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康養旅遊的產生
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新的旅遊方式和業態也不斷產生,“康養旅遊”也從無到有。在學術方面國內外尚無學者深入地研究康養旅遊。劉麗勤較早提出了“康養”一詞,但未對其進行釋義;王趙對“康養旅遊”作出了初步界定;此後,部分學者針對海南發展“康養旅遊”進行了初步研究,但並未引起當地政府的重視。
2016年1月,國家旅遊局正式頒布了《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標準(LB/T051-2016)(以下簡稱《標準》),並確定了首批5個“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康養旅遊”已被社會和市場廣泛認同,國家旅遊局也將其正式確立為新的旅遊方式,並納入我國旅遊發展戰略,從而進入了規範化發展的道路。…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10:00pm — No Comments
3.3 打造特色森林康養產品,建設森林康養綜合體
3.3.1 以健康理論為主線來打造森林康養產品森林康養產品的打造和設置必須以健康論為主線。 每一個森林康養項目的設置必須有明確的健康理論為指導,並且通過森林康養課程把每個森林康養項目按一定的健康主題串聯起來。
3.3.2 構建具有明顯地域特點和自身特色的森林康養產品,提升森林康養產品核心競爭力…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9:28pm — No Comments
3.1.4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定技術標準 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森林康養的發展提供一個良
好的政策保障。 (1)建議國家明確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森林康養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叢麗等,2016),並通過修改或完善其他法律法規,為森林康養的發展掃清不必要的障礙。 (2)制定森林康養相關技術標準。 例如應該制定《森林康養資源調查技術規程》 《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標準》 《森林康養基地規劃導則》 《森林康養師培訓達標認證評估標準》《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成效評價標準》 《森林康養基地有效管理評價標準》等。
3.2 構建良好的森林康養發展機制
3.2.1 構建完善的規劃引領機制…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9:26pm — No Comments
2.5.3 森林體驗康養 森林體驗康養是指遊客通過各種感官感受、認知森林及其環境、回歸自然的康養活動。 森林體驗康養主要包括森林食品體驗(康養餐飲、森林采摘)、森林文化體驗(森林體驗館、康養文化館)、回歸自然體驗(森林探險、森林燒烤)、森林休閑體驗(森林露營、森林藥浴)、森林住宿體驗(森林康養木屋、森林客棧)等。
2.5.4 森林輔助康養 森林輔助康養是指針對亞健康或不健康的遊客,依托良好的森林環境,輔以完善的人工康養設施設備,開展的以保健、療養、康復和養生為主的康養活動。 具體產品項目例如森林康復中心、森林療養中心、森林頤養中心、森林養生苑等。
2.5.5 森林康養科普宣教 森林康養科普宣教主要是指對遊客開展森林知識、森林康養知識、養生文化和生態文明教育等活動。…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9:25pm — No Comments
分類依據 產品類型
消費對象年齡少兒型、青年型、中年型和老年型 4 個層次森林康養產品消費對象健康程度 健康類、亞健康類和不健康類3 個層次森林康養產品消費對象主導需求養身型、養心型、養性型、養智型、養德型和復合型6種需求森林康養產品費用免費類、低收費類、中收費類和高收費類 4 種水平森林康養產品產品內容 森林主導康養、森林運動康養、森林體驗康養、森林輔助康養、森林科普宣教康養、健康管理服務6 種森林康養產品產品體系 單一型森林康養產品、少類型森林康養產品、多類型森林康養產品和森林康養綜合體4 種森林康養產品建設主體 政府、集體、企業、家庭、非政府組織和混合主體等6種主體建設和提供的森林康養產品年型森林康養產品更多地偏重森林養生、健康管理服務和森林輔助康養等。…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9:23pm — No Comments
(2)以人的康養需求為導向。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 1943),不同的人對森林康養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有些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需求,有些是修復身體健康的需求,有些是尋求心理健康的需求,有些是尋求身心健康的需求。 因此,森林康養應該以不同人群的康養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地設置能夠滿足不同需求的康養項目,開發不同類型的森林康養產品。
圖 4 森林康養功能示意圖
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health rehabilitation and recreation in forest function…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9:20pm — No Comments
1.1.3 狹義和廣義的森林康養概念 根據以上有關康養和現有森林康養的定義,筆者認為森林康養的概念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狹義的森林康養定義為:森林康養以優質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森林環境為基礎,以健康理論為指引,以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相結合為支撐,開展以森林醫療、療養、康復、保健、養生為主,並兼顧休閑、遊憩和度假等一系列有益人類身心健康的活動。
廣義的森林康養定義為:森林康養是依托森林及其環境,開展維持、保持和修復、恢復人類健康的活動和過程。
狹義的森林康養更加突出醫學理論在森林發揮康養功能中的主導作用,而廣義的森林康養則是指一切依托森林及其環境開展有益人類身心健康的活動和過程。…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9:06pm — No Comments
1 森林康養的概念內涵
1.1 森林康養概念
1.1.1 什麽是“康養” 根據《新華字典》 (2011 年修訂的第 11版第265頁和第575頁),“康”主要有“安寧”和“健康”之意。 “安寧”主要指康樂、康平、康寧;“健康”主要指無病、康健、康泰、康復。 “養”主要有“撫養”、“培養”、“使身心得到滋補和休息”之意。 “使身心得到滋補和休息” 主要指養病、養心、養性、休養、營養、養精蓄銳。 因此,從字面上理解,“康養”就是維持、保持和修復、恢復身心健康的活動和過程的總稱。
1.1.2 現有森林康養定義…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9:02pm — No Comments
國家旅遊局正式頒布的《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 (LB/T051-2016),提出:康養旅遊指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遊活動的總和。康養旅遊已經被國家旅遊局正式確立為新的旅遊方式(任宣羽,2016)。
因此,可以認為生態康養是康養旅遊的一種形式,森林康養作為生態康養的一種重要形式,也理所當然地是康養旅遊的一種形式(圖2)。
(3)森林康養與森林旅遊。 森林旅遊是指任何形式的到林區(地)從事旅遊活動,這些活動不管是直接利用森林還是間接以森林為背景(Getz, 1992)。…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摘要: 健康中國戰略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健康產業將在中國快速發展。森林康養作為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幾年才在中國出現的新事物,正處在不斷摸索前進中的起步階段。在分析現有森林康養定義的基礎上,對森林康養的概念、功能和科學內涵進行了闡釋,並從消費對象、產品內容、建設主體等方面對森林康養產品進行了分類。對森林康養發展的基本路徑進行了設計,加強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宏觀統籌,構建良好的森林康養發展機制,打造特色森林康養產品、建設森林康養綜合體,加強科研監測和人才隊伍建設,構建完善的配套設施、提供優質的森林康養服務,加強宣傳和營銷、提升森林康養品牌知名度。 最後,從森林康養內涵和外延研究、森林康養試點示範、森林康養基地與現有森林旅遊實體或保護地關係、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評價、森林康養發展與森林保護關係等方面進行了討論。 …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2015年後國家對人民健康問題高度重視,相繼出臺了關於養老和健康服務的支持性、引導性政策。2016年,康養產業被多地列入“十三五”規劃之中,並編制了詳細的發展戰略及指導性政策意見。在細分產業上,森林康養被納入《全國林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康養旅遊也迎來了首個規範性文件——《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標準》,發展漸成氣候。至此,從中央到地方,從大康養領域到健康、養老、森林康養和康養旅遊等,都有了完善的政策體系支撐。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在已有政策體系的基礎上為康養產業的加速發展指明了方向。 …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8:00pm — No Comments
2018年2月5日,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信息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山大學旅遊學院聯合發布了我國首本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
《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
何莽 主編 / 杜潔 沈山 方磊 副主編
2017年12月出版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8:00pm — No Comments
應加快建設並優化為老服務網站,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在這個調整適應階段出現的心理、情感方面的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除了傳統的“物質養老”,“精神養老”也要得到重視,通過促進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幫助老年人建立新的生活方式,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2016年3月全國兩會上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進一步強調了老年人社會參與的重要性,綱要明確提出要“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以人口戰略、生育政策、就業制度、養老服務、社保體系、健康保障、人才培養、環境支持、社會參與等為支撐的人口老齡化應對體系”。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30, 2018 at 8: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29, 2018 at 9:30pm — No Comments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構建全鏈條健康養生
旅遊產業示範區
健康養生旅遊活動所涉及的資源種類繁多,相關服務部門綜合交叉。從提高遊客體驗質量角度來看,亦采取組團式發展思路才能打通全鏈條產業體系,發揮其規模效應。有條件地區可以構建大健康養生旅遊產業體系,推進旅遊與醫療、養老、度假、體育結合,發展健康養老、休閑養生、溫泉養生、旅遊度假等旅遊新業態。2016 年7 月國家旅遊局等發布《關於開展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項目)創建工作的通知》,擬用3 年左右時間,在全國建成10 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100 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1000 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項目。…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29, 2018 at 9:30pm — No Comments
伴隨著大眾旅遊時代以及“健康中國”戰略的推動,涵蓋養老、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遊等諸多業態的康養旅遊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備受關注的新興產業。業內人士指出,旅遊和健康都屬於“幸福產業”,致力於深耕健康旅遊產業,其實就是在不斷地創造、制造和傳遞幸福。
健康旅遊產業如何更好地發展?
健康旅遊產品如何進一步貼近消費者需求?中國旅遊研究院旅遊產業運行…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August 29,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