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 im Speicher's Blog – October 2016 Archive (4)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2)

美國電影的初興(下)

  鮑特採取莫特肖的一個題材而加以改變的《火車大劫案》,劇情較有獨創之處。這部影片的剪輯技術雖然比不上G.A.斯密士和阿爾弗萊德·柯林斯的作品,但這部作品卻給美國電影帶來一種新的氣氛,即美國西部的氣氛。鮑特把這一社會新聞攝成一部象排演的新聞片,這種作法打破了梅裡愛的戲劇式的規則(最低限度在攝取外景方面是如此)。鮑特遵循著英國人所開闢而已被齊卡走過的道路,把某些特技當作一種技術來使用。例如他用「遮擋法」代替我們今日的「背景放映法」,用「搖拍」來表現一群戲劇性的形象(如盜匪即將騎跑的馬群)。但在影片《聖誕節之夜》或《湯姆叔叔的小屋》裡,他又顯露出那種忠實於梅裡愛美學的戲劇手法的束縛。…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25, 2016 at 9:47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1)

美國電影的初興 (上)

  1902年,全世界固定影院的座位總數,大概要比今天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影院——高蒙大劇院的座位還少。但在各地的節日市集上,這種新的戲劇卻極其興盛。

  19世紀末期,只有在小城市裡甚至要到鄉村裡才可以找到這種「奇妙戲劇」的愛好者的困難年代已經過去了,群眾對電影開始有了興趣。1900年,紐約的音樂咖啡館為了破壞演員們的罷工,在幾個星期裡,都改成了電影院。它們的營業非常興盛,甚至感到影片太少,趕不上放映的需要。…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21, 2016 at 9:33a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0)

布賴頓學派和百代的創業 (下)



 排演的新聞片最後也成為百代公司的專長產品。齊卡曾導演或監製了《麥金利總統的被刺》、《教皇逝世》、《吉斯公爵的被刺》(在樊尚攝影場,歷史和新聞常常混淆在一起)等影片。齊卡最成功的影片之一是《馬提尼克島上的災難》,可與梅裡愛的《普累火山的爆發》一片相媲美。這部影片的佈景很巧妙,可是由於火山的煙霧後面出現了佈景師的面孔,結果弄得全無一點真實感。在剪去這個糟糕的畫面以後,這部影片賣出了好幾千部拷貝。

  1903年到1909年期間,在電影史上是一個「百代時期」。查爾·百代那種非凡的企業精神,在五年之內把梅裡愛手工業式的企業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工業,樊尚——這個電影的首都,由此支配了整個世界。…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5, 2016 at 1:35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9)

布賴頓學派和百代的創業 (中)



       英國電影界的元老威廉·保羅,和梅裡愛一樣,始終牢守著一種已經過時的表現方法,因此當巡迴電影趨於衰落時他也就無法存在下去。威廉·保羅對於他那部《摩托車手》中的特技常引以為豪。在《被迫走向無政府主義》這部影片裡,他曾一度傾向於社會問題的描寫。在這部影片裡,我們可以看到1905年俄國革命的影響;在阿爾弗萊德·柯林斯導演的另一部頌揚波將金號水兵們的高蒙公司影片《俄羅斯戰艦的暴動》中,這種影響也可以看到。…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3, 2016 at 9:36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