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有一群佛羅倫斯人,受到希臘哲學的影響,成立了‘新柏拉圖派’。其中一位就是羅倫哲諾(Lorenzino),他曾贊助波提且利繪畫“春”、“維納斯的誕生”。他的堂兄是當時統治著佛羅倫斯的羅倫佐麥迪奇(Lorenzode Medici)。羅倫哲諾有一個重新詮釋古典的野心,也就是以當時十五世紀的基督徒角度,來看待未基督誕生以前的希臘人的哲學思想。所以,波提且利筆下的維納斯,是他所想象的中蒼白羞澀的聖母馬利亞形象而不是異教式那種渾身燃燒著愛情的女性風情。
“我們對建築那些歌德式大教堂的好手完全一無所知……。”((肯尼斯·克拉克,文明的腳步:1989年,臺灣桂冠圖書,128頁,同上)…
Continue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30, 2015 at 10:45am — No Comments
文藝復興建築
“在西方,“意大利之旅”幾乎是每個從事建築設計者的必修學分。這趟建築之旅被稱為GrandTour,一趟“壯遊”下來,對建築的眼界及思維,都會留下深遠影響。”(謝國忠,《嬉遊城市光影間:歐洲六國建築之旅》,2005年,臺灣木馬文化,105-121頁)
“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之都。“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格,其實與“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格有種精神上的共同性,包括去除過度繁復的裝飾,追求簡潔理性的建築表現。對單純幾何造型的愛好,對比例及秩序的講究,重視人性的實際需求等,因此許多現代建築師才會繼續取法“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特色。”(同上)…
Continue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28, 2015 at 5:20am — No Comments
意識整體的人
創意產業人的意識能力分三塊:意識自我;意識整體的人,或稱軟體環境;意識外在自然,或曰硬體環境。從畫家的畫作可以看出,創意產業人對待人的能力的蛻變。
有關喬托諸人的作品,以及馬利坦等人的論述,可從我的三則日記看出這一痕跡――
(26-12-2006日記)走到佛羅倫斯市內的阿爾諾河畔,河上有七座橋。其中一座石橋,是14世紀重建的。石橋兩頭,一邊是舉世聞名的烏菲茲美術館;另一邊的琵緹美術館,也是世界聞名。…
Continue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25, 2015 at 9:30pm — No Comments
借助心性、心理和心力的知識與智慧,讓新素質進駐心靈,人便可能在任何事象前,充分發揮人之所以為人的作用。…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21, 2015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可是……可是,他不管剩下多少顏色,多鈍多短了,他都把自己削得尖尖的,讓我隨時可以拿起來塗,拿起來畫。”
為企業談隱喻,我要找個大家熟悉的開場白。比如,某產品找了“青年英雄”來教育新一代:沒信心嗎?問題不大,只要成為他們的消費者,下一個掛在直升機上拍臺風,踩在縣崖峭壁拍小鳥的好漢,就是你!我會邀請大家的好奇心出來聊聊:那人在拍臺風、拍小鳥,他在驚險的現場工作時的颯爽英姿、迷人笑容,又是誰在拍呢?我的重點不在激發大家思考,神話符號的建構與解構;我只想陪同課堂上的朋友去覺察,未被說出的語言,或潛在於事象後的沈默,可能影…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20, 2015 at 7:00pm — No Comments
語言是有力量的;當它變成隱喻時,那力量更大。
我從個人認知和組織管理出發,和人們談隱喻的動力,使我理解到,環球化的年代,“無邊界”可能是比“無國界”更有意義的名詞。在二十一年前,當我剛接觸企管這回事時,企業是企業,文學是文學。愛好文學的人,不少在企業裏謀生;辦企業的人,有的也念點文學。但是,企業與文學之間的邊界,壁壘分明,遊戲各有規則。那時候,假如我的口中提到“隱喻”,一定是在和文友聊天;一種“業余活動”。…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15, 2015 at 5:00pm — No Comments
借由釋夢來理解自身的像徵系統,更深透的了解自我,能讓我們弄清楚,隱喻在我們的思維與語言裏,可能善用或誤讀的動力。
我的部份工作,是向人們講解:何謂隱喻。其實也不算是工作,反正人生本來就是隱喻而已;我和大家談談天就是了,最多,像個普通醫生那樣,問坐在他面前的人: “ 多久了?”“咳嗽嗎?”然後說:“來,深呼吸。”“咳一聲。”盡量讓人多說話、多參與 。…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13, 2015 at 9:00pm — No Comments
生的意義,恐怕是要從死的那一頭,倒回來了解的。
死亡,是很真實真實的;現在,我能冷靜的談這些事了。1998年頭,妻子急病入院,我在病榻邊接到一個電話:我的一位好朋友死了,車禍。整棟醫院一下間沒有了一絲聲音,走廊特別的狹長。我問:“老天,你想告訴我甚麼嗎? ”然後,一位從政的友好膽結石。大家說:“現在醫學昌明,切除膽石的手術很安全。”偏偏,手術失誤了,漏夜由專機送到鄰國趕救。我飛去探望時,度過了危險期的他說:“人很荒謬……。”我說:“也許,老天想告訴我們甚麼。”…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9, 201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要賺一百萬,需要一點能力;有一百萬而不去賺,則需要更大的能力。
那年跑到山東曲阜孔林裏,在孔子墳前靜坐了一個早晨,我說:“先師,慚愧得很,學生年 四十,唯有兩個想法還算得上不惑:一,對於有些人來說,四十不僅無法不惑,根本就是大惑;二,大惑者,也不是甚麼大禍,總是學習、蛻變的好功課。”
說有些人,主要是說我自己。在金融起風暴、政治颳狂飆的年頭,正好碰上生命轉換季節,無 法不感觸那種超過直戳肝臟腑的驚觫。我一位朋友的自嘲最傳神:“還以為上岸了,一退潮,才 發現自己站在泥灘裏,整個身子往下陷 ……。”…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4, 2015 at 8:0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