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亦舒:番薯糖水
有一種食物,叫番薯糖水,真好吃。
一般超級市場裏買得到番薯,分紅肉與白肉,紅肉比白肉好吃,紅肉本身已經夠甜,切塊,水中加一塊冰糖,煮二十分鐘,已經可吃。
香、糯、甜、最適合吃,秋冬季下午,一覺睡醒,不管有沒有好夢,就可以大快朵頤。
因為簡單省時容易做,有價廉物美,大可天天吃。
從前,至愛吃的甜品是黑洋酥湯團及糖藕,此刻南貨店都有現貨,因大量生產,只甜不香,看樣子還是自己動手最好。
老匡說他在三藩市儘管吃,故胖得不得了,無獨有偶,我亦孜孜不倦煞有介事做這個弄哪個,吃得級多,可是,體重不變。
許多常見的甜食都合我意:新鮮的玉署藜、酒釀丸子、糖炒栗子、拖肥蘋果、牛俐酥、前年糕……多多益善。
愛吃甜食,脾氣有希望由急燥轉溫和,吃飽飽,滋潤潤,不去想那麽多,自然少挑剔,便可以高高興興做人。
走上“雲端”的非遺曲藝
實際上,直播、短視頻等形式,不僅可以帶貨,也給一些曲藝類的非遺提供了展示平臺。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一場“大聖說京劇、話非遺“的直播秀在上海京劇院上演。上海市非遺京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嚴慶谷變身直播主持,帶大家一起體驗悟空戲的精妙之處。
“非遺”閩劇傳承人林穎也嘗試用短視頻和直播方式推廣傳統文化。在直播這塊,她會策劃每期的直播主題,還邀請一些閩劇“大咖”和青年演員走進直播間,或和其他劇種“大咖”連麥等等,拉升直播間的人氣。
非遺如何連接生活?
走進直播間、線上開講……無論是上述李佳琦直播帶貨,還是線上熱火朝天的“購物節”,都在說明一個問題:非遺的傳播形式越來越多樣。
有人說,看完直播,不光了解各式精致的刺繡、雕刻技藝、竹編手藝,也才知道,平時愛吃的綠豆冰糕、熱乾麵等美食,也跟非遺有關:它就在我們身邊。
資料圖:2020年6月13日當天,宜昌市伍家崗區文化和旅遊局舉辦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弘揚傳承傳統文化。圖為非遺項目棕編技藝 王康榮 攝
聊起上述李佳琦參與的非遺專場帶貨直播,中國手藝網內容中心主任郝秦玉說,直播是眼下人們樂於接受的傳播形式,非遺參與其中,科普知識之餘,也能為傳承人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非遺+直播+電商+扶貧”的模式
“比如直播中被視為‘黑馬’的‘巴圖查干蒙古奶皮子’產品,當晚共售出5658份,銷售額達20多萬。”她表示,運用得當,通過“非遺+直播+電商+扶貧”的模式,也可以直接帶動貧困地區的非遺產品銷售。
“但需要注意,非遺產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手藝類的產品,生產周期長、規模有限,很多產品也是初次觸網。”郝秦玉認為,抓住非遺產品的文化屬性是首要的,如能巧妙融合當下網絡傳播和銷售的特點,和生活連接起來,往日冷門的“非遺”,會越來越受青睞。(来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上官雲 2020-06-17)
非遺也可以成“網紅”
直播賣書、直播演唱會、直播賣劇本……在互聯網時代,直播成了最時髦的傳播方式之一,相對小眾的“非遺”亦加入其中。
在2020年6月間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非遺這個領域開啟了直播模式,“口紅一哥”李佳琦參與的一次專場直播帶貨甚是火爆,多款產品上架“秒光”。“冷門”的非遺,正在更接地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一場“把非遺帶回家”的專場帶貨直播節目火了。
這場直播由央視主播尼格買提、王寧和淘寶主播李佳琦一同主持,在線推薦了二十多款國貨非遺小吃和地方特產,還有絹扇、香包等各類工藝小件和非遺文創。
在整場直播中,李佳琦和尼格買提一邊試吃美食,一邊細致描述食物口感和味道,引得許多網友食指大動,許多產品一上架就被迅速“搶光”。
中國手藝網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3日晚,這場直播在各平臺總計吸引1000多萬網友在線觀看,共售出總價值超過1261萬元的非遺產品。
其中,湖北非遺項目“揚子江傳統糕點制作技藝”的老字號產品,揚子江綠豆冰糕40000份秒光。在網友要求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徐州香包加單1000份。
非遺也可以成“網紅”
上述專場直播,讓這些非遺產品成為了“網紅”。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非遺購物節”中類似的直播帶貨也並不鮮見。
資料圖:濟南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購物節暨直播帶貨活動6月13日在大明湖超然樓廣場舉行。 趙曉 攝
比如,山東創意推出非遺購物節、文創及非遺產品直播帶貨活動。據媒體統計,山東已有400多名非遺傳承人、738家店鋪、上萬種特色非遺產品匯聚各電商平臺參與了非遺購物節活動。
武漢市文旅部門以線上展示為主,推出七大系列36項非遺活動,140多萬網友通過網絡“看到、聞到、嚐到、觸到”武漢非遺老字號的勃勃生機。
在此間舉行的非遺直播中,蔡林記熱幹面制作技藝傳承人王永中現場示範,用新品“鮮食裝”熱乾面燙出一碗“與大師傅現做一樣的地道好味”。
福建省則啟動了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在“非遺購物節”上,閩醫、閩茶和閩食的多位傳承人在直播節目中變身代言人,推薦自家的老字號。
台灣柚子創生
解決大果文旦產銷困擾,台首大研發柚子麵、柚子果醬及柚子酥。
台灣首府大學透過高教深耕計畫,研發柚見麵、柚子醬及柚子酥3項新產品,26日舉行發表會。(劉秀芬攝)
為協助地方解決大果文旦產銷問題,位於台南麻豆區的台灣首府大學透過高教深耕計畫,研發柚見麵、柚子醬及柚子酥3項新產品,26日舉行發表會,邀地方代表來品嘗。校長戴文雄強調,3項產品中各具特色,柚子麵更是台首大首創,未來除推出自有品牌外,也歡迎廠商技轉合作,一起活絡地方的產業。
為穩定文旦市場價格,農業委員會自去年起收購大果文旦,由農會及加工廠製成果醬、清潔用品等加工品。戴文雄表示,與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聊天時得知,地方對大果文旦的處理很困擾,因此由麻豆農會及陳老師文旦園提供大果,由烘焙系師生進產品研發,希望解決地方的困擾
烘焙系楊國欣及龔靜宜老師經過3個多月的研發,開發出以柚子入麵的「柚見麵」、可調配飲料及搭配烘焙產品使用的「柚子醬」,同時將曾獲舊振南糕餅烘焙比賽得獎的「柚子酥」產品化,26日同時亮相。
研發柚見麵的楊國欣表示,柚見麵配方除了麵粉比例經過多次調配,每100克中加入10克的特製的柚皮粉,經過多道手續,去除柚皮的苦澀味,保留柚子獨有香味;研發過程中也推出有顆粒口感、加入柚汁的配方。
龔靜宜則帶領多位有乙級證照的學生一起研發大果柚子醬,同樣將柚皮經過十多道程序去除柚皮精油及苦澀味再去熬煮。戴文雄表示,相關產品將先將由學校推出自有品牌於蓮潭國際會館等自有通路銷售,未來農會、廠商想要合作技轉,都可以向學校洽談。(2020/11/26 中時 劉秀芬)
賴怡潔《飲食書寫與敘事》
消費文化浪潮促發飲食消費相關議題。此傳播飲食文化之活動透露一種社會傳播現象的異變,另也觸發了「跨感官」傳播的命題:如何得以「望文生味」?以視覺或聽覺之傳播行為促發味覺想像之過程如何可能?本研究希望透過敘事分析比較「結合飲食知識與個人生命、味覺經驗故事」的敘事方式,與「純淨提供飲食資訊」的敘事方式有何不同,並進一步探究那令人 「望文生味」之飲食書寫的敘事策略。研究結果顯示,兩者敘事方式最大不同在 於前者之敘事方式結合生命故事與文化情懷因而能形構、擬真味覺體驗,於此也 透露出「望文生味」之關鍵在於敘事中所流露的「人文情感」。(賴怡潔·「寫」一道料理:飲食書寫之敘事分析 (1))
喬布斯《窮,但懂得何謂好滋味》
喬布斯 (Steve Jobs)自里德學院(Reed College)休學後,再也不用上他沒興趣的必修課,便把時間拿去聽那些他感到有興趣的課。
他說:“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宿舍,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一個可樂空罐退費五分錢買吃的。
”每個星期天晚上,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市鎮,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餐。我喜歡那里的料理。見《Steve Jobs2005年6月12日對史丹佛大學畢業生演講全文》
重點推薦 》
愛墾雲端藝廊: 小時代趣味主題館
愛墾雲端藝廊: 中藥故事館
愛墾雲端藝廊: 藝·攝影館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情詩館
愛墾雲端藝廊: 族群和解主題館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愛墾雲端藝廊:花卉攝影館
愛墾雲端藝廊:美食主題館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愛墾雲端藝廊: 藝·攝影館
(Feature Photo: Woman's Reborn by Valentina Eleonora Costa, www.facebook.com/pages/Valentina-Eleonora-Costa-Photography/1442858...)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