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鄉頻道》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325

Albums: 愛墾欄目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2, 2024 at 9:53pm

在《電影1》中,德勒茲說,「情感素是一種實質,也就是力量或質性[4]它就是被表達的東西(exprimé ; expressed)」(97)。當情感素作用於一個臉部,或是臉部的特寫,其臉部的特寫不是對某一個部分的物化。臉部的特寫可以使其影像(image)脫離出其時空座標,如此一來,便能召喚出被表達的純粹情感素。(96) Ronald Bogue更進一步地說:

The close-up is the face in that the close-up facializes, or converts a concrete entity into a decontextualized immobile surface with motor tendencies that expresses an affective quality/power. (Bogue 79; emphasis original)

在德勒茲與瓜達西合著的《何謂哲學 ?》中,他們在該第七章<感知物,情感素與概念>[5]中,對情感素也有精確的說法,主要以文學及繪畫的文本來開始該思想。他們認為,藝術並非是概念、感知物 (perception) 或情感 (affection) 的事物,而是關於感知物,情感素的事。他們是非主體 (non subjectifs) 的、非人類的,並且不會屈從於時間之中。對德-瓜而言,美學並不是與感知 (avec perception) 一塊的觀看,而是與感覺(avec sensation)的關看。該感覺是特異的(singular),雜糅著感知物與情感素。感覺存在於藝術作品的材料之中[6]。藝術作品的角色在於萃取 (extraire) 感知與情感的感覺聚塊 (un bloc de sensation aux perception et affections),並且提取出其感知物與情感素(arracher des percepts et des affects[7]。情感素也可以被理解為「流變人類的非人類」(un devenir non-humain de l''homme  / man''s nonhuman becoming),所以藝術家是情感素的創造者,陌生(inconnu)情感素的締造者(例如在《白鯨記》中,Achab 船長的流變成鯨魚;在《呼嘯山莊》中,連結Heathcliff與Catherine的狂暴的情感素) (編譯自Delourme & Lecercle 31) 。

 

總結與展望

總括而言,情感素係為一身體與其他身體能產生關係與連結的能力;它就是一個連結點,界於中間,並且不會淪為主體或一種同質的統一體。Crawford在其文章<無器官的跨性別乎?>中,即用情感素來討論跨性別的解套方式,並搗毀在二元男/女定義下的身份認同與自我:“affect is the body''s capacity to undermine our best attempts at deciding on identities and selves” (Crawford 133; emphasis original)。若按史-德的思想脈絡而言,我們應該去質疑舊有本質化對一生命體的定義與命名,並且強調一個身體與其他身體所能產生的生活樣式或關係。

再者,關於德勒茲思想對情感素的價值,Delourme與Lecercle兩人的觀點詳述如下。首先,情感素是一種肯定的力量 (puissance d''affirmation)。對德氏而言,肯定的力量乃是反對精神分析的命題,或某些像里歐塔或阿岡本的看法,他認為情感素與創傷並無直接的關係,也跟失去的原始經驗毫無瓜葛。德氏認為,情感素就如同生命的力量(「用歡愉來感染,並且倍增實驗或包裹最大值肯定力量的情感素」, 德勒茲在其Dialogues 頁76如此寫道)。這個概念加入了史賓諾莎的肯定性,同時,也加入了生存力量 (puissance d''être) 的肯定性。情感素不該被設想成一種品質、述語(prédicat),而是一種包裹所有生活模式(tous les modes du vivant)的力量與關係。

情感素是關於非人稱的事實(fait)。德勒茲也因此指出,那是衝動(pulsion; drive)情感素的概念。情感素是非人稱生命的力量,比個體還要優越,並且視流變為人類的非人性。

情感素最後終將離不開德勒茲思想的概念,並且了解內在性。情感素並不會淪入為主體性中,而應該被設想成內蘊於它必須建立的平面過程:這個平面既不是形式的結構化,也不是自然化或自發性的,而是一個不穩定的中間/空間milieu位置,總是受情感素-熱情與情感素-作用的影響,並且由動力學(cinétiques)原則(快與慢)與動態學(dynamiques)原則(強度,力量的強度 [intensités, degrès de puissance])所重新形構的。(編譯自Delourme & Lecercle 32-33)

就Delourme與Lecercle兩人而言,德氏所謂的情感素對於生命是持肯定的態度,而非是匱乏的。情感素不會結構化成為一種主體或型式;它永遠總是在快與慢之間,強度與力量強度之間,如此便能與任何異質的身體結合,以產生創新,甚至革命的可能。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2, 2024 at 9:25am

弦學 無器官音樂 感情地理學 文创要素      

Bibliography

Buchanan, Brett. Onto-ethologies: The Animal Environments of Uexküll, Heidegger, Merleau-Ponty, and Deleuze. Albany: SUNY P, 2008.

Crawford, Lucas. “Transgender without Organs? Mobilizing a Geo-Affective Theory of Gender Modification.” WSQ: Woman''s Studies Quarterly 36: 3&4 (Fall/Winter), 2008. 127-143.

Deleuze, Gilles. Cinema 1: The Movement-Image. Trans. Hugh Tomlinson and Robert Galeta.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6.

---. Expressionism in Philosophy: Spinoza. Trans. Martin Joughin. New York: Zone Books, 1990.

---. Spinoza: Practical Philosophy. Trans. Robert Hurley. San Francisco: City Lights, 1988.

---. 《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馮炳昆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 and Félix Guattari.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7.

---. and Claire Parnet. Dialogues. Trans. Hugh Tomlinson and Barbara Habberjam.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7.

Delourme, Chantal and Jean-Jacques Lecercle. “Affect.” Le vocabulaire de Gilles Deleuze. Eds. Robert Sasso and Arnaud Villani. Nice: Centre de recherches d''histoire des idées, 2003. 23-33.

Lèbre, Jérome. Hegel à l''epreuve de la philosophie contemporaine. Deleuze, Lyotard, Derrida. Paris : Ellipses, 2002.

Lefebvre, Alexander. The Image of Law: Deleuze, Bergson, Spinoza. Stanford: Stanford UP, 2008.

Lorraine, Tamsin. Irigaray and Deleuze: Experiments in Visceral Philosophy. Ithaca: Cornell UP, 1999.

Massumi, Brian. Parables for the Virtual: Movement, Affect, Sensation. Durham: Duke UP, 2002.

Manning, Erin. Politics of Touch: Sense, Movement, Sovereignty.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2007.

Moraru, Christian. “Touching: Proximity, Remove, and the Measure of Things.” Symplokē 14.1-2 (2006): 306-10.

Patton, Paul. Deleuze and the Political. London: Routledge, 2000.

Thrift, Nigel. “Intensities of Feeling: Towards a Spatial Politics of Affect.” Geografiska Annaler 86 B.11(2004): 57-78.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2, 2024 at 9:25am

[1] 該例子的原文可參考this is because the racehorse and the plow horse do not have the same affect nor the same capacity for being affected; the plow horse has affects in common rather with the ox”(Spinoza: Practical Philosophy 124). 而他在千重台也有類似的說法:“a race-horse is more different from a workhorse than a workhorse is from an ox” ( 257)

[2] 任何關於《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的中譯,筆者參考馮炳昆之譯文,然而會依行文的脈絡而有些調整。

[3] 關於情感素的討論,主要在於《千重台》中的頁256-260

 [4] 在其《電影1》中,德勒茲指出,力量(power / puissance) « expression of a power which passes from one quality to another »。而質性(quality) « expression of a quality common to several different things. » (91 ; [法文版]130)

 [5] 為求行文方便筆者暫將以下的專有名詞譯為如下percept=感知物」;「perception=感知」;「affect=情感素」;「affection=情感」;「sensation=感覺」前者通常是指一種情感較細微的元素,而後者(+tion)的詞語通常是指該情感已變成一種較為穩固,並且主體性的情感狀態(state of emotions)

 [6] 參考 «  it is the percept or affect of the material itself, the smile of oil, the gesture of fired clay, the thrust of metal, the crouch of Romanesque stone, and the ascent of Gothic stone » (166 ;法文156)

 [7] 參考 « the aim of art is to wrest the percept from perceptions of objects and the states of a perceiving subject, to wrest the affect from affections as the transition from one state to another : to extract a bloc of sensations, a pure being of sensations » (167 ; 法文158)

(Stephen Shih-hong Chuang July, 2010;見:英文文學與文化資料庫)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0, 2024 at 7:53pm


感情地理學


1. 人文地理主義學者段義孚曾主張:在地人自己為鄉土進行研究。「最能成就,對一個區域的生動或逼真的描述,成功地捕捉「地方的精華或本質」,或「地方的特質」。

2. 學者 Zukin(1991)曾說,「地方具體營造環境之發展,往往被國際資本流動抽象市場所決定,如何重塑空間的社會價值則成為各國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因為全球文化趨同現象帶動的地方書寫與記敘的運動,是重塑空間社會價值的具體行動。地方菁華或本質的發揚保存,是保留先民的生活方式與態度,於現代社會,不僅是先民智慧的傳承、 文化情感的延續,亦豐厚後代子孫的生活內涵,除歷史教育意義外,更具有凝聚地方認同,有助於地方發展之推動。 眷村在台灣不同的聚落型態中,有其獨特的人文地景及空間性格,有它自己的象徵意義或代表性,如何了解眷村文化對地方特色的貢獻,或是在地方特質中辨析出眷村文 化的影響,是筆者面向研究時,所欲挑戰的課題。

3. 文化空間(Cultural space ) 本文所討論的文化空間,非指一般「公共藝文空間」或縣市主題博物館、特色館、 圖書館、演藝廳、文康中心、學校活動中心等政府機關所建置的地方文化建設硬體設施。而是指「文化資產保存法」中的「空間類文化資產」,包含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以 及文化景觀。 200029 日,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後將歷史建築納入保存對象。其所謂「歷史建築」乃是指未被指定古蹟,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之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市街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蹟。 另,「文化空間保存再利用與產業經研技術中心」定義「廣義的文化空間」,內涵包括閒置空間再利用(reuse space)、產業遺址、城鄉新風貌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等領域,是文化空間的保存與再利用整合架構中的「標的」1 。 七虎新村中設置的七虎球場,曾做為社區公共活動空間,舉辦過文化、體育相關活 動,迄今仍在社區居民記憶中,具有承載文化歷史價值,為本文所討論的文化空間。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 蕭阿勤(1999)認為集體記憶一詞乃一群具有共同社會身份(無論是族群、社會階層或是共同經歷過某特殊事件)的人,所擁有對於過去共同經驗的記憶以及相同認知 2 。 著有「論集體記憶」一書的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1877-1945),對集體記憶的看法主要包括:

(一) 每個社會組織團體都有其對應的集體記憶:一個社會有多少不同的團體與制度,就會存在多少不同的集體記憶。

 (二) 集體記憶是一種集體的社會行為:當集體記憶在一群同性質團體中持續存在並 不斷汲取作用力量之際,其實是作為團體成員的個體在做記憶。

集體記憶的不穩定性:社會權力的分配和流行的社會意識形態之變化,會改變人們對於過去的理解,因此集體記憶是不斷變動的。 本研究中「集體記憶」一詞中的「集體」是指曾經在本研究場域七虎新村活動過的北投居民,屬於社群的概念。

地方感 (sense of place) 人文地理學辭典中,「地方感」一辭的定義有二:一是地方本身所具有的特質—— 可能是地方獨特的環境特性或者曾經發生過重要的事件、傳說;二是人們自身對地方的 依附—包含對地方的依賴與認同,如同人文主義地理學者 Relph 曾說過:「如果一個人感覺到內在於一個地方,那麼他/她會知道他/她在"那裡",而不是別處,他/她是安全的、 輕鬆自在的。越深入內在,他/她地方認同感就越強烈。」(Seamon & Sowers,2008:45)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0, 2024 at 7:53pm

本研究所述之地方感是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所形成的深厚感情和對土地的認同感, 這個土地空間被每一個生活其中的個體視為一個意義、意向或感覺價值的中心;一個令人感覺到充滿意義的地方。

「地方感」是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長期互動後所形成的深厚感情和對土地的認同, 認同的出現是土地空間會被每一個生活其中的個體視為一個意義或感覺價值的中心;此 意義會隨時空轉變而不斷被形塑與轉化。


1 http://ccnt1.cute.edu.tw/cprc/ABOUT%20US/us01.html

2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 研究》,第 6 卷第 2 期,2000 10 月,頁 80-86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北投七虎新村為例〉專班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黃光男博士,2011年 7 月)

3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第 81-105 頁,1999,明文書局出版。

延續閱讀 :

芬蘭國家地景中的鄉村意象


簡析中國國家形象的構建與傳播

國外地方理論應用旅遊意象研究的空間解構

地方意象索引

劄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

古來敘事


《愛墾·鄉頻道》濱雪鄉鎮

新加坡女皇鎮國家圖書館

渤泥史

推荐照片

韵文化:鄉韻


愛墾慕課·在地篇


韵文化:我求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August 1, 2024 at 9:01pm


諾伯-舒茲《場所精神》


挪威建築理論家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79年出版了《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施植明中譯,1995),書中闡述了源自古羅馬的人所認為「場所精神」,認為「每一種『獨立的』本體都有自己的靈魂(genius),守護神靈(guaraianspirit)這種靈魂賦予人和場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隨人和場所,同時決定了他們的特性和本質。」而這就是「場所精神」。諾伯-舒茲提醒場所(地點,place),不是物理學向度的空間(space),而是與社會文化連結,進而產生意義與認同的地方。

摘錄

建築從屬於詩意,它的目的在於幫助人定居。

人的存在意味著「在大地之上,蒼穹之下「,首先必須面對的就是自然場所,經由對自然場所的理解,人構築了人為場所。人透過對「物」「秩序」「特質」「陽光」與」時間「而得以理解自然場所;「物」與「秩序」屬於空間組織;「特質」與「陽光」屬於「造型特性」「時間」意味著恆常與變遷的向度——使 「空間組織」與「造型特性」成為「真實生活」的一部分。

運用「形象化」補充「象征化」的手法,使人得以將自然場所的意義轉化成人為場所的特性。因此造型特性——浪漫式、宇宙式、古典式、複合式——具體表達了特殊的場所精神。場所雖然會因其他的因素產生變遷,然而唯有在變遷中仍能掌握其場所精神才不至於造成場所的混亂與迷失。因此建築的目的不在於實踐抽象的理論,而是具體地表達場所精神以滿足人類居住的需求。[引自 譯跋]

遵循著建築的定義為「存在空間的具現」。「具現」更以「集結」(gathering)和「物」(things)的概念來解釋。「物」的原始意義是一種集結,而任何物的意義即其所集結為何。[引自 前言]

認同感和方向感是人類在世存有的主要觀點。因此認同感是歸屬感的基礎,方向感的功能在於使人成為人間過客(homo vitor),自然中的一部分。[引自第21頁]

尊重場所精神並不表示抄襲舊的模式,而是意味著肯定場所的認同性並以新的方式加以詮釋。[引自第182頁]

對沙漠居住者而言,場所精神即是真神的表征。[引自第44頁]

環境與信仰。猶太教和基督教發源於沙漠。

沒有天花時,天空即扮演上方邊界的角色,空間雖然有橫向邊界,還是屬於「外部空間」的一部分。因此空間的光線若來自上方便有一種既是內部和外部的奇怪感受。[引自第59頁]

羅馬建築中「既有的」條件是以量體和空間作為原始的整體。「人在軟的岩石上鑿出空間,而不是建造一個『相對物』,像希臘神殿一樣,面對人……。人寧可鑽進不定形的事物裡,創造力是為自己完成一個存在的空間」…………羅馬人接收古典的柱式用來「人性化」他們的存在空間。[引自第164頁]

(《建築中的意圖》)對知覺和象征性加以透徹的探討,同時強調人不能僅由科學的理解獲得一個立足點。人需要象征性的東西,也就是「表達生活情境」的藝術作品。本書仍主張藝術作品的概念系生活情境的「具現」(concretization)。人的基本需求在於體驗其生活情境是富於意義的,藝術作品的目的則在於「保存」並傳達意義。[引自 前言]

場所精神的形成是利用建築物給場所的特質,並使這些特質和人產生親密的關係。

當人定居下來,一方面它置身於空間中,同時也暴露於某種環境特性中。這兩種相關的精神更可能稱之為「方向感」和「認同感」。想要獲得一個存在的立足點,人必須要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他必須曉得身置何處。而且他同時得在環境中認同自己,也就是說,他必須曉得他和某個場所是怎樣的關係。

山丘和河流是相對而互補的力量,這股力量使得自然變得生氣蓬勃而具表現力。[引自第85頁]

人「吸收」環境,並使建築物或物在其中形成焦點。因此物「詮釋」了自然,並使其特征明顯化,所以物本身變得非常有意義。[引自第17頁]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une 24, 2024 at 5:55pm

講好廣袤大地上的中國故事

猶如一曲田園牧歌,又充滿人生況味……最近,改編自散文集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持續熱播,觀眾感嘆「一秒鐘都捨不得快進」。劇集熱播帶動了文學原著的閱讀熱、拍照打卡的旅游熱,再次證明優質文藝作品具有強烈感染力,可以產生強大社會效益。

文藝作品的好品質從哪裡來?如何讓好作品層出不窮?透視《我的阿勒泰》《山海情》《人世間》等叫好又叫座的優秀國產影視劇,回眸近年來文藝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輝煌歷程,不難得出一些深刻啟示。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好作品產生在躍動的時代脈搏裡、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像《山海情》,創作團隊「扎」在戈壁灘上,從一村一鎮、一家一戶「寫」起,「寫」出了連接閩寧、貫通山海的中國夢,「寫」出了脫貧攻堅的時代主旋律和大氣象。生活是遼闊的也是細膩的,是靜水流深也是波瀾壯闊。懷一顆真誠的藝術之心,觀照人生百態、深入生活本質,摹寫社會實踐、謳歌人民奮斗,這正是劇集火爆「出圈」的密碼。

文以載道,歌以詠言。好作品總是為人民而作,契合群眾精神需求,給人以希望和力量。小說《人世間》的作者梁曉聲說:「我從未在感情上和勞動大眾及他們的生活脫節。」電視劇《人世間》能讓「全家人都愛看」,就在於劇中三代人的故事,讓觀眾重溫了新中國走過的奮斗路。劇中一個個人物,都是從歷史中、生活中「走」出來的真實的人、感性的人。人們從人物的情懷和夢想、道義與擔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正是藝術形象的典型性,讓作品富有審美意味。好作品是創作者和受眾共同完成的。一部作品有沒有感染力,關鍵就在於創作者是否讀懂了觀眾的審美期待和精神需求。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時代在變化,技術在發展,觀眾的審美意趣也在更迭。既要守正,遵循文藝創作普遍規律;又要創新,在題材選擇、人物塑造、敘事手法、視聽表達等多個維度中尋變量,作品才能讓觀眾眼前一亮、心頭一熱。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短短8集,以長鏡頭、高畫質的方式讓觀眾「無損」感受到阿勒泰的人文風情,藝術共鳴由此而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民族團結主題,伴隨如詩如畫的風光和質朴有趣的故事,仿佛初夏的微風吹拂進觀眾的心中,泛起陣陣漣漪。

「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從黑土地滋養的大東北到多民族聚居的大西南,從燈火輝煌的大都市到振興發展的小山鄉,廣袤的中國大地上,中國式現代化氣象萬千,中國故事無處不在。願更多創作者的心靈向生活打開,腳步向遠方丈量,推動文藝創作走向天高地闊的新天地,不斷吹響時代奮進的號角。(2024-06-13 來源: 利川市場監管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une 23, 2024 at 9:28am

伍爾芙·密封的容器

她凝視那穩定的光芒、那冷酷無情的光芒,它和她如此相像,又如此不同,要不是還有她所有那些思想,它會使她俯首聽命(她半夜醒來,看見那光柱曲折地穿越他們的床鋪,照射到地板上),她著迷地、被催眠似地凝視著它,好像它要用它銀光閃閃的手指輕觸她頭腦中一些密封的容器,這些容器一旦被打開,就會使她周身充滿了喜悅,她曾經體驗過幸福,美妙的幸福,強烈的幸福,而那燈塔的光,使洶湧的波濤披上了銀裝,顯得稍爲明亮,當夕陽的餘晖褪盡,大海也失去了它的藍色,純粹是檸檬色的海浪滾滾而來,它翻騰起伏,拍擊海岸,浪花四濺;狂喜陶醉的光芒,在她眼中閃爍,純潔喜悅的波濤,湧入她的心田,而她感覺到:這已經足夠了!已經足夠了!
(摘自:弗吉尼亞·伍爾芙:到燈塔去 27)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March 28, 2024 at 5:29am


刘崇汉·独立前北根华人简史


(刘崇汉:《独立前北根华人简史》,收录在刘崇汉主编:《彭亨华族史资料汇编》, 关丹:彭亨华团联合会,1992年,第140页。)

[]早期的北根华人

早在12世纪,彭亨海岸线及彭亨河口交界处,即北根及瓜拉彭亨一带,已建立了 一个商埠。根据葡萄牙学者伊利地业(M. G. de Eredia)在1597-1600年的黄金半岛报告中指出,彭亨是14世纪以前马来半岛中最重要的一邦。 那时候的北根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主要的原因包括当时的彭亨河港 阔水深,船只停泊非常便利,加上彭亨内地盛产黄金和锡,天然物产亦非常丰富。 当时中国的商船及华族商人到北根港口及彭亨内地进行贸易相当频繁,而彭亨於 1378 年及1411年至1416年之间更多次遣使至中国,建立密切的邦交。

虽然彭亨曾於1454年被马六甲征服,而马六甲又於1511年被葡萄牙人统治,但北根未受到太大的干预。北根作为彭亨的贸易中心有更迅速的发展。在北根,前来进行贸易的中国商船更加频繁,其他的商人来自其他马来土邦、暹罗、马来群岛, 甚至来自阿拉伯。15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期的北根政治稳定,人口迅速增长,农 商业发达。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北根出现了华族商人的社区。 荷兰航海者弗罗里斯(Floris)曾写道:1612年9月柔佛军队曾烧毁北根的华人 村。

1838年间,有一位马来人作家鸭都拉在他的航海记(Pelayaran)中有一段这麽的叙述:取道丁加奴时,曾在瓜拉彭亨 登岸,沿彭亨河航至华人村,即北干峇鲁(Pekan Bahru)发现有数百名华人和马 来人浑身武装,在岸上等着,那时盘陀诃罗(财务大臣)和华人工头已到齐赖的金矿去了,当时华人村的华人是客家人,他们与马来人或峇里女人通婚,但子女说的是华语,而非马来语。由上述可见华人很早就在北根定居下来了。

从17世纪至18世纪,彭亨东部海岸线出现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局面,加上海盗的扰 乱,北根的农商业地位逐渐衰落。 19 世纪彭亨统治者亚里在位时,他致力恢复彭亨河及东海岸的贸易。他除了本身 经营矿场外,也鼓励欧人与华人从事贸易及开发金矿和锡矿。当时彭亨约有数千至 1 万2000名华人。

一位名叫Medhurst的外国人曾於1824年到访北根,他估计北根 的华人约有5000人。他的报告也指出,当时的统治者亚里规定每位离开彭亨回中国的华人须缴交相等於12英磅的税金。

当亚里於1857年去世後,彭亨陷入内战中,州内的华人矿工、华商及马来农民受到两个敌对马来集团极大的压力,受害也最大。北根华人的财产和生计再一次因 动乱遭到破坏。1885年彭亨的华裔人口降至数百人,而北根的华裔人口也大大减少。(下續)

延續閱讀:

《愛墾鄉頻道》

做客 特色小鎮

愛墾慕課·在地篇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March 27, 2024 at 4:55pm

 [二] 英殖民地时期的北根华人

至1888年为止,彭亨的交通主要依赖森林小道、海及河流。彭亨河是彭亨州内商旅及货物所依赖的最重要运输线,因为彭亨河的运输费远比陆上运输费来得低。 北根发展为重要的商埠与彭亨河的运输线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北根的华人除经营 生意,收购土产及与停泊在港口的船只(包括中国及外国人的商船)进行贸易外, 不少北根华人商家通常雇用来自苏门答腊或吉兰丹的马来人在彭亨河上运输货物。

 位於槟绒(Penjom)的欧洲人矿务公司,拥有本身的船只川行於瓜拉彭亨/北根 及槟绒之间,华人商家则成为货品的供应商。另外一些华商则收购土产输出至新加坡。

北根华裔人口在英殖民地政府时期逐渐回升,1888年彭亨的华人估计不超过1500 人,到了1891年彭亨的华人总数已达到3241人,主要分布在北根及矿区如槟绒、 林明、关丹及劳勿等区一带。虽然如此,华人在北根仍属於少数。

1911年的华裔 人口仅占北根总人口的3%左右。 英殖民地政府时期,定期川行於新加坡及瓜拉彭亨之间的船只服务也促进了更多华工及华商进入北根工作和经商。根据北根父老追述,从前大帆船也从新加坡运载货物至北根,然後开往关丹、淡马鲁、文德甲及而连突等地。

瓜拉彭亨的捕鱼业为北根提供了新鲜的鱼类海产。北根的一些华人商家向瓜拉彭亨及邻近的渔村收购鱼产制成咸鱼外销。 1898 年期间彭亨州内的欧洲人及华人资本曾在瓜拉彭亨发展椰园,面积各为数百亩。至於其他农业活动,并无多大的发展。

北根的经济发展并不蓬勃,基本上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彭亨土酋的反叛活动使到参政司制度迟至1895年才能较全面展开。

(二)英殖民地政府於1897年把彭亨首府及行政中心迁到立啤。

(三)北根的华裔人口极少,加上华人资本并未踊跃以北根为投资目标,新的华 人移民可说少又少。 北根的华人早期聚居在老北根,後来才搬到新北根。

[三] 我国独立前的北根华人社会

北根的华人多聚居於市区,只有零星的华人散居在渔村或其他郊外地区。 北根市区面向北根河,市区中四条街道形成一个井字,其中唯一以华人名字命名的是邓贵街 (Jalan Teng Quee)。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