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北婆羅州?'s Blog (320)

盛婷婷 楊 釗〈國外地方感研究進展與啟示〉(1)

提  地方感是人文地理學人文社會轉向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國外已經構建了比較完善的地方感框架,國內對地方感的研究也日益興盛。論文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闡述了地方感的維度及層次劃分,分析了地方感的形成機理及影響因素,總結了地方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同時指出我國的地方感進一步研究在理論建構上應加強地方感的維度、尺度、層次和過程的類型化研究,學科視角上應將地方感引入管理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研究方法上應突出可視化的表達和混合方法,研究對象和案例地的選擇上應進一步擴大研究案例和研究主體,在大量實證研究基礎上構建中國特色的地方感研究理論與方法體系。

1 引言…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5,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一臺六分儀·簡評段義孚《戀地情結》(下)

重新發現人、回歸人本位的趨勢同樣值得歷史學界注意,多年以來,歷史學界沈迷於制度史研究,同樣偏離了對人的關注。制度史研究並非不好,恰恰相反,它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歷史學發展,但與此同時,學界不應該輕視傳統上對人的研究。歷史學界與社會大眾的脫節有目共睹,為什麽社會上那麽多歷史愛好者和中學生都口口聲聲說自己喜歡歷史,卻討厭歷史學,大抵原因就在於此。

地理學對人的研究自然體現在不同區域人的差異上。段義孚在書中《戀地情結與環境》這一部分的觀點值得重視。他在書中區別了兩種愛國主義:地方性的和帝國性的。地方性的愛國主義必定以地理事物為基礎,而帝國性愛國主義的基礎是「自我中心主義和自豪感」,完全沒有現實存在的地理事物為支撐。他強調,「人的生理需求是建立在一個尺度適當的地域中的」,「人的情感無法覆及一個帝國」。…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2,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一臺六分儀·簡評段義孚《戀地情結》(上)

著名地理學家段義孚(TuanYi-Fu)的代表作《戀地情結》(Topophilia),簡體中文版已經在2018年由商務印書館發行,這一著作的合作譯者是志丞、劉蘇兩位老師。

國內地理學界對段義孚不會陌生,他是人文主義地理學(Humanistic Geography)的重要代表人物。段義孚早年學習地貌學,但很快便將學術興趣轉向人地關係與人文主義地理學。他將地理學、現象學、符號學、生理學、歷史學等多門學科融會貫通,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地理學研究。《戀地情結》就是這樣一本代表了他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水準的學術著作。這本書由…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29, 202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6)

(3)文化交融

在物質文化交流的同時,自古以來,通過絲綢之路的精神文化交流也在不斷地進行。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早在西漢末年就傳入中國。後經海上絲綢之路,中國高僧頻頻向外求法,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更是為佛教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例如達摩一葦渡江前來中國傳播佛教禪宗。



到了隋唐時期,佛教已經深入民心,並且由中國的高僧創立了中國化的宗派,逐漸演變成了帶有中國色彩的佛教文化。…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9, 2023 at 9:22p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5)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8, 2022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4)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7, 2022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3)

中國古代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以及優秀小說《聊齋誌異》《儒林外傳》等被譯為多國文字,深刻影響著世界文壇。德國文豪歌德在比較中西文學後曾感慨地說:「當中國人已擁有小說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還正在樹林里生活呢!」中國戲曲和希臘的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三種戲劇文化,但發展至今,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卻只有中國戲曲和西方戲劇。中國戲曲最為輝煌的時候是元朝時期,由於元朝大力發展海上絲綢之路,使得戲曲得到極大傳播,為世界文化添上了璀璨的一筆。…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6, 2022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2)

中國的四大發明對於改造世界、帶動各國發展都起到了深遠的影響。而除了四大發明以外,還有其他很多優秀的並在當時極為先進的技術傳到了國外,例如冶鐵、漆器和穿井等技術都是中國最先發明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世界各國的。中國的中醫學也是獨具特色的,秦始皇時期,徐福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將中醫帶入了日本,1405年至 1433年,明成祖派鄭和率領龐大的中國船隊7次下南洋和西洋,輸出了大量的藥材,如大黃、當歸、鹿茸、茯苓、肉桂等。《本草綱目》也在 17世紀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到日本和歐洲,隨後被選譯或全譯成日、朝、拉丁、法、英、俄等文字,成為國際上的重要醫學文獻,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將《本草綱目》贊譽為中國16世紀的百科全書,中國的醫學為世界醫學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5,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1)

從海上絲綢之路開始歷史使命的那一刻起,伴隨著商品的不斷交流,文化交流也悄無聲息地開始了。在這一過程中不能說是誰改變了誰,或是哪個國家占據了主導地位,只能說每一個參與交流的國家都是受益者。因此,絲綢之路沿線的文化交流為古代絲綢之路文明史譜寫了重要的篇章。

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對外國文化的影響

自秦漢以來,中國的文化一直深受世界各國的仰慕,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向外傳出先進的科學技術、優美的藝術、卓越的思想以及優良的制度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世界的發展。

(1)科技和技藝…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4,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的由來(6)

徐聞港口。古代徐聞港位於雷州半島,為現在的湛江市行政區域內,位於徐聞縣地區。雷州半島是中國大陸的三大半島之一,位於今廣東省西南部,西北接廣西北族自治區,東邊是太平洋南海海域,西邊是北部灣海域,南面緊臨瓊州海峽,與海南島隔海相望。徐聞縣位於雷州半島南部,東臨南海,西瀕北部灣,南為瓊州海峽,與海南島隔海相望,是大陸與海南島交通的咽喉之地。徐聞縣是低緩丘陵地帶,沒有高山,屬平坦地貌。境內只有少量的河流,兩地都是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港灣星羅棋布,作為海港,雷州半島的條件遠不及合浦和廣州。

(2)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航線…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3,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的由來(5)

(7)海上絲綢之路的衰落

到了明宣德年間,由於倭寇侵擾,明朝曾中斷海外貿易,重申海禁。嘉靖年間,倭寇對於中國沿海的侵擾加劇,「海禁」更嚴。直到隆慶元年平定倭寇,始放鬆「海禁」,海外貿易又有所發展。…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2,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的由來(4)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1,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的由來(3)

公元3世紀,是魏、蜀、吳三國鼎立的紛爭時期。由於海外貿易的大力發展,促使造船技術進一步精進,即使在三國的長期戰爭時期,中國造船業也發展迅速。吳國的疆域主要是在長江中、下遊南岸以南加上東南沿海地區。吳國在孫權在位時期,利用連接外海的優越地理條件,不僅發展了海外貿易而且進行友好海外國事活動,既增加了國庫財政收入,又穩固了後方。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和東南亞及西方的海上交往日益頻繁,既有友好互訪,也有物資交流。「南海、印度洋上,巨舶穿梭,風帆片片,一派繁盛景象。」…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0,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的由來(2)

其次,「海上絲綢之路」為東西方貿易往來帶來了深遠影響。作為東方文明古國,自古至今,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一片好評,例如唐代出口的絲綢及黃金,在各國大受歡迎,而以香料、珠璣、翠羽、犀角、象牙、瑪瑙及各種寶石等奢侈品為主的進口商品的引入,也大大豐富了唐代中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唐代以後,陶瓷變成了主要輸出商品,深受海外市場青睞;明末,茶葉傳入歐洲,成為了當時中國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商品,進口的商品除了傳統的南洋諸地土特產外,還增加了西洋貨物如毛織品、棉織品、鐘表、香水、皮毛、金屬等。就是因為「海上絲綢之路」等渠道的貿易,為東西方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了良好的刺激作用,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物質文明帶來了深遠影響。…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9,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張詩雨·海上絲綢之路的由來(1)

編者按:絲綢之路歷史悠久,它不僅僅代表了東西方商品貿易的交流,亦是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交流與融合。從時間脈絡來看,海上絲綢之路的出現要先於陸上絲綢之路。為了讓廣大讀者詳盡了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情況,本刊從本期開始連載《海上絲路敘事》,敬請關注。…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8, 202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Inherent Tribe Tatana” by Chester Pang

Sabahan producer Chester Pang puts the limelight on Dusun Tatana people in his 60-minute documentary film titled “Inherent Tribe Tatana”.

Just like other 30 ethnics in Sabah, he said the ethnic from Kuala Penyu deserves a storytelling opportunity to tell the world of its uniqueness.

“As people know the Baba Nyonya in Melaka, Dusun Tatana in Sabah also has the similar backgrounds,” he said after…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November 15,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體天墨道·文化產業才是未來真正的趨勢

過去給人更多的是痛苦,當下更多的是迷茫,而對於未來更多的是充滿著敬畏與恐懼。

所以無數的仁人志士與卓越非凡之人都在研究著未來的趨勢與走向到底是什麽,天下大勢到底如何?我們先舉個例子看古人是怎麽分析時勢的。

比如說當年劉備初識關張二人做的時勢分析便是:黃巾平定之日,便是群雄崛起之時。這也就是為什麽一個擺地攤的窮屌絲能叫曹操煮酒論英雄,能叫臥龍斷定三分天下必取其一的第一因素所在。這是劉備對未來高瞻遠矚的清晰定位與預測。

這裏背後的核心邏輯是:一個巨大的矛盾點漸弱消除之時,會造就一個新格局新篇章的開始。…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24, 2022 at 1:30am — No Comments

陳爍·後疫情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消費券作為重要手段,已經成為各大企業開拓線下戰場的「利器」。消費券發放效果如何?企業如何借助消費券拉動消費、提高收入?今天,文化產業新聞就和您聊一聊巨額消費券背後的生意經。關注公眾號「文化產業新聞」,回復「消費券」,獲取更多詳細內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中國文化企業受到較大沖擊。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5.9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一季度,上述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889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3.9%。縱觀1—3月,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雖顯艱難,但危機中也孕育了常態化防疫時期產業發力的重要因子,為未來產業復蘇提供了重要動能。…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20, 2022 at 9:01pm — No Comments

How large is the creative economy? (Part 2/2)

The creative economy is also valuable to the extent that its association with individual creativity implies that it often involves the creation of new knowledge, which will create wider benefits through spillovers to other sectors. Creative industries often create technical innovations, most notably in the IT sector.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lso support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 for example through publishing. The news media in particular, but other parts of the creative economy as well,…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9, 2022 at 12:18pm — No Comments

How large is the creative economy? (Part 1/2)

How large is the creative economy?

Prior Reading: Malaysia’s creative industry contribution to GDP remains low by Dr. Tan Beng Huat

Leinn Arts February 24, 2022



The United…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8,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