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對相親相愛的老夫妻,七十四歲的湯普生跟他六十九歲的老伴,到明年夏天就要舉行金婚禮了。但這年一入冬,老伴害了支氣管炎。九月的大霧和克拉斯萊城夾著煤煙的惡濁空氣加重了病情,不出十天她就過世了。
老伴走了,老頭也就差不多了。本來紅潤的臉色一夜工夫憔悴了許多。兩只手顫抖起來,他象株失了水分的綠樹一下子蔫了;整日靠著火爐,坐在他那把高靠背的椅子上不言語。他在想些什麽嗎?誰也不知道。…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10:16pm — No Comments
從前有位善心的富翁,蓋了一棟大房子,他特別要求營造的師傅,把那四周的房檐,建得加倍的長,使貧苦無家的人,能在下面暫時躲避風雪。
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許多窮人聚集檐下,他們甚至擺攤子做起買賣,並生火煮飯。嘈雜的人聲與油煙,使富翁不堪其擾;不悅的家人,也常與在檐下的人爭吵。
冬天,有個老人在檐下凍死了,大家交口罵富翁不仁。
夏天,一場颶風,別人的房子都沒事,富翁的房子因為屋檐特長,居然被掀了頂。村人們都說這是惡有惡報。
重修屋頂時,富翁要求只建小小的房檐,因為他明白:施人余蔭總讓受施者有仰人鼻息的自卑感,結果由自卑成了敵對。…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10:14pm — No Comments
姑娘慢慢地立起,但身子未立直又坐下了。這一行動被廠長察覺,說道:“松崎女士,歡迎你發表見解!”
松崎走上講台,先是略有緊張,漸漸地,鎮靜如常。流利的英語,準確地一口氣講出了20多條英國在造船方面勝過日本的地方,聽眾被這少有的高度歸納迷住了。緊接著,她又講了30多條見解,表明在這些領域,日本的技術處於領先地位。
會場的氣氛立刻活躍起來。松崎的發言,像是打開了造船科學家的心底,開闊了他們的眼界。
會後,皮爾遜廠長立即組織專家隊伍,按松崎的建議改進,船廠接連出現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根據松崎改進船體線型設計可提高航速二節的建議,建造了一艘聯絡艇。…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10:09pm — No Comments
1938年深秋的一天,英國納皮爾船廠廠長皮爾遜奉政府和海軍部之命率領“亞馬爾號”商船在日本公海附近遊弋著,期望搜集到日本海軍、特別是潛艇的一些活動和訓練動向,幾天來一無所獲。這天清晨,聚精會神的船員們突然聽到一個女人恐怖、微弱的呼喊聲:“嗨爾普!嗨爾普!……”(英語:救命啊!)“喀幽美希喲!喀幽美希喲!……(日語:救命啊!)海面上大霧茫茫,視距不到10公尺。
皮爾遜命令:“救生艇立即起航,沿著呼喊聲方向搜索!”
30分鐘後,救生艇拖回一摩托小艇,吊上甲板。
隨船而來的特工人員立即對摩托艇進行檢查。小艇由艇體和一台小型發動機構成,十分簡單。發動機的燃料已經耗盡。一個失去知覺的年輕姑娘,橫躺在一具男屍上。…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10:09pm — No Comments
1939年12月25日,英國的聖誕節。這天上午,新潛艇舉行了隆重的交貨儀式,威尼斯親自剪彩。
潛艇徐徐離開基地,向浩瀚的大海駛去。海上的特混艦隊鳴禮炮歡迎,等待它進入編隊,出海遠征……隨著代表們的登艦和離去,普雷斯抱住松崎興奮地說:“親愛的,下面該
普雷斯看見松崎臉色蒼白,斷定這幾天她太勞累。
松崎沈默不語,掏出一本袖珍筆記本。
普雷斯問:“你不舒服嗎?”
松崎:“事業完成了,我感到生平的最大滿足。可是胸悶得厲害。我一直想與您吐一句真情,也許太晚了。”說著,把筆記本交給普雷斯,“你看看吧。”…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一陣狗咬,來不及跑,崔八娃被抓了壯丁。
後來,八娃交械成了解放軍。他是文盲,便與一群文盲接受掃盲教育。字識了上千,文化教員讓大家學作短文。有人寫翻身不忘共產黨;有人寫幸福全靠毛主席。十次作文一個模子。八娃卻換著花樣寫。今天擬題《一盞油燈》;明天又寫《狗又咬起來了》。總從細微處著眼,娓娓道來,那對共產黨的情感,卻比喊口號的人來得深沈。教員慧眼識才,全力舉薦。中國文壇便有了崔八娃大名。一九五五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集,崔八娃名排劉白羽、峻青之後。一篇《狗又咬起來了》,選進小學四年級課本。全軍文藝創作會,與高玉寶比肩走進人民大會堂;與中央首長合影,此二人安排站在毛澤東主席身後。共產黨手把手培養的作家,該受此優待。一時“南高北崔”之說成為時髦話題。…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9:58pm — No Comments
從前,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兩個和尚,都有希望繼承祖師的衣缽,成為本寺的長老。
和尚甲十年前曾雲遊四海,遍登名剎,廣訪高僧,日講夜參,證得『純凈圓德』。投奔本寺以來,以真悟妙解超越眾徒子徒孫之上,受到全體僧眾的敬重。
和尚乙的優勢是,自幼在本寺出家,幾十年遵守清規戒律,一絲不茍;率領眾徒子徒孫服侍長老唯恭唯謹,唯命是從;雖不能在將來使本寺聲聞禪林成為一方名山,但定會不壞本寺規約,維持原有場面。
長老自知圓寂之期難定袈裟傳給哪個。半夜,他來到大雄寶殿焚香禮拜畢,拾起『功德箱』上一枚銅錢來蔔斷。…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9:57pm — No Comments
某一時,某一處,有一個叫卡狄施的富人。他有一獨子名阿特塞。卡狄施家中一位遠親孤女,名阿克薩。阿特塞是個身材高大的男孩,黑頭發黑眼睛。阿克薩是藍眼睛金黃頭發二人年紀大約一樣。小時候,在一起吃,一起讀書,一起玩。長大了之後二人要結婚那是當的事。
但是等到他們長大,阿特塞忽然病了。那是沒人聽說過的病:阿特塞自以為是已經死了。
他何以有此想法?好像他曾有一個老保姆,常講一些有關天堂的故事。她曾告訴他,在天堂里既不需工作也不需讀書。在天堂,吃的是野牛肉鯨魚肉;喝的是上帝為好人所備下的酒;可以睡到很晚再起來。而且沒有任何職守。
阿特塞天生懶惰。他怕早起,怕讀書。他知道有一天他須接辦他父親的業務,而他不願意。…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9:56pm — No Comments
這篇文章我保留了近半個世紀。數十年來,我每一次重讀此文,都感到十分激好像靈魂洗了一次澡,使人獲得對人生、對社會的新認識,也獲得了面對人生和困難的勇氣。
福建省永定縣臺邊新村將近中午時分,我們一行7人,來到十望嶺上。嶺這邊是這一縣,那邊是另一縣;單憑這點,人們就可以想象這嶺不算低。這實在說得上是一條大嶺,它是由十個山坡組成的,每個山坡與山坡之間是一個轉彎,過嶺的人每轉一個彎總要矚目遠望一下,這樣一共要望十望。
我們休息在十望嶺上的一個亭子里。轟!轟!炮聲不時震動著山岡,那是日本鬼子在和我們“親善”。我坐在石條凳上,背倚著亭子的石壁;我仿佛覺得坐著的不是我自己,而僅是一堆與我無關的枯骨斜靠在石凳上面。
好疲倦哇!“再走!”有人這樣提議。…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9:55pm — No Comments
傅國興·翻譯
羅伯特·莫理森現在是一位富翁,可是他年輕時卻干過不少荒唐、甚至違法的事。
只有一個人知道他的底細,那就是他學生時代的夥伴喬治·馬寧,他有幾封十分要緊的信至今攥在馬寧手里。這位馬寧熬過了幾年鐵窗生涯,出獄之後決計敲莫理森一筆竹杠。他料定莫理森會出一大筆錢來換取自己對往事的緘默。然而他卻不知道,現在的莫理森早已今非昔比了。在給了馬寧一些錢之後,莫理森決定事情應該打住,到此為止了。…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9:53pm — No Comments
汪永安·翻譯
多夢的時節里,他們相愛了。在夜晚柔美的燈光下,他們一起漫步,談論著各自的生活,向往著未來的甜蜜,那是一段多麼美妙的時光啊。然而,一些瑣事漸漸地在他們之間引起了隔閡。爭吵、和好,再爭吵。最後,他們分了手。瑪麗又遇到了一個男子。她以為她愛上了他,於是,他們結合了。而比爾懷著一顆受傷的心,默默地離開了那個幽靜的小城。
光陰荏苒,幾年後的一天,當她路過華盛頓廣場時,卻意外地看見比爾正站在離她只有幾米遠的一棵樹下。
“比爾。”她喊道。…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9:52pm — No Comments
梁棟·翻譯
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總是被物質的占有欲所裹挾,被無盡的雄心所推動,千方百計去獲得高薪的工作,坐豪華的汽車,住闊綽的房子。也有另一種人,他們終其一生,不刻意追求,表面上窩里窩囊卻又乖巧油滑。也許,我們同這種人的友誼才是真正富有的標志,它標志著我們寧願去過簡樸的生活,羨慕對這種生活心滿意足的人們。
我就曾認識這樣一個人,那是在我剛從法學院畢業的時候。我那時是那樣的自信而又雄心勃勃,仿佛世間的事情沒有一件辦不成的。我想往上爬,躋身於上流社會並且財運亨通,我想出人頭地結交法律界名流。但我沒有料到工作後遇到的第一件事就辦得極不順利。…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9:51pm — No Comments
一
一個獄卒來到監獄的制鞋工場,把正在那里專心縫鞋的吉美·瓦倫丁帶到前面辦公室。獄官把一張由州長簽署的赦免令遞給吉美,吉美懶洋洋地接過了它。他被判刑4年,已服刑10個月,由於在獄中立功,如今,他被提前釋放了。
“好了,瓦倫丁。”獄官說,“你明天上午可以出去了。打起精神來,好好做人,你本質不是壞人。不要再撬保險箱了,正正當當地生活吧。”
第二天上午,吉美穿著很不合身的成衣和一雙走起路來吱吱作響的皮鞋,站在獄官的辦公室外。一個辦事員給吉美遞了司法當局借此表示期望他重新做人的一張火車票和一張5元的鈔票後,便和他握手道別了。…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9:50pm — No Comments
八打靈舊區還保留新村的模式,但多數屋子已經翻新成為現代化房屋。
地名有“八”字的首推“八打靈再也(Petaling Jaya),這個地方早年是英國人的膠園,稱為Effingham Estate,佔地1200英畝。英國人在1950年開發這個地方成為吉隆坡的衛星市。
…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24, 2017 at 5:30pm — No Comments
艾略特寫詩歌時,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對倫敦的轟炸。艾略特是民防隊員,倫敦遭轟炸後他參加了救火。艾略特說德軍的轟炸機噴出來的火像鴿子一樣,但是我們一般把鴿子看作和平的象征。“噴火的鴿子”意義是很含混的,因為在基督教中鴿子是聖靈,將噴火的聲音比作聖靈的聲音,那是新奇的,超越仇恨的。詩人暗示,我們要在鴿子吐火的舌頭裏面來得新生。要在罪惡裏面有種新生。這種表述和通俗文學表現的戰爭場景有著很多的差別。最優秀的文學作品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模式。
這也牽涉到一個民族自己的歷史記憶。作為一個英國人,凱恩斯在三十年代經常對英國的一些政策提出批評。他認為對《凡爾賽公約》,英國也需要反省,法國和美國的知識界也要有這種自省。這種自省是個人的自省,也是民族的自省。…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y 11, 2017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托尼在中學裏有兩個好朋友,形成三人幫,他們的手表表面從來戴在手腕內側,後來這“鐵三角”增加了艾德裏安·芬。艾德里安智力超群,他喜愛的作家是加繆和尼采,可見高出同學一截。他在課堂上表現出色,看來是讀書的好料子。艾德里安的母親早就離家出走,父親一人撫養他和妹妹。小團夥裏的同伴用粗魯的語言追問艾德里安,他母親究竟為什麽離開,艾德里安不知道,他的回答十分平和。他說自己“愛母親,敬重父親”。奇怪的是艾德里安沒有因為成長於單親家庭而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反之,他待人接物顯得比“鐵三角”中的成員都要成熟,對少年人故意沖撞的用語,他小心回避。他獲得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家並不意外。…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y 11, 2017 at 12:00pm — No Comments
布里奧妮慢長大,13歲時的這件事成為她心中的一個大疙瘩。布里奧妮漸漸意識到當年自己對羅比和塞西莉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她的想象,摧毀了羅比和塞西莉亞一生的幸福。在小說的大部分中,成為作家的布里奧妮,虛構了羅比和塞西莉亞的短暫的幸福生活,通過小說來贖罪。可是事實上羅比和塞西莉亞再也沒有在一起,雙雙死於二戰的戰火之中。
實際上當年真正的施暴者是巧克力巨頭的兒子保羅,而羅拉對保羅實際上是半推半就。當羅拉發現無辜的羅比成為替罪羊時,出於種種私心的考慮,她並沒有說出真正的施暴者。並且後來羅拉和保羅結婚了。讀完小說我們會覺得羅拉和保羅才是真正的罪人,因為他們明明知道有人替他們無辜受難卻沒有勇氣說出實情。而布里奧妮是有勇氣的,她通過寫作來向羅比和塞西莉亞懺悔。…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y 11, 2017 at 12:00pm — No Comments
(二)網絡共同體:原子化個人的網絡團結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的變化,社會流動的加速,以及單位制度的變遷,使得中國社會正在由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化,人們之間的聯結弱化,原子化個體與文化社群和公共生活的割裂日益明顯,使得社會成員普遍具有共同體情結,並被推動去尋求建立各種形式社會團結的平台和可能。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空間逐漸成為人們建立社會團結的空間之一,網絡團結也便成為了社會團結的表現形態之一。…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rch 12, 2017 at 11:00am — No Comments
今天我畫菊,卻畫野菊花,因為這是菊之根本。
我把秋的風,冬的霜潑灑宣紙,寫一朵野菊,根植在險峻的山崖,展一抹綠,再一點鵝絨黃,靜靜綻放。
我張揚山崖,以顯示野菊的風範——“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我題款“東籬”。這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一種象征——遠離塵俗、潔身自好。
於是今天我去郊外,在秋天與冬天的邊緣,我便久久地註視著一朵野菊花。
她如一位美麗的少女,古曲風格,唐宋韻味,獨自著芬芳,悠然著心情。孤傲而高潔,冷寂而純凈,恬靜淡雅著展示出超凡脫俗的氣質。…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rch 7, 2017 at 11:09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