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雨花》,風風雨雨中的一枝花,居然也活了三十年!其間曾經死過一次,後來又起死回生,眼下還活得蠻有滋味,今年的訂戶又增加八千。
我和《雨花》是歡喜冤家,難兄難弟。我能發表小說的時候它就刊載我的作品;我不能發表作品的時候它就刊載批判我的文章。這點兒緣份實乃天作之合,並非哪個人作成的。…
Continue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February 27, 2017 at 11:55pm — No Comments
上了年紀的人有一個特點,對青少年時代的人和事記得十分真切。我和朱硯馨同學在初中時同班兩年,可是至今對她的聲音笑貌記得還很清晰,當然,我記得的是她的十七歲,用現在的話說是所謂的花季、雨季。不過,我們那一代的人都和花雨無緣,國難當頭,顛沛流離,嚴酷的現實使得我們早早地就思慮國事家事,要用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不是我們要砍人,實在是日本鬼子的大刀在向我們的頭上砍來,我們都親眼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殺人放火。
當我在炮火中讀完小學要升入初中時,已經是1942年,那時候的農村裏沒有中學,升學就必須到城裏去,城裏的公立學校都是敵偽所辦,愛國者認為是奴化教育。…
Continue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February 27, 2017 at 11:54pm — No Comments
我六歲的時候開始讀書了,那是1934年的春天。
當時,我家的附近沒有小學,只是在離家二、三裏的地方,在十多棵雙人合抱的大銀杏樹下,在小土地廟的旁邊有一所私塾。辦學的東家是一位較為富有的農民,他提供場所,請一位先生,事先和先生談好束修、飯食,然後再與學生的家長談妥學費與供飯的天數。富有者多出,不富有者少出,實在貧困而又公認某個孩子有出息者也可免費。辦學的人決不從中漁利,也不拿什麼好處費,據說賺這種錢是缺德的。但是辦學的有一點好處,可以賺一只糞坑,多聚些肥料好種田,那時沒有化肥。
我們的教室是三間草房,一間作先生的臥室,其余的兩間作課堂。朝北的籬笆墻截掉一半,配以紙糊的竹窗,可以開啟,倒也亮堂。課桌和凳子各家自帶,八仙桌、四仙桌、梳桌、案板,什麼都有。…
Continue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February 20, 2017 at 10:38pm — No Comments
葉至誠走了,再也聽不到他那爽朗的笑聲了,寫文章來悼念他,他也不知道,或者說我想寫什麼他也早已知道,他會勸我:“別寫吧,你多多保重自己。”他寫了一世的文章,當然會知道我寫這樣的文章時心裏是什麼滋味。他一身一世不肯麻煩別人,從不傷害別人,不想使別人掃興,更不願使別人傷心。他的為人甚至使我產生了一種預感:他的病已經無法挽回了,他很可能在江蘇省五次文代會和作協四次代表會開會的期間去世,因為這時候他的老朋友都要到南京來開會,免得大家再跑一個來回,老朋友都不那麼健壯了,舟車勞累。果然,我下午一時到南京,他在上午十一時便離開了人世……如果一個人最後可以用一句話為自己總結的話,葉至誠可以自豪地說一句:“我不負天下人!”當然,葉至誠決不會說這樣的話,他不會自豪,他總覺得自己除掉文學之外,對一切都是無能為力。…
Continue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February 18, 2017 at 7:06pm — No Comments
“你最歡喜吃什麼菜”?
這是個最簡單而又最覆雜的問題,因為這裏所指的菜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的菜,而是有美食、美味的含意。食物一旦上升為美食,那就成了一種藝術,其功效就不僅僅是療饑,而是一種出於生理需要的藝術欣賞。吃的藝術是一種多門類的綜合學科;是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生理學,心理學的混合體。欣賞美食,就像是欣賞藝術表演。歡喜不歡喜,一是要看藝術的本身,二是要看各人的欣賞水平,三是要看各人的欣賞習慣,四是要看在什麼場合,什麼環境,什麼氣氛,與誰共賞以及欣賞的頻率等等。…
Continue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February 14, 2017 at 12:52pm — No Comments
我也曾到過許多地方,可那夢中的天地卻往往是蘇州的小巷,我在這些小巷中走過千百遍,度過了漫長的時光;青春似乎是從這些小巷中流走的,它在腦子裏沖刷出一條深深的溝,留下了極其難忘的印象。
三十八年前,我穿著藍布長衫,乘著一條木帆船闖進了蘇州城外的一條小巷。這小巷鋪著長長的石板,石板下還有流水淙淙作響。它的名稱也叫街,可是兩部黃包車相遇便無法交會過來;它的兩邊都是低矮的平房,晾衣裳的竹竿從這邊的屋檐上擱到對面的屋檐上。那屋檐上砌著方形帶洞的磚墩,看上去就像古城上的箭垛一樣。…
Continue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February 8, 2017 at 8:08am — No Comments
我自幼生長在長江邊上,日日看著大江東去,白浪滔天;成年後又住在蘇州,夜夜聽著小河流水,見石橋下波光閃閃。水伴著我自幼及長,夜以繼日。不過,要說對水有一點了解的話,那還是在見到了大海之後。
我第一次見到大海是在連雲港,這個連雲接天的港口城市,他給了我,也給了千百萬人以啟迪。
據說孔老夫子也到過連雲港,站在如今的孔望山上對大海了望。這位駕著馬車在中原大地上撲撲風塵的老先生,當他見到了大海之後不知有何感覺,也許,他那顆幹渴和焦慮的心會因此而得到一點滋潤吧。…
Continue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February 4, 2017 at 9:47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