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LOP's Blog (570)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章斯賓諾莎 4

斯賓諾莎並不像斯多葛派,反對所有的情感;他只反對「熾情」這種情感,也就是讓我們自己顯得在外界力量之下處於被動狀態的那些情感。「某個情感是熾情,我們對它一形成清晰、判然的觀念,就不再是熾情。」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必然的,這可以幫助精神得到控制情感的力量。「凡清晰、判然地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感者,愛神;愈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感,愈愛神。」由這個命題,我們初次接觸到「對神的理智愛」,所謂智慧便是這種愛。對神的理智愛是思維與情感的合一:我認為不妨說,就是真思維結合把握真理時的歡悅。真思維中的一切歡悅都是對神的理智愛的一部分,因為它絲毫不含否定的東西,所以真正是整體的一部分,不像那種在思維中彼此分離以致顯得惡的片斷事物,僅在外表上是整體的一部分。…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24, 2024 at 12:30am — No Comments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章斯賓諾莎 3

《倫理學》最末兩卷分別題為《論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和《論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最有趣味。我們所遭的事在多大程度上由外界原因決定,我們相應地受到多大程度的奴役;我們有幾分自決,便有幾分自由。斯賓諾莎和蘇格拉底、柏拉圖一樣,相信一切不正當行為起因於知識上的錯誤:適當認識個人環境的人,他的行動作風就英明得當,遇到對旁人來說算是不幸的事,他甚至仍會快樂。斯賓諾莎不講忘我無私;他認為在某個意義上「自利」,特別說「自我保全」,主宰著人的一切行為。「任何一種德性,我們不能設想它先於這種保持自己存在的努力。」但是賢達的人會選擇什麼當作自利的目標,他的想法與一般利己主義者的想法是不同的:「精神的最高的善是關於神的知識,精神的最高德性是認識神。」情感若是由不適當的觀念產生的,叫「熾情」;不同人的熾情可能衝突,但是遵從理性過生活的人們會協和共處。…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20,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章斯賓諾莎 2

斯賓諾莎的形而上學體系是巴門尼德所創始的那樣類型的體系。實體只有一個,就是「神即自然」;任何有限事物不獨立自存。笛卡爾承認有神、精神、和物質三個實體;固然,甚至依他講,神在某個意義上也比精神和物質更稱得起實體;

因為神是創造精神和物質的,要想毀滅它們就能把它們毀滅。…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17, 202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章斯賓諾莎 1

斯賓諾莎(Spinoza,1632—77)是偉大哲學家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溫厚可親的。按才智講,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無上的。因此,他在生前和死後一個世紀以內,被看成是壞得可怕的人,這是當然的後果。他生來是個猶太人,但是猶太人把他驅逐出教。基督教徒對他同樣恨之入骨;盡管他的全部哲學貫徹著「神」這個觀念,正統信徒仍舊斥責他講無神論。萊布尼茲受到他很多益處,卻對這一點諱莫如深,小心避免說一句稱頌斯賓諾莎的話;關於他跟這位異端猶太人私交的深淺,他甚而竟至於扯謊。…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14,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爱垦网教育评注:孩童教育古典“情动转折”

中国的经典文化中有许多作品可以帮助新一代,在AI时代培养必要的感性和创造力素质。这些经典不仅蕴含深厚的智慧,还能通过不同方式启迪思维、引发情感共鸣和激发创新潜力。以下几类经典作品可以作为培养感性与创造力的源泉:

《论语》——培养感性与批判思维:《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强调道德修养、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它注重“知行合一”,教导人们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处理人际关系。这种对“仁”、“义”的感性理解能帮助孩子在未来的AI世界中保持情感敏感性,增强社会互动能力。此外,《论语》中强调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能激励孩子不断学习、批判思考和创新。…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3, 2024 at 7:00pm — No Comments

爱垦网教育评注:孩童教育的“情动转折”

“情动转折”(Affective Turn)将情感与认知的紧密联系放在教育和学习的核心位置,对孩子的读、写、算、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通过情感与认知的互动,孩子不仅能够更有效地理解知识,还能更好地参与创造性活动。

读写能力的情感驱动:情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共鸣可以增强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当孩子阅读情感充沛的故事或写作表达情感时,他们更容易与文本产生联系。情感转折理论强调在阅读和写作中引入与情感相关的内容,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敏感性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28, 2024 at 7:00pm — No Comments

爱垦網教育评注:AI威胁学童的读、写、算和思考能力吗?

将罗伯塔·戈林科夫(Roberta Michnick Golinkoff)和约翰·杜威(John Deway)的教育理念,现代的AI技术能够通过个性化和互动式学习平台有效促进孩子的读、写、算和思考能力。这种结合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及时反馈以及丰富的学习体验,推动儿童全面发展。

个性化学习路径:AI可以根据儿童的学习进度和认知能力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验。这种个性化设计符合杜威和戈林科夫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例如,基于AI的自适应学习平台(如Khan Academy或DreamBox…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11,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爱垦APP:杜威的“体验教育”模式,还行吗?

约翰·杜威的“体验教育”模式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性学习方面。杜威的核心思想强调通过经验和互动来进行学习,而不是仅通过书本知识,这种教育方式在全球各地的教育改革中都有明显影响。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这是当代教育中杜威“体验教育”理念的直接延伸。PBL 强调通过真实世界的问题和项目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如今,PBL…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10,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徐瑞哲·上海:兩所新大學,來了!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8日獲悉,根據2024年上海市教委工作要點,上海支持上海紐約大學等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新一輪建設發展,推動建設「上海中德科技大學(暫名)」「上海中英藝術大學項目(暫名)」。今年,上海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著力提升教育創新策源和社會服務能級。

「上海中德科技大學」合作籌建諒解備忘錄在線上線下簽署。

「上海中德科技大學」可謂填補國內中外合作辦學空白的創新之舉,將參照德國應用科學大學模式興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落地上海臨港新片區。其合作籌建諒解備忘錄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同濟大學、德國應用科學大學國際合作聯合會、柏林技術與經濟應用科學大學、茨維考西薩克森應用科學大學、齊陶/格爾利茨應用科學大學等六方共同簽署。…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1, 2024 at 12:00am — 1 Comment

Shanghai to build two Sino-foreign universities

Shanghai will press ahea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 universities this year,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task plan of the Shanghai Education Commission.

The two universities, with the working names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and the Sino-British Arts Institute in Shanghai, aim to provide high-level,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hat meets industrial needs while promoting the high-level opening-up of Shanghai, the commission…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22, 2024 at 2:30pm — No Comments

利奧塔:知識合法化的敘事(4)

這種情況便導致知識與社會和國家之間一種新的關係,它在原則上是一種方法與目標的關係。科學家們認爲只有政府的政治(換句話説,也就是政府的全部政策)是正義的,他們才可能與之合作。假如他們認爲自身所處的市民社會被政府弄得非常糟糕,他們就可能拒絶政府的規章政策。這種類型的合法化賦予他們權威,並認爲作爲實踐着的人類,他們可以拒絶以學者的身份幫助一個他們認爲不合乎正義的政府,換言之,即它不是一個建立在真正嚴格自律基礎上的政府。他們甚至可以用他們的專長來揭示這種自律在社會和政府中並沒有真正實現。這使人們又重識了知識的批判功能。然而事實卻是,除了由實踐主體,也就是自律集體所提出的預計目標外,知識顯然無法達成其他的終極合法目標。[15]…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23, 2023 at 5:30am — No Comments

利奧塔:知識合法化的敘事(3)

一個引人注意的結果伴隨着思辨工具産生了,那就是:關於所有可能存在的知識都沒有直接的真理價值,它們的價值根據它們在“精神”或“生命” 的進程中所佔據的位置而定——或者説,毋寧取決於它們在思辨話語所講述的《哲學全書》中佔有的位置而定。思辨話語在徵引這些知識話語的過程中,也在向它自身解釋它所了解的一切,即也是一種自我闡述的過程。從這個觀點來看,真實的知識總是由轉述構成的間接知識,這些轉述被融人到某個主體的元敘事中去了,並且此元敘事確保了知識的合法性。…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3, 2023 at 3:00pm — No Comments

利奧塔:知識合法化的敘事(2)

洪堡順便還補充説這三重慾望,自然地包含於“德意志民族知識分子的性格”里。[6]這是一種讓步,是謹慎地默認另一種敘事,即認爲知識的主體是民衆這一思想。然而實際上這一思想完全背離了德國唯心主義所提出的知識合法化敘事。諸如施萊爾馬赫、洪堡,甚至黑格爾等人對國家的懷疑便表明了這一點。施萊爾馬赫之所以恐懼狹隘的民族主義、保護主義、功利主義以及在科學問題上主導政府的實証主義,正是由於科學的原則本來就不存在於政府部門中,甚至也不間接地包含於其中。知識的主體不是民衆,而是思辨的精神。它不像大革命後的法國那樣體現於一個政權之中,而是體現於一個系統之中。合法化的語言遊戲並非國家政治性的,而是哲學性的。

大學所要完成的偉大職責是“展示整個知識領域,詳細解釋所有知識的原則與基礎”,因爲“沒有思辨的精神,就沒有科學創造力”。…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2,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利奧塔:知識合法化的敘事(1)

我們將考察合法化敘事的兩種觀點,一種傾向於政治的,另一種傾向於哲學的,在現代歷史中兩者都有極大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知識及其機構的歷史中。

第一種觀點中的敘事主體是作爲自由英雄的人類。所有的人都有權了解科學。如果社會主體還不能成爲科學知識的掌握者,那是由於受到牧師和專制者的阻撓。人們了解科學的權利應被重新賦予。這種敘事主要指導基礎教育政策,而非大學和高中教育的政策,這一點容易被大家了解。[1] 第三共和國的學校教育政策正好有力地表明了這些預設。

然而,這種敘事似乎不得不以削弱高等教育爲代價。與此相應的是,拿破崙在高等教育方面採取的措施一般被認爲是爲了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職業技能,對於政權的穩定來説這也是必需的。…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1,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阿甘本、利奧塔、南希:紀念德勒茲(下)

他是巴別塔圖書館

弗朗索瓦·利奧塔…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31, 2023 at 1:30pm — No Comments

阿甘本、利奧塔、南希:紀念德勒茲(上)

1995114日,德勒茲因不堪肺病折磨,在巴黎十七區寓所跳窗自殺。三天後,法國《解放報》刊發了阿甘本、利奧塔、讓-呂克·南希、巴丟、德里達等人對德勒茲的紀念。本文選自這期紀念的合輯,作爲德勒茲逝世…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30, 2023 at 1:30pm — No Comments

王明春·管理4.0(下)

二、管理4.0有何不同

管理4.0是對從1.0到3.0階段形成的基本范式的突破,或者説,重構。突破工業時代的所有局限和假設;從外到內,從底層邏輯到具體設計,從個體到群體對企業進行重構,實現對三類潛在價值:商業系統的結構性價值、人的價值和信息技術應用價值的充分開發與進一步開發。下面選幾點略説一二:

1.從基於價值過程走向基於價值生態;價值過程被打碎再重新組合——以分散式增強型結構爲原型,以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爲價值系統組織的主邏輯;流程管理和流程組織,降格爲生態結構下的一個二級管理主題和組織邏輯。…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ne 28,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王明春·管理4.0(上)

本文作者/王明春(上海智棧企業管理事務所創始人兼總裁)

這是一個新商業時代,也將是一個新管理時代。結合企業管理的發展史,藉鑒其它領域的稱謂,我們將這個新管理時代稱爲企業管理4.0時代,將適用於該時代的企業管理稱爲管理4.0。當然,這還是一個正在被定義,並將繼續被定義的企業管理概念和版本,是一個正在形成的知識體系,遠未定型,作者在這里先對其做一個概略性預覽。



                       …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ne 26,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Jeffrey M. O’Brien·TikTok經濟時代(6)

@tejashullur;年齡:21歲;43.68萬粉絲;470萬點讚;圖片:JOE TORENO

特哈斯·赫爾勒(Tejas Hullur)很快就成爲了創作者當中的托尼·羅賓斯(Tony Robbins,美國勵志演講家與暢銷書作家,白手起家、事業成功的億萬富翁——譯者注),他頭髮濃密,笑容燦爛。“人們需要意識到,創造者經濟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之一。”他在TikTok上的一條取笑自己制作精彩內容技巧的視頻中説。“不管你想要做什麼事情,在社交媒體上都能夠實現,可以説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不要錯過機會!”去年,赫爾勒放棄了在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ne 25,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Jeffrey M. O’Brien·TikTok經濟時代(5)

2019年,TikTok(當時還是Musical.ly)因爲非法收集13歲以下用戶的信息而被美國聯邦監管機構處以570萬美元的罰款。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爲解決針對個人數據盜竊的集體訴訟支付了9,200萬美元。今年夏天,TikTok收緊了針對13歲以下用戶的數據收集規定,幾個月後,《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創建了一系列機器人賬戶,顯示TikTok是如何向未成年人推送性暗示內容的。TikTok的算法也因爲不合理地提昇美感以及影響用戶的專心程度而廣受詬病。此外,該平台經常因爲煽動危險行爲、故意破壞、犯罪惡作劇和未成年人酗酒而受到批評。…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ne 21,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