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ée créative's Blog – January 2019 Archive (10)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8)

為了達到“氣韻生動”,達到對象的核心的真實,藝術家要發揮自己的藝術想像。這就是顧愷之論畫時說的“遷想妙得”。一幅畫既然不僅僅描寫外形,而且要表現出內在神情,就要靠內心的體會,把自己的想像遷入對象形象內部去,這就叫“遷想”;經過一番曲折之後,把握了對象的真正神情,是為“妙得”。頰上三毛,可以說是“遷想妙得”了——也就是把客觀對象真正特性,把客觀對象的內在精神表現出來了。

顧愷之說:“臺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這是受了時代的限制。後來山水畫發達起來以後,同樣有人的靈魂在內,寄托了人的思想情感,表現了藝術家的個性。譬如倪雲林畫一幅茅亭,就不是一張建築設計圖,而是凝結著畫家的思想情感,傳達出了畫家的風貌。這就同樣需要“遷想妙得”。…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33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7)

荷蘭大畫家倫勃朗是光的詩人。他用光和影組成他的畫,畫的形象就如同從光和影里凸出的一個雕刻。法國大雕刻家羅丹的韻律也是光的韻律,中國的畫卻是線的韻律,光不要了,影也不要了。“客有為周君畫莢者”的故事中講的那種漆畫,要等待陽光從一定角度的照射,才能突出形象,在韓非子看來,價值就不高,甚至不能算作畫了。

從中國畫注重線條,可以知道中國畫的工具——筆墨的重要,中國的筆發達很早,殷代已有了筆,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已經有用筆畫的魚。在楚國墓中也發現了筆,中國的筆有極大的表現力,因此筆墨二字,不但代表繪畫和書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種藝術境界。

我國現存的一幅時代古老的畫,是一九四九年長沙出土的晚周帛畫。對於這幅畫,郭沫若作了這樣極有詩意的解釋:…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31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6)

(六)《易經》的美學之二 《離卦》



離 《離卦》和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建築藝術都有聯系,同時也表明了古代藝術和生產勞動之間的聯系。我們分四點對離卦的美學作一簡單說明:

第一,離者麗也。古人認為附麗在一個器具上的東西是美的。離,既有相遇的意思,又有相脫離的意思,這正是一種裝飾的美。這可以見到《離卦》的美是同古代工藝美術相聯系的。工藝美術就是器。器是人類的創造,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它包含了人類的本質力量,是一本打開了的人類的心理學。所以器具的雕飾能夠引起美感。附麗和美麗的統一,這是《離卦》的一個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29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5)

(五)《易經》的美學之一 《賁卦》

《易經》是儒家經典,包含了寶貴的美學思想。如《易經》有六個字:“剛健、篤實、輝光”,就代表了我們民族一種很健全的美學思想。《易經》的許多卦,也富有美學的啟發,對於後來藝術思想的發展很有影響。六朝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篇》說:“是以衣錦襞衣,惡文太章,賁象窮白,貴乎反本。”又《征聖篇》說:“文章昭晰以象“離”。“賁”和“離”都是易經里的卦名。這位偉大的文學理論家從易卦里也得到美學思想的啟發。所以我也不放棄在這里面探索一下中國古代美學思想。



我們先介紹“賁”卦的美學。總起來說,賁卦講的是一個文與質的關係問題。



賁…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27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4)

(四)虛和實之二 化景物為情思



上面講了虛實問題的一個方面,即思想家認為客觀現實是個虛實結合的世界,所以反映為藝術,也應該虛實結合,才有生命。現在再講虛實問題的另一個方面,即思想家還認為藝術要主觀和客觀相結合,才能創造美的形象。這就是化景物為情思的思想。

宋人范唏文《對床夜語》說:“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從首至尾,自然如行雲流水,此其難也。”

化景物為情思,這是對藝術中虛實結合的正確定義。以虛為虛,就是完全的虛無;以實為實,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動人;唯有以實為虛,化實為虛,就有無窮的意味,幽遠的境界。…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25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3)

清代劉熙載《藝概》也認為這兩種美應“相濟有功”。即形式的美與思想情感的表現結合,要有詩人自己的性格在內。近代王國維《人間詞話》提出詩的“隔”與“不隔”之分。清真清新如陶謝便是“不隔”,雕績雕琢如顏延之便是“隔”。“池塘生春草”好處就在“不隔”。而唐代李商隱的詩則可說是一種“隔”的美。

這條線索,一直到現在還是如此。我們京劇舞臺上有濃厚的彩色的美,美麗的線條,再加上燈光,十分動人。但藝術家不停留在這境界,要如仙鶴高飛,向更高的境界走,表現出生活情感來。我們人民大會堂的美也可以說是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這是美感的深度問題。

這兩種美的理想,從另一個角度看,正是藝術中的美和真、善的關係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23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2)

楚國的圖案、楚辭、漢賦、六朝駢文、顏延之詩、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繡和京劇的舞臺服裝,這是一種美,“鏤金錯采、雕績滿眼”的美。漢代的銅器陶器,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畫,陶潛的詩,宋代的白瓷,這又是一種美,“初發芙蓉,自然可愛”的美。

魏晉六朝是一個轉變的關鍵,劃分了兩個階段。從這個時候起,中國人的美感走到了一個新的方面,表現出一種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認為“初發芙蓉”比之於“鏤金錯采”是一種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藝術中,要著重表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潛作詩和顧愷之作畫,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沒有漢隸那麽整齊,那麽有裝飾性,而是一種“自然可愛”的美。這是美學思想上的一個大的解放。詩、書、畫開始成為活潑潑的生活的表現,獨立的自我表現。…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21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1)

一、引言——中國美學史的特點和學習方法



(一)學習中國美學史有特殊的優點和特殊的困難



我們學習中國美學史,要注意它的特點:




第一,中國歷史上,不但在哲學家的著作中有美學思想,而且在歷代的著名的詩人、畫家、戲劇家……所留下的詩文理論、繪畫理論、戲劇理論、音樂理論、書法理論中,也包含有豐富的美學思想,而且往往還是美學思想史中的精華部分。這樣,學習中國美學史,材料就特別豐富,牽涉的方面也特別多。…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19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下)

我們上面所引長沙女子郭六芳詩中說過:“今日忽從江上望,始知家在畫圖中”,這是心理距離構成審美的條件。但是“十二珠簾夕照紅”,卻構成這幅美的形象的客觀的積極的因素。夕照、月明、燈光、簾幕、薄紗、輕霧,人人知道是助成美的出現的有力的因素,現代的照相術和舞臺佈景知道這個而盡量利用著。中國古人曾經喚做“移世界”。



明朝文人張大復在他的《梅花草堂筆談》里記述著:…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12am — No Comments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 (中)

伯牙由於在孤寂中受到大自然強烈的震撼,生活上的異常遭遇,整個心境受了洗滌和改造,才達到藝術的最深體會,把握到音樂的創造性的旋律,完成他的美的感受和創造。這個“移情說”比起德國美學家栗卜斯的“情感移入論”似乎還要深刻些,因為它說出現實生活中的體驗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礎呀!並且“移易”和“移入”是不同的。

這里我所說的“移情”應當是我們審美的心理方面的積極因素和條件,而美學家所說的“心理距離”、“靜觀”,則構成審美的消極條件。女子郭六芳有一首詩《舟還長沙》說得好:



“儂家家住兩湖東,


十二珠簾夕照紅,

今日忽從江上望,…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5, 2019 at 4:35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