要:東南亞十國至少有五國具有悠久深厚的華語戲劇傳統,它展開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既是世界華語戲劇研究又是比較戲劇或外國戲劇研究的一部分。本文試圖描述東南亞不同國家華語戲劇發展的歷史,提出各自的藝術特色與理論問題、主要概念,諸如泰語潮劇、南洋色彩、中華性與西方化、傳統與現代性的二元對立困境等,並嘗試提出一些基本的研究設想與前提。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9, 2017 at 4:59pm — No Comments

周寧:重整馬華文學獨特性(3)

 

馬華文學獨特性確立了馬華文學史的動力,也設置了馬華文學史的困惑。這種困惑來自馬華文學獨特性本土文化根基的不穩定,以及無法擺脫也無法解決的現代性與中華性分裂的二難選擇。上世紀90年代由一篇多半紀實的小說《開庭審訊》引起的一系列論爭,只有在馬華文學獨特性話語視野內,才能夠深刻地理解它。…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8, 2017 at 8:19am — No Comments

周寧:重整馬華文學獨特性(1)

馬華文學獨特性是馬華文學文學史的主線,它涉及一個艱難的立足點——馬來亞地方與民族-國家文學,兩個分裂的極端——現代性與中華性。本文試圖從馬華文學獨特性、現代性與中華性這三個關鍵概念入手,分析馬華文學史上的幾個觀念誤區,為理解馬華文學獨特性、愛國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以及90年代關於馬華文學定位的論爭,提供一個一致性的、解釋性的理論視角,供學界討論。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5, 2017 at 12:42am — No Comments

周寧:重整馬華文學獨特性(2)

現代主義在華文文學最虛弱的時候進入新馬華文文學。《蕉風》開始介紹現代派文學的時候,期望能夠“牽涉到馬華文壇今後一個階段的趨向”,“給文壇帶來新的生機、新的希望、新的光榮”。[⑤]。現代主義至少在兩個方面向馬華文學昭示了建立其文學獨特性的前景:一,現代主義文學可以使馬華文壇擺脫中國文學及其日漸蒼白的現實主義,從美學上獲得或開場馬華文學的獨特性。現代派經常被批判的“崇洋”,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作是它的某種歷史意義;二,回避敏感的社會政治現實處境,創造某種“美學距離”,一方面可以使華文文學更安全,另一方面也可能使華文文學更深刻,現代主義華文文學撐過馬華文學的低潮期,努力創新開辟新的生路。我們在馬華文學獨特性這條主線上理解馬華現代主義文學,可以把它看作馬華文學獨特性在美學層面上的推進。

 

三…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5, 2017 at 12:41am — No Comments

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社會責任國際標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ISO26000《社會責任指南》。這個國際標準為自願性標準,各類組織可根據實際需要自主選用。

  據國家標準委介紹,社會責任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宗教、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了滿足國際社會對社會責任規範化和統一化的需求,國際標準化組織於2004年啟動了ISO26000的制定工作,旨在為組織開展社會責任活動提供相關指南。

這個標準在起草過程中,包括中國在內的9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專家共同參與了制定工作。我國專家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意見和建議,並得到了采納,如關於社會責任原則問題,在其總則部分增加應用該標準時,建議組織要考慮社會、環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組織的多樣性以及經濟條件的差異性,同時尊重國際行為規範。…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27, 2017 at 10:05am — No Comments

周其仁:城鎮化的未來是大城市化

在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頒獎典禮上,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教授就城市化發表了演講:

中國過去三十年是一個僵硬的體制,市場經濟以後很多元素湧現出來。目前中國人口流動的情況,有點像戰爭年代的兵力分布圖,非常頻繁和密集。而且這個人口流動的數量要比三大戰役大得多,我們城市化是數億人口的流動,不但農村的人走向城市,城市之間的人也發生了很大的流動。

那麽,人口是流動到哪裏去?人不能總是在路上跑,一些人生在一些地方,但是不在這個地方生活,很多人將來不老死在這個地方,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這麽一個巨大的,人類歷史上空間的重新布局,他們會落到哪裏去?有什麽規律可尋,這個基本經驗,或者說基本的趨勢是什麽?…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24, 2017 at 10:53am — No Comments

許小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國需向德國和日本學習

現在很多企業家會關註這些問題:中國是不是已經進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擺脫或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到底是個什麽概念?進入中等收入陷阱,投資機會是不是比以前小了?我試圖就這些問題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中等收入陷阱”是經濟發展規律

 這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甚至49年以來的中國經濟歷史發展直接相關的。學界以西方標準來劃分,把人類社會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古代社會:以羅馬帝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穩定繁榮;

 傳統社會:公元五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一直到十五世紀,所謂的千年黑暗時期,其實中世紀並不黑暗;…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21, 2017 at 10:14pm — No Comments

學者反思中企海外投資失敗案例:社會責任理解不到位

中國對外投資規模在持續增長。在“一帶一路”的推動下,預期將持續增長。

“走出去已成為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價值分工體系的一個主要法則,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旋律、新常態、新階段。”在日前由深圳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下稱“綜研院”)主辦的“2016中國智庫論壇暨綜合開發研究院年會”上,原財政部部長、綜研院理事長項懷誠說。

對於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具體情況,參會的專家以水電項目為例,表示海外水電項目補償機制不到位,延續國內思路,造成當地輿論反彈,需要改進方法。



對外凈投資元年…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20, 2017 at 10:26pm — No Comments

周其仁:以郁金香的名義

一本英文小書,封面上的兩朵郁金香楚楚動人。書的標題更吸引人,我把它譯做《天下第一泡沫》(The Famous First Bubbles)。讀完之後,我急不可耐想要告訴讀者的,是該書作者蓋伯爾(Peter Garber)將舉世人雲亦雲的“泡沫”捅了一個大窟窿。



名花也蒙羞



當今流行的“泡沫”術語,原型之一就是郁金香投機狂潮。話說17世紀荷蘭郁金香球莖的市價大漲。當時單個球莖傳說可以賣到 5 500 荷蘭盾——那時候,120荷蘭盾能買1頭牛或4頭豬,192荷蘭盾能買2噸黃油。荷蘭盾是金幣,5 500個貨幣單位含黃金110盎司,以現今的金價計,值33…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20, 2017 at 10:25pm — No Comments

許小年:中國奇跡為何突然失靈 下

轉向有效供給:創新與成本優勢

新的增長的希望在於企業,而不在政府身上。現在政府手裏的資源已經有限。讓政府再拿錢去投資,已沒有那麽大的能力。銀行再去貸款也面臨著問題——銀行現有的資產質量產生了問題,必須先把自己手裏的壞賬清理完,才能發放新的貸款。

 在這種情況下,新的增長在哪裏?增加有效的供給。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第二個含義。過剩的產能在市場上沒有相對應的需求,是無效的供給。我們所講的供給側改革,是增加有效的供給。…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20, 2017 at 7:20pm — No Comments

許小年:中國奇跡為何突然失靈 上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含義是清理過剩產能、過多庫存和銀行壞賬“三座大山”。這“三座大山”不清理,就無法輕裝前進。清理了“三座大山”,才能談新的增長點在哪裏。回到供給側就是要放棄用政府來拉動內需,以驅動經濟增長的舊常態,而是轉向以企業為核心,以提高效率為核心的經濟增長模式。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有短暫的好轉,但這一短暫的好轉,付出了較大的代價。這個代價就是在中央已經提出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一季度又依靠政府投資上項目,依靠中央銀行發鈔票、放貸款等,來拉動經濟的增長。一季度的政策出台後,盡管經濟有好轉跡象,但是,各方對這些政策也表達了不同看法。…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19, 2017 at 9:14am — No Comments

許小年:不能恐慌性崇拜互聯網 下

大部分的P2P公司必將失敗

下面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到底什麽是創造價值?

創造價值和賺錢有什麽關系?企業都是要賺錢的,這是毫無疑問的,歸根到底企業是營利的機構。但是賺錢先要創造價值,創造價值意味著什麽?創造價值有一個定義:

第一,你能夠向市場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比如說智能手機,這是前所未有的新產品,被市場廣泛接受,這就是創造價值了。微信是以前沒有的社交通信方式,你創造出來了,這是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17, 2017 at 2:37pm — No Comments

許小年:不能恐慌性崇拜互聯網 上

公眾對於互聯網的態度,我看到的是從冷淡的漠視轉到今天恐慌性的崇拜,一開始覺得沒有什麽了不起,就是一種新的溝通工具而已,後來發現互聯網可以做這麽多事情,互聯網沖擊到自己的企業和行業了,就產生一種恐慌性的崇拜,甚至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出現了不上網就得死的情緒。…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16, 2017 at 7:15am — No Comments

周其仁:城市化的下一程 6

這是我去日本的小城市的密度,叫富山市,靠近中國海的這側,四十萬人,這個市長現在是明星,為什麽是明星呢?城市早就建成了,所有的基礎設施美倫美奐。老齡化,老人一多以後不出來,城市死氣沈沈,日本的老人是泡沫時代的老人,有錢,他不出來他就不花錢,這是他們這種城市的麻煩,怎麽解決?最後研究來研究去出來一個緊湊城市的概念。老人家走不動,收縮,怎麽收縮?市政府出錢,重新修了跟中心主要地帶連接起來的一條軌道,然後開發一款運輸工具,叫地面電車,不是有軌電車,差別是跟地面平的,老人家一擡腳就能上去,沒有坎,細到這個程度。所謂地面建車幾乎是平地走,這是他們開發的,然後招標,設計是政府搞的,投資是企業,車站讓公司去捐,然後可以匿名,車站上侯車的小椅子居民個人捐。…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14, 2017 at 12:40pm — No Comments

周其仁:城市化的下一程 5

第四條,分工一提高危險就增加,因為技術一進步,需求一變化,有些分工就會死掉,分子就沒有用,所以分工程度越高,它的結構是非常脆弱的。所以現在看集聚裏要講一個結構,單一的元素湊到一起難以持久,紡織城不行,鋼鐵城不行,汽車城看也不行了,什麽城是行的呢?綜合性的城,什麽都有一點,這個不行那個又冒出來,這個不行那個又起來。

 所以為什麽很多學生留在北、上、廣不肯走?有一個道理,這個地方技術進步再加快,一腳踩空還容易找到下一家,小地方一腳踩空就沒有下一家了,風險程度大大提高,算進來以後城市房價就顯得不那麽貴了。因為找不到工作的更貴,不知道下一個專業在什麽地方,那個東西更貴。…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14, 2017 at 8:10am — No Comments

周其仁:城市化的下一程 4

這是1985年我們已經到北京學習,有個跨校組成的農村發展問題的研究小組。根據當時的數據看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為什麽農村問題這麽大恩?首先是農村人口進不到城裏來,這麽多農村人口爭那麽小塊的農業產出收入當然低。當時的農業產出占GDP比例比現在高的多,大概有30%左右,但是人口比例是80%以上。

 80%人口比例爭30%的GDP農民當然很窮了,最後城市工業起不了,因為你的產品賣給誰?主要人口窮的吃飯都有問題,所以當時提出一個工業化超前城市化滯後是國民經濟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11, 2017 at 11:22pm — No Comments

周其仁:城市化的下一程 3

首先是保護權益,然後有祖宗崇拜,有這種設施的地方叫都,沒有這些設施的地方叫亦。國人住在城裏,鄙人(野人)住在城外。所以城鄉之間的壁壘形成很久了,一開始就拉開。城市的布局也是服務於行政的,中間就是皇宮,或者是官府,最好的地帶,最明亮的地方就是服務於行政中心。市場通常有了官員,有了給他們服務的人口,就要有一些消費品,要開一些市場,通常放在邊緣的地方,不是以市場為中心的組織城市。

另外我們對市場做了等級劃分,州縣之所不得正式設市,只有草市,一天開兩個鐘頭,也不是每天都開,讓周圍農民趕趕集。正式的市場是每天開的市場,跟行政的東西攪在一起。…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8, 2017 at 7:58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