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多彩“海絲”故事詮釋“天涯若比鄰”
新華社福州10月15日電(記者鄧倩倩)福州馬尾,東海之濱。歷史上世界各國的海船紛至沓來,看到馬尾港的羅星塔便知到了中國。如今,來自美國、法國、英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海洋文化研究專家學者相聚馬尾,在日前舉辦的世界海洋文明交流互鑒論壇上,共話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歷史與未來。
福州曾以茶港馳名中外。以馬尾羅星塔爲比賽起點、終點在倫敦或紐約等地的船塢,發生在19世紀下半葉的“運茶比賽”至今爲海內外熟知。
1871年抵達福州參與運茶比賽的英國快速機帆船“卡蒂薩克號”,如今停泊在英國格林威治碼頭,已接待逾170萬名遊客。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卡蒂薩克館館長露易斯·馬可法萊恩在論壇上發表了自己對卡蒂薩克號的研究成果。根據船舶日誌、報紙、外交部通信等材料,她還原了卡蒂薩克號到訪福州的過程。她認爲,從福州出發的運茶比賽也成爲英國運茶快船發展進入高潮的標誌性事件。
“德化的白、武夷的綠,南下東南亞,北上恰克圖,遠銷世界各地。”中國航海博物館副館長王煜説,“海絲”遺珍因此打上了許多福建印記,源自福建的媽祖信仰,已經廣佈海內外,至今香火旺盛;從廈門港出發的“泰興號”古船,以及衆多的海底沉船,依然像時間膠囊一般,等待着探尋和發掘。
隨舟所至,華人足跡遍佈全球。“中國東南沿海的先民早在16世紀以前,就已有組織地下南洋,形成‘海絲’沿線的各地華人聚落。他們以中華傳統文化作爲集體認同,並將信俗生態帶到當地。”馬來西亞道理書院院長王琛發説。
“海絲”沿線的文明互鑒比比皆是,明清時期中國與琉球的交流往來便是其一。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賴正維在論壇上回溯了這段歷史:通過琉球使團、閩人三十六姓及其後裔、中國冊封使團等人員密切往來,福建先進的造船航海技術及商品、文化源源不斷傳入琉球,極大促進了琉球海外交通和中介貿易的發展,同時促進了福建造船工藝的提高及商品經濟的繁榮。
海上絲綢之路串聯起的國度和地域,至今仍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例如,在日本,有與福建同名的黃蘗山、萬福寺,以“黃蘗”爲名的事物40多種。其源頭正是1654年福清黃蘗山萬福禪寺隱元禪師從福建東渡長崎,在日本開創黃蘗宗,其影響跨越四個世紀。
本次世界海洋文明交流互鑒論壇是2023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分論壇之一,2023世界航海裝備大會於10月12日至15日在福州市舉行,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主辦,福州大學與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承辦。論壇期間,以“潮起東南 海歌閩聲”爲主題的福建海洋文化展也在中國船政文化城拉開帷幕。
(2023-10-15;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一臺六分儀·簡評段義孚《戀地情結》
著名地理學家段義孚(TuanYi-Fu)的代表作《戀地情結》(Topophilia),簡體中文版已經在2018年由商務印書館發行,這一著作的合作譯者是志丞、劉蘇兩位老師。
國內地理學界對段義孚不會陌生,他是人文主義地理學(Humanistic Geography)的重要代表人物。段義孚早年學習地貌學,但很快便將學術興趣轉向人地關係與人文主義地理學。他將地理學、現象學、符號學、生理學、歷史學等多門學科融會貫通,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地理學研究。《戀地情結》就是這樣一本代表了他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水準的學術著作。這本書由15個部分組成,分別從生理感受、心理狀態、宇宙哲學、民族中心主義、個體、文化、環境、土地、景觀、城市等方面與地理學的關係來闡述「戀地情結」這一主題。是書一經出版,便在西方地理學界名聲大噪,成為美國很多地理院系的參考書目。
「戀地情結」一詞的所有權屬於美國詩人W. H. Auden,他於1948年在一篇推介英國詩人John Betjeman的作品時首次使用這個詞語。[1]這個詞被用來表達人、場所、環境之間的感情連結。這本書所代表的人文主義地理學力求在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中達到一個平衡點,相信這對於習慣了接受唯物主義思想的我們來說,初次閱讀的沖擊力相當大(當然,學界早已走出了那個一味崇尚唯物主義而批判唯心主義的時代)。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科注重跨學科研究與合作,尤其是心理學的作用日益凸顯。[2]原因顯而易見,因為人並非完全受理性控制,而所有科學在21世紀又都呈現出社會科學化的趨勢。[3]地理學也不例外,在這本書的開頭,段義孚就以感官為切入點,通篇強調感官感覺、心理狀態對於認知世界的重要性。段義孚認為,要研究人地關係,就首先要研究人類自己,「人文問題,無論是經濟的、政治的還是社會的,都受到心理動機、價值觀與態度的深刻影響」。[4]人作為一個個體,他認識世界,就是從調動各個感官去感知環境開始的。通過調動所有感官,人們才形成了空間(space)與地方(place)的概念。在談到這兩個地理學最核心的概念時,段義孚用直觀感受對二者進行描述定義,認為二者相互依存,無法拋開一個談論另一個。這對於地理學理論方法不得不謂之是一大創新。這對於歷史地理、環境史等學科研究也有借鑒意義。
空間與地方的觀念在段氏另一巨著《空間與地方》中有專門的研究。[5]段義孚以感覺來定義空間與地方。段認為,空間與地方本身的定義十分模糊,不存在嚴格的邊界,二者並非是不可轉化的。人們對地方的依戀來自於對地方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因此地方本身應是封閉的——封閉使人感到安全;空間則是開放的、無邊界的——空曠使人感覺到憂懼。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當人們長期處於一個空間,並對其越來越熟悉之後,那空間就會轉變為地方。[6]
人地關係是這些學科的重要關注領域,但長期以來,從業人員一味追求量化研究,與自然科學接軌,卻忽視了對人本身的關懷,這種觀念趨勢學者對所謂「真實客觀」趨之若鶩,幾乎要回到蘭克史學的老路子上去,但這種趨勢有時,甚至在大多時候,都嚴重阻礙了研究工作的進展。以方位觀念研究為例,對於歷史學者來說,大多數人很難說清楚「東西南北」與「中」之間的關係。段義孚則拋棄文獻的桎梏,以矛盾的觀點來處理二者之間的關係,認為「『中央』這個概念也作為明晰的四面八方的概念的調和者而存在」。[7]當然,這個理論究竟正確與否還有待進一步檢驗,但書中所提供的新思維新理論卻是值得我們參考借鑒的。
人文主義地理學之所以受到學界重視和推崇,就是在於它使得地理學再次有了人文關懷,[8]在以往的各種地理學流派中,幾乎都將人類本身從研究主體中剝離出去。[9]在上世紀中後期的地理學界中,學者越來越傾向於利用數理技術來處理研究對象,[10]甚至一度淪為程式化分析。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地理學嚴重的「空心化」現象。地理學作為一門古老的研究地域的科學,最早它只回答what和where——一種文學色彩很濃的解答方式。但在洪堡(A. Humboldt)和李特爾(Ritter)兩位地理學大師之後,廣義的地學(Erdkunde / Erdbeschreibung)開始分裂,很多研究領域紛紛獨立出去:氣象學、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水文學……等這一切完成之後,人們回過頭再看他們的鼻祖——地理學,竟發現地理學已經被肢解得體無完膚,似乎地理學自己已經不剩下什麽研究領域了。為了捍衛地理學,執業者不得不放棄老一套的研究方式,轉向回答how和why,要回答這些問題,就不得不將文學傳統轉移至數理方法,因此,3S(GPS & RS & GIS)技術的及時出現可謂拯救了地理學。但量化研究解決不了所有地理學問題,尤其是涉及人地關係的問題。因此,段義孚重拾對人的重視,回歸到地理學本來的傳統,這不得不說是又一次地理學的革命,也讓大眾了解到,地理學並非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科。
[1] 志丞、劉蘇:《戀地情結▪譯後記》,商務印書館,2018年,第402頁。
[2] [美]王晴佳:《為什麽情感史研究是當代史學的一個新方向?》,《史學月刊》2018年第4期,第5-6頁。
[3] 孫俊:《知識地理學:空間與地方間的敘事轉型與重構》,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第65-73頁。
[4] [美]段義孚:《戀地情結》,志丞、劉蘇譯,商務印書館,2018年,第1頁。
[5] [美]段義孚:《空間與地方》,王志標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
[6] 可參看王健等:《地方感何以可能——兼評段義孚〈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一書》,《民族學刊》2016年第5期,第15-19頁。詳細內容可參看段義孚《空間與地方》第5章內容。
[7] [美]段義孚:《戀地情結》,第22頁。
[8] 唐曉峰:《還地理學一份人情》,《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3年第6期,第56-57頁。
[9] Tim Cresswell, Geographic Though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 2013, p.105.
[10] 張雷:《張雷評段義孚:無土時代的戀地情結》,《上海書評》2018年11月2日。
重新發現人、回歸人本位的趨勢同樣值得歷史學界注意,多年以來,歷史學界沈迷於制度史研究,同樣偏離了對人的關注。制度史研究並非不好,恰恰相反,它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歷史學發展,但與此同時,學界不應該輕視傳統上對人的研究。歷史學界與社會大眾的脫節有目共睹,為什麽社會上那麽多歷史愛好者和中學生都口口聲聲說自己喜歡歷史,卻討厭歷史學,大抵原因就在於此。
地理學對人的研究自然體現在不同區域人的差異上。段義孚在書中《戀地情結與環境》這一部分的觀點值得重視。他在書中區別了兩種愛國主義:地方性的和帝國性的。地方性的愛國主義必定以地理事物為基礎,而帝國性愛國主義的基礎是「自我中心主義和自豪感」,完全沒有現實存在的地理事物為支撐。他強調,「人的生理需求是建立在一個尺度適當的地域中的」,「人的情感無法覆及一個帝國」。[11]因此,一個國家中,不同地域居民對疆域、國家的認同感也是不同的。以日本為例,即使所有日本居民都支持日本對北方四島的主權要求,但北海道居民對北方四島的情感一定會比九州島居民的情感更強烈,因為他們在地理上更接近。在歷史學、邊疆學的研究中,族群認同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議題。葛兆光、姚大力、黃興濤等學人在這一領域用力頗多,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我們也應當指出,如果能夠注意到政權內部不同區域人群的認同差異,那麽研究將更上一層樓。
《戀地情結》出版於上世紀70年代,這正是「景觀」(landscape)這一概念,在西方地理學界,尤其是美國地理學界,最盛行的時候。[12]段義孚的書也多圍繞景觀展開。段義孚在第十章《從宇宙到景觀》中提及了中國人的景觀與藝術。與巫鴻一樣,[13]段義孚將目光投向中國古代的山水畫,他指出「與其說畫作裏展示的是一處景觀或一片地方,不如稱其為『山水』,是對山和水的重新組織」[14]。段在研究中注意到,中國的山水畫藝術與西方畫作不同,它根本沒有一種嚴格的直線透視法,在山水畫中可以存在不同的透視點。這使得山水畫更像是眾多不同景觀的堆棧。顯然,中國的攝影學也受到這種山水畫技法的影響,用攝影學的術語說,這是一種「集錦」手法。[15]這種對景觀的處理不僅只影響了藝術界,對於建築景觀設計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任何一處具有重要意義的建築景觀中,每一個設計元素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所有元素的組合,即是其背後不同寓意的組合。這對於理解建築史、景觀學來說意義重大。
如果把人類社會看做是時間、空間兩個維度齊頭並進的話,那麽歷史學就是研究時間維度的科學,地理學就是研究空間維度的科學,但是歷史學不能不注重空間維度,地理學也不得不注重時間維度。但在地理學的實際研究中,卻或多或少地出現了對時間的忽視,這一點在國內學界尤其嚴重,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國內地理學界對歷史地理學的忽視。《戀地情結》對這種現象提出了批評,重新發掘地理學中的時間。書中提出了兩個概念,即循環的時間觀與線性的時間觀。作者企圖用兩種時間觀來統一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但著墨不多,未能達到這一目的。
張雷為段義孚《戀地情結》寫作書評,使用了作家趙本夫的小說《無土時代》用作標題。顯然,在無土時代已經來臨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調整戀地情結與城市化之間的脆弱關係,恐怕是地理學迫切需要回應的問題。《戀地情結》中最後4章內容值得我們深思。城市化與鄉土、郊區的關係應該是怎麽樣的?旅遊城市的宣傳策略應該如何把握?如何合理規劃城市空間?這都是我們在發展中需要直面的問題。段氏的觀點為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戀地情結》寫作的大背景是段義孚對地理學界20世紀中後期計量革命的反動,他敏銳地意識到僅僅依靠計量方法的地理學是無法讓社會滿意的,要想把人地關係研究透徹,就必須得關注人文,重拾敘述傳統。段義孚作為地理學家,但他的知識卻不局限於專業本身,在寫作中,他融會貫通了歷史學、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多學科知識,讀來讓人大呼過癮,且不覺突兀,這不得不說是他多年學術功底的積澱。
如果要說遺憾,那就是這本書的中譯本問世太晚。作為一部70年代出版的著作,直到40多年後才譯成中文出版,不得不說是國內學界的遺憾。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地理學與西方地理學的鴻溝,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遲鈍。希望今後我們國內學者也能出版一部這樣既經得住時間考驗又暢銷的地理學術著作。
[11] [美]段義孚:《戀地情結》。第150頁。
[12] [美]普雷斯頓▪詹姆斯,傑弗雷▪馬丁:《地理學思想史》,李旭旦譯,商務印書館,1989年,第371-398頁。
[13] [美]巫鴻:《時空中的美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14] [美]段義孚:《戀地情結》。第206頁。
[15] 這一手法的集大成者是中國著名風光攝影家郎靜山,對他的集錦手法研究可參看靳泉:《在當代文化語境下解讀郎靜山的集錦攝影》,《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5年第3期,第40-42頁;馬夢雅:《郎靜山集錦攝影藝術研究》,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董良:《郎靜山和安塞爾▪亞當斯的風光攝影美學特征研究》,太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發布於 2020-03-21 知乎)
渤泥·史籍記載
梁書
婆利國,在廣州東南海中洲上,去廣州二月日行。國界東西五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一百三十六聚。土氣暑熱,如中國之盛夏。谷一歲再熟,草木常榮。海出文螺、紫貝。有石名蚶貝羅,初采之柔軟,及刻削為物乾之,遂大堅強。其國人披吉貝如帊,及為都縵。王乃用班絲布,以瓔珞繞身,頭著金冠高尺余,形如弁,綴以七寶之飾,帶金裝劍,偏坐金高坐,以銀蹬支足。侍女皆為金花雜寶之飾,或持白毦拂及孔雀扇。王出,以象駕輿,輿以雜香為之,上施羽蓋珠簾,其導從吹螺擊鼓。王姓憍陳如,自古未通中國。問其先及年數,不能記焉,而言白凈王夫人即其國女也。
天監十六年,遣使奉表曰:「伏承聖王信重三寶,興立塔寺,校飾莊嚴,周遍國土。四衢平坦,清凈無穢;臺殿羅列,狀若天宮;壯麗微妙,世無與等。聖主出時,四兵具足,羽儀導從,布滿左右。都人士女,麗服光飾。市廛豊富,充積珍寶。王法清整,無相侵奪。學徒皆至,三乘競集。敷說正法,雲布雨潤。四海流通,交會萬國。長江眇漫,清泠深廣。有生咸資,莫能消穢。陰陽和暢,災厲不作。大梁揚都聖王無等,臨覆上國,有大慈悲,子育萬民。平等忍辱,怨親無二。加以周窮,無所藏積。靡不照燭,如日之明;無不受樂,猶如凈月。宰輔賢良,群臣貞信,盡忠奉上,心無異想。伏惟皇帝是我真佛,臣是婆利國主,今敬稽首禮聖王足下,惟願大王知我此心。此心久矣,非適今也。山海阻遠,無緣自達,今故遣使獻金席等,表此丹誠。」普通三年,其王頻伽復遣使珠貝智貢白鸚鵡、青蟲、兜鍪、琉璃器、吉貝、螺杯、雜香、藥等數十種。
隋書
婆利國,自交趾浮海,南過赤土、丹丹,乃至其國。國界,東西四月行,南北四十五日行。王姓剎利邪伽,名護濫那婆。官曰獨訶邪拿,次曰獨訶氏拿。國人善投輪,其大如鏡,中有竅,外鋒如鋸,遠以投人,無不中。其余兵器,與中國略同,俗類真臘,物產同於林邑。其殺人及盜,截其手;奸者,鎖其足,期年而止。祭祀必以月晦,盤貯酒肴,浮之流水。每十一月必設大祭。海出珊瑚。有鳥名舍利,解人語。古宕 隋大業十二年,遣使朝貢,後遂絕。於時南荒有丹丹、盤盤二國,亦來貢方物,其風俗、物產,大抵相類雲。
舊唐書
婆利國,在林邑東南海中洲上,其地延袤數千里,自交州南渡海,經林邑、扶南、赤土、丹丹數國乃至焉。其人皆黑色,穿耳附榼。王姓剎利耶伽,名護路那婆,世有其位。王戴花形如皮弁,裝以真珠瓔珞,身坐金床。侍女有金花寶縷之飾,或持白拂孔雀扇。行則駕象,鳴金擊鼓吹蠡為樂。男子皆拳髮,被古貝,布橫幅以繞腰。風氣暑熱,恒如中國之盛夏。谷一歲再熟。有古貝草,緝其花以作布,粗者名古貝,細者名白赩。貞觀四年,其王遣使隨林邑使獻方物。
宋史
勃泥國在西南大海中,去阇婆四十五日程,去三佛齊四十日程,去占城與麻逸國各三十日程,皆計順風為則。其國以版為城,城中居者萬餘人,所統十四州。其王所居屋覆以貝多葉,民舍覆以草。在王左右者為大人。王坐繩床,若出,即大布單坐其上,眾舁之,名曰阮囊。戰鬥者則持刀被甲,甲以銅鑄,狀若大筒,穿之於身,護其腹背。
其地無麥,有麻稻,又有羊及雞魚,無蠶絲,用吉貝花織成布。飲椰子酒。婚聘之資,先以椰子酒,檳榔次之,指環又次之,然後以吉貝布,或量出金銀成其禮。喪葬亦有棺斂,以竹為輦,載棄山中。二月始耕則祀之,凡七年則不復祀矣。以十二月七日為歲節。
地熱,多風雨。國人宴會,鳴鼓、吹笛、擊鈸,歌舞為樂。無器皿,以竹編貝多葉為器盛食,食訖棄之。其國鄰於底門國,有藥樹,取其根煎為膏,服之及塗其體,兵刃所傷皆不死。前代未嘗朝貢,故史籍不載。
太平興國二年,其王向打遣使施弩、副使蒲亞里、判官哥心等賫表貢大片龍腦一家底、第二等八家底、第三等十一家底、米龍腦二十家底、蒼龍腦二十家底,凡一家底並二十兩;龍腦版五、玳瑁殼一百、檀香三橛、象牙六株。
表云:「為皇帝千萬歲壽,望不責小國微薄之禮。」其表以數重小囊緘封之,非中國紙,類木皮而薄,瑩滑,色微綠,長數尺,闊寸餘,橫卷之僅可盈握。其字細小,橫讀之。以華言譯之,云:「勃泥國王向打稽首拜,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願皇帝萬歲壽,今遣使進貢。
向打聞有朝廷,無路得到。昨有商人蒲盧歇船泊水口,差人迎到州,言自中朝來,比詣阇婆國,遇猛風破其船,不得去。此時聞自中國來,國人皆大喜,即造舶船,令蒲盧歇導達入朝貢,所遣使人只願平善見皇帝。每年令人入朝貢,每年修貢,慮風吹至占城界,望皇帝詔占城,令有向打船到,不要留。臣本國別無異物,乞皇帝勿怪。」其表文如是。詔館其使於禮賓院,優賜以遣之。
元豐五年二月,其王錫理麻喏復遣使貢方物,其使乞從泉州乘海舶歸國,從之。(下續)(百度百科)
(渤泥古國/上續)明史浡泥,宋太宗時始通中國。洪武三年八月命禦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往使。自泉州航海,閱半年抵阇婆,又逾月至其國。王馬合謨沙傲慢不爲禮,秩責之,始下座拜受詔。時其國爲蘇祿所侵,頗衰耗,王辭以貧,請三年後入貢。秩曉以大義,王既許諾,其國素屬阇婆,阇婆人間之,王意中沮。秩折之曰:“阇婆久稱臣奉貢,爾畏阇婆,反不畏天朝邪?”乃遣使奉表箋,貢鶴頂、生玳瑁、孔雀、梅花大片龍腦、米龍腦、西洋佈、降真諸香。八月從敬之等入朝。表用金,箋用銀,字近回鶻,皆鏤之以進。帝喜,宴賚甚厚。八年命其國山川附祀福建山川之次。
永樂三年冬,其王麻那惹加那遣使入貢,乃遣官封爲國王,賜印誥、敕符、勘合、錦綺、彩幣。王大悅,率妃及弟妹子女陪臣泛海來朝。次福建,守臣以聞。遣中官往宴賚,所過州縣皆宴。六年八月入都朝見,帝獎勞之。王跪緻詞曰:“陛下膺天寶命,統一萬方。臣遠在海島,荷蒙天恩,賜以封爵。自是國中雨暘時順,歲屢豐登,民無災厲,山川之間,珍奇畢露,草木鳥獸,亦悉蕃育。國中耆老咸謂此聖天子覆冒所緻。臣願睹天日之表,少輸悃誠,不憚險遠,躬率家屬陪臣,詣闕獻謝。”帝慰勞再三,命王妃所進中宮箋及方物,陳之文華殿。王詣殿進獻畢,自王及妃以下悉賜冠帶、襲衣。帝乃饗王於奉天門,妃以下饗於他所,禮訖送歸會同館。禮官請王見親王儀,帝令準公侯禮。尋賜王儀仗、交倚、銀器、傘扇、銷金鞍馬、金織文綺、紗羅、綾絹衣十襲,餘賜賚有差。十月,王卒於館。帝哀悼,輟朝三日,遣官緻祭,賻以繒帛。東宮親王皆遣祭,有司具棺槨、明器,葬之安德門外石子岡,樹碑神道。又建祠墓側,有司春秋祀以少牢,諡曰恭順。賜敕慰其子遐旺,命襲封國王。
遐旺與其叔父上言:“臣歲供爪哇片腦四十斤,乞敕爪哇罷歲供,歲進天朝。臣今歸國,乞命護送,就留鎮一年,慰國人之望。並乞定朝貢期及傔從人數。”帝悉從之,命三年一貢,傔從惟王所遣,遂敕爪哇國免其歲供。王辭歸,賜玉帶一、金百兩、銀三千兩及錢鈔、錦綺、紗羅、衾褥、帳幔、器物,餘皆有賜。以中官張謙、行人週航護行。
初,故王言:“臣蒙恩賜爵,臣境土悉屬職方,乞封國之後山爲一方鎮。”新王復以爲言,乃封爲長寧鎮國之山。禦製碑文,令謙等勒碑其上。其文曰:上天佑啟我國家萬世無疆之基,誕命我太祖高皇帝全撫天下,休養生息,以治以教,仁聲義問,薄極照臨,四方萬國,奔走臣服,充湊於廷。神化感動之機,其妙如此。朕嗣守鴻圖,率由典式。嚴恭祗畏,協和所統。無間內外,均視一體。遐邇綏寧,亦克承予意。
乃者浡泥國王,誠敬之至,知所尊崇,慕尚聲教,益謹益虔,率其眷屬、陪臣,不遠數萬里,浮海來朝,達其志,通其欲,稽顙陳辭曰:“遠方臣妾,丕冒天子之恩,以養以息,既庶且安。思見日月之光,故不憚險遠,輒敢造廷。”又曰:“覆我者天,載我者地。使我有土地人民之奉,田疇邑井之聚,宮室之居,妻妾之樂,和味宜服,利用備器,以資其生,強罔敢侵,衆罔敢暴,實惟天子之賜。是天子功德所加,與天地並。然天仰剛見,地蹐則履,惟天子遠而難見,誠有所不通。是以遠方臣妾,不敢自外,逾歷山海,躬詣闕延,以伸其悃。”朕曰:“惟天,惟皇考,付予以天下,子養庶民。天與皇考,視民同仁,予其承天與皇考之德,惟恐弗堪,弗若汝言。”乃又拜手稽首曰:“自天子建元之載,臣國時和歲豐,山川之藏,珍寶流溢,草木之無葩者皆華而實,異禽和鳴,走獸蹌舞。國之黃叟咸曰,中國聖人德化漸暨,斯多嘉應。臣土雖遠,實天子之氓,故奮然而來覲也。”朕觀其言文貌恭,動不逾則,悅喜禮教,脫略夷習,非超然卓異者不能。稽之載籍,自古逷遠之國,奉若天道,仰服聲教,身緻帝廷者有之。至於舉妻子、兄弟、親戚、陪臣頓首稱臣妾於階陛之下者,惟浡泥國王一人;西南諸蕃國長,未有如王賢者。王之至誠貫於金石,達於神明,而令名傳於悠久,可謂有光顯矣。
茲特錫封王國中之山爲長寧鎮國之山,賜文刻石,以著王休,於昭萬年,其永無斁。系之詩曰:“炎海之墟,浡泥所處。煦仁漸義,有順無迕。撦撦賢王,惟化之慕。導以象胥,遹來奔赴。同其婦子、兄弟、陪臣,稽顙闕下,有言以陳。謂君猶天,遺以休樂,一視同仁,匪偏厚薄。顧茲鮮德,弗稱所云。浪舶風檣,實勞懇勤。稽古遠臣,順來怒趌。以躬或難,矧曰家室。王心亶誠,金石其堅。西南蕃長,疇與王賢。矗矗高山,以鎮王國。鑱文於石,懋昭王德。王德克昭,王國攸寧。於萬斯年,仰我大明。”
八年九月遣使從謙等入貢謝恩。下年復命謙賜其王錦綺、紗羅、彩絹凡百二十匹,其下皆有賜。十年九月,遐旺偕其母來朝。命禮官宴之會同館,光祿寺旦暮給酒饌。明日,帝饗之奉天門,王母亦有宴。越二日,再宴,賜王冠帶、襲衣,王母、王叔父以下,分賜有差。明年二月辭歸。賜金百,銀五百,鈔三千錠,錢千五百緡,錦四,綺帛紗羅八十,金織文繡、文綺衣各一,衾褥、幃幔、器物咸具。自十三年至洪熙元年四入貢,後貢使漸稀。
嘉靖九年,給事中王希文言:“暹羅、占城、琉球、爪哇、浡泥五國來貢,並道東莞。後因私攜賈客,多絶其貢。正德間,佛郎機闌入流毒,概行屏絶。曾未幾年,遽爾議復,損威已甚。”章下都察院,請悉遵舊制,毋許混冒。
萬曆中,其王卒,無嗣,族人爭立。國中殺戮幾儘,乃立其女爲王。漳州人張姓者,初爲其國那督,華言尊官也,因亂出奔。女主立,迎還之。其女出入王宮,得心疾,妄言父有反謀。女主懼,遣人按問其家,那督自殺。國人爲訟冤,女主悔,絞殺其女,授其子官。後雖不復朝貢,而商人往來不絶。
國統十四洲,在舊港之西,自占城四十日可至。初屬爪哇,後屬暹羅,改名大泥。華人多流寓其地。嘉靖末,閩、粵海寇遺孽逋逃至此,積二千餘人。萬曆(1573年-1620年九月十九日,明神宗朱翊鈞年號)時,紅毛番強商其境,築土庫以居。其入彭湖互市者,所攜乃大泥國文也。諸風俗、物産,具詳《宋史》。(百度百科)
沙巴華人廟宇普陀寺
馬來西亞是一個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回教為馬國國教,大多數的馬來人信仰回教,華人以佛教、道教與天主教為主,印度人則信仰印度教。在沙巴,處處皆是各種宗教信仰的場所,包括伊斯蘭清真寺、回教祈禱所、教堂、禮拜堂和廟堂寺院等。普陀寺建於 1980年,位於斗亞蘭路盡頭(Tuaran Road),它襲承了中國寺院一貫的建築風格,是沙巴地區華人的信仰中心。寺廟的建材多是由中國運來,亭臺樓閣,雕樑畫棟,莊嚴的佛像與牌樓,承襲了中國寺院華麗又莊重的建築風格。
走進普陀寺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觀世音菩薩的大神像,觀音菩薩的輪廓和臺灣觀世音菩薩不同,呈現了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特色;進入正殿之前可看到左手邊的土地祠,簡單乾淨的擺飾可看出每日應有專人負責清潔整理,內部張貼的小海報反映了佛教的信仰觀念,像是以素齋祭拜、嚴禁一切腥葷等。
(《新加坡博物館群及馬來西亞沙巴客家會館觀摩考察報告》(pdf)/ 機關: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 作者:梁惠珠(籌備處典藏組組員) ;塗美芳(籌備處聘用副研究員) ;
劉振臺(籌備處聘用助理研究員) / 考察期間:98 年 12 月 14 日至 12 月 18 日)
(愛墾網·謝寶玉攝影)
羅芳伯·遊金山賦
蓋聞金山之勝地,時懷仰止之私衷。地雖屬蠻夷之域,界仍居南海之中。
歲值壬辰,節界應鐘。登舟自虎門而出,南征之馬首是東。攜手偕行,親朋百眾;同舟共濟,色相皆空。予自忖曰:既從虎門而出,定直達乎龍宮。無何遠望長天,覺宇宙之無盡;下臨無地,想雲路之可通。真如一葉輕飄,飛來萬里;好借孤帆逕達,乘此長風。時則從小港而入,舟人曰:金山至矣。但見滿江紅水,一帶長堤。林深樹密,渚淺波微。恍惚桃源仙洞,翻疑柳宅山居。兩岸迷離,千仞嵐光接翠;孤峰挺秀,四圍山色齊輝。幾樹斜陽,一溪秋水。兔魄初升,猿聲四起。不聞牧笛樵歌,那有高人逸士。山窮水盡,潺潺之泉酌關心;柳暗花明,喔喔之雞聲盈耳。
若夫地當熱帶,日氣薰蒸。草木曾無春夏,人事自有新舊。黃金地產,寶藏山興。欲求此中生活,須從苦里經營。雖云人力之當盡,實為造化之生成。至於名物稱呼各異,唐番應答攸殊。沙寮依然茅屋,巴歷原是金湖。或岩或山,上下設施一體;是擔是荷,往來實繁有徒。嗟嗟,早夜披星,滿眼之星霜幾易;晨昏沐浴,周身之雨汗交流。由郎蕩漾於懷中,乍分還合;刮子婆娑於水底,欲去仍留。幸黃金之獲益,羨白鏹之盈收。
予也材本鳩拙,志切鶯遷。耕辛憑舌,硯苦為田。愧乏經商資本,慚非宿學高賢。假館他邦,固既虛延歲月;奔馳道左,還期捆載凱旋。俾士作商,不憚萍蹤萬里;家貧親老,常懷客路三千。因而水繞白雲,時盼望於風晨月夕;倘得堂開畫錦,慶優遊於化日光天。噫嘻,蠻煙瘴雨,損體勞形,豈無志於定遠,又何樂乎少卿。遠適他鄉,原效陶朱之致富;登高作賦,實懷騷客之怡情。
乃作歌曰:巍巍獨立萬山巔,雲水蒼蒼自繞旋。如此好山如此水,蹉跎歲月亦潸然。
譯文:
我聽說過金山這個好地方,常常抱有羨慕的心情。它雖然是蠻夷化外之地,不過也還在我們中國南海的範圍之內。
壬辰年的十月,我從虎門登舟而出,征帆往東南方向前進。攜手同行的親朋好友有百餘人,大家同舟共濟,一切擔憂都拋到腦後去了。我暗自想到:既然是從虎門出去的,一定能夠順利地到達龍宮吧。不多久就進入了茫茫大海,遠望天空,覺得宇宙無比寬廣;一點陸地也看不到,倒有些像在通天的雲路上啊。真的像飄飛萬里的樹葉,乘著長風,直向金山。船只在一個小港靠陸,水手說:金山到了。只見滿江紅色的江水,江邊一條長堤橫臥。岸上樹林深密,河中淺水處還有一些小沙洲。恍惚間就好像是陶淵明的桃源仙境,又好像是柳宗元的山中宅院。兩岸遠處,都是直接藍天的高山,中間一座山峰挺立,群山拱護。傍晚時分,斜陽透過樹葉,照在秋天的江水之上。月亮升上時,猿聲四處響起。這里沒有什麽牧童的笛聲和樵夫的歌聲,也沒有什麽隱居的高人逸士。我們繼續往前,山窮水盡之處,聽見了潺潺的泉水之聲,柳暗花明之時,喔喔的雞鳴傳入耳中。
這個地方位於熱帶,每天都是熱氣騰騰的,花草樹木看不出春秋冬夏的區別,當然我們人類卻還像別的地方一樣有新舊的變化。這里土地中出黃金,山中還有別的礦物。想在這里生存下去,就要辛苦經營。雖然盡力就能得到收獲,實在也是上天為我們華人造就了這樣一個物華天寶的地方。這里華番雜處,各種事物的稱呼、人群間的應答很是不同:沙寮其實就是茅屋,巴歷指的就是金湖。我們在巖石上、在山上建設好各種設施,聯為一體;有的人擔,有的人提,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真是辛苦啊,天未明時人已起,星已起時人未停地努力創業,滿身汗水,早晨晚上都要不停地沖洗。轉眼之間幾年就過去了,(由郎,刮子不知何意,該聯無法翻譯)幸運的是,我們終於在淘金上獲得了收益,收入增加了很多。
我本不是個很聰明的人,一直就有四處遷徙的念頭。成人後因為沒有經商資本,做了個靠舌頭筆硯為生的教書匠,很慚愧學問不能和那些宿儒高賢相比。如果到異國他鄉還是做教書的,只能是虛耗歲月。只好辛勤地奔走於道路之上,希望能捆載財物而歸。因此才放棄讀書人的身份,像一粒浮萍一樣萬里飄蕩到此。想到家中還有貧窮的雙親,心中常有惦記悲傷之感。只得在每一個起風的早晨和月亮升起的夜晚,讓長流的河水和環繞的白雲寄回我的思念之情。如果能夠建立立國開府的功業,一定讓他們過上優哉遊哉的安逸生活。唉,這里到處都是損害健康的有毒煙雨,我們在這里沒有少卿(識見有限,不知何譯)之樂,只想學漢朝班超,在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建立功業。我們遠走他鄉,也希望像陶朱公一樣致富。想到這些,登高而作此文,倒也有些詩人騷客的怡然自得之情了。
作歌一首:我一個人站在巍然聳立的萬山之巔,身下蒼茫雲水盤旋環繞。看著這樣的好山、這樣的好水,沒能建立功業,只能讓人淚下沾襟。
(原載 2013-04-22 sunxiaoping)
在廣東省,誰是客家人?
廣東是客話最重要的流行地,省內可分:1.粵東片,分布在梅縣、蕉嶺、平遠、興寧、五華、大埔、豐順、揭西、紫金、惠陽、惠東、寶安,以及揭陽、饒平、普寧、惠來、潮陽、陸豐、陸河、海豐、深圳、東莞、增城、博羅、中山的一些地區。2.粵中片,分布在和平、連平、龍川、河源、新豐、龍門、佛岡,以及廣州、順德、南海、中山、珠海、斗門、三水、四會、清遠、高明、鶴山、開平、新會、臺山、恩平的部分地區。3.粵北片,分布於始興、樂昌、曲江、連州、連南、乳源、陽山、翁源、英德,以及韶關、南雄、仁化、連山、懷集、廣寧、郁南、德慶、雲浮、羅定、新興的部分地區。4.粵西片,分散於信宜、陽春、陽江、高州、茂名、電白、化州、吳川、廉江、遂溪、雷州、徐聞。省內各地有零星分布,如廣州三元裏、沙河。全省使用的人口約1500萬人。客方言以梅州為代表,內部一致性較強。(来源:搜狗百科)
羅芳伯傳奇:殖民時代客家的遷徙、反抗和蛻變
羅芳伯一七七七年在印尼的西加里曼丹締造亞洲第一個共和政體的故事,不只對客家人是段歷史的驚奇,對於全球的華人,特別是旅居東南亞的僑胞,更是成長的歲月中經常訴說的故事。
羅芳伯和他那個動亂時代的市井小民們,離家千里、拋妻別子,用他們不肯認命、不願服輸的堅毅勇猛,在客居的土地上,和世界的殖民強權對抗,實踐了他們共和自治的理想。
節錄自〈田園、礦場、市集〉
這條路引導著他們經過菜園和果園,勤勞的華人農民正忙著在他們的灌木叢中灑水。許多房屋如荷蘭農舍般散落在田地之中,健康快樂的孩子們在門口玩耍。—— 荷蘭官員納赫斯(Nahuijs)參觀蘭芳東萬律總廳的描述,一八一九年
一七八七年,蘭芳十一年。
你作為新客到此地,一無所有,舉目無親。隨身一卷鋪蓋,四處飄蕩;直到總廳和下屋接納你,公司招待了你,安排你到礦上做工,你才有機會賺錢,才能實現宿願。想當初,你願做工就能做工,想歇息就能歇息,愛去那裡就去那裡。總之,你比在中國的先人活得更自如。
文告是由大港公司署名,鼓舞華人礦工加入義興公司的招才廣告。羅芳伯看著內文對於加入公司描寫的美好情景,心裡不禁會心一笑。蘭芳公司成立瞬間邁進第十一個年頭,他回想過去十年的奮鬥,心裡有許多的感觸。
農民的生計是羅芳伯最為關心的。隨著礦場的營運邁進高峰,大家對於大米等食物的需求倍增。農民們近年並轉作咖啡、胡椒、香料等經濟作物,而除農地的開墾外,水利設施是其中施政的重點。
羅芳伯非常重視農田水利,跟他出身農家,以及早年在原鄉嘉應州的耕作及生活經驗有關。他那時發現,農田收成的多寡跟水利密不可分,而農家為爭放水也經常導致爭執,甚至械鬥的情事。
當乾隆皇帝退位,清朝已達成長的飽和點,旗軍的尚武精神至此業己消散。雍正的養廉雖使官員的薪給增加數倍,但仍不能供應他們衙門內的開銷,因此貪汙的行為無以抑制,行政效能降低,各種水力工程失修,災荒又不適時救濟,人民挺而走險為盜為匪,也就事勢逼然了。
而從「和順總廳」旗下的坑尾公司和下屋公司的事件中,羅芳伯發現,大公司的成員為了開礦資源的取得,特別是水源和土地,也經常發生分裂。「和順總廳」十幾年的分分合合情形,以及並非所有的公司都會願意持續接受總廳的統治,主要的影響還是因為開礦和農墾利益的問題。
他今天特別起了個大早,帶著江戊伯、闕四伯、宋插伯、胡永成四位兄弟,新一代的青年才俊羅永忠、羅永義、連杰和黎婆,在農民們還沒上工前的黎明時分就先巡視了各項排水、灌水、儲水和分水等灌溉設施。他們在引水前端的河水地帶,發現數十位漁民已經分乘四艘小舢舨,沿河邊收網,邊快樂地合唱著山歌。
食煙愛食兩三筒,連妹愛連兩三宗,第一就要言語好,又要人才蓋廣東。
放下擔子坐茶亭,敢唱山歌怕何人。阿哥好比諸葛亮,唔怕曹操百萬兵。
看著漁夫鄉親們快樂地在河上划船、補魚和唱歌的情景,羅芳伯等一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腳步,心中充滿喜悅。自然而然地感染到這一股「帝力於我何有哉」的歡愉氣氛。
續讀 》
林其泉·蘭芳大總制——亞洲最早的共和政體
James R. Hipkins:婆羅洲華人史
高偉濃博士:荒原深挖洞·婆羅洲淘金記
築夢揚帆 重走海絲路
古渤泥蘭芳共和國
古渤泥兰芳共和国
1羅芳伯父羅啟隆,娶妻楊氏,生芳伯、葵柏、臺柏三子。 1738年,蘭芳共和國首任元首羅芳伯大哥誕生。虎頭燕頷,龍肫虬髯,長耳方口。雖長不滿五尺,然好讀書,常懷大志,量寬洪。羅芳伯有一弟,名羅珍伯。
2婆羅洲達雅克部族和弗洛勒斯島(Flores)的恩加達人(Ngada)的裝飾圖案,同中國戰國末年的圖案有極明顯的關係。可證中國人早在公元前三世初,或更早時期,便開始同婆羅洲接觸了。蘇門答臘出土的一件陪葬陶器,刻有漢元帝初元四年年號。15世紀,爪哇移民開始在婆羅洲內陸采金。早在1520年,華人已大規模出現在婆羅洲。1600年,到達加里曼丹的荷蘭人發現,中國紡織品盛行該島。
3羅芳伯大哥率領一百零八人進抵東萬律山心金湖地區,收服張阿財金礦一眾人等。大埔客墾殖民的領袖張亞才率領部屬,逃往他處。羅芳伯遂成為山心金湖區的新領袖。透過賢明的施政和待人以善,他把未逃走的大埔客墾殖民爭取過來。於是,這個新村落開始築起護墻,興建店鋪,房舍和公司辦事處。這個大埔客和嘉應客聯合組成的新社區,繼而開辟山林,挖掘水井,發展礦業。由於這些新墾殖民遠離一切外來控制,他們自然而然地便建立起本身的政治機構。他們在羅芳伯的英明領導下,把政治機構建立在原本存在的群體組織上。
4 羅芳伯創立蘭芳公司,蘭芳共和國建國,定都東萬律山心金湖。 該地全部人口約二百餘萬人。在西婆羅洲及其附近南北三百多公里、東西四百多公里的方圓內(華南洋按:四十多萬平方公里,約等於十個臺灣島或約等於七百個新加坡),都有它的礦場、農莊與村落。
5 建元蘭芳,公元1777年即為蘭芳元年。「首任大唐總長」,或「大唐客長」。全公司約有四十萬人,又有六十多萬土著人歸順。府邸大門口,懸掛有中文的“蘭芳大總制”的牌匾,代表“蘭芳”的黃色長方形旗幟和代表“太哥”的黃色三角形旗幟及代表副手們的其它各種顏色三角旗幟,在風中獵獵飄揚。在“太哥”羅芳伯的旗幟中間,寫著一個“帥”字。大堂里,懸有一副金匾,“雄鎮華夷”四個大字足有4尺見方,府衙內外的官員們,或長袍馬褂,或身著西服,而在場的士兵,都是清朝綠營兵的打扮。確定了自己的國旗,規定以各式漢服為國家禮服。
6 羅芳伯派劉臺二藏信於笠,潛入新埔頭、老埔頭公司,聯合江戊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迫使埔頭公司黃桂伯歸降。坤日、龍岡、沙拉蠻等處全歸蘭芳公司擁有。羅芳伯寫下“平蠻蕩寇經三載”的光輝詩篇。
7 蘭芳公司與劉乾相領導的明黃公司大戰,羅蘭伯親臨前線,連破明黃公司六大寨,盡有其地,蘭芳公司更見富強。蘭芳公司與和順公司開戰,不利,退回。先後聯絡馬來首領,征服了周圍的原住民戴雅克族部落。因協助三發蘇丹敉平叛亂而名聲大噪。
8 羅芳伯效韓文公故事,作《祭諸神驅鱷文》,港中鱷魚,浮出水面,入海而去。華番人民,無不畏服。
9 首府設在坤甸附近的小鎮東萬律。對外方面,總長有時自稱為西婆羅洲王。在總長以下,設有副總長一位,亦稱參謀或軍師,駐紮在金礦區的沙拉蠻(Salamon)。
10 蘭芳共和國發行了自己的貨幣。蘭芳公司的旗幟為黃地紅字,上書蘭芳大總制。蘭芳公司成立時,僅首都東萬律一帶就有華僑二十萬人。和順總公司則有十一萬人之多。
11羅芳伯祖居江西南部,先祖遷廣東嘉應州白渡堡(今梅州梅縣白渡鎮),傳五世,羅九清再遷石扇(今梅縣石扇鎮)。
12 1608年,荷蘭人入侵三發,被三發拉都(女首領)班柯以“商業應公開給任何人”為由,拒絕。
13 1608年左右,由於華人及番人的聯合抑制,侵入馬辰等地的荷蘭人不得不撤退。直至十七世紀末,荷蘭人在馬辰的代理處才得以正常活動。
14 18世紀的婆羅洲分屬二十多個馬來移民王國,荷蘭人尚未建立殖民統治。 18世紀初西婆羅洲華人金礦業出現。
15 1700至1710年間,華人將種植胡椒的技術帶到加里曼丹島。由於華人的努力,其質與量都勝過了蘇門答臘島。
17 1707年,華人及番人聯合作戰,擊退英國人對馬辰的侵略。 1714年,英國人在馬辰發現那里的“升斗尺寸完全按中國的標準”。
18 1721年,英國航海家承認全婆羅洲島的商業已被中國人控制。中國人居住在馬辰、三發、南吧哇(即曼帕瓦)等地,販賣絲綢、花布和其他中國、日本的商品來供應當地人的生活。華人還是西婆羅洲黃金礦的發現者。
19 1738年,蘭達已有11個華人金鋼石礦場,每場約二三十人,每人每年能掘得約20-40盧比的金鋼石。1740年左右,華人應南吧哇(mampawah)土人之邀,到百演武(Soengei Doeri)開發金礦。
續讀 》
林其泉·蘭芳大總制——亞洲最早的共和政體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6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