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3)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1)

摘要:本文立足干哈布瓦赫傳統下的集體記憶研究範式,重點反思社會記憶的權力觀和社會決定論問題,並試圖將研究重心轉移到對個體記憶的關注上。在此,遭遇到記憶的微光,它多存在於個體記憶之中,往往出現在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的縫隙之間,一般而言,是社會決定論與能動個體之間碰撞的產物。記憶的微光之於強勢的社會記憶研究範式,其力量之微弱甚至暫時不能構成一種獨立的記憶類型,但它描摹了另一種記憶的存在狀態,提示著被忽視的現實洞察。



就是有那麽一些經歷,它們是無法交流和無法傳達的。我們雖然能將它們加以互相比較,但只能從外部進行比較。從一定經驗自身來看,它們件件都是一次性的……原始經歷知識的不可交流性,卻是無法超越的。 ——賴因哈特·科澤勒克(轉引自阿斯曼,2007:7)…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2)

(二)權力觀照下的社會記憶研究



1、社會記憶研究的權力觀

關於社會記憶研究,台灣學界的傳統大多圍繞著“族群”展開,因此,這一脈研究明顯帶有政治身份色彩,如王明珂等的一些研究。大陸的社會記憶研究,基本上也拷貝了這樣一種模式,即做社會記憶的研究者往往將記憶的政治問題置於核心地位,研究者關註的問題主要有:歷史與記憶之間的聯系、記憶的選擇與組織、傳授歷史和保存記憶、“記憶的責任”問題: 記憶為誰服務等等。這些主要問題中包含了一個基礎而核心的問題,即記憶中的權力問題。因此,關於記憶的權力範式是最需重提和反思的範式。…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5)

(四)個體策略的作用

在談到知青一紅衛兵經歷的時候,知青ZSS具有非常清醒的意識,即意識到自己講的內容可能不客觀,並指出,幾乎所有的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給自己正名。

ZSS:等你聽幾百個人談文化大革命的事,你才能得到比較客觀的結論,要不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文化大革命。 也許當時不是這樣的,其實當時也許就是覺得該“破四舊”,現在看來都認為自己受壓。…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6)

三、有關記憶微光的解釋

 

(一)“記憶微光”的提出

 

在關註宏大歷史與個人遭遇的記憶研究思路中, 我們可以看見記憶的微光,它或存在於集體記憶之外,或與集體記憶交織在一起而不被註意,如個人的病痛記憶。在知青記憶研究中,知青ZSS對於下鄉經歷中的個人病痛的記憶栩栩如生。問題是,這些記憶並沒有單獨出現,而是與能夠引起關註的某類事件關聯在一起,如在談到是否能“回鄉”看看的時候,ZSS講到了自己的病痛障礙。…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3)

2、權力觀的繼續:一種對立視角的批判



(1)民間記憶與官方記憶對立的虛假成分。在權力觀下,存在著民間記憶與官方記憶的對抗性視角,在一些情況下,其表現為大眾和精英的區分,筆者認為這樣的對抗或者區分有時候是虛假的。在做知青記憶研究的時候, 當提到“青春無悔”是知青的一個主流記憶模式時,很多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是否是一個知青中的精英記憶模式?我們認為,這樣的提問方式,事實上,也是在覆制精英與民眾(抑或所謂國家視野和民間視野)的對立立場。

可以看到,這樣的區分明顯受到所謂“常人視角”的影響。例如,口述史研究者往往認為他/她是站在了底層民眾的立場上,…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26,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呂嘉健:禪的故事:常識啟蒙(上)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薩,恰如求兔角。——慧能《六祖壇經》 

 一 

 “常識啟蒙”這等事,在禪宗故事集中無處不在,不妨直接地說:禪悟就是通過常識獲得性靈的啟蒙。真的就是基於經驗常識三言兩語醍醐灌頂的開示,讓純凈本性自然而然流露,習以為常,沒有負擔和阻礙,生根為自然的性格,就是修養成就。——真實的信仰沒有教條。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32am — No Comments

呂嘉健:禪的故事:常識啟蒙(下)

 

在禪的生活里,洋溢著許多基於常識的智慧故事,令人反思發蒙。在《不吝指教》一則里,是這樣敘述的:東京有位年輕醫生楠田,一天遇到了一位學禪的朋友,醫生問他禪是什麽,朋友說,我也說不出禪是什麽,但是一旦會了禪以後,你就不用怕死了!於是楠田請教到哪兒去找老師學禪。朋友指示他去找南隱大師。於是楠田就去拜訪南隱大師,不過他帶了一把九吋匕首,想要試試大師是否怕死。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32am — No Comments

沈從文:闕名故事(中)

到後望到四個大壇子,壇子在鋪櫃左角,用棉布包上,腹部貼了金字,戴的帽是白典錫作成的有頂有檐的帽,這壇子,對他卻做出笑容那樣使他駭異,因為壇子的裝璜,卻正同本城大街上一家南貨鋪的酒鋪子一個樣,這壇子是太熟習了。

 他走近壇子,那老板,一面正為秉志所纏,拿了一把長叉,在昂頭擢取樓頂的風幹魚,回頭望到了他走近酒壇,以為是要酒了,就大聲的向里屋,喊一個人的名。名字似乎是“阿巧”,象喊幫手。

 不見答應,就又喊。

 “阿巧,丫頭,來,幫副爺打酒呀!”

 “就來,人家手帶傷了呀!”

 “快一點!”…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11am — No Comments

沈從文:闕名故事(上)

上了船,船開了。

 船是小小的船,三個艙,小棕櫚葉的篷,艙中放的是無數軍裝,以及四個押解軍裝的人。各人用灰棉軍衣作墊坐的東西,坐到那里望船頭的人劃船。船在四把槳的劃動下,順水流。船尾一個中年艄公,穿藍布衣,藍布褲,口里含了一枝哈德門煙,兩只有毛的手擒到舵的把,一心只在水。

 船是慢慢的,——或者說快快的,在向辰州的地方走,今天的路程,不過十分之一而已。走五天,就可以到地了,這有五天!…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11am — No Comments

沈從文:獵野豬的故事(下)

圍大概是已經在合了。

 “不轉去又恐四伯回頭找我們,轉去又恐怕撞到帶傷的野豬。”我是主張提高嗓子喊四伯幾聲看看的。

 “做不得,四哥以為你被豹子咬才會喊的。萬一你一喊嚇走了野豬,別人又會說四哥不該帶我們來了。”

 夭叔叔想出一法子,是我留在此地,讓他一個人轉棚子。

 這難道算得好計策?要我一個人在此我可不能夠,我願意冒一點險擔著心跑轉去。有兩個人,都扛著根矛子,我倒膽子壯一點!

 回去是我打先,我把當路的花蛇同驟然從身後攛來的野豬娘打跑,對付前面倒容易多多了。…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08am — No Comments

沈從文:獵野豬的故事(中)

宋媽站在房門口,是遵小四的命令。吳媽在那~+子邊挽起袖子笑,得意到少爺又窘著了一個人。張媽從外面進來,也為小四喊著不準走,斜斜的蹲在一個貓兒身邊逗貓兒。

 “你們誰幫我個忙,說一個狼的故事給四少爺聽聽罷。”

 吳媽還是笑。張媽說四少爺最恨她說故事,總離不了狀元。

 “狀元不好麽,小四?”我說。

 “不,我不要她說。”

 “宋媽鄉下人,試說一個罷。”

 “我只有一個殺野豬的故事。”宋媽說。…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07am — No Comments

沈從文:獵野豬的故事(上)

“我都從不曾見過一次狼呢,”小四說。

 我同樣是從不曾見過的。但小四這孩子有一個乖脾氣,譬如賴到你身上時,他說不吃過酸月餅,你就得說一個月餅發酸或到什麽地方吃酸月餅的故事,他才會滿意。他說不見過什麽,你也說不見,那可不成。不見,總聽過的,就說聽的吧,也可以。一句話,小四賴到身上時,是要聽故事,但這故事又得由他點,不依他辦,那下一次再來做客時就不理。

 今天是四月五號,小四家丁香先公園的開放了,這來是看丁香兼吃小四的媽煨鴨粥的。粥吃了三碗,口還為小四特別用筷子撿出的鴨子肉弄得油糊糊的,不說故事,大致是不大容易出大門的了。…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07am — No Comments

沈從文:闕名故事(下)

秉志對於他的話,與陸俊的話,不加以分辯,承認許呆子上岸看看了,他卻被呆子所邀,一起上了岸。

 先是不行,怕秉志笑。到後覺得上岸有說不盡的利益,就仍然答應了。

 第二次上岸,是天已快黑了,燃了一段廢纜子,把火明高高舉起,他們兩人進了那小鄉村的惡濁的街。

 地下全是泥,走來非常滑,且這里那里似乎各處全有癩蛤蟆,使人覺到腳麻。因為近於吃虧,他想起這受苦受難的理由,陪別人去看一個女人,也這樣熱心,到自己的事,恐怕即或是大雨淋頭,也不至於辭讓了。

 然而這事情,究竟是誰的欲望來得壞,誰陪了誰來,即刻將可以明白的。…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9:00am — No Comments

萬昌華:母親講的故事《樓學生和薛學生》(3)

以上故事中樓學生的具體死因,母親當時未講。以後問及,她老人家也一直未說。

本人從記事起就有凡事打破沙鍋紋(問)到底、凡事弄個究竟和具體的毛病。該事情的沒講具體,弄的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在想,樓學生當時是尋的無常(自殺)呢,還是被窩囊的得了什麽急症而歿的?總之,在此點上,覺得似乎一直存在遺憾,或者說若有所失。

以後長大成人了,想起自己當年的上述幼稚來,不禁覺得好笑。本來嗎,故事就是故事,何必如此當真與認真。另外,留下懸念與想象空間,不正是母親講故事“高超才華”的一種體現嗎。…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8:43am — No Comments

萬昌華:母親講的故事《樓學生和薛學生》(2)

再說樓學生。前已提及,他本來是以舉人身份被封疆大吏特別薦舉出任知縣的。如果不是如此,舉人通過正常“大挑”擔任知縣者極少。他是一幸運兒。但就因為一時的幸運,導致了他接下來的一連串不幸。

也是前已提及,用毛時代的話講來,樓學生自打出任江南某縣知縣起思想就變壞了。另外,樓本來骨子里也是一僥幸茍且之徒。明代的縣官都有任職年限。一般的三年一“計”,優者升遷,劣者降職直至罷免。樓因此而想的是短期的知縣任內及時行樂與大撈一把。沒想到,他任知縣不久,即因結交過濫與不做親民實務,而被類似現在紀檢部門的上級,幾次處以跪罰、訓誡。即將離任之時,又被人告以有重大貪汙嫌疑受到追查。到後來,雖然班房未進,但個人財物卻受到扣押,幾乎是孑然一身,回到了老家。…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8:42am — No Comments

萬昌華:母親講的故事《樓學生和薛學生》(1)

母親講的的“呱里夾呱”(即故事里面夾故事),有的是兩個故事疊加,有的則不是。有的一個故事里面不僅夾了另外故事,而且是大故事里面套了不少小故事,在形式上有點像俄羅斯的木制玩具套娃。比如她年輕時講的《樓學生和薛學生》故事就是。說的文雅一點,這是她老人家在故事形式創新上的“匠心獨運”。…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November 24, 2017 at 8:35am — No Comments

李稻葵:未來三十年,中國經濟的願景與挑戰(1)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里曼講席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主任李稻葵做客“人文清華講壇”,與上千名現場觀眾分享了中國經濟新時代的特點和新願景,以及要用怎樣的新思維來迎接這一嶄新的時代。

李稻葵教授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十一屆和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2010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1985年作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首屆本科畢業生獲學士學位,1992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發展經濟學、公司金融、國際經濟學、中國經濟。李稻葵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經濟發展模式及制度變遷研究,在財政、金融、公共住房建設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


Continue

Added by Macclesfield on November 24, 2017 at 7:47am — No Comments

李稻葵:未來三十年,中國經濟的願景與挑戰(2)

2. 要素相對成本的大逆轉



新時代的第二個特點,是要素相對成本的大逆轉。




勞動力價格上漲,但資本和資金相對充足




現在一些重要的電器生產商已經開始用無人車間,見不到人,全是機器。再比如現在方興未艾的快遞業,20年前送快遞,一定是磴著三輪車,現在是汽車、廂式火車,不比美國的UPS差。無人車間的使用說明中國的資本量現在大幅度上升了,每一個工人的背後跟著機器、跟著設備,跟著勞動力的工具大幅度上升了。…


Continue

Added by Macclesfield on November 24, 2017 at 7:43am — No Comments

李稻葵:未來三十年,中國經濟的願景與挑戰(4)

4.合理應對老齡化



第四個挑戰是如何應對老齡化。人口老齡化,這是中國特色,根據聯合國2015年的預測,2050年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3.6億,約占人口的25%。這是一個重大課題。一定要通過制度創新、政策創新來解決。最好的前景是,有工作能力還可以繼續工作兩天,現在我們這批60後總的來講比我們父母那一輩身體健康一點,到我們60多了還願意工作,就別強迫我們退休,願意幹就幹,這是第一種最好的情況。不願意幹,高高興興的也行,別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可以跳廣場舞去,建議專門設置老年活動區,給老年人娛樂用,這是第二種機制設計。…


Continue

Added by Macclesfield on November 24, 2017 at 7:35am — No Comments

李稻葵:未來三十年,中國經濟的願景與挑戰(3)

中國經濟新時代六大挑戰



習總書記講得非常好,非常重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絕對不是敲鑼打鼓、輕輕松松就能夠實現的,一定要做出艱苦付出的思想準備。哪些地方需要我們艱苦付出呢?我們未來的挑戰是什麽呢?我們新經濟的發展需要一些新思維,有幾個方面可能是需要特別關注的。






1. 金融危機堅決不能有




拉美、東南亞式的國際收支危機




最重要的一點,金融危機堅決不能有。…


Continue

Added by Macclesfield on November 24, 2017 at 7: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