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自劉勰在詩歌生成論上總結出“感”這種心理活動後,中國古代的詩論對“感”的解釋和運用就越來越自覺。其中比較突出的有:
“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行之舞詠。”(鐘嶸:《詩品序》)
“感激時將晚,蒼茫興有神。”(杜甫:《上韋左相十二韻》)
“凡所為文,多因感激。”(元稹:《進詩狀》)
“感物造端,發為人文。”(權德輿:《權載之文集》卷三五)
“觸先焉,感隨焉,而是詩出焉。”(楊萬里:《答建康大軍庫監門徐達書》)
“天下無不根之萌,君子無不根之情,憂樂潛於中,而感觸應於外。”(李夢陽:《梅月先生詩集序》)
在這些論述中,“感”作為中國詩歌創作論的主體審美心理活動概念獲得了發展與完善。“感”成為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詩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談一談劉勰所說的“物”。一般論者把“感物吟志”中的“物”理解為“外物”,有的則把物看成是絕對理念。這恐怕不太符合劉勰的原意。我的體會是,劉勰所說的“物”是詩人的對象物,當然它最初的瞬間是“外物”,但旋即轉為詩人眼中心中之物。50年代美學大辯論中,朱光潛先生提出了“物甲”與“物乙”的概念,所謂“物甲”是指事物的本然的存在,純粹是“外物”,這是不隨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事物的客觀形態,“物甲”是科學家的對象,是科學的對象物,但它不是詩人的對象物。詩人的對象物是“物乙”,“物乙”就是詩人眼中心中之事物,是外物與人的主觀條件結合的成果(注:朱光潛:“‘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觀條件(如意識形態、情趣等)的影響下反映於人的意識的結果,所以只能是一種知識形式。在這個反映的關係上,物是第一性的,物的形象是第二性的。但是這‘物的形象’在形成之中就成為認識的對象,就其為對象來說,它可以叫做‘物’(姑簡稱物乙)。不同於原來產生形象的那個‘物’(姑簡稱物甲),物甲是自然物,物乙是自然物的客觀條件加上人的主觀條件的影響而產生的,所以已經不是純自然物,而是夾雜著人的主觀成分的自然物,換句話說,已經是社會的物了。美感的對象不是自然物而是作為物的形象的社會的物。美學所研究的也只是這個社會的物的如何產生,具有什麽性質和價值,發生什麽作用;至於自然物(社會現象在未成為藝術形象時,也可以看作自然物)則是科學的對象。”(《朱光潛全集》第5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頁))。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7 Comments 3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6 Comments 40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59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0 Comments 47 Promotions
Posted by Covid-19 Narrative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38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4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5 Comments 4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12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moooi on August 20, 2013 at 6:00pm 53 Comments 70 Promotions
© 2022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