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Blog (281)

王立秋 譯·伊克巴爾:科爾多巴大清真寺

(寫於西班牙,科爾多巴)

第一詩節

日夜的序列,是事件的建築者

日夜的序列,是生與死的源頭



日夜的序列,是雙色的絲線,

存在用它來織就品質的袍衫。



日夜的序列,哀泣出太古之永恒的弦音

存在通過它來展示可能性的高音和低音

(註:這裏說的太古之永恒是指真主創造之前的永恒。)…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23, 2015 at 12:26pm — No Comments

空空空空空白·歐洲的火車奇遇

歐洲鐵路通票(europass)文後會詳寫攻略。

坐火車是多有情懷的一件事啊,無論是對歸屬地的離別或是對遠方的憧憬,火車在啟動時那緩緩前行,窗外的站臺在向後排退,都會覺得這是一段新的旅程。隨著不可思議的科技發展,我們習慣於極快速的動車、高鐵,好比我們回憶“大皮哥”一般開始將情調註入綠皮火車。周雲蓬拿它去抒發自己的感情,我們呼喚著去回到那“慢”節奏的悠閑中,這不,鐵路局都將那些快車、特快車都刷成綠皮,去滿足我們的情懷審美。

有趣的是,我們漸漸地失去了火車開動時最具情懷的一幕——離別。我們更多的是從影視劇裏感慨那他與她的分別,隨著火車的徐徐漸行他也開始邁開大步,追尋著窗口的她,眼神中的交織揮別,惹人憐。我們分別總是站於安檢旁,或是檢票口,這完全如機場分別一般,缺少了我們對於火車特有的情感。…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22, 2015 at 6:37pm — No Comments

王立秋翻譯· [法]羅蘭•巴特:死的讀者,活的閱讀

二十年來一直存在著一種以不同方式加工潤飾的寫作理論。它試圖用一對新的概念:“寫作/閱讀”來代替舊時的“作品/作者”,一個世紀以來,批評和文學科學一直在後者中汲取需要的全部能量。這種新理論自然要求一種閱讀的理論,然而,必須承認,這種閱讀的理論遠不如前者完善。現在,是在這方面大興土木的時候了:因為,首先,事實上以前從未有過閱讀的理論;直至現在人們僅有的“讀者”觀念,也只不過是模糊的投影:讀者“自我投射”到作家的作品中(“虛偽的讀者,我的兄弟” ,又或,巴什拉:讀者是作者的幻影);其次,在閱讀問題上,現在新學科——社會學、符號學、心理分析、甚至歷史學——有互相靠攏的可能;最後,目前閱讀的技術和社會條件至少有了些許的變化,如果還稱不上驟變的話。…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20, 2015 at 7:42pm — No Comments

阿里巴巴劉春寧:娛樂寶將在全球掀起“中國風”

中國網(文化中國)訊:5月14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娛樂寶宣布和鄧紫棋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專屬“夢想合夥人”。娛樂寶作為全球最大的C2B互聯網投資融資平臺、全球第一家粉絲增值服務平臺,將會助力鄧紫棋成為亞洲新一代巨星。同時,幫助粉絲獲得更多與明星互動機會。在此次活動上,公布了首個合作項目:鄧紫棋聯合娛樂寶,推出“童年的節奏”公益活動,通過淘寶眾籌所得款項將全部捐給“壹基金·壹樂園”公益計劃,為鄉村兒童籌建音樂教室、兒童遊樂場運動匯。…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27, 2015 at 2:40pm — No Comments

另類讀史:歷史再也不是統治者的專利

易中天:“自卑地覺得自己來歷不明”。



我們一直在說,我們曾經是最重視歷史,也最有歷史感的民族。近日,著名歷史研究者易中天提到:“自卑地覺得自己來歷不明”,似乎道出了大約從1990年《萬曆十五年》臺灣首版開始的國人另類讀史的原因所在。



國人好史,好記錄,好規矩,那麽歷史是怎樣被記錄下來的呢?



中國古代,史官只需要對事實負責,連皇帝也無權修改和干預。



中國古代,如何記載歷史的史官,只需要對事實負責,而皇帝更沒有權力對史書進行修改,即使如秦始皇那樣“焚書坑儒”過的鐵腕君主也不能干預。…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25, 2015 at 9:30pm — No Comments

另類讀史:歷史再也不是統治者的專利

易中天:“自卑地覺得自己來歷不明”。



我們一直在說,我們曾經是最重視歷史,也最有歷史感的民族。近日,著名歷史研究者易中天提到:“自卑地覺得自己來歷不明”,似乎道出了大約從1990年《萬歷十五年》臺灣首版開始的國人另類讀史的原因所在。



國人好史,好記錄,好規矩,那麽歷史是怎樣被記錄下來的呢?



中國古代,史官只需要對事實負責,連皇帝也無權修改和幹預。



中國古代,如何記載歷史的史官只需要對事實負責,而皇帝更沒有權力對史書進行修改,即使如秦始皇那樣“焚書坑儒”過的鐵腕君主也不能幹預。…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24, 2015 at 1:19am — No Comments

崔永元·征集“家·春秋”大學生口述歷史影像記錄

2014年,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我的歷史”公益項目等聯合發起“家·春秋—大學生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作為湖南唯一的合作夥伴,本報特面向湖南高校的學生,征集優秀的口述歷史紀錄影像作品參賽。

“家·春秋”計劃旨在通過參與、培訓和傳播,逐漸在年輕人和普通人中培養從身邊搶救歷史記憶、人人都來做口述史的觀念和基本方法。喚起公眾、社會、公共機構對口述歷史的重視,喚醒更多的力量一起來留存、守護歷史的記憶。入選的志願者將獲得口述歷史學家的指導,並獲得一定的經費支持。另外,新歷史合作社還將於11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發起首屆當代歷史記錄者大會,屆時諸多口述歷史機構與學者將在會議上亮相。…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12,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崔永元·讓“在場者”發聲,讓更多年輕人參與打撈歷史

口述歷史為什麽越來越被關注?怎樣做好口述歷史,並吸引年輕人來參與?

10月27日至28日,湖南圖書館為紀念建館110周年,舉辦“圖書館與口述歷史及地方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塞爾維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專家和各口述歷史團隊成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分享。本報應邀全程跟進采訪本次研討會。

為了培養湖南口述歷史的新生力量,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打撈身邊的歷史”,2014年11月,本報將與湖南圖書館、新歷史合作社聯合發起湖南青少年口述歷史培訓基地,並與崔永元口述歷史團隊、新歷史合作社共同征集 “家·春秋”湖南大學生口述歷史影像記錄。…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11, 2015 at 8:30pm — 1 Comment

安煥然‧早安,馬來西亞

友人邀我寫一篇關於“這些年返馬的日子”的文章。寫寫,算算,返馬至今,竟已20年。

1980年代末留學台灣。大學時代,正值曾慶豹和黃錦樹在《大馬青年》論爭“僑生認同”問題,旅台大馬同學會的“學術報國論”也猶言在耳。惟對我衝擊最深的,還是台灣的時代氛圍。“本土意識”正以一股前衛的反制力量衝撞著台灣的“大中華”。

我的母校成功大學,偏處“綠色”的南方。歷史系師生群中,研究“台灣”,熱愛“鄉土”,象徵前衛而狂野的新潮。但就在我大二那一年(1989),一場成大民主牆事件,有學生以真名,或匿名,大罵台灣執政者,斥罵校方,還臭罵“僑生”(茅頭直指我們這些華裔留台生)是“國民黨的狗”。我怒火中燒,下課後去民主牆對面的文具店買了海報紙,寫起了生平第一張大字報。…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15, 2015 at 2:20pm — No Comments

安煥然‧馬六甲史與中國文獻

上週,到馬來亞大學文學院演講。一進場,哇!坐滿。這是一場很享受的演講。馬大學生水平高,發問具深度。我喜歡。

我的講題是《滿剌加的建立與鄭和下西洋的跨文化管理》。

“滿剌加”是中國明代文獻的記載,指的就是馬六甲王朝。歷史常識,馬六甲建國初期,常受暹羅侵擾。但就在這個時候,馬六甲開國之君拜里米蘇拉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這時的中國,明朝永樂皇帝(明成祖)即位,憑借強盛的經濟和國力,大遣使節團出巡海外,宣揚國威。1403年,明朝使臣尹慶到訪馬六甲,拜里米蘇拉趕緊抓住這個機會,派特使跟隨尹慶到中國訪問,請求中國保護。…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13, 2015 at 11:34am — No Comments

陳寶卿‧夕陽西下的傳統雜貨店

50歲以上的人,記憶中多有一道傳統雜貨店的身影,摻雜著童年愛吃的糖果、蜜餞、各式各樣的餅乾、玻璃樽汽水等等各種酸甜滋味。

那個時代,街頭巷尾,總有一兩間雜貨店,從早到晚開著大門等客上門。

雜貨店大小各異,但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每個家庭需要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應有盡有。媽媽炒菜缺醬油或少了雞蛋、阿嬤拜神要用金銀紙、弟弟的鉛筆不見了……,統統能在一步之遙的雜貨店找到。

傳統雜貨店不但是家家戶戶每天生活必需品的補給站,還有伙計幫忙送貨到家裡,手頭一時拮据,也可以賒賬。新年時節雜貨店擺賣的年貨琳琅滿目,年柑、臘味年味四散,春節氣氛洋溢,是當年雜貨店獨有的特色。…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1, 2015 at 12:02pm — 1 Comment

女模放鞭炮

最近朋友圈女模放鞭炮被刷頻,乃至環衛工人的暖心卡片被玩壞,小編只想說:這些女模為了一組至春節的大片可謂是凍壞了你們造嗎?著名攝影師劉嘉楠以任性為主題,拍下三組至春節的…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26, 2015 at 7:34am — No Comments

蘿柏絲:拍出會說故事的人文攝影:觀察社會X策畫主題X接近現場

拍出會說故事的人文攝影:觀察社會X策畫主題X接近現場

Lens on Life: documenting your world through photography



作者: 蘿柏絲

原文作者:Stephanie Calabrese Roberts

譯者:薛芷穎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4/03/05…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24, 2015 at 10:41pm — No Comments

安煥然‧傳說古城

上週末,應馬六甲華校教師公會之邀,與陳亞才、廖文輝同台,為華小歷史教學講座。

出席者包括馬六甲65所華小138名老師。從早上8時至下午4時半,在亞才學長、文輝和我接續演講之後,與會的老師還得進行分組討論,工作坊交流。華小歷史可以怎樣教?只想說:“老師,辛苦了。任重道遠。”

由教總主催的“小學歷史怎樣教”講座,前後已在吉隆坡、下霹靂和馬六甲舉行。而馬六甲一站應是講員講述資料最齊備、出席人數也最多的一站。我沒有甚麼獨門絕招或錦囊妙方,只是在提供一些參考建議的同時,請求老師授課時切忌“照本宣科”。

其實以馬六甲歷史古城的“地利”之便,最適合就地取材說故事了。惟若要帶學生戶外教學,老師還得先結伴遊走古城歷史巡禮,先來點人文洗禮和實地備課。…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1, 2015 at 6:54am — No Comments

安煥然‧明朝人也學馬來話

大學時代,愛去圖書館翻閱古書。既是隨意,也是期待有所“發現”,想在中國古代典籍裡找點“家國”實錄的蛛絲馬跡。畢竟,中國古籍是重建馬來西亞古代史的重要源泉。

有一次,無意間翻閱明朝萬曆十六年刊本《玄覽堂叢書》所收的張天復撰《皇輿考》。該書卷十二〈四夷.滿剌加〉條(按:“滿剌加”即馬六甲王朝),言該國自明成祖永樂朝以來,一直是“奉貢不絕”,與明朝關係密切。為方便溝通,明朝人竟學習和研究馬來話。文中提及:“其譯語呼天為安剌,地為布迷,日為哈利,月為補藍。”讀到這一段,驚喜若狂。…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3, 2014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黃建榮·懂得歷史

“有理走天下”是世間永恆不變的其中一個道理,但是必須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懂得歷史。

不久前採訪一位資深的時評作者,他告訴我(大意):“寫了40年的評論文章,我國的政經文教格局依舊,很多都是未能解決的老問題,對政府政策的寫作和見解始終如一。”

細談之下,才知道老作者所指的懸而未決老問題,是你我熟悉的課題例如華小地位、母語教育政策等,也就是構成我國華裔同胞今日處境的大環境。

歷史很難懂,尤其是教科書的章節。但是,只要你用心看下去,世界上各國歷史進程似乎在不斷演繹一些相似的事件――重複著人生的共性,反映了“歷史是會不斷的重复的”這個定律。…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25, 2014 at 7:20am — 2 Comments

Emily: 旅遊攝影,還是攝影旅遊?

每次旅行回來,總是帶回記憶卡滿滿的照片,但是我們到底拍到了什麼?

攝影作品具有一種力量,可以讓我們在媒體資訊泛濫的世界裡,把持住自己, 為我們心靈裡某個重要的時刻留下珍貴記憶。」國家地理雜誌總監David Griffin帶領攝影團隊走過世界各地,拍過無數動人照片與畫面,他堅信,這些攝影師冒著豔陽、不顧危險探入深夜雨林、走訪髒亂吵雜的陰暗小巷,所拍攝出來的照片,都是深具故事性與直擊人心的,讓人在觀看照片的當下,即產生了情感連結。…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October 14, 201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The Tale of a Poster, Genius Work of Salvador Dali 攝影藝術經典:達利的 《沉默的羔羊》

Do you remember the movie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or of the Innocent) " ?



Advertising in the poster had been on the lips of the actress Jodie Foster a butterfly which had a curiosity not detected by all.

Only a few people do appreciate the genius of its author.

It is not a normal skull. This is a work of Salvador Dali using the bodies of seven naked…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22, 2013 at 1:55pm — No Comments

Nok On : Robert Capa~~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是因為你不夠近

Robert Capa,匈牙利裔美籍攝影記者,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他在1913年的今天 (22/10) 出生,並於 1954 去世。我們正好在這一天認識及紀念這一位經典攝影師。他說︰「If your picture is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是因為你不夠近),幾乎是每個攝影愛好者都聽過的名句,單單如此已經足以名留青史。…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21, 2013 at 11:20am — No Comments

愛墾雲端藝廊: 族群和解主題館

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在今年5月5、第十三屆全國大選後,看見華人的選票普遍上不投執政黨,而提出了有關“華族海嘯”的名詞;並宣稱有意往族群和解方向努力。

依我所見,族群和解不能是一廂情願的努力;也不是一個領域的努力。

它需要帶動;需要全民的認真看待;不能是,你先表現了我再看看的那種態度。

它需要大家認真看待、認識各族群的宗教、文化、教育、公益與經濟。

文化創意其實是可能扮演一個要角的。

人們怎樣透過文化創意而認識彼此?…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10, 2013 at 10:30pm — 48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