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東南亞華語戲劇研究:問題與領域(4)

印尼是世界上華僑華人人數最多的一個國家之一,約有600多萬人,他們在印尼的國民經濟以及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遺憾的是,相對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華語戲劇創作,印尼華語戲劇的發展明顯不足,受到較多的政治種族因素的幹擾,在政治動蕩、種族間隔、文化多元的現實環境中,戲劇往往比文學更脆弱,因為它牽涉的社會因素更覆雜,對社會現實的影響更大,因此在政治上也更敏感,更易受到政治運動的沖擊。印尼華語戲劇演劇與劇作傳統由來已久,一度蔚為大觀,卻因純粹的政治原因,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幾近滅絕,值得我們反思的,不是這種浩劫曾經發生,而是這種災難是否還有可能再來。

印尼雄厚的華語戲劇傳統突然斷絕,接下去的文化浩劫,使我們已經難以找到足夠的史料說明當年的榮華。比起東南亞其他國家,印尼的華語戲劇史顯得特別單薄,不是沒有輝煌的歷史,而是沒有史料證明其當年的輝煌。我們從微薄的資料中盡量榨取有價值的信息,但依舊沒有辦法支撐起完整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尼華文創作出現了覆興的跡象,但華語戲劇的解凍仍然緩慢。一種藝術傳統的奠定與發展是緩慢與艱難的,一旦中斷,覆興將更為艱難。政治種族環境的寬松、語言基礎的準備、大眾文藝習慣的接受、創作人員素質的培養,都需要人的努力與時間的積累。我們期待著,充滿希望與憂慮。

 

 

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華語戲劇的問題,主要是一元種族-宗教-政治下的多元文化格局構成的,菲律賓特定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與殖民統治結構,使菲律賓華語戲劇的發展感受不到一元種族-宗教-政治格局下的文化窘迫。華語戲劇長期流傳於菲律賓華僑華人社會,如果從南音傳入菲律賓算起,華語戲曲曲藝在菲律賓,至少有200年的歷史。其傳播和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世紀到1940年代上半期;第二階段為1940年代下半期到1960年代末,其間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的戲班和藝人使得以劇場演出為主的菲華戲曲市場兩度興旺,同時菲華社會自己的戲曲、音樂團體也不斷發展,還出現了職業高甲戲劇團。第三個階段是1970年代以後,菲華戲曲蕭條,逐漸從劇場退出,主要存在於菲華社會的節慶民俗活動當中。

菲律賓華僑以福建閩南人居多,廣東人次之,流行的華語戲曲劇種主要為高甲戲、梨園戲、歌仔戲、粵劇和京劇。菲律賓華語戲曲在較為溫和的文化環境中生長,從發起到興盛到衰落,有一般社會文化趨勢的影響,但沒有劇烈的變動,不管是抗戰熱潮的激勵還是意識形態顛覆或軍事戒嚴令,都沒有從根本上影響戲曲的發展。如果說1970年代以後戲曲沒落,那也是因為菲律賓社會的現代化進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審美形式。

華語話劇是在“五四”運動前後以新劇形式傳入菲律賓的,在菲華社會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920年代到1940年代,話劇傳入並漸為人所認識,在劇作與演出形式上基本上屬於中國話劇的海外分支,與東南亞其他國家一樣,抗戰救亡時期也出現了一個話劇運動的高潮;從1940年代下半期到1960年代,菲華話劇發展漸漸擺脫中國大陸的影響,開始提倡並演出本地劇人創作的劇本,同時得到台灣政府與文化藝術界的大力支持,具有意識形態意義的政治話劇盛行一時。1970年代以後,菲華話劇的冷戰政治熱情失去根基,加上華文教育式微、華文報刊遭禁、菲華社會運動和文學運動陷入低潮、西方文化和新興娛樂形式的沖擊等原因,華語話劇的發展進入一個較為沈寂的階段,演出團體解散,演出和創作的數量銳減。直到1990年代,菲華社會意識到華文文化與教育的危機,探討華文教育改革的時候,以話劇作為“訓練中國語文的工具”這一思路,才多少使話劇有了一定的發展條件。除了校園話劇外,1980年代菲華戲劇工作者聯合會的努力也值得註意。

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華語戲劇的存亡,主要取決於所在地的種族-宗教-政治結構的變化,冷戰意識形態與地緣政治策略的因素固然存在,但影響並不大也不深入。菲律賓的種族宗教環境較為寬松,菲律賓華語話劇的問題,主要是冷戰意識形態與地緣政治格局造成的。1950-60年代菲律賓華語戲劇的繁榮,與台灣當局與社會的支持分不開。國民黨政府為了進行所謂“愛國”和“反共抗俄”宣傳,鼓勵讚助所謂“抗暴”戲劇演出,具有強烈冷戰意識形態色彩的“反共抗俄劇”出現。1972年馬科斯總統宣布“軍管”,限制華文,1975年中菲建交,台灣的資助銳減,加上菲律賓當局擔心與中國建交後華人“赤化”,進一步限制華文與華族文化活動,華語戲劇陷入困境。戰後菲律賓華語話劇,成也政治、敗也政治。

東南亞華語戲劇的發展,明顯表現出民俗性與政治性兩大特征。這兩大特征是華語戲劇發展的基礎與動力,同時也構成華語戲劇致命的缺陷。華語戲曲的民俗性贏得了華人社會的民間支持,但阻礙了戲曲的審美化、精雅化發展,戲曲作為一種藝術的生命力不強,粗糙與不成熟的藝術形式加上古老陳舊的內容,使它無法與現代藝術形式或娛樂形式競爭。華語話劇的現實主義傳統,使它一開始就註定了政治工具化的命運。1980年代以前的東南亞華語話劇,主要是作為政治與道德鼓動宣傳的工具出現的,不管是反封建習俗還是抗日救亡,不管是反殖反黃還是反共抗俄。政治運動可以使話劇興盛一時,但政治局勢一變,話劇運動又跌入谷底。話劇藝術在東南亞發展半個多世紀,在藝術上仍然不見精品。1980年代以後新馬的實驗戲劇探索,使話劇走上一條藝術化的道路,但因為過往的政治化戲劇驅散了觀眾,藝術探索的道路分外寂寞。21世紀開始的時候,整個東南亞戲劇的命運,仍然不容樂觀。

Views: 1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