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HKENT HOLIDAY's Blog (162)

魯樞元·詩人與自然之死(8)

「無心」也好,「奮力」也罷,在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上,這兩個人差不多都達到了先知先覺的「聖人」境界,並受到各自民族的認可與尊重。遺憾的是他們鐘情的「自然」至今並未因此得救。在陶淵明撰寫他的《歸去來兮辭》(公元405 年)一千六百年之後,在梭羅撰寫他的《瓦爾登湖》(公元 1849 年)一百六十年之後,「自然」終於還是無可挽回地淪落到瀕死的邊緣。更為悲慘的是:死去的不但有作為人類生存環境的自然界,也還有人心、人性中那素樸、率真的「自然」。

是誰謀害了「自然」?把「自然」送進了死地?對於發生在人類文字記載 的這段歷史來說,尤其是對於人類社會飛速發展的工業社會 300 年來說,似乎找不到第二個理由,唯一的「嫌疑犯」是人類,是人類的文明。或確切一點說是人類文明中占據支配地位的那些主流意識。2007 年春天,在中國科學家協會舉辦的「高科技的未來:正面與負面影響」的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的董光璧教…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October 14,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魯樞元·詩人與自然之死(7)

五、他們在各自民族的文學史上的傑出貢獻。

處於不同時空、不同種族的陶淵明與梭羅,他們都在「種豆」、「鋤草」的時候收獲了文學上的莊稼。他們種下的不僅僅是豆子,黃豆或豌豆,同時也種下了他們各自的德行、旨趣、情志、理想,因而他們也收獲了散文、收獲了詩歌。他們的詩文猶如田野上的花朵、樹林中的鳥鳴、天上的白雲、山間的溪水,是屬於自然的,屬於農耕時代的,屬於一顆質樸、真率的心靈。梭羅說過,田園風光中最珍貴的還不是豐碩的收成,而是「詩意」,要靠詩人精心提取。只是由於時代的錯位與個人氣質上的差異,陶淵明更鐘情於田園,梭羅則更傾心於荒野,陶淵明最終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田園詩」的宗主,梭羅則開創了美國文學史上「自然隨筆」的範例,兩人分別為世界文苑貢獻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文體。…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October 1,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魯樞元·詩人與自然之死(6)

四、崇尚精神自由,自做精神主宰



善於以生命內宇宙的充實替補對外部物質世界的索取;為了更高理想,不憚於超越現實營造空中樓閣。

對於陶淵明來說,這是「肆志無窊隆」、「心遠地自偏」,是「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是一種任心適志、無論窮通的達觀心態,是一種道家哲學意義上無持無待的逍遙遊,體現在文學創作 中則是一種超越現實遨遊於虛幻之境的浪漫主義精神,是人間難覓的桃花源。對於梭羅來說則是那種力排眾議的自信,無畏無懼的孤獨。



「物尚孤生,人固介立」,陶淵明歸田後曾表示「息交絕遊」;梭羅則一再表示「社交往往廉價」, 而「寂寞是有益於健康的」,「我愛孤獨。我沒有比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夥伴了」 「太陽是寂寞的」,「上帝是孤獨的」,「我不比一張豆葉,一枝酢漿草,或…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October 1, 2023 at 1:30am — No Comments

魯樞元·詩人與自然之死(5)

三、持守清貧,以清貧維護生命的本真、生存的自由、靈魂的純潔。

陶淵明自 41 歲上棄官歸田之後,生活一天比一天貧困,幾乎淪落到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地步。

《五柳先生傳》中所寫的「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其 實就是他的自我寫照。以今天的生活標準看,陶淵明晚年忍饑挨餓、朝不慮夕的 日子已遠在「貧困線」之下,然而這並沒有敗壞他曠放淡定、真率灑脫的心情, 「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蕭統語),仍能催發他創作出更好的詩篇。



其原因是陶淵明有更高的信念,即「清貧」與「素樸」是「得道」的必由之路,…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魯樞元·詩人與自然之死(4)

他在森林中種豆、砍柴、捕魚、採集野果,換取生活中最低限度的溫飽。在主觀取向上,梭羅的「退」與「返」甚至更為決絕,他不但要從工業化的、市場化的時代抽身而退,甚至還要從當下的農業生產方式退回更遠古、更簡單同時也更「自然」的原始農耕時代。



他認為原始農業與自然有著更親密的關係,因此也就更具有「神」性。原始農事「曾經是一種神聖的藝術」,「從事耕作的人過的是一種虔敬而有用的生活,只有他們才是農神的遺民」。2…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魯樞元·詩人與自然之死(3)

2008 年秋天,我終於得到一個機會,在中國、美國、加拿大、意大利、印度、波蘭、法國等國家的學者面前發出呼籲,希望面對自然之死,發揚生態精神,在大力研究梭羅的同時,也關注一下中國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與梭羅,在時間上相隔一千五百年,在地域上分居東西兩個半球,在種族上還明顯地擁有「黃」、「白」兩種膚色,然而面對人類文明與自然的衝突,他們之間仍然擁有許多相同、相似之處:兩個人的詩文中都寫到「讀書」、「種豆」、「鋤草」、「采花」(采的雖然不一定都是菊花)、看雲彩、聽鳥叫,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甚至還講到「無弦琴」,即「宇宙七弦琴」,那是由森林上空的風「撥弄」松樹的枝葉發出的天籟。當然,這只是字面上的貼近。



往深處探討,梭羅與陶淵明還有更多相似的地方。…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September 26,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魯樞元·詩人與自然之死(2)

但舍勒同時提醒人們還有一線希望:人類作為「精神生物」,作為能夠「神化自身的生物」,「人就不僅僅是死胡同;人同時還是走出這條死胡同的光明和壯麗的出口,是原始存在能通過他開始了解、把握、理解和拯救自身的生物。



因此,人同時具有雙重特性:死胡同和出口!」1 在人類文明史中,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從來都有一些人在這道死胡同中徘徊摸索,尋覓著走向本真澄明之境的出口。



到了二十世紀中期,隨著「自然」的境遇愈加兇險,拯救自然、拯救人類自身的欲求遂釀成聲勢浩大的「生態運動」。在這一運動中,此前一百年的美國詩人、散文家亨利· 大衛· 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 1917— 1862)被奉為守護自然本真與人類本性的聖哲。



梭羅的代表作《瓦爾登湖》,…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September 24,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魯樞元·詩人與自然之死(1)

「自然之死」,是 20 世紀中期提出的一種說法,以後便不斷得到論證與確認,代表性的專著有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女記者瑞秋·卡森(R.L.Carson)《寂靜的春天》,70 年代末美國生態哲學教授卡洛琳·麥茜特(C. Merchant) 的《自然之死》,…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September 22, 202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6

博物館已經經過重建,室內畫有羅馬故事的壁畫,陳列著古代的雕塑和著名油畫,廣場保持了文藝復興之後的風格,寬闊的臺階是米開朗琪羅親手設計。古羅馬的式樣基本上已不復存在,只在面對羅馬廣場的一面保留著原初的樣貌。在這一面,似乎還能感受到一絲古老的雄渾。幽深的走廊,巨大的深紅色石雕,厚重得難以想像的石壁,森嚴的穹隆下仿佛還縈繞著怒不可遏的沈聲吶喊。 

帝國:愷撒和龐培是共和國最後兩個競爭者。愷撒死後,幾十年間你方唱罷我登場,融戰爭、陰謀與愛情於一身,成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傳奇話題,一時間熱鬧非凡。

 …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November 18,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5

羅馬經歷過多場失敗,但他們強大的秘訣就在於永不認輸。當敵人留在他們的土地上,他們從來不求和。按照孟德斯鳩在《羅馬盛衰原因論》中的話:“當他們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的時候,元老院便把各種侮辱都承受下來,一聲不響地等待著報復時刻的到來。” 

元老院是羅馬的靈魂。羅馬有執政官,但不是執政官一人統領天下。元老院是貴族,是受人尊敬的長老,他們和執政官聯合執政,決定整個羅馬的戰略、戰術和法律。執政官定期選舉,元老院相對穩定。執政官代表崛起的當下,元老因與戰鬥和血統相連,代表相對固定的傳統。羅馬人稱此為共和,按照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的定義,民主與貴族制的混合即為共和。這與今天的國家非常相像。西塞羅的《論國家》對此有詳細的闡述,他借著假托的理想君主西庇阿之口,討論了民主和貴族制度各自的優點和危害。羅馬人對此有著清醒的理解和選擇,在民主與貴族之間尋求平衡。…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54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4

由此所述,羅馬人是愛神維納斯和戰神馬爾斯的後裔,對應於希臘神話中的阿芙洛狄忒和阿瑞斯,這就意味著他們擁有最神聖高貴的血統。這是羅馬對自身的神奇追憶,羅慕路斯神廟今天在羅馬廣場附近還可以見到,而那一隻母狼餵養兩個小孩的青銅雕塑至今仍是羅馬的標誌。

 …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51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3

羅馬並非從一開始就是帝國。它作為共和國開始升起,帝國只是它榮耀的頂峰。帝國是後來兩千年歐洲再無任何勢力到過的高度。它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在羅馬從共和國誕生到帝國覆亡的千餘年間,它始終以戰鬥到死的形象生存在世間。它孕育了世界上最多、最傑出的將領。“在歷史上,除此之外,我們再也看不到不間斷的一連串這樣傑出的政治家和統帥。”孟德斯鳩如是說。

 

在短短的100年間,羅馬送出了西庇阿、馬略、龐培、愷撒、安東尼、奧古斯都,這是一串令每一個時代都戰栗的名字。愷撒是這一連串名字中最耀眼的一個,他從未當上皇帝,但他的名字後來卻成為帝王的頭銜。 …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8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2

愷撒並未滿足於此,他想做的仍然更多。此時的他心中仍有無限計劃,就像征服天下的秦始皇,愷撒也有龐大的藍圖,他計劃修建廣場、修建穿越歐洲的公路、打通歐洲與非洲的海峽。他沒有秦始皇的幸運來完成這一切,他只來得及表明他有這樣的打算。他的戰役沒有結束,他的計劃剛剛開始。 

這一切在3月15日戛然而止。 

愷撒死去的那一天前夜,據說天有異象,愷撒的妻子夢到不祥的事物,心里充滿恐懼。她試圖阻止愷撒,不讓他出門,他思慮再三,沒有聽她的勸告,還是去了元老院。他說如果因恐懼而躲在家里,那他就不是愷撒。他穿了袍子,像平常一樣跨出門,在元老院門口還向眾人打招呼邀酒,一如往常。…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6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1

公元前44年:羅馬。終於要到羅馬了,世界上唯一的王者之都。 

羅馬。唸出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有一種強大的氣息微微震顫在空氣中。羅馬等於世界中心。至少在歐洲一千年的時間中,這個斷語是有效的。

 …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5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13

《古代城邦》:法·庫朗熱(18301889)譚立鑄譯。

 

這是一本探討歷史起源的書,作者寫作的時候,只是一名中學教師,但它的影響遠遠不局限於中學。 …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2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12

《政治學》: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公元前4世紀)吳壽彭譯。

 

亞里士多德總是包羅萬象的,他開創了教科書式的寫作風格,按邏輯分類,確保無遺漏,再分門別類地討論每個門類的特點和區別。 

對於政體,亞里士多德跟隨柏拉圖的區分方法,正式定義出五種政體類型,列舉了數十個城邦的實例,分析優點和缺點。整個過程讀下來,確實有一種深入的細致無餘。亞里士多德熱愛中道,他的寫作永遠不像柏拉圖那樣詩意,但他永遠會是入門必讀的教材典範。

 …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0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11

推薦閱讀:《法篇》:古希臘,柏拉圖(公元前4世紀)王曉朝譯。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最為人所熟知,也是爭議性最大的作品,它是柏拉圖的代表作,但我們在這里並不介紹《理想國》,而是介紹柏拉圖的另一部作品——晚年的《法篇》。 …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0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10

有人說柏拉圖是斯巴達主義者,有人說他是共產主義者,原因就在於他描繪了一個分工運轉如機器的理想國,仿佛蘊含了極權的苗頭。然而他們沒有注意柏拉圖自己悲觀的預言:“既然一切有產生的事物必有滅亡,這種社會組織結構當然也是不能永久的,也是一定要解體的。”他從來沒有認同強制教育。當他談到人們贊賞的斯巴達榮譽社會,他說他們“受的不是說服教育而是強制教育,所以他們秘密地尋歡作樂,避開法律監督”。 …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36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9

僭主帶領反抗,獲得成功,最後就變成了十足的獨裁者,在反抗奴役中奴役了所有人。早年的滿臉堆笑為他換來信任,等到國內的政敵全被消滅,他就變了面孔,清除一切不服從的人,將從前幫助他取得權力的人,不管是敵是友,全部清洗,並要求眾人歌唱“僭主有如神明。” 

從此,國家就衰落了。 

所有這一切,都在《理想國》中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銘刻下來。亞里士多德的分類只是更全面、系統地辨析。柏拉圖用寓言書寫一切。這是2500年前之人對一個國家的假想推演,然而卻如命中註定。掩上書卷,會覺得時間並不是距離,越遠的東西離我們越近。

 …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35p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8

第二個階段就是崇尚榮譽的一代統治者。由於崇尚戰爭,他們通常好勝,愛榮譽,缺少文化,對奴隸相當嚴苛。他們的成長是在兩種力量的對抗中:一方面仍然有父輩教育他們要良善,不要計較權力;另一方面已有母親和其他俗眾批判這樣的父親無能、缺乏男子氣概。久而久之,孩子在兩種力量的爭奪中變成折中性的人,一方面他們私下里愛錢,取悅女人;另一方面表面上又不被許可撈錢,所以顯得相當吝嗇,好戰而注重榮譽。 …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33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