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et Hsing's Blog – October 2015 Archive (14)

憨夜·現代詩

泰戈爾的海角天涯,

被一條光纖取代了,

但他確實錯了,

即使大剌剌的站在所愛的人面前,

清楚明白的示愛,

也不能改變些什麼。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彼此在一起而是 明明無法抵擋這一股氣息卻還得裝作不在意





徐志摩如果還在世上,…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8, 2015 at 10:12am — No Comments

沙丘·談散文

地球已逐步轉移暖化,世界各地災情,更是傳出不斷,科學家以及學者們,危機意識更是紛紛議論;突然間,這回竟讓自己感到大自然的生命循序,變得如此脆弱不堪?感覺有許多生命的衍端故事,不斷在改變整個大自然環境的生態組織與生存變化,同時也正反映出有許多具有歷史滄桑的愁憂寫照,正組合著先人們所遺留下來的明哲與智慧....

 我們,始終無法與天爭地?但還是可以嘗試用著自己的經驗累積與睿智思考,嘗試去改變人類生存條件之下的生活與命運。

 是啊。…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5, 2015 at 8:53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事物,事實,論證 (下)

六.“符合事實”

  

  奧斯汀自認屬於一種源遠流長的傳統,把真理定義為“符合事實”。在我看,“真理就是符合事實”這個提法的大致意思還是清楚的。有人問:命題和事實是兩類性質的東西,怎麽個符合法兒?這一置疑貌似嚴厲其實花拳繡腿。

  先說命題和事實異質。這裏的命題,當然是指命題所指的東西,而不是構成命題的字詞聲音。所說的東西就像一幅畫,事實就是擺在那裏的事情,我們常問一幅畫像不像它畫的東西,我們也是在這一意義上問所說的是否符合事實。…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5, 2015 at 8:05pm — No Comments

“數字絲綢之路”促沿線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

在7月6日召開的中歐數字合作圓桌會議上,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指出,中歐要共同建設好網上“數字絲綢之路”。相對於“一帶一路”,“數字絲綢之路”有哪些特別涵意,有哪些具體構想?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將起到怎樣的推動作用?

共建“數字絲綢之路”是提升中歐合作水平關鍵所在

魯煒表示,中歐要共同建設好網上的絲綢之路,建設好數字絲綢之路,為中歐雙方搭起溝通交流、互信互贏的平台,造福雙方人民;為中歐雙方的數字化發展、網絡發展和網絡安全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他著重強調了中歐數字合作的重要性,鼓勵中歐數字協會和互聯網協會、互聯網發展基金會開展廣泛合作,搭起中歐友誼之橋。…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2, 2015 at 11:58am — No Comments

陳嘉映:事物,事實,論證 (上)

一.小引

  

  1950年,奧斯汀寫了一篇題為“真理”的文章[1],文章中曾把真理定義為“符合事實”。同年,斯特勞森發表了一篇同名文章[2],對這一頗為尋常的定義提出批評,斯特勞森認為,人、物、事件是在世界裏面的東西,事實卻不是,事實是陳述所陳述的東西,是半實體;事實並不是真在世界裏的東西,因此命題也無從去和事實符合。隨後,奧斯汀專門寫了“對事實不公”一文[3],作了反批評,爭點集中在事實究竟是不是世界裏的東西;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兩位哲學家各展其能,從各方面對“事實”的哲學語法進行了分析。…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1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我們身上的感應思維

遠古人類把世上的事物理解為互相感應的東西,死人和活人互相感應,星辰和生死興衰榮辱感應,木星主福而火星主禍,女人夢見了神人,或者跑到山裏踩了一個腳印,就懷孕了。這種思維方式叫作“感應認知”。初民社會中大行其道的巫術就是建立在感應思維之上的。人們施用魔魘讓對手得病甚至死掉,或者讓戰鬥的敵對一方失掉陽氣,增加自己的陽氣。

  相信感應跟相信物理因果是不一樣的。在物理因果關系中,受動的那個物體是完全消極的、被動的,比如施力給桌子,桌子是完全消極的,力來了它就動,力撤了它就不動。而在感應中,受感者並不完全是被動的,並不只是被驅動,它有所感、有所應和,它在受感而動之際是積極回應的,就像是對呼喚的響應一樣,是一種感動。你要問施用魔魘的巫師通過什麽物理機制讓那人得病的,他回答不上來。…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9, 2015 at 10:11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關於談話的談話

         本文原是1997年秋末和簡寧先生(文中簡稱“簡”)的一次談話,簡寧先生整理後發表在《南方文壇》1998年第三期。

  簡:今天我想聽你談談談話本身。我首先想問你,哲學家還能夠對普通人說話嗎?我的意思是說,跟沒有經過哲學訓練的人談論哲學。

  陳:我的第一個回答是:可以。雖然對哲學的定義一人一個,但是無論如何定義,哲學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探討基本概念的意義及其聯系,而所謂基本概念就是我們每個人都使用的概念。

  簡:但是對現在的普通人而言,哲學的基本概念是不是已經喪失了?…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7, 2015 at 9:3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海德格爾其人其事

第一節 海德格爾簡傳

  

  說起海德格爾,我先引用舍漢的一段話:

  馬丁·海德格爾也許是本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從許多方面看,他是個沒有生平事紀的人。有一次他講授亞裏士多德,開場便說:"他生出來,他工作,他死了"。講起海德格爾恐怕也差不多。他1889生於德國西南部,除了在馬堡工作五年之外,一生都在西南部從事他的工作,1976年5月26日在那裏去世。然而,在這八十六年紮他的思想震撼了整個哲學界。海德格爾的生平事紀和他的思想歷程其實就是一回事。他自始至終生活在他的思想中。所以,真正值得一寫的傳紀,只能是一部哲學傳記,標出他思想的未源與發展。1…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4, 2015 at 2:26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關於語言的討論

本文根據1998年兩次討論會整理的,參加並提問的有:陸丁,周濂,陳岸瑛,郭洪體,劉暢。

  

  問:一個信號對應於一類事件。如果一類事件每發生一次都要一個特別的信號來對應,信號就沒意義了,因為我們就要學習無數多的信號。

  答:信號的功能在於應付預設的情境,但預先學習總是以會重復的事物為對象的。

  

  問:但怎麽確定這一情境與那一情境相同呢?兩個情境嚴格說總是有點差別的。…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2, 2015 at 4:4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何不做點自己高興做的事———“文化特殊性”解

餓了,要吃,這是生理。有好炒幹煸牛肉絲的,有好烤牛排的,有用筷子吃的,有用刀叉吃的,這是文化。你們吃肉不吃魚,他們吃魚吃牛不吃豬,你們見面作揖,他們見面握手。從自然的角度看非必如此而在實際生活中人皆如此的行為模式,就是文化。你到歲數想倆人往一塊兒睡,這是自然,你穿件白紗裙子上教堂照好多相片,這是文化。

  雖說文化“從自然的角度看”非必如此,但人本來就是一種“非必如此”的動物,一種文化動物;就像鯨魚是一種水生動物,回頭是岸,卻還是遊在海裏自在。…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0, 2015 at 10:29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五味鹽

任何一種生活都可以是好的。有更好的,也許有最好的,但沒有唯一的。

   羨慕讓人怨天尤人,欽慕讓人愛命運。

   責任從不落到縮在後面的人的肩上。道德的困境要人主動去承擔。

   德諺說:上帝懲罰他所鐘愛之人。

   也許真有人無所畏懼。但那些行住更高存在的生命怎能不心懷敬畏呢?

   君子坦蕩蕩,就是說無論君子怎樣慮遠,怎樣任重道遠,甚至中心惶惶,都不會唉聲嘆氣。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8, 2015 at 11:13am — No Comments

林中路:一個思想者的文化漫步--陳嘉映訪談錄

*本文由周濂、陳岸瑛根據他們對我的一次采訪整理成文,曾以"林中路:一個思想者的文化漫步"為題刊登在北大哲學系的內部刊物《學園》1997年7月號上。後應劉夢溪先生之請對該文中的一些論題作了進一步的闡發,更名為"未來最好不要由我們決定",交由《中國文化》,迄未發表。後收入《思遠道》自選集。

  

  學生:陳老師,我們今天是為《學園》文化評論副刊來訪談,所以準備談些比較輕松的話題。

  

  陳嘉映(以下簡稱"陳"):這最好,誰都有膩煩了艱深話題的時候。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5, 2015 at 7:0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知識與看法

知道、認為、所知

 “知道”總是與真相相連,“我知道p”,蘊含“p是真的”,我不能說“我知道他來了,其實他沒來”。自奧斯汀等人之後,這一語法已人所周知。我們拿“認為”和“知道”對照來看,這一點很清楚。“他知道你不會去”和“他認為你不會去”這兩句中國話的區別,人人一聽就明白。*“我當時知道他會來,結果他沒來”是個病句,必須改成“我當時認為他會來,結果他沒來”之類。

   大致可以說,“認為”承認自己可能是錯的而“知道”卻沒有這份保留。所以很多人〔例如愛耶爾〕認為,知道和認為的區別是心理上確定程度不同。的確,謙虛或圓滑的人多說“我認為”,自信或狂妄的人多說“我知道”,但“認為”和“知道”之所以能反映心理上的差異,原在於兩者在語法上有別。我們,或哲學,總是首先關心語法。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 2015 at 5:25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藝術劄記

題記:這些是我關於藝術的一些困惑,和自己嘗試解惑的零星想法,竟敢發表,是想發表出來有可能得到知者指教。

  藝術是否有進步?貢布裏希的回答類似於庫恩關於科學是否有進步的回答:在一個範式之內可以談論進步。不過,兩個人的趣向正好相反。人們一般認為科學是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於是,庫恩強調的是範式轉變;人們一般認為藝術無所謂進步,貢布裏希強調的是在範式之內藝術是不斷進步的。

  貢布裏希喜歡強調藝術和科學的相似之處,喜歡引用某些藝術家和藝術史家"藝術是一門科學"的提法。這在很大程度上旨在反對關於藝術的純主觀解釋。在反對關於藝術的純主觀解釋方面,布迪厄比貢布裏希要嚴厲得多。技術的繼承、作品的市場等多種因素支持貢布裏希、布迪厄等人的觀點。純主觀解釋不是解釋,經常只是一個借口。…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 2015 at 2: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