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孝宗元年進士周去非(1135-1189)在期《嶺外代答》一書中,對宋代「海上絲綢之路」西段南海西南、印度洋航線及諸國有較詳細的記述:「諸幕圍士樁海為界限,各為方隅而立國。國有物宜,各從都會以阜通。正南諸國,二佛齊(今印尼蘇門答臘島東南之勃淋邦港)其都會也。東南諸國,閣婆(今印尼爪哇)其都會也。西南諸國,浩乎不可窮,近則占城、真臘、窪里諸國之都會。遠則大秦,為西天竺諸國之都會,又甚遠則麻離拔國(今印度半島西南),為大食(阿拉伯)諸國之都會。又其外則木蘭皮國,為極西諸國之都會。……於是西有大海隔之。是海也,名曰細蘭(今孟加拉灣),細蘭海中,有一大洲,名細蘭國(今斯里蘭卡)。渡之而西,復有諸國。其南為故臨國(印度半島西南),其北為大秦國、王舍城、天竺國(今印度)。又其西有海,日東大食海(阿拉伯灣)。渡之而西,則大食諸國也。大食之地甚廣,其國甚多,不可悉載。又其西有海,名西大食海(地中海)。渡之而西,則木蘭皮諸國。更西則日之所入,不得而聞也。」周去非這一段文字,可以將其視為南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及沿線諸國分佈圖。

元朝政府對於海外貿易依舊十分開放,並且有很多的鼓勵政策。在元朝23年,廣州設置市舶提舉司,以通諸蕃貿易,推進國家海運的發展。除了商貿往來,西方基督教士也紛紛在這一時期從「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例如元大都最初的總主教意大利人約翰孟德高維奴,就是由海道而來,抵達中國的時間是1292年,在中國「佈教」13年。福建泉州因系「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大港,是西方傳教士到中國的最先登陸點之一。泉州主教意大利人安德魯也是取道「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為國人所熟知的威尼斯人馬可·波羅,雖由陸道來到中國,但回國時則系取道「海上絲綢之路」,他寫的《馬可·波羅遊記》把中國情況介紹給西方。汪大淵兩次附舶作東西洋遊,寫成《島夷誌略》一書,使當時中國人民對西方世界的眼界大開。


(6)海上絲綢之路的頂峰

在中國歷史上,明朝曾多次由政府組織的龐大船隊往返於「海上絲綢之路」,對海上絲綢之路帶上的國家進行友好訪問與通商貿易活動。明朝的造船業與前代相比發達很多,在各地出現了很多著名的造船廠,例如當時極負盛名的「寶船廠」。

明成祖永樂三年到宣宗宣德八年,是明王朝龐大的船隊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最為活躍的時期。鄭和先後七次率領龐大船隊(船隻五、六十艘,各種專業人員和官校、士卒等二萬多人)裝載著饋贈禮物和商品,巡航、訪問海上絲綢之路帶上37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鄭和船隊中的船隻被稱為「寶船」,每船可載五六百人,最大的「寶船」9桅、12帆。「修四十丈、一十八丈者六十二」(《明史·鄭和傳》)。近人考證,船長40丈合公制近60米,寬18丈合公制27米,排水量1200噸左右。

當時鄭和船隊以海上為貿易基地,派出船隊分赴各地進行貿易。《明史·外國傳》記載: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商港祖法兒(今佐法爾),鄭和在「七下西洋」中,曾於永樂十九年及宣德五年,先後兩至其地。「其王偏諭國人,盡出乳香、血竭、蘆薈、沒藥、蘇合油、安息香諸物,與華人交易」。由華人方面換回的是「中國瓷器、擰絲」(《皇明世法錄》,卷82)。

Views: 1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