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後望書》城市的官府、廣場與園林(中)

中國古典園林植根於東方哲學、生態學和美學。

城市宅院都有墻,不能無限擴大,土地一直珍貴。中國式的園林景觀文化可能與此有關,在有限中追求無限。盡可能地接近自然的原始狀態,庭院中也盡可能地有一種置身於自然的感覺。正像《老子》中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從而達到人與自然互為感應,互為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這與西洋草坪花園有很大的區別。

因此在城市宅院美化的宗旨上是模山範水,示其自然率真,而摒棄人工的劃一整齊。在具體手法上則采用鑿池、築山、引水、疊石這幾樣手法。亭臺樓閣,也多有文化意蘊與建築特色,有一種親和力。

這些造園手法大抵在東晉時就已經常見。如王羲之在《蘭亭序》中寫的“曲水流觴”。夏日天氣酷熱,引郊外山泉或溪流入園,可使人有清冽之感,減少暑氣,同時也增添許多風情。宋以後的中國園林,尤其是南方的園林,築山疊石多采用具有“漏、透、瘦”特點的太湖石,透出詩意、禪意和畫意,耐人細細玩味。中國傳統的園林文化沈澱非常深厚。宋代詩人蘇舜欽在蘇州建滄浪亭,並留下了“一徑抱幽山,居然城市間”——這大抵是最早的“城市園林”吧。元代維則在《獅子林即景》一詩中有“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的描述。明代文征明在《拙政園圖詠》中寫首:“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城市”。

西式廣場草坪少有灌木樹木,不僅大面積草坪的維護不易,耗水量大,而且生物量也比不上喬、林、灌、草組合的中式園林,凈化空氣的功能差。冬天,北方城市中草坪一片枯敗。前些年,申奧檢查團來京前,長安街等主要街道兩側枯黃衰敗的草坪一夜之間突然變得綠油油,引起了國際有關組織和人士對“作假”的懷疑。後來解釋說,噴灑的是一種帶色的“肥料”,不是特意為了染色。現在,各地都在“打造”適宜居住城市,房地產商打出“山水豪宅”、“親水家園”、“羅馬廣場”、“巴黎俊景”之類,這些都只是“賣點”而已。哪一處真有城市山林的感覺?

空間大小,占地面積多少,並不是評價生態環境的標準。相對於西式草坪花園,中式園林占地較小,但布局自由,景象豐饒。自然生態與精神文化生態渾然天成。山石泉池,水木明瑟,曲徑通幽,樓臺亭閣,閑軒靜室,人文氣息濃郁。皇家園林規模宏大,其實占地並不多。如承德避暑山莊,全園面積不過是5平方公里。更不多說過去的私家花園之類了。壺中天地,更是要求在有限中見無限。

我到古鎮同里,占地僅七八畝小小的退思園中,轉上幾個小時,還覺得沒有看完,尚未盡興。當地一些老人,在水榭里一坐就是一個下午。現在的西式大廣場,一眼望得到邊,市民們“玩得住”麽?

我是不太相信蜂踴而至的一些系花領帶的專家,所謂研究與寄生學術,只是在東方文化文明“廢墟”上進行並不高明的清算:

——什麽“從宗教建築與世俗建築的比較看。在西方,最輝煌、藝術成就最高的建築是教堂和廟宇,而中國,最輝煌、藝術成就最高的建築卻是皇宮和皇陵。耐人尋味的是,世界上凡是供人享受的皇家建築遠遠超過供神使用的宗教建築的國家,後來都衰落了”。

——什麽“客觀形勢已不允許中國建築從自己的國度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築新胚胎”。還有什麽反思“墻”文化,中國人“眼界越來越小,以致坐井觀天,夜郎自大”。

——什麽中國建築風格“兩千年一貫制”,而歐洲的石構建築,其風格上的更新換代“至少在一打以上”;“中國木結構是農耕時代的產物,也已走完了它的歷史進程”,等等。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