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位作家曾經提出一個觀點,說是‘美文不可譯’。意思是說寫得很美的文章根本不能翻譯。我也曾同意過這種觀點,因為我發現把美妙的中國文學作品翻成其它的文字以後,那音韻,美感,內涵,聯想,幽默,機智,調皮,雙關,諧音等等都大為遜色甚至無法翻譯。其它國家的美妙的文章翻成中文時也是如此。

文學是一種無聲的歌,無形的畫,它的全部內涵都是靠文字來表現,它有時候沒有什麼動人的故事,沒有什麼曲折的情節,大段美妙的文字就可以使讀者心曠情怡,心領神會,覺得美妙無比。詩歌特別如此,那是用文字的真珍串聯起來的,如果翻譯的文字使真珠失去了光彩,那文學的價值肯定會因此而降低。所以有些十分考究文字的作家便忍不往要發出驚呼:“美文不可譯!”

我也曾有過一種幻想,希望‘世界語’能早日在世界上實現,到時候全世界的人都使用相同的文字,相同的語言,相互之間再也用不著翻譯,那有多美!

這種美妙的想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中國老一代的文化人還曾經大力地提倡過,直到現在,中國還有少數人在那里學習世界語。可是,如果“世界語”真的在世界上流行的話,首先起來反對的恐怕就是作家。因為語言和文字不僅僅是聲音,是符號,它實際上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地理歷史、風俗習慣、個性愛好,價值觀點的載體,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字都是它的文化的組成部,不可分割,不可代替。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我相信用中文來寫中國人的生活,用法文來寫法國人的生活,總比用第二國的語言更貼切,更自然,更有表現力。

美文既不可譯,寄希望於“世界語”又不現實。如此說來文學翻譯工作處境是不那麼美妙的,很容易受到作家和讀者們的攻擊。

現在想起來,我之認為美文不可譯是犯了一個概念上錯誤,即把翻譯當成了翻印,要求原文和譯文是一模一樣的。應該明確,原文和譯文說到底是兩種不同的文字,不能用原文文字的審美標準來要求譯文。比如說把中文翻譯成法文之後就應當把它當成法文,把法文翻成中文之後就應當把它當成中文,只要能把美文譯成美文就算是上上大吉,不能用原來的文字去一一對比。翻譯實際上是一種再創造,所以中國在五十年代翻譯稿費和創作稿費是一樣的。每一個國家的文字都有它的微妙之處,這種微妙往往是不可譯的,只要能用此種微妙去代替那種微妙,不必嚴格安照原來的字面,因為在兩種不同的文字之間有時候是找不到同義詞的。應該說美文是可譯的,但是要認定一點,即譯成的美文是譯文的美文,不是原文的美文。比如說我年青時讀法國作家巴爾劄克的小說,讀的是中國的大翻譯家傅雷先生的譯本,文字十分優美。當時我認為是巴爾劄克寫得美,後來有一位懂得法文的老作家告訴我,說我讀的是傅雷先生的中文,不是巴爾劄克的法文。

我想了一想才懂得這句話的含意,因而才敢講美文是可譯的,問題是要認定一點:翻譯不是拷貝。

在本世紀的二十年代,中國有一位叫林杼的翻譯家,他從英文翻譯了許多世界文學名著,可他自已卻不懂得英文,而是請一位懂得英文的人把作品的內容講給他聽,他便根椐別人的口述而寫作,稱之為意譯。林杼先生的翻譯當年在介紹西方文學的方面也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這種翻譯的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這會使人人都能成為翻譯家,而且會鬧出把MILKWAY(銀河)翻成牛奶路的笑話。針對不尊重原文而隨意翻譯的弊端,中國的翻譯家們曾經提出過硬譯的主張,即嚴格按照原文一字一句地翻譯。可是這種翻譯作品卻又不受讀者的歡近,覺得難讀、難懂,文字也不美。

現在,中國的翻譯家大都遵照信、達、雅的三原則,即既要忠實於原著,又要通順易懂,又要注意文字的優美。我讚成這樣的原則,我也知道要能做到這些很不容易。一個人能精通自已的母語已經很了不起了,何況再精通第二種語言。文學語言和一般的語言還不相同,一般的語言只要求明確,文學語言還要求形像化,個性化,有音樂的節湊,有繪畫般的美麗,夠你傷腦筋的。

特別是中國的文字,它和西方的文字是兩種不同的體系,西方的文字是拼音文字,中國的文字是像形文字,字形的本身就有許多文學的含意,簡直是不可譯的。

我總覺得無論是作家還是翻譯家,他們最精通的,運用得最自如的,最懂得微妙之處的還是他們的母語(當然也有例外),所以近些年來我一直鼓吹兩個人(只能是兩個人)合作翻譯文學作品。如果說是把法文譯成中文或把中文譯成法文的話,最好是由一位懂得中文的法國人和一位懂得法文的中國人合作,兩個人相互取長補短,就有可能把美文譯成美文,就可以避免一些有時候是無法避免的錯誤。我記得在五十年代的中期,有一位蘇聯的作家對我們中國的許多青年作家講話,特地請了一位俄文很好的人當翻譯。他的俄文很好,但對中國的文字和中國的情況不熟悉,一開始就把幾部文學作品的名稱翻得不對,引起轟堂大笑。他把一部蘇聯的長篇小說《光明普照大地》翻成《太陽照在地上》,照字面講也沒有錯,可是光明普照大地是美文,太陽照在地上是俗語,一個是文學語言,一個是日常用語,有高低雅俗之分,中國作家聽了是會笑出來的。

應該說,一部文學作品在世界上的傳播首先是靠翻譯,翻譯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對一部作品的評價。據說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先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的時候,特地請他的翻譯一起走上領獎台,表示他對翻譯家的感激。這件事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說明川端康成先生是深深懂得翻譯工作的重要性的。

1991.9.28

Views: 9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