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博士文創慕課の自我的釋放

文藝復興建築

“在西方,“意大利之旅”幾乎是每個從事建築設計者的必修學分。這趟建築之旅被稱為GrandTour,一趟“壯遊”下來,對建築的眼界及思維,都會留下深遠影響。”(謝國忠,《嬉遊城市光影間:歐洲六國建築之旅》,2005年,臺灣木馬文化,105-121頁)

“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之都。“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格,其實與“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格有種精神上的共同性,包括去除過度繁復的裝飾,追求簡潔理性的建築表現。對單純幾何造型的愛好,對比例及秩序的講究,重視人性的實際需求等,因此許多現代建築師才會繼續取法“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特色。”(同上)

“聖羅倫佐教堂本身,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第一個具有革命性的空間設計,它的舊聖器室,揚棄了中世紀註重形式的華麗設計,改采圓形、正方形及半球形等簡單的幾何形體作為設計的重點,因此營造出簡潔明凈、莊重而遊合乎人體尺度的空間感。教堂是由開創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布魯內雷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設計,他采用羅馬時代的形式,教堂空間及結構出現合乎邏輯及比例關系的優雅。”(同上)矯飾主義

“在十三世紀末,由法國起源的“歌德式”(Gothic)建築風格正達到鼎盛時期,整個歐陸到處是高塔巍峨、門廊尖聳、立面雕刻復雜,墻上鑲嵌著彩色玻璃的教堂,從法國巴黎的聖母院,到英國倫敦的西敏寺,德國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都是這種強調輕盈靈巧、垂直上升的效果的“歌德式”教堂。”(同上)

“但是到了十五世紀初葉,一種機創新又復古的建築風格,在佛羅倫斯誕生了。這種風格取法希臘及羅馬的古典建築樣式,強調簡潔理性的建築表現,講究各種建築構件的比例關系,同時以簡單的幾何造型(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來取代過於繁復的造型,這就是所謂的“文藝復興建築風格”。

Views: 1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