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過年所用的年糕,雖然各地方所蒸制的形式和原料各有不同,但最主要的原料必然是米粉,而且最考究的,一定要自己磨粉自己蒸制。因為年糕並非普通的食品,它的主要用途是饋贈和敬神,同時還要從製作的成績上察觀來年的吉兆,因此舊時的家庭主婦一定要自己動手或監督僕婦蒸制,從不肯從市上購買現成的。…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5:50pm — No Comments
凡是為了應時應景,用人工使得花卉提早開放的,謂之唐花。現在花市上賣給香港人過年用的最名貴的牡丹,就是用這方法催開的。這個「唐」字,並非像本地人或日本人慣用的那樣,意指「中國」。唐花的「唐」,實是「煻」的省寫。唐花的由來已經很久,有時又稱為堂花或塘花。宋人《齊東野語》載:
花之早放者名曰堂花。其法以紙飾密室,鑿地作坎,綆竹置花其上,糞以牛溲硫磺,然後置沸湯於坎中,湯氣薰蒸,盎然春融,經宿則花放矣。 …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5:30pm — No Comments
春花秋月年年好,試戴銀幡拼醉倒;
令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
這是陸游《元旦詞》的下半闕。是的,又過了一年,誰都大了一歲。自元旦以來,未能免俗,不免拖兒帶女的到幾家親戚朋友家裡去拜年。這時不妨特別留意一件事,留意各家捧出來奉客的「賀年糖果」。…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5:28pm — No Comments
六種爭開向藥欄,冬來花事不曾殘;
天南春色無來去,長與東皇共歲寒。
這是屈翁山的冬日對花絕句。所謂六種,是指梅花、菊花、月季、高麗菊、雁來紅和水仙。廣東因為氣候與北方不同,這冬天,不僅菊花與梅花同開,就是桃花也會提早開放。前天才過立春,可是小園的夭桃,已經開得落英繽紛了。這種情形,我們如果到灣仔海邊的年宵花市上去看一下,就更可以明白,所謂「花歷天南最不同,吹噓不必定春風」,是一點也不錯的。…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5:26pm — No Comments
許多年以來,每見到畫報上所刊載的太湖黿頭渚那一座飛甍畫棟的小亭照片,總要為之神往,認為能站在那座亭上欣賞太湖的景色,實在是人生一樂。想不到終於有了這機會,而且還拍了一張照,真是此身已作畫中人了。
年輕時候虛度韶光,應做而未做的事情很多,住在上海那麼多年,往來滬寧路上那麼多次,竟不曾到無錫去一遊太湖,實在也該列為這種應做未做,想起來要頓足追悔的事情之一,現在居然有機會游過了,總算完成了人生的一願。…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8, 2019 at 9:20pm — No Comments
我忘不掉年輕時候在鎮江住過的那間小樓,是因為有許多事情,都是從住在裡面的那個時期開始的。
我在裡面開始看雜書,看筆記小說;開始學刻圖章,開始學畫中國畫,甚至還開始學做舊詩,做了幾首便放下不做了。
學刻圖章和畫中國畫,都是沒有師承,自己摸索的。一部廉價的石印《六書通》,成了我唯一的老師。一把普通的刻字刀,幾塊青田石,就使我刻了又磨,磨了又刻。當然不會有人拿石頭來找我刻,因此刻來刻去,都是刻給自己的。好在已經讀了一些閒書,又在學畫中國畫,又在學做舊詩,因此要刻圖章,不愁沒有字句可用。我還記得當時曾刻過一方「某某二十以前作」的陽文章,印在自己的畫上,十分得意。…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January 24, 2019 at 10:24pm — No Comments
金山在鎮江,古名京口,以三座山著名,這就是北固山、焦山和金山。我的家曾在鎮江住過,我自己也在鎮江的一所教會中學裡念過幾年書,金山正是我的舊遊之地。不要說是在舞台上,就是在紙面上每見到金山兩字,也令我分外感到一種親切。
以三山著名的鎮江,焦山矗立大江的急流中,北固遠在郊外,只有金山最接近市區,交通也方便,因此,平時逛金山的人最多。它本來也是在江中心的,由於長江改道,日向北移,因此滄海變成桑田,本來接近長江南岸的金山,由於沙洲高漲,久已完全成為陸地上的一座小山了。…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January 17, 2019 at 6:00pm — No Comments
有一年的春天,在新會縣的賓館小住,賓館的園林全是按照中國民族風格佈置的。有小橋流水,水裡有浮萍,橋頭岸邊種了一排垂柳。
許多年沒有見過江南的春天了,在南國的這個花園城裡,撫著橋邊這絲絲的垂柳,雖然尚未成蔭,已經很使我有古人所說的「銷魂」之意,當時曾請朋友給我拍了一張照片。…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December 30, 2018 at 10:38pm — No Comments
翻開一冊《文藝世紀》,見到有一篇《春到揚州瘦西湖》,讀了一遍,使我又回到記憶中去了。
我只游過一次瘦西湖,那還是少年時代的事情。在更早的時候,我的家住在鎮江,與揚州僅有一江之隔。「兩三星火是瓜州」,真的站在江邊上就可以望得見,可是我一直不曾渡過江。直到我離開鎮江,到上海去學畫,反而從上海遠道背了畫箱畫架到揚州去游瘦西湖。…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December 26, 2018 at 1:52am — No Comments
有一年的春天,我同全平1應洪為法2之邀,到揚州去玩。我們從上海乘火車到鎮江,擺渡過江到瓜州,再乘公共汽車到揚州。那時正是鶯飛草長的三月天氣,「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一路坐在車中,油綠的郊原不停地從車窗外飛過,不曾進城,我已經心醉了。 …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December 15, 2018 at 2:00pm — No Comments
我已經看過了《南京長江大橋》的紀錄片,只差還不曾實地乘車通過這座了不起的大橋。
紀錄片的字幕一開始就說:津浦鐵路和寧滬鐵路,是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多少年來,長江天塹把祖國的南北交通線割斷,來往的列車只能用輪船擺渡過江,每次過江需要兩個多小時。
在這座橋不曾建成通車以前,情形就一直是如此。前幾年從北京乘京滬車南下,到了浦口,火車就要用輪渡擺渡過江。輪渡是特別設計的,一次可以裝載很多卡車廂,而且乘客可以依舊坐在車上,不必下車。這艘運載火車過江的輪渡,又長又大,是解放後新設計的,比以前用來載車的舊輪渡已經快捷省事了好多,但是在基本上還不曾解決渡江的麻煩。…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December 4, 2018 at 5:49pm — No Comments
我的家鄉是南京。
這真是太巧的事,離鄉已經幾十年的我,居然有機會在家鄉度了一個中秋。說是家鄉,其實對我比異鄉還更生疏,因為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離開那裡了。別的地方不必說,我在這海隅之地就已經住了二十年以上,就一直不曾回過家鄉,對於家鄉的生疏可知。然而家鄉到底是家鄉,何況又是中秋。我居然在離家三十多年之後,有機會在家鄉度了一個中秋之夜,這怎能不說是太巧的事呢?…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November 17, 2018 at 2:37pm — No Comments
從報上讀到一條令我高興的消息:家鄉就要興建一座橫跨長江的大橋了,從下關通到浦口,規模比已建成的武漢長江大橋還要大三倍。我曾經在武漢的長江大橋上來回走過一次,在萬里無雲,烈日當空之下,幾個人談笑盼顧,漫步過長江,幾乎忘記了置身在幾十公尺高的半空橋面上,那規模之大已經令我驚歎,現在我的家鄉準備要建的這座長江大橋,竟比武漢的這一座更要大三倍,將來建成之後,站在橋面上披襟當風,視昔人的鐵鎖橫江如兒童玩具,那壯麗的景象真是令人難以想像,使遠處異鄉的我,仿彿現在已經分潤到那一份光榮了。 …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November 17, 2018 at 2:24pm — No Comments
在北京的書店裡買書,想找一些有關我家鄉的文獻。可是,可以買到手的實在很少,因此我向那位店員求教說:請你給我找找看,只要是有關我們家鄉的,什麼都好。
他去找了一會,拿了一本書來遞給我說:
「你看,只有這本。」
我一看:《南京民間藥草》。薄薄的一本,這確是一本有關我們家鄉的著作。我雖然不研究民間醫藥,但是喜歡看看《植物誌》一類的自然科學通俗著作。這是不該放過的,隨即接了過來。…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November 5, 2018 at 11:00pm — No Comments
我寫下這題目,趕緊要解釋,我現在並非在持螯賞菊之餘,來寫這篇小文。我的案頭雖有一瓶黃蕊的小白菊,可是今年還不曾吃過螃蟹,雖然去年秋天曾在蘇州觀前的松鶴樓吃過一次。不知怎樣,我對現在香港的那些「上海大亨」吃大閘蟹的心理,有一種反感。記得有一次,在一家菜館裡,聽到鄰座有幾個吃著十元一斤大閘蟹的談話,好像這竟是他們現在所能享受的過去黃金時代惟一殘留似的,所以即使是一百塊錢一斤,他們也不惜傾囊一試。如此說來,這簡直是在吃著西山的「薇蕨」了,諸公又何必如此自苦呢?…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October 29, 2018 at 11:16pm — No Comments
前些時候曾在這裡談起過國內運來的速凍熟食新品種:煙鯧魚與五香豬排。簡直像曇花一現一樣,買了一次,第二次想去再買,作本地人所說的「食過番尋味」之舉,不料早已被知味者搶購一空,各家都賣至斷市。據說至快要下月才可以有新貨來。
同期運來的「獅子頭」和「鎮江餚肉」則還有現貨供應。
「獅子頭」是揚鎮名菜,即廣東人所說的豬肉餅。國產速凍的「獅子頭」,是已經用油炸過半熟的,每盒四個,以本港大華國貨公司的售價來說,每盒售一元四毫,這幾天大減價,還有一個九折。三毫多錢就可以買一枚有新會橙那麼大的豬肉餅,實在價廉物美。…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October 10, 2018 at 2:27pm — No Comments
提起無錫肉骨頭,我首先要埋怨主持《新晚菜單》1的那位先生,我讀了他的報道後就去「按圖索驥」,一連跑了好幾家「上海店」都買不到。後來到了中環街市對面的那家「三陽」,他們的雪櫃裡分明還有,可是當我向他們買時,他們竟欺負我這個「外江佬」,說那些是給「熟客」定下的,這只怪我平時不曾同他們打下交情,有何話說,只好廢然而返。
幸虧我前年還到過無錫,在太湖飯店住了兩天,至少已經吃過兩次道地的無錫肉骨頭,餘香猶在,這次「走雞」也罷。只是希望下次有貨到港時,主持「菜單」的先生能及早報道,若是能順手給我買兩包,存在「老編」2處,那就更佳,免得我再去「拋頭露面」的受氣,一定除了貨價之外,再奉送車錢也。…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September 27, 2018 at 5:16pm — No Comments
我時常說起,以蹄餚著名的鎮江,當地茶樓所賣的白湯麵也極有名,可惜在外地不易吃得到。最近才知道,新近在羊城開設的江蘇餐廳,他們不僅有「餚」賣,更有白湯麵賣。早市供應的餚肉白湯麵,每碗五毛。五毛本是一客普通客飯的價錢。一碗麵也是五毛,可知那質量一定是很不錯的。
江蘇餐廳也是開設在廣大路的地方小吃店之一,但是規模較大,有三開間門面,因此供應的品種就包括了小吃、麵點,以至菜餚。省境內的幾種著名點心和菜餚,他們都常備供應,從紅燒划水,醃篤鮮,以至獅子頭,還有揚鎮點心,無不應有盡有。他們的木牌上也有「百葉翅筋」名目,問了一下,卻說目前暫不供應。…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September 27, 2018 at 4:50pm — No Comments
近日報上已有鰓魚上市的廣告。江南鰣魚,首推產於鎮江江面者,近讀番禺屈氏的《粵東詩話》,也盛稱焦山鰣魚之美。
丙子初夏客金陵,同社欲擇地為鰣魚之會,予曰,漁洋詩云:鰣魚出水浪花圓,北固樓頭四月天。何等雅致,何不雅集焦山枕山閣乎,眾稱妙。時漁者放舟象焦兩山間,得數尾,即烹而食之,鮮腴冠平生所嘗。群賢稱快。此一事也,翁山詩稱鰣魚以甘竹灘所產櫻桃頰者為最佳,此又一事也。學海堂詩課,嘗以鰣魚命題,劉彤卷頷聯,傳誦一時,吾粵人視之,以為白日風塵馳驛騎,炎天冰雪護江船一聯,不能專美矣,此又一事也。言鰣魚故實者,或亦樂道之。 …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September 27, 2018 at 4:30pm — No Comments
這幾天心裡很不安定。若是能放得下手上的事務,我真想回到江南去小住幾天。
現在還是農曆正月,不說北方,就是在江南,天氣一定還很冷,但那個「冷」,不是冬天,而是「春寒」,因為早已立過春了。不像在這裡,幾天之前的天氣是嚴冬,寒流一過又仿彿到了初夏,再來一次寒流,又變成冬天了。簡直沒有春天的影蹤。
可是在江南,春天雖然舊得不易尋覓,來得卻有跡象可尋。春天就是春天,決不騙人,決不令人空歡喜。你見過柳樹的嫩芽嗎?它不是嫩綠色的,而是鵝黃色的。柳樹綻出了鵝黃色的芽,春天就已經來到樹梢,來到燕子尾巴上,也來到遊子的心上了。…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21, 2018 at 5:09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