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10)

關於“志氣”。《神思》篇:“神居胸臆,志氣統其關鍵。”這是說在藝術想象和構思中,精神主宰著內心,而“志”和“氣”則掌管著“關鍵”。劉勰把“志氣”連在一起,並非隨意。

“氣”就是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文以氣為主”中的“氣”,“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就是說“氣”是個人先天的東西,不是後天可以隨便改變的,因此作品中的“清”氣或“濁”氣也是自然賦予的。什麽是“氣”?“氣”與“志”有什麽關係?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


自陰陽五行之說盛行之後,一般人總在形而上的層次去探討“氣”的問題,這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氣”也可以是一個形而下的概念。“氣”即是通常所說的“血氣”。《左傳》昭公十年齊國晏子說:“凡有血氣,皆有爭心。”《論語·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爭親。”《禮記》:“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踐也。”《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這些地方所說都是指動物或人的血氣。實際上,文學上凡提“氣”之處,並不像有的人所說的那樣玄,皆是從人的生理視角提出的。有的學者把“氣”界說為“生理的生命力”,在創作中則是“灌注於作品的生命力”(註:見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灣學生書店1976年版,第303頁,第45頁。),這是比較合理的解釋。

劉勰很重視曹丕的意見,曾引用過他的話。但對曹丕的論點又不太滿意,覺得不能過分強調先天的生理的力,要把先天的東西與後天的東西聯系起來。這樣他就把“志氣”聯系起來用。意思是說,對於文學創作,“感物吟志”的“志”是文學的實體,但這“志”與作為先天的生理的生命力的“氣”有密切的關係,甚至可以說“誌”有待於“氣”,而“氣”是“志”的基礎和前提。

這一點不是我們隨意的“誤讀”,劉勰在《體性》篇說:“若夫八體屢遷,功以學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氣。氣以實(動詞,充實)志,志以定言。吐納英華,莫非性情。”就是說,人的才能開始於人的血氣,不但如此,人的“志”,包括詩人的“志”也有待“氣”去充實。

這就不難看出,劉勰的“志氣”這個概念給“感物吟志”中的“志”增加了人的“生命力”的內容,詩人之“志”含有個體生命力(血氣)的灌注,即詩的“志”以詩人的生理的“氣”為必要的出發點和支撐點。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4)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5)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6)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7)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8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9)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10)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11)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12)

 

Views: 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