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unga's Blog – November 2019 Archive (6)

朱幼棣《後望書》城市的官府、廣場與園林(下)

更為離譜的是,專家得出中國從明代以來的落後,竟然是由於文化落後的原因,特別是與中國人的居住建築的“落後”有關。——在這些專家們看來,中國人只要住進洋樓,就能放眼世界,趕上西方發達國家了。

我早學會了沈默,可有時又不能不說。無術的學術和虛偽的文章,理論的荒謬簡直不值一提。“博導”唾沫橫飛的演講,聽得人渾身起雞皮疙瘩的不舒服。

正是由於“專家們”的合力清掃鏟除,中國傳統審美、文化和精神,更難在當代城市建設中延續下來。像“園外有園,園中有宅;宅外有園,宅中又有園”的包容性群體格局,在今天房地產開發中還能見到麽?…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November 7, 2019 at 9:23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城市的官府、廣場與園林(中)

中國古典園林植根於東方哲學、生態學和美學。

城市宅院都有墻,不能無限擴大,土地一直珍貴。中國式的園林景觀文化可能與此有關,在有限中追求無限。盡可能地接近自然的原始狀態,庭院中也盡可能地有一種置身於自然的感覺。正像《老子》中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從而達到人與自然互為感應,互為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這與西洋草坪花園有很大的區別。

因此在城市宅院美化的宗旨上是模山範水,示其自然率真,而摒棄人工的劃一整齊。在具體手法上則采用鑿池、築山、引水、疊石這幾樣手法。亭臺樓閣,也多有文化意蘊與建築特色,有一種親和力。…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November 7, 2019 at 9:22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城市的官府、廣場與園林(上)

幾千年來,中國官員有不解的官府和官邸情結。

如果說完全沒有文化也不盡然,至少這是官場文化的體現。官府建築,是權力和權威的象征。

在封建社會里,等級森嚴,州、府、縣的衙門,在營造中要受到諸多的限制。遠不像今天這麽開放和自由,滿懷壯志地營造豪華氣派巨構——書記市長縣長就是“整出”天安門廣場、“整出”皇宮中南海白宮來,也沒有人說你大逆不道。山東半島某縣,在很有氣魄的辦公大樓前,修建了如同北京天安門廣場大小的廣場——我到那里參觀時,正值夏天,偌大的廣場空空蕩蕩,除了草坪就是鮮花,沒有幾棵樹,走在廣場上酷熱難耐。一個縣城有多少人?真是顯擺啊。坐在這麽一幢辦公樓里,一把手二把手,俯瞰著他們的“領地”,俯瞰著芸芸百姓,感覺一定極好。…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November 7, 2019 at 9:20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臨汾·用人墻保護城墻(5)

堯廟每年都有民間廟會,當地人稱皇會。原在廟前開闊空地上,多是些葦席搭的棚子,過後即拆除,並不影響整體景觀。而現在的廟會,多了些官辦的色彩。

有專家指出,如果要在某片空地或景區中,建一些“微縮景觀”或者“巨型景觀”,也不是不可。現在政治上應該沒有“犯上”之類禁忌。沒有禁忌,並不意味著可以異想天開,隨心所欲,不少人心中,還是隱約有一條紅線的。問題是,現在把“小天安門”、“小天壇”、巨型華表,和近20層樓高的幾座仿古建築組合在一起的所謂“華門”,都“堆到”堯廟大門口。新建的“堯都大道”更是寬40米,與國內許多城市的新區大道相仿。當地提出要向外拓展,把“無形資產”變成“有形資產”,在堯廟周邊建設旅遊經濟開發區,形成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堯帝廟真有不能承受之重啊!



堯帝廟是供後人瞻仰祭拜的地方。…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November 7, 2019 at 9:06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臨汾·用人墻保護城墻(4)

說遠了,還是回到天安門上來。

天安門在中國是有政治意義的。現在,對於臨汾建天安門、華門、華表之類的“政績”,報導已經很多,爭論也還會繼續,但不應該“上綱上線”。事實上,在這一點上爭論不休已經沒有什麽特別的意義。有的已經超出了這些建築的本身,涉及其他方面的問題,有極大的“殺傷力”,應該就此打住。

還是說說堯帝廟吧。堯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久遠。

現在這個位置上的堯廟,始建於唐高宗顯慶三年(即658年),元碑《山右石刻叢編》卷26有錄,當時的規制不大。《太平寰宇記》記載,堯廟原來在汾水西岸,晉元康年間(291-300年)移至汾河東岸,顯慶三年移至今址。…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November 7, 2019 at 9:01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臨汾·用人墻保護城墻(3)

新華社記者孫春龍在報導中說,華門廣場的設計和策劃均出自“昔日政治明星”宿青平之手。2001年宿青平擔任堯都區區長後就開始修建廣場,此後,對這些建築的議論一直是臨汾官場及民間的重要話題之一。是什麽動力讓這個政治明星修這樣的建築呢?

對於“天安門”的提法,臨汾市堯都區區長宿青平在采訪中多次糾正,“我們這不叫天安門,天安門是七個門洞,我們只有五個。”在臨汾市官方的所有資料中,這個被民間稱作“天安門”的建築被稱為觀禮臺或立體中國地形圖。最初,宿青平只想修一個觀禮臺,而正在施工時,來了一個老太太看熱鬧,說為什麽不修個天安門。

“聽了老太太的話,我當即決定,改變圖紙,仿造天安門。臨汾市的大部分老百姓一輩子也看不到天安門,給老百姓建一個天安門難道不行嗎?”宿青平解釋說。…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November 7, 2019 at 8:54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