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18)

曹文軒:背景

有那麽一個人突然走向了我們,倒也平平常常,並未見有山有水。但有人對這個人的底細卻有所了解,說道:“這個人是有背景的。”於是,人們再去看這個人時,就用了另樣的眼光——仿佛他不再是他了,他加上背景,所得之和,卻要遠遠地大於他。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背景的力量。本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只應純粹地計算這個人到底如何,是不應把背景也計算在內的。然而,倘若這個人果真是有所謂背景的話,那麽在計算時,卻會一定要加上背景的——背景越深邃、宏大,和也就越大。人值幾個錢,就是幾個錢,應是一個常數。但我們在這裏恰恰看到的是一個變數——一個量大無窮的變數。

當我去冷靜地分析自己時,我發現,我原也是一個“有背景”的人。

我的背景是北大。…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21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人間的延伸——談動物小說

動物小說之所以能夠作為小說的一種樣式存在,並且越來越牢固地成為不可替代的一支,是因為這種小說能夠給予我們特殊的精神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20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北大記憶——天堂之門

一九七四年九月,我身著一套從一位退伍軍人那兒討來的軍服(那是當時的時裝),呆頭呆腦地來到了北大。錄取我的是圖書館系。而當時的圖書館系是與圖書館合並在一塊的(簡稱“館系合並”)。…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19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水邊的文字屋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19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在文學的天空下——讀《小說鑒賞》

相遇這樣一部書也許是值得慶賀的。…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14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形而上的沈思——讀《城堡》(上)

1 

卡夫卡的《城堡》好讀,但不好懂。因為它的含義太多,且又藏得太深。這含義多到竟然沒有了含義,深藏到竟然不可追索的地步。可是讀書的姿態是既定了的,一律的,不可更改的:一定要從中琢磨出什麼來,挖掘出什麼來。如果不是一般的消閑式讀書。而是研究性質的讀書,那更是要不屈不撓地從書中捕捉一些東西的。這有點像釣魚人的欲望,既然已走到水邊,就一定想釣起一些魚來。如果說讀書就是讀完為止不需要再說些什麼,那麼所有的批評家都得丟掉飯碗,世界上也就少了許多思想和學問。倘若局面果真如此,時間一久,恐怕也不得了:讀書人少了引導,少了入書的訣竅,就再也不會讀書並且也不再想去讀書了。這麼一來。寫書人的飯碗也會丟掉的。…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寫作與個人經驗

曹文軒:寫作與個人經驗 寫作與個人經驗——寫在《草房子》出版10周年之際

《草房子》寫的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生活。是我對一段已經逝去生活的回憶。在中國,那段生活也許是平靜的,尤其是在農村。但那段生活卻依然是難以忘卻的。它成了我寫作的豐富資源。…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寫作與個人經驗

——寫在《草房子》出版10周年之際

《草房子》寫的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生活。是我對一段已經逝去生活的回憶。在中國,那段生活也許是平靜的,尤其是在農村。但那段生活卻依然是難以忘卻的。它成了我寫作的豐富資源。

或許是個人性格方面的原因,或許是我對一種理論的認可,我的寫作不可能面對現在,更不可能去深入現在,我是一個無法與現代共舞的人。我甚至與現代格格不入。我最多只能是站在河堤上觀察,而難以投入其中身心愉悅地與風浪搏擊。我只能掉頭回望,回望我走過來的路,我的從前。我是一個只能依賴於從前寫作的作家。當下的東西幾乎很難成為我的寫作材料。對此,我並不感到失望與悲哀。因為有一些理論在支持著我:寫作永遠只能是回憶;寫作與材料應拉開足夠的距離;寫作必須使用自己的個人經驗。…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一種聖潔的儀式——讀《朗讀者》

這些年,我一直在向我的學生與朋友大力推薦這本書,在我為他人開出的所有書單中,無一沒有這本書的名字。我在許多場合,還解讀了這本書。我之所以如此不遺余力地對此加以推崇,可能與我根深蒂固的文學觀有關——也就是說,這樣一本書,正合我的閱讀趣味與文學理念。有沒有人將它看成是經典,我不在意,但在我這裏,它就是經典——至少具有經典的品質。

我喜歡《朗讀者》(The…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形而上的沈思——讀《城堡》(下)

3 

卡夫卡對“戰爭與和平”、“階級沖突”、“國家利益”、“金錢拜物教”、“愛”這一類通常的倫理的、政治的問題始終興趣不大。他所關心的問題是哲學性的。我們對《城堡》大概很難進行歷史主義的批評與研究。…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敘述視角論點總整理(下)

採用內聚焦、人物視點敍事,所引起的文本風貌的變化主要有如下兩點:





(1)是空間因素的凸現。由於採用限知敍述,敍述資訊就只能限於人物的見聞感受,主要是人物視境中的環境、人物、背景等,而不能像全知敍事中那樣,敍述者可以直接介人故事世界,追述交代,或發表評論。這樣,敍述中概要成分大大減少,環境、背景描寫的比重比全知敍事作品明顯增加了,其細膩傳神程度也令人歎爲觀止。…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y 25, 2018 at 5:56p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純真博物館(19)葬禮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May 25, 2018 at 5:51p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純真博物館(18)貝爾琪絲的故事 下

一個新近從美國回來開了診所的「心理醫生」,一認識就給了我他新印的名片,在一個中年女人的一再追問下,他對聚攏在自己周圍的人群描述了愛情的定義:一個人儘管有別的機會,但拒絕這些機會只想不斷地和同一個人做愛,那麼這種讓人感覺幸福的情感就叫做「愛情」。談完愛情,一位母親讓我認識了她十八歲的漂亮女兒,隨後,我和這位母親討論了除了不斷因為政治原因而被「抵制」的土耳其大學,還可以讓她女兒去哪裡讀書。這個話題是由刊登在今天報紙上的一條新聞引起的,新聞上說,為了防止高考試卷被盜,印考卷的工人們開始了一段長期的監禁生活。…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May 25, 2018 at 5:50p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純真博物館(18)貝爾琪絲的故事 上

所有報紙都在重要版面報道了車禍的消息。儘管芙頌沒看到那些報紙,但因為謝娜伊女士整個上午說了太多那個死去女人的事情,因此芙頌覺得,尼相塔什的一些女人彷彿也完全是為了談論這件事才像路過那樣跑來店裡的……芙頌說:「謝娜伊女士為了讓我也去參加明天的葬禮,中午要把店關掉。弄得好像我們都喜歡那個女人一樣,但其實並不是那樣的……」

「是怎麼樣的?」

「是的,這個女人常來精品店。但是,對於那些從義大利、巴黎進口的昂貴衣服,她會買下它們說『讓我來試試看』,她穿著它們去出席一些重要活動,隨後來退貨說『不合適』。謝娜伊女士對她很生氣,因為人人都看見她穿過的那些衣服就不容易再賣出去了。另外謝娜伊女士還因為她對我們不友好、砍價太厲害而討厭她,會在背後說她的壞話。但是謝娜伊女士因為她有很廣的社交圈而不敢得罪她。你認識她嗎?」…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May 25, 2018 at 5:49p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純真博物館(17)我的整個人生和你的連在了一起

然而當芙頌過了十分鐘還沒到邁哈邁特公寓樓時,我立刻就忘了自己得出的那些結論。我一邊不停地看著茜貝爾送我的手錶和芙頌喜歡搖晃著讓它出聲的納卡爾牌鬧鐘,一邊透過窗帘向泰什維奇耶大街張望,踩在嘎吱作響的地板上來回走動,不時琢磨一下吐爾嘎伊先生。過了一會兒,我跑上了大街。

為了不錯過芙頌,我注意著馬路兩邊的人行道,從泰什維奇耶大街一直走到了香舍麗榭精品店。然而芙頌也不在店裡。

謝娜伊女士說:「凱末爾先生,請進。」

我說:「我和茜貝爾女士最後還是決定買下那個傑尼?科隆包。」…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May 25, 2018 at 5:48p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純真博物館(16)嫉妒

就在芙頌誇張地提到吐爾嘎伊先生對她的迷戀的那個晚上,我和父母在茜貝爾父母夏天居住的位於阿納多盧希薩爾的老別墅里和他們一起吃了晚飯,晚飯後有一會兒我坐到了茜貝爾的身邊。

茜貝爾說:「親愛的,今晚你喝得太多了。訂婚儀式的準備上有什麼你不滿意的地方嗎?」

「其實我很滿意,因為訂婚儀式將在希爾頓舉行。你知道,最希望把訂婚儀式搞得那麼隆重的人是我母親。所以她也很滿意……」

「那麼你還有什麼煩惱呢?」

「沒有……讓我看看賓客的名單……」…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May 25, 2018 at 5:43p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純真博物館(15)一些討厭的人類學事實

鑒於我提到了「擁有」這個詞,那麼就讓我重新回到以我的故事為構成基礎,也是我的一些讀者和博物館參觀者早已熟知的一個話題。估計到以後的幾代人,比如2100年以後來我們博物館參觀的遊客會不太理解這個問題,因此我必須現在不怕重複地來給你們傳授一些被稱之為「人類學」的討厭知識。

1975年以後,在以伊斯坦布爾為中心的巴爾干、中東以及地中海以南和以西的那些地方,年輕女孩們的「童貞」,仍然是婚前必須保護的一份珍貴寶藏。在西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特別是城市化的結果,隨著年輕女孩日益在更大的年齡結婚,這個寶藏的實際價值開始在伊斯坦布爾的某些街區被逐漸降低。那些擁護西化的人們,隨著文明和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樂觀地相信這個道德,甚至是這個問題將會被遺忘。但是在那些年裡,即使在伊斯坦布爾最西化和富有的階層,一個年輕女孩在婚前和一個男人「走到最後」地做愛,依然會導致一些嚴重的後果:…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May 25, 2018 at 5:42p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純真博物館 (14)伊斯坦布爾的街道、橋樑、陡坡和廣場 上

有一次聊天,談到她喜歡的一個高中老師時,芙頌說:「他不像別的那些男人!」為此我問她這話的含義,但她沒回答我。兩天後,我再次問她「像別的男人那樣」究竟是什麼意思。

芙頌說:「我知道你在很嚴肅地問這個問題。我也想給你一個嚴肅的回答。要我說嗎?」

「當然……你為什麼起來了?」

「因為我不想光著身子說那些事情。」

「我也把衣服穿起來嗎?」沒得到回答,我也穿上了衣服。…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May 25, 2018 at 5:41p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純真博物館(12)接吻 下

一段很長時間的沉默。因為多年來我一直在想這次沉默的含義,因此我想現在我能夠客觀地來概括這個問題了:我對芙頌說的最後那句話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茜貝爾婚前和我做愛是因為愛情和信任,而芙頌做同樣的事情卻是因為勇氣和現代。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是,芙頌因為「勇氣和現代」和我做愛,所以我將不會對她產生一種特別的責任和依賴感。因為她「現代」,所以婚前和一個男人上床,或者新婚之夜不是處女,對她來說不會成為負擔……就像幻想中的歐洲女人,或是在伊斯坦布爾大街上溜達的那些傳說中的女人一樣……因為這句話日後我後悔了很多年,而當時我是以為芙頌喜歡聽那樣的話才說的。

儘管沒有現在那麼清晰,但在那片寂靜里我也想到了這些。我一邊想,一邊看著後花園里在風中慢慢舞動的樹葉。做愛后我們經常這樣躺在床上,一邊聊天,一邊看著窗外的樹、樹中間的公寓樓和在它們之間飛來飛去的烏鴉。…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May 25, 2018 at 5:4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